為何川菜走遍大江南北,粵菜卻走不出兩廣之地?英國姑娘一語中的

2021-02-17 無齋公子曰

凡事不宜苟且,而於飲食尤甚。

 

中國人過日子一向節儉,但唯獨在「吃」這件事上非常講究,虧待什麼也不能虧待了這張嘴。而且,中國人既愛吃,又會吃,就連孔老夫子都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樣的話。

因此,很多人認為,中餐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飲食,而一提起西餐,就會想到漢堡包、牛排、薯條這些東西,然後下意識地撇撇嘴,不屑地說一聲:「那種東西有什麼好吃的?還不如去吃一頓川菜。」

 

位居中國八大菜系之首的川菜,被譽為「中華料理集大成者」,不僅雄踞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更是跨出國門,走向全球,成為中國在世界上的一張靚麗名片。相較之下,其他菜系雖然也各有所長,但粵菜難出兩廣之地,魯菜難過長江以南,從影響力上來說,都要比川菜略遜一籌。

 

那麼,川菜能走出天府之國,稱霸中華飲食界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川菜能備受天下人追捧,而其他菜系則沒有這樣強大的生命力呢?

 

古往今來,探討川菜技藝的書籍如過江之卿,數不勝數,但在西方國家流傳極廣,且被稱為「美食家必讀」的,唯有英國姑娘扶霞所寫的《川菜》一書。

 

為什麼這本書在美食界的地位和評價,都要更勝一籌呢?這就要從扶霞這個人說起了。

 

這本書的作者扶霞雖然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英國姑娘,但她卻是一位地道的「中國美食通」,在劍橋大學取得文學學士的學位後,扶霞就來到成都研究中國飲食文化,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了。

 

在紀錄片《風味人間》裡,金髮碧眼的扶霞操著一口純正的四川話,自由穿梭在成都菜場的各個攤位間,猶如一位地道的四川姑娘。她所寫的這本《川菜》,不止能讓我們了解川菜的美味秘籍,我們還能看到,川菜是如何撞開一位外國女孩的味蕾,從此與川菜、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的。

 

說起川菜,我們就想到辣,但在扶霞看來,川菜的辣並不是很「暴力」的辣,在辣味當中,還藏著一絲暗甜的口感,以及一點芳醇的酸味。一盤地道的川菜就好像一個地道的成都人一樣:熱情、隨性又慵懶。       

 

扶霞在書中告訴我們,除麻辣味外,川菜中還有二十多種複合味,例如酸甜的荔枝味、柔和精妙的糟香味、清新恬淡的薑汁味等,其中,魚香味和家常味運用最廣。

 

魚香肉絲是魚香味的代表,裡脊切絲,配木耳和萵筍,味道鹹、甜、酸、辣,又融合有蔥姜蒜的香味。家常味以鹹香為主,微辣,調味料主用豆瓣醬、醬油和鹽,偶爾加豆豉、包椒和甜醬。每到年末,川蜀的年夜飯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家常味的回鍋肉。

 

在扶霞看來,真正讓川菜獨一無二的,就是調味的藝術。

 

紅油為皮、花椒為肉、辣椒為骨、泡菜為魂,構築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體系。

 

一場精心安排的川菜宴席,可以用你能想像到的任何方法來挑逗你的口腹:先是用適量的紅油喚醒你的味蕾,再用麻酥酥的花椒調動你的唇舌,辣辣的甜味是對味覺的愛撫親吻,幹炒的辣椒也在對你放電,酸甜味又使你得到安撫,最後再來上一碗滋補的濃湯,讓你的整個精神都舒緩下來……

 

你看,飽飽地吃上這麼一頓川菜,就好像做了一次由內而外的SPA一樣,通體舒泰,渾身放鬆——這種體驗,是其他菜系難以做到的,正因如此,來自全世界的老饕們才會甘心臣服於這種芳香四溢的魅力之下。

 

另外,要想烹飪一道足以傳世的美味佳餚,食材之間也必須經過一次次的悲歡離合,才能合二為一、幸福入味,從而成為美味的絕配。正如清代美食家袁枚所說:

 

凡一物烹成,必需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葷可素者,蘑菇、鮮筍、冬瓜是也。可葷不可素者,蔥、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葷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常見人置蟹粉於燕窩之中,放百合於雞、豬之肉,毋乃唐堯與蘇峻對坐,不太悖乎?亦有交互見功者,炒葷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葷油是也。

 

在這本《川菜》裡,扶霞就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川菜的君臣佐配之法。例如,在「麻醬鳳尾」這道菜中,扶霞告訴我們,油麥菜和萵筍尖都有很獨特的堅果風味,和芝麻醬是絕配。如果再加上適量的紅油,還能賦予這道菜微微的辣味和一抹紅光——簡直是色香味俱全!

 

再如,烹製川味紅燒牛肉的時候,用豆瓣醬替代老抽,可以賦予肉汁一種漂亮的慄色和一抹深沉的紅辣椒色。白蘿蔔要到烹製尾聲再加進去,出鍋後才能保持爽脆的口感,和風味濃鬱、軟嫩糯香的牛肉想像成令人唇齒愉悅的對比。

 

除此之外,在川菜中形成絕配的還有豆腐和牛肉末、臘肉和蒜薹、藤椒和江魚、椿芽和雞蛋、青椒和皮蛋、回鍋肉和白米飯,等等,這些食材之間的和諧搭配,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帶給食客一見鍾情的感覺。

 

扶霞對吃喝十分講究,正所謂「皆有法焉,未嘗苟且」。同時,她身上還帶著幾分英國女郎的真性情,只用寥寥幾筆,她對川味食材的喜愛就躍然紙上了。

 

比如,在說起「冷吃兔」這道自貢名菜的時候,扶霞寫道:四川人愛吃兔肉,他們能把兔頭、兔腰和兔肚全都變成大家喜聞樂見的美味。兔肚的滑脆口感讓人頗為享受,被稱為「口口脆」,兔腰通常都弄成一串,放進紅湯火鍋裡煮,喲弄滷水滷過的兔頭則是深夜下酒的最佳小吃。吃兔頭的過程很複雜也很有趣,所以四川人將法式溼吻戲稱為「啃兔腦殼」。

 

再如,扶霞在介紹皮蛋時,俏皮地告訴我們,雖然皮蛋是中國人酷愛的食材,但西方人卻把皮蛋稱為「千年老蛋」,很難接受皮蛋的外觀和口感。不過,只要真正品嘗過皮蛋,你就會愛上它:透明色的蛋白伴著淡淡的琥珀色,蛋黃味道濃鬱,口感絲滑如乳汁,能帶給食客最美妙的鮮香風味。

 

扶霞還是一個好酒之人,除了嗜好產自四川的名酒之外,她還教我們如何用洋酒來佐配川菜。例如,如果你想用葡萄酒配川菜,最好不要選橡木風味的白葡萄酒,和單寧比較重的紅葡萄酒,比較經典的選擇有花果香味的白葡萄酒,比如雷司令或瓊瑤漿,有時候還泛著一絲甜味。用威士忌配川菜,則會產生令人驚喜的效果。

 

總而言之,這本《川菜》不光是一部介紹食材和烹飪的「菜譜」,它也是一本帶著生動氣質小品文,讓你越讀越有味。扶霞在書中對各種川味美食的描寫堪稱驚豔,就像是擺出一桌美食與你共賞:

 

怪味棒棒雞、麻辣兔頭、回鍋肉、魚香肉絲、火爆腰花、宮保雞丁、水煮魚、麻婆豆腐、紅油龍抄手……這些令人食指大動的川菜,被扶霞寫得活靈活現,你仿佛能從字裡行間聞到食物的香氣,以至於流連忘返。

難怪很多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說它能把自己看餓了,甚至還有人說,在吃飯時看這本書,簡直「特下飯」。

 

吃是一種享受,會吃是一門學問。能把美食寫得令人津津有味、口舌生香,才是一個美食家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美食的人,就絕不能錯過這本最經典的美味「菜譜」!

嘗到了川菜,也就嘗到了生活。

相關焦點

  • 英國姑娘讓四川菜火遍歐美?還出書寫了菜譜!
    川菜在英國又火了!最近英國各大媒體推薦的食譜裡Sichuan一詞語可謂是頻頻出現英國美食家們開始為宅家的人們推薦各類四川美食啦 ⬇️兩年後她申請到英國文化委員會的獎學金, 因為對川菜的懷念,她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成都——這個以川菜出名的美食之都。至此,扶霞與川菜結下了一世情緣。
  • 「豫菜」一路走來太艱難:曾被川菜、粵菜「打」得七零八落
    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中沒有「豫菜」,不知道多少河南餐飲人為此遺憾。9月10日,中國烹飪協會在鄭州發布的《中國菜——全國省籍地域經典名菜、名宴發布報告》中,河南有十大名菜、名宴上榜,讓不少河南人、餐飲企業為之自豪。
  • 【餐飲雜談】川菜餐廳真應該學學粵菜餐廳的經營之道!
    作為中國的代表菜系之一,粵菜的演變走過千餘個年頭,因此每個星期我們總是有數不盡的粵菜話題呈現給讀者。    粵菜是如何的時令性強,它的用料是如此的考究,它的選料是那麼珍奇精巧,粵菜師傅們的烹調技藝是如此高超多樣,粵菜菜式又是如何兼具百家之長,在模仿中一步步創新。但是關於粵菜經營的反思,我們卻很少觸及。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粵菜的經營也是日益輝煌,成就矚目嗎?
  • 成都餐飲為何走不出去
    對大多赴外考察項目的餐飲人來說,重慶、宜賓、樂山等城市可能並非必經之地,但成都一定是餐飲人出外找項目數一數二的指路牌。作為全國餐飲大本營之一,為什麼成都只是品類繁榮而不是品牌繁榮?世界美食之都,一處在四川,另一處在廣東,兩地都是城市餐飲品類大繁榮的代表,它們的區別在於:基於辣都的味覺侵略性,四川的餐飲品類比起廣東的餐飲品類,其走出去的存活率會高些。
  • LEGLE FRANCE(法國麗固)如意宴—川菜的二十四味型之粵菜大師姐親臨如意宴有感
    大師姐,原名麥麗敏,自七十年代起追隨香港著名粵菜大師江獻珠老師,研究保存傳統粵菜,為江老師親傳香港三徒之首
  • 兩廣總督葉名琛:不戰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
    3天後,葉名琛穿著整齊的清朝官服走上甲板,一邊向人們鞠躬致意,一邊儀表堂堂地走下接他上岸的駁艇中。上岸後,葉名琛暫被囚禁在威廉炮臺,後搬到託裡貢的住宅,他寫了一首懷念廣州鎮海樓的詩,詩中自稱「海上蘇武」。在加爾各答,葉名琛十分關注時事新聞,他每天早晨起床,迫不及待地等候當地報紙的到來,讓人翻譯給他聽。4月9日戌時,葉名琛卒於寓所。因為事前葉無甚病痛,當地醫生也無法解釋其死因。
  • 「靈魂是四川人」的英國美食作家扶霞 寫了本《川菜》中西讀者都叫好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詩人陸遊在《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中說「東來坐閱七寒暑,未嘗舉箸忘吾蜀」,足見他對四川菜的深情。但是這樣一句詩,被一位英國女士引用,並且放在她一本書的開篇,就令人稱奇了。在這本新書中,扶霞以川菜為核心話題,表達了諸多關於飲食和飲食文化的思考,體現出對川菜、中國飲食的誠意和執著。尤為特別的是,她不是純粹的講述或者論理,還有可操作的部分——書裡面詳細介紹了很多經典的川菜菜譜。扶霞說,這些菜譜她都在自己家裡試驗過。而且她把每一個四川人灑脫的「少許」和「適量」,變成英國人精確的幾匙或幾克,細緻拆解川菜中的每一個元素,精細到笊籬和竹刷、碼味和碼芡。
  • ...趙薇分享《星光》創作心路,已經陪她走遍大江南北,很「有故事」
    「如此之多的素材如想變為一部90分鐘的影片,真的需要巧心編織。」 總導演趙薇分享《星光》創作心路,已經陪她走遍大江南北,很「有故事」
  • 川菜的另一種華麗
    林述巍是廈門人,16 歲正式入行,最初跟著香港師傅學習粵菜。入行十年後,他成為廈門一家酒店的主廚。此後,從廈門到深圳,從深圳到廣州,林述巍不僅有了在多家五星級酒店做大廚的經驗,也有了帶領廚師團隊的經驗。2010 年,他接到成都世紀城天堂洲際酒店的邀約來到成都,一待就是十年。
  • 走遍大江南北 赴一場饕餮素宴
    北京以首都的特殊地位,集全國烹飪技術之大成,不斷地吸收各地飲食精華,吸收了漢滿等民族飲食精華的宮廷風味。京菜中,最具有特色的是涮鍋。涮鍋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吃法,遼代墓壁畫中就有眾人圍火爐吃涮鍋的畫面。潮汕地區人,出門拜年前,會帶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戶親戚,就要送上橘子,無論多少,一定要是複數,然後說一些祝福的話。落座後,親戚會以潮汕功夫茶招待,臨走時,回送橘子。「所以,一天下來,你會發現早上帶幾個潮州橘子出門回來還是幾個。」因為粵語送大橘意為「大吉」,回贈是一種禮貌。
  • 頂級川菜「松雲宴」有32菜品,川菜大師怎麼評?
    玫瑰牛肉川菜大師們個個聲名赫赫,松雲澤聲名日隆,「松雲宴」品評結束,大師們會留下怎樣的評語?梳理其間觀點,發現大師們的討論,非常有趣地碰撞出了關於川菜舊與新、守正與創新、堅守與融合等重要辯題,如何釐清其間關係並建立二元平衡?大師們的觀點都很精彩。
  • 食之精髓,12道粵菜中的經典鋒味
    粵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品種多樣。講究火候,制出的菜餚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東江釀豆腐廣東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的名菜。久負盛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
  • 便利蜂推川菜、粵菜熱餐新品 網友:啥時上臭鱖魚和熱乾麵?
    12月3日,在內部詢問了全國近1600家門店中有代表性的社區、寫字樓、交通樞紐等門店後,新型連鎖便利店便利蜂的熱餐部門整理出到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數據:為了自己老家的菜,一些消費者「拼了」!想不通,好歹徽菜也是八大菜系之一,為什麼便利蜂上了那麼多川菜,就是不做徽菜!」百年一遇大錦鯉在微博上說。微博名為「匪大大」的網友也說,「之前也吃過粵菜和本幫菜,印象中還有臺灣的滷肉,還出了河南的胡辣湯。作為一個湖北人,我的疑問:難道湖北菜就不配進便利蜂嗎?哪怕是熱乾麵呢?」無獨有偶。
  • 大江南北吃不停:解讀地標式餐廳的招牌菜
    而廣州炳勝酒家,可謂主流中的佼佼者,從1996年以海鮮排擋開業來,已經成為廣州粵菜中聞名遐邇的地標。來到廣州問路粵菜,它是公認的代表餐廳之一。而這裡重要講的就是炳勝的豆腐系列菜餚,據說在炳勝,每天食客們要吃掉大約3、4噸豆腐系列。炳勝有自己專門的豆腐加工廠,和屬於自己的豆腐加工工藝。直到現在,你還能在炳勝的菜單中見到各式各樣的豆腐。
  • 為什麼一個英國美女剛到廣州便遭兩廣總督派兵驅逐
    一八三0年十月四日,英國東印度公司新派駐廣州的總經理珀斯先生乘貨船「克拉尼號」來到廣州上任。這本來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內部一次非常正常的人事變動,和中國政府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問題就出在當天和珀斯先生一起走下船的,還有他風情萬種的夫人。
  • VOL4.奢品美饌|粵菜———中華美林食海裡的藝術珍萃
    這幾個月間,寫了很多期日本的設計師、日本的美食,而我們中華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擁有八大菜系(川魯粵蘇,浙閩湘徽),它們無一不是中國菜中的精華,萃耀中華大地,蓋世五湖四海。其實,八大菜係為後來細分發展出來的分支,清朝時評定的,中國最早的時候只有四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四大菜系分別代表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東淮揚菜、西川菜、南粵菜、北魯菜。
  • 2020年公布的大眾點評黑珍珠榜,粵菜排名第一,憑什麼?
    「食在廣州」之名幾乎人人皆知,可粵菜卻反而變得越來越沒存在感,它不再是廣州年輕人聚餐的首選。紅油火鍋、壽司刺身、燒烤炸串,哪個不比粵菜受廣州年輕人歡迎?只要打開外賣軟體稍加注意,便能明白「粵菜正在消亡」絕對沒有在危言聳聽。粵菜甚至不配在上面擁有一個單獨的類別。以美團外賣為例,美食共有22個類別。
  • 為官清廉,平定四川、兩廣多地匪患,身中十三槍而亡,卻無人惋惜
    圍觀群眾見知府中槍而亡,紛紛拍手稱快。這個前朝的潮州知府名叫陳兆棠,他為官清廉是出了名的,為何遭到如此慘烈的待遇,死後還沒人感到惋惜?最後,科舉這條路走不通,陳兆棠靠捐款得了一個知縣,陳兆棠雖科舉未中,但有大志,他正雄心勃勃地準備去四川興文縣上任,他的母親去世,只好去官守喪。守喪期滿,陳兆棠到四川一鹽局任職,任職期間,他的父親陳士傑在衡州逝世,陳兆棠再次離任守喪,陳兆棠從四川到衡州只用了12天,當時的蜀道險峻,陳兆棠卻只用12天,時人驚嘆,稱其「蓋純孝之致」。
  • 好樣的,一碗牛肉顛覆了我對川菜的印象
    就連著名的美食家蔡瀾也曾被抓了馬腳,曾在節目中放話說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美食,最應該消失。後來他在媒體平臺發文《莫讓川菜變為只有火鍋》,說自己只不過想表達如今川菜的尷尬處境:「當今一提到川菜,所有的人都大叫麻辣火鍋,聽了真的痛心疾首。」
  • 他是清朝兩廣總督,被英國人俘虜到了印度,關在籠子裡供人觀賞
    廣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則是兩廣起事的野心家覬覦之地。作為地方大員,葉名琛一方面要鎮壓農民起義,應付洪兵的圍攻,一方面要保障貿易,維持廣州的財源,為陷於困境的朝廷分憂。    1856年的英國公使包令,在沒有得到英國政府準許的情況下,已經藉口亞羅號事件,大開殺戒,不僅轟掉了廣東水師,而且轟開了廣州城,派兵進城去抓這個令他們恨得牙根痒痒的兩廣總督。只是,葉名琛事先躲了,才沒有被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