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雅齋古玩古董鑑定
華人最重要的高端古玩社區:提供專業權威的鑑定評估服務,打造頂級投資收藏人脈圈。
喜歡就添加微信號:gudong365
「鏟地皮」是骨董圈的行話,上海還有一個俗稱叫「跑堂子」,就是專門到各個弄堂搜羅舊貨的那夥人。他們有點像我們的裡弄乾部,構成古玩生態圈的基層組織,屬於金字塔的底端。
這些基層工作者信奉一個規條,「百年無廢紙」,所有舊的東西只要上年份都有價值。就像以前在慈谿路開舊貨店的老戴,給我一個生鏽的哨子,說是抗戰時童子軍吹過的,索價200元。我笑笑欣然接受,一分價也沒有還,他很開心。對於鏟地皮的,你要儘量客氣。
鏟地皮的走街串巷,每天去固定的「勢力範圍」收貨。一不小心,撿到一個「大元寶」是常有的事。上海灘號稱收藏的半壁江山,確實是經常發現寶貝的地方。多年滄桑巨變,許多好東西可能被遺忘了。比方說,爺爺喜歡的藏品,兒子不懂,或稍懂,到孫子輩可能就根本不懂……或者老頭過世,東西留給了目不識丁的老太太,經常當廢品稱斤兩賣出去了事。無形之中,鏟地皮們擔當了文物搶救的職能。
在上海市區的繁華地段,經常見到各種門面不大的舊貨店,東西不多,就這幾件。其實這種店開在那裡,主要不是賣東西,而是收東西。他們手下聚集一批鏟地皮的線人,就像地下情報工作站一樣,搜羅轄區居民的收藏信息。誰家是大戶人家出身,可能有東西。誰家真的有東西,如今只剩老頭老太倆了。鏟地皮的靜等機會,伺機出擊。
嘉善路永嘉路口有一家舊貨店,店主因為整天在街上忙東忙西,綽號「路毛蜂」。此人在圈內有名,手下鏟地皮者有一百多號。每天中午,所有鏟地皮的到他那裡集合,展示戰績。有東西的交給他先看,如中意加價收下來,或者合夥找下家。但不管有沒有東西,他都管這幫鏟地皮的一頓中飯。十年前我曾路過他店,看到桌上擺了一套線裝竹紙毛筆稿本,十幾冊,原來是合眾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前身)創始人、藏書家、浙江興業銀行董事長葉景葵家的藏書目錄,封面有葉的親筆題識,圈定記號,交待何者家藏,何者捐館,是一份合眾圖書館創始的重要文獻。當時以三百元之數購入,今已不知去處。
2003年非典前後,骨董圈上演一出百人吃鮑魚宴的盛大場面。原來「路毛蜂」從一個鏟地皮的老太那裡買到一塊圖章。老太開價1000元,而且要求成交後不得退還。「路毛蜂」還價500元成交。他知道是塊田黃,立即開價18萬,詢問骨董圈裡有誰要貨。「徽章」(做像章起家)得知消息,第一個殺過去,當場以12萬買下。行內聽說後,聞風而動,紛紛要求看貨。因為「希特勒」最有實力,得到優先看貨權。這顆田黃市價當時能看到百萬元以上,兩人最後議定48萬元成交。邊上很多人表示要入股,「希特勒」也慷慨答應,請「阿凱」出任田黃總經理,拆分五股,吸納同行插股入夥。「徽章」賺了錢,大家起鬨請客。他一開心,放話請大家吃鮑魚魚翅,結果萬萬沒有想到來了一百多號人。當天晚宴,大家唯一不敢請的是那位老太,她若來了,眼見這500元變成48萬,肯定要昏倒。
話說那慈谿路老戴,當時正逢周正毅的石門路地塊拆遷。一天他收到一樣東西,一本袖珍冊頁,語錄本大小。正面板上刻有「御製讀韓非子,臣錢維城敬書並恭跋」,裡面鈐著各種乾隆御印。他拿到我辦公室,那天恰巧我不在。小錢童鞋一看就說是假,他指指桌上北京華辰剛來的圖錄,裡面正好有「太上皇帝」這顆印章待拍。拿來一對,書上的大,冊上的小,絕假無疑。老戴很沒面子,小錢譏笑他沒有眼力,要轟他回去。老戴不死心,堅持把東西留下給我看,說只要兩萬元。第二天我看到此冊,讓小錢馬上喚老戴來,最後商定以一萬二成交。老戴笑眯眯揣著票子,滿意而去。這本小冊子,紫檀夾板,隸書陰刻填金。原來是錢維城拍皇上馬屁,為乾隆爺工楷抄錄的御製文章,五璽裡面就差沒有「石渠寶笈」那方,但有「圓明園」、「四德堂」等印,想是乾隆放在那裡的玩物。至於那方「太上皇帝」,其實根本沒有縮小,反而是圖錄裡面的被放大了。兩個傻孩子,忘記看書上標註的尺寸了。
老戴要是知道後來的成交價,或許也要吐血昏倒。
如果您喜歡
1、您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2、關注微信號gudong365獲取最新資訊
3、邀請朋友們加入,您將獲得在高端交易平臺推介自己藏品的機會!
↓↓↓↓點閱讀原文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