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中歐國家,素有「歐洲屋脊」之稱。瑞士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世界公園」的美譽.瑞士中立歷史悠久,是一個永久中立國,自1815年後從未捲入過任何局部戰爭和國際戰爭。同時全球很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
瑞士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一直居全球前列,在歐洲僅次於盧森堡和挪威。 瑞士政策的長期性、安全性、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讓瑞士成為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特別是瑞士發達的金融產業,服務業在瑞士經濟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介紹一下瑞士在世界上領先的三大」金字招牌「產業,以學習、借鑑、趕上、超越。
一、瑞士金融業
瑞士,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金融中心,超過倫敦、紐約和法蘭克福,佔全球35%的市場份額,被公認為國際資產業務管理的全球領導者。這個行業集中了瑞士超過3%的從業人員,並為瑞士經濟創造了約10%的增加值。
瑞士經濟的高度發達、福利政策高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銀行業的發達,銀行業成為瑞士經濟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銀行業曾經管理著3.3萬億多的瑞士法郎(約23.7萬億人民幣)資產,其中,超過50%的資產都來自於世界其他國家。
瑞士最大的國際銀行分別為:瑞士聯合銀行(UBS)和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瑞士的銀行都提供高度專業化的服務。在瑞士的融資投資項目方面,瑞士州立銀行、地區性銀行等也扮演著很重要角色。其24家州立銀行佔據了國內市場30%的份額。銀行業主要的行業組織是瑞士銀行家協會。
瑞士銀行體系十分發達,銀行種類非常齊全,經營業務也十分廣泛。瑞士本土銀行往往採用最新技術、快捷可靠地處理所有國內和國際金融交易。
瑞士銀行素有享譽世界的高品質服務。全球國際大型金融分析機構給出瑞士銀行的評分一直是 AAA 級。瑞士銀行充滿活力,讓其國內銀行業務的更加趨於集中,尤其是依靠其實力大幅增加了收購國外銀行的力度。因此,瑞士銀行業是保持瑞士金融地位的一塊重要壓艙石,瑞士金融獨具一格的優勢表現在:
首先瑞士銀行擁有極為嚴格的保密機制。《瑞士銀行法》規定,要求銀行對第三者必須守口如瓶,客戶往來情況及客戶財產狀況等有關機密不能透露哪怕一點點,假如有違反者不但要承擔相關的民事責任,嚴重的還要受到刑法制裁。如此嚴格的規定大幅增加了客戶的信任度
使得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能夠「放心大膽」地將其財產存放在瑞士銀行或委託其代辦有關業務,而不用擔心客戶信息被第三方獲取。
1998年瑞士聯邦《反洗錢法》出臺,特別規定了銀行機構在反洗錢活動中的職責義務,並且規定其他金融中介機構均有舉報義務,因此,這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預防和打擊洗錢犯罪,更好地維護和提升瑞士來之不易的金融市場的極高聲譽。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騰訊財經曾經說過一句話:保密制度的瓦解可能會在短期內危及瑞士的離岸中心地位,但長期來看,有利於維護全球的正常經濟秩序。
瑞士的銀行之前允許客戶使用密碼帳戶、化名代號的。客戶只在開戶時錄入自己真實的姓名,此後,便可以代碼代替。這些匿名帳戶在二戰期間的確發揮了積極作用,保護了一大批人的生命財產,但到了近代,這些極為嚴格的保密措施,反而成為滋生腐敗和逃稅的溫床。
公開信息顯示,薩達姆、卡扎菲等倒臺前均在瑞士開設銀行帳戶。在瑞士,不管私人還是官方都無法獲知及查詢銀行客戶的信息,除非有確鑿證據證明存款人的確存在犯罪行為,否則法院是無權調查幹涉的。
瑞士銀行保密制度的窮途末路。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瑞士的銀行保密制度與全球性的透明治理顯得格格不入,尤其是與歐美國家摩擦不斷升級。
曾經包括瑞銀集團、瑞士信貸、瑞士寶盛等瑞士全球著名銀行都曾與多個國家發生過訴訟糾紛。所以,迫於國際輿論壓力,瑞士銀行業2009年同意向美國提供一份4450名美國客戶名單,原因是美國政府認為名單中的人涉嫌逃稅漏稅。
瑞士的行動並沒有完全平息歐美國家的不滿。美國紐約曼哈頓地區法院2013年開始對瑞士的韋格林銀行開出了5780萬美元的超額罰單,其原因是美國政府認為,瑞士韋格林銀行曾經幫助上百名美國富人逃稅12億美元。最終結果,韋格林銀行表示願意繳納罰金,同時,也標誌著這家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銀行宣布永久歇業。
超額罰單的威懾力至今未絕。瑞士2013年6月聲明,願意和其他國家和地區共同建立銀行信息互換標準,這意味著瑞士銀行的保密制度退出歷史舞臺而發出的信號。
瑞士同年籤署了《多邊稅收徵管互助公約》,確認瑞士參與全球打擊逃避稅。國際經合組織稅務政策中心主任聖阿芒曾經說,籤署這一公約,意味著瑞士銀行保密制度走向終結。
實話實說,瑞士的私人銀行業的確非常發達,尤其是銀行替客戶保密是最突出的一個優勢。問題是這個優勢應該放在一定的法律環境之下。如果資金見不得陽光,那麼,客戶極有可能在稅收、洗錢方面存在陰暗及瑕疵。
瑞士的銀行政策調整是迫不得已,為了適應全球透明的大環境,有利於全球金融業的發展,只能順應大趨勢,畢竟瑞士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存在管理上的盲區是不應該的。
為客戶保密是銀行業經營的最基本原則,對私人信息的保護和現代銀行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不過,銀行業的保密制度應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並非絕對概念,瑞士的銀行業此前的保密措施過於絕對、過於「固執」。
雖然如此,瑞士的銀行仍然擁有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業務。瑞士之所以它的經濟和金融能夠保持長期的穩定,表現在瑞士的低通貨膨脹率、低利率、瑞士法郎的發揮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資產管理和發行承保業務方面。
瑞士是世界上專業管理私人客戶和機構投資者資產的中心,佔據35%的全球市場份額,瑞士是跨國資產管理業務的全球領頭羊。
瑞士銀行業還有一個突出優勢,就是非常重視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瑞士銀行每年都投入大筆資金用來做行業培訓,並培養出了一大批高素質的金融管理人員。不但如此,瑞士銀行不拘一格降人才,從全球市場招賢納能,用來彌補瑞士本國市場上人力資源短缺、不足的問題。
雖然全球金融業競爭激烈,瑞士銀行業也同樣面臨著很多挑戰,但瑞士銀行憑藉其雄厚的實力、多年儲備的豐富經驗,疊加社會的穩定、良好的政治法律環境、優質專業的客戶服務、最先進的交易技術手段,善於靈活把握市場機會,讓瑞士銀行始終在全球金融界保持著強者恆強的老大地位。
二、瑞士鐘錶業
瑞士表曾佔世界總產量的約40%。據統計,全球出口每10塊就有7塊來自瑞士。瑞士著名手錶品牌有: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寶璣、伯爵、帕瑪強尼、寶珀、雅典、弗蘭克·穆勒、積家等。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手錶的製作工藝越繁雜、難度越大、越精細,手錶的品質就越出眾。例如享譽世界的瑞士手錶一直都是手錶行業中的楷模及典範。
為什麼瑞士表如此出眾? 瑞士表的過人之處其實就是其製作工藝。
瑞士表機芯內的所有零件,包括添加的機械裝置,工藝必須達到嚴格的12法則要求,並進行抽樣檢驗。所有鋼製零件的邊緣必須經過打磨、切面必須順滑、螺絲頭要精細打磨或修圓,所有可見的邊緣與狹縫必須去角。
機芯需固定在鑲有紅寶石、打磨完好的發條車與棘輪裝置上,紅寶石鑲孔需進行非常精細的打磨。在表橋的部分,寶石需要經過半鏡面處理,鑲孔打磨順滑,中央輪底部寶石不在限制值內。
擺輪遊絲必須用環頸、有頭栓的滑動式座片固定,用可調式螺旋栓也可。固定或可旋動的指式刻度可標示於固定裝置上。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只有在手錶及錶帶都是瑞士製造的條件下,才能在錶帶上標明「瑞士製造」;只有重要的工序在瑞士完成且實現價值50%以上的錶帶才能被視為瑞士製造。如果瑞士產表的帶被用在了其他國家的表上,則只能在錶帶上明確標出錶帶為瑞士產,比如「瑞士錶帶」(braceletsuisse),不能稱「瑞士製造」。
用於表盒上的「瑞士表盒」(Swisscase)標誌的使用條件是:一是重要工序在瑞士完成;二是組裝及檢驗在瑞完成;三是至少50%的生產價值在瑞士完成。比如盒上標有「瑞士表盒」,而內裝的不是瑞士表,必須將表的機芯或整表原產地標誌貼在表的外殼上,不能「濫竽充數」、「張冠李戴」。
瑞士手錶在完成內部和外觀製造後,都需要進行質量檢測,要求手錶的防水測試、防震測試等性能測試,這些是瑞士表製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必要檢測環節。
瑞士手錶十分出眾,製造工藝也極為精湛,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瑞士表之所以值得世界的信賴,和其精工細作、質量層層把關是分不開的。
由於瑞士表製造精細,因此,極品瑞士表價格昂貴,但貴有貴的道理。比如曾經是世界最貴瑞士手錶,拍賣價值達110萬英鎊。這隻表由瑞士著名手錶製造公司百達翡麗於1932年打造的,是世上獨一無二的超大型單按鈕記時腕錶,在瑞士蘇富比拍賣行以110萬英鎊的高價成功拍賣,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貴的手錶。
瑞士表名聲遠揚、享譽世界還來源於一個故事:在1908年7月2日,懷斯道夫在瑞士冊了勞力士(ROLEX)商標。從此,勞力士成為世界鐘錶業的一個著名的奢侈品牌。 1914年,勞力士的一款腕錶獲得英國喬治天文臺頒發的A級證書,這是權威天文臺對勞力士鐘錶精確度的最高級別認可,而這一殊榮讓勞力士的身價倍增,勞力士也由此成為了「精確」的代名詞。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勞力士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隻防水防塵表。特別是在1927年,有一位英國女遊泳運動員戴著這種防水勞力士表橫渡英吉利海峽,她在水中整整浸泡了15個小時後,這塊勞力士表依然分秒不差,運轉正常。這件事被英國媒體高度稱之為世界「制表技術最偉大的勝利」,勞力士也由此奠定了在手錶防水技術上的全球領先地位。
而1929年,瑞士在經濟危機打擊下,勞力士卻依然沒受任何影響。勞力士在這一時期再次發明了一種自動上鏈的機制,勞力士表造出了風靡世界的「永動」表,帶給世界鐘錶業一場革命。事實上,這種自動表的中軸有一個擺鉈,它能把手腕擺動的輕微動作轉換為手錶的動力,所以無需人工上鏈。但這在當時被公認為最精確、最可靠的手錶自動上鏈技術。
1945年勞力士又推出全球第一隻可以自動轉換日期的手錶,1956年推出了具備星期顯示功能的日曆表;1955年勞力士發明飛行員手錶,能夠在不同時區測量精確的時間。後來,勞力士為深海潛水員研製的潛水錶問世,其防水深度達到100米。
瑞士在全球十大鐘表中的特色:
1、百達翡麗:百達翡麗被譽為「手錶中的藍血貴族」。百達翡麗在鐘錶在鑑賞家眼中擁有無與倫比的聲譽和地位,是瑞士現存唯一一家完全由家族獨立經營的鐘表製造商;創立於1839年。百達翡麗(英語:Patek Philippe & Co.)是世界上昂貴的腕錶品牌。很多腕錶收藏家把百達翡麗鐘錶視為世界上最好的腕錶。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是其顧客之一。
作為日內瓦最後一家獨立制表商,百達翡麗在設計、生產直至裝配過程中,打造出了令業內專家交口稱讚的全球鐘錶傑作,比如錶冠上鏈及調較裝置,以機械機芯的精確度創下多項記錄,至今未被打破。百達翡麗起始之初就誓言創出「世上最卓越、最具價值腕錶」之決心。百達翡麗的顧客中不乏享負盛名人物,其中包括維多利亞女王、柴可夫斯基及愛因斯坦。
在鐘錶技術上,百達翡麗始終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從1851年「百達翡麗」獲第一項「旋柄上發條」專利起,重大的專利項目計有:精確調節器、雙重計時器、大螺旋式平衡輪、外圍式自動上鏈轉子,以及有關平衡輪軸心裝置等。僅在1949~1979年30年間,就有40項專利,其專利之多為名表中之最。
百達翡麗精湛的製造技術,造就出許多世界頂級品牌表。在1927年,應美國汽車大王柏加德的訂購,公司製作出了一隻可以奏出他母親最心愛的搖籃曲的打簧表,當時價值達8300瑞士法郎。應紐約大收藏家格裡夫斯的要求,百達翡麗公司從1928~1933年,用了5年時間、製造出時差、星象圖等於一身的袋錶,其精妙絕倫,創下了鐘錶史上的裡程碑。
1985年,百達翡麗公司生產的940型號的多功能手錶,有全自動、日曆、月相、閏月、自動跳日等功能,機身厚度僅3.75毫米,為同類手錶中最薄的。
2、愛彼表:是世界著名三大制表品牌之一,是朱爾斯-路易斯.奧德莫斯與朋友愛德華-奧古斯蒂.皮捷特在1875年一同創立的;愛彼的標識AP,是取自創始人Jules-Louis Audemars和Edward-Auguste Piguet兩人姓的第一個字母"A"和"P"組成。
愛彼的創辦人始終醉心於制表藝術,並專注於研製超薄機械零件,創製出精密複雜的機械錶,在世界上屢獲殊榮。比如在1889年舉行的第十屆巴黎環球鐘錶展覽會中,愛彼表參展的Grand Complication陀表,具備問表、雙針計時器及恆久日曆功能,精湛設計引來極大震動,名聲大噪並享譽世界,為愛彼表在全球樹立了崇高的地位。
愛彼表深獲鐘錶鑑賞家及收藏家的推崇,成為世界十大名表之一。
3、寶珀表:是瑞士現存歷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錶品牌;寶珀是世界上第一個鐘錶品牌,是制表業的開山鼻祖,以數百年的文化積澱與精湛的手工製作工藝,奠定了寶珀表在世界表壇的尊寵地位。
早在1735年,寶珀表就開創了世界上第一間制表工坊,誕生於1735年的瑞士,與乾隆登基同年,是世界上第一個註冊成立的腕錶品牌,創始人寶珀。
寶珀是組裝和銷售機芯與腕錶的品牌,是瑞士高級機械制表的典範。在眾多的排名中,寶珀始終名列世界"十大名表"。在2008至2013年的胡潤百富榜中,寶珀連續六年蟬聯"最受青睞的複雜功能手錶"大獎。"寶珀乾坤卡羅素"的特製腕錶,成為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首枚典藏的現代腕錶。
4、江詩丹頓: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世界最著名鐘錶品牌之一,1755年創立於瑞士日內瓦,為世界最古老、最早的鐘表製造廠,也是世界最著名的表廠之一。已有250年歷史。
江詩丹頓曾經向中國著名的書法家、滿清皇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的弟弟溥任先生贈送了一款超薄腕錶。江詩丹頓所生產的腕錶通過日內瓦印記認證的數量位居全球首位。
5、寶璣表:瑞士著名品牌,被業界美譽為「錶王」,1775年路易斯.寶璣創辦了寶璣這一品牌,同時也擁有"現代制表之父"的美譽。因為寶璣的發明,在表界超過70%的技術,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複雜功能的發明有陀飛輪、萬年曆和三問音簧。
世界上,任何一個品牌的機械腕錶,無論是手動上弦還是自動上弦,至少有兩項技術、發明、專利、裝置來自於寶璣。假如把屬於寶璣的發明的部分去掉,可以說,沒有一塊腕錶能夠正常運轉,因此,每一塊機械腕錶上都有寶璣的影子,寶璣也由此成為最純粹的高級制表師品牌。
寶璣的鐘表深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及其妻子瑪麗·安託瓦內特皇后讚賞,寶璣曾經為瑪麗·安託瓦內特皇后打造的一款懷表,耗時44年、運用823個零件,成為世界上最複雜的一款懷表。世界上許多位文學名家在作品中向寶璣的制表的高超造詣致敬,包括大文豪司湯達、普希金、普羅佩斯·梅裡美、巴爾扎克、大仲馬、亨利·繆爾格、雨果及約翰·福爾斯、派特裡克·歐布萊恩及淺田次郎。
6、伯爵表:瑞士著名品牌。1874年,Georges Edouard Piaget以機芯製作起家。其創立伊始,伯爵專注於腕錶機芯的設計和生產。其"手銬腕錶"(cuff watches)和"硬幣腕錶"(coin watches)由於設計出眾,成為伯爵腕錶中的珍品。
伯爵腕錶及勞力士表傳承了精雕細琢的瑞士制表技藝,擁有世界八大奇觀之一的美譽,並與埃及的金字塔、秘魯那斯卡的地上巨國、中國的萬裡長城、太平洋復活島的默艾像、土耳其卡巴德基的地下都市、智利馬丘比丘的空中都市、澳洲尤拉拉國家公園的艾亞斯巖齊名。
7、瑞士積家:瑞士制表史上舉足輕重的鐘表品牌。積家安東尼.拉考脫1833年在瑞士成立工作坊;在1907年推出了世界上最薄的機械機芯;積家Jaeger-LeCoultre是一家位於瑞士勒桑捷(Le Sentier)的高級鐘錶製造商,自1833年成立於瑞士汝拉山谷。
積家為全球頂級制表行業的先驅,不僅將精確計時技術和精湛藝術天賦進行融合統一,並且對整個制表業的發展也做出卓越的貢獻。
積家共發明了1,231枚機芯,獲享398項註冊專利,堪稱高級制表業界中的典範。積家把超過180種制表工藝同時匯聚同一屋簷下,成為全球鐘錶業屈指可數的高級制表大工坊之一。
積家表將鑲嵌、上釉、鐫刻和鑲空等一系列工藝集於自己的旗下,堪稱名副其實的才藝庫。積家表廠的雕刻大師及工作小組以超常的藝術感悟、精湛技藝而舉世聞名!
積家始終秉承最傳統的製作工藝,採用手工器具,堅持不用機器,這些工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比如今天仍然使用的刻刀、剪子、銼刀和錘子,和埃及人和特洛伊人使用的工具幾乎沒有區別。
1992年開始,積家1000 小時測試首先應用於其圓形腕錶Master系列中。到今天,積家所有生產的每一枚表都需經過最嚴苛的1000小時品質管理。在經過1000小時測試後,才能決定一隻腕錶是否合乎積家的極為嚴格質量標準。
在長達獨一無二的1000個小時測試中,積家腕錶需要經過抗冷、熱和不同大氣壓力的考驗,並通過程度不一的衝撞測試,來確保腕錶在精準度和防水功能上都能夠永遠保持精確性、可靠性。
積家其腕錶具有計時功能時,測試的程序比往常會更加繁瑣。因此,每項計時秒表的功能,包括啟動、停止和歸零,都必須經過多二百次的測試。所有的這些測試程序模擬了人們日常佩戴腕錶時,可能遭遇到的各種使用環境的考驗。只有通過這些嚴格的測試,腕錶才有資格獲頒1000 小時測試的合格文憑,即表背上雕刻有黃金圖案。
8、GP芝柏表,瑞士芝柏於1791年在瑞士拉紹德封成立,是世界上古老的真正制表廠。GP芝柏表是瑞士鐘錶品牌,是碩果僅存的真正瑞士制表商之一。GP芝柏表設計、創作、開發和生產腕錶的外部零部件和腕錶的"心臟"——機芯。
芝柏表需具有全面的綜合性運作模式,讓GP芝柏表能夠提供種類完整的頂級機芯(超過100個型號)和享有盛譽的機械腕錶系列。
GP芝柏表歷史可追溯至1791年。GP芝柏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5大制表品牌之一 。歷經200年時間洗禮。瑞士精雕細刻的制表工藝之傳承和歷史文化積澱造就了GP芝柏表在瑞士頂級制表品牌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1889年,代表GP芝柏表公司標誌的著名三金橋陀飛輪在當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GP芝柏表推出了世界上首款機芯振動頻率達32,768赫茲的石英腕錶,此振動頻率後來成為全球所有制表商普遍採用的標準。
芝柏表三金橋陀飛輪的完美性可以說是鐘錶界一致推崇的,更是所有喜歡鐘錶人士夢寐以求的腕錶。芝柏三金橋陀飛輪懷表不但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中榮獲金牌獎,而且在1889年再度贏得巴黎世界博覽會冠軍,在當時,這款表被譽為"表中蒙娜麗莎"。
9、卡地亞:其實是法國的著名品牌,擁有150多年歷史,是法國珠寶金銀首飾的製造名家。
10、勞力士(Rolex):瑞士著名的手錶製造商,前身為Wilsdorf and Davis公司。勞力士(Rolex)是全球著名的手錶製造商,總部設在日內瓦。勞力士公司已擁有19個分公司,在世界主要的大都市有24個規模很大的服務中心,年產手錶45萬隻左右,成為市場佔有量非常大的名牌手錶之一。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中,勞力士排名第74位。後逐漸演變為皇冠的註冊商標,以表示其在手錶領域中的全球霸主地位,並展現勞力士在制表業的帝王之氣。
20世紀20年代,勞力士公司研製出第一隻防水手錶,1926年,勞力士的蠔式(Oyster)防水錶正式註冊。勞力士以莊重、實用、不浮華的風格深受成功人士摯愛。比如美國NBA球星沙奎爾·奧尼爾曾一次送給隊友們24塊Rolex,"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曾為其夫購買過一塊價值65000英鎊的勞力士手錶。
勞力士的二手錶市場在國內一度十分火熱,因為勞力士最大特色就是精準和超高耐用度。
在20世紀機械錶時代,勞力士始終是全球手錶業的領頭羊!勞力士以其超卓的工藝與技術,讓勞力士與百達翡麗、寶珀、寶璣、積家、伯爵保持著全球手錶業的翹楚地位。
勞力士具有極高的投資珍藏價值。勞力士在中國擁有很大的市場受眾,比如在搜狐和《財經文摘》的領袖風範品牌評選中勞力士名列前茅。
名為"Paul Newman"的勞力士,是在拍賣會上出售的最昂貴的腕錶。2017年10月26日,在美國紐約菲利普斯拍賣行以17,752,500美元的價格賣給私人電話競拍者。 此款手錶是美國演員和賽車手保羅·紐曼的妻子喬安娜·伍德沃德贈送給他的禮物,被許多鐘錶師和收藏家認為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腕錶。
三、瑞士刀行業
瑞士軍刀(德語:Schweizer Armeemesser),又常稱為瑞士刀(Schweizer Messer),萬用刀,是許多工具在一個刀身上的摺疊小刀,由於瑞士軍方為士兵配備這類工具刀而得其名。
瑞士軍刀中的配備的基本工具::原子筆、牙籤、剪刀、平口刀、開罐器、螺絲刀、鑷子等。在使用這些工具時,只要將它從刀身的摺疊處拉出來,即可方便使用。
瑞士刀的由來,瑞士制帽匠巴爾特哈沙·埃爾森納·奧特的四兒子查爾斯·埃爾森納(Charles Elsener)決心想當一名刀具工人。他在德國南部TUTTLINGEN區當了幾年工人後,24歲就回到他的家鄉,並於1884年在瑞士SCHWYZ州的IBACH鎮開了一家自己的刀具工廠。
當時,SCHWYZ地區幾乎沒有任何工業,所以,很多瑞士年輕農民被迫移民到北美、澳洲及紐西蘭。為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卡爾·埃爾森納於1891年發起並創建了瑞士刀匠大師協會,他的主要目的是聯合所有瑞士的刀匠以製造瑞士軍隊必需品,因為瑞士軍隊需要從德國SOLINGEN(索林根)購買士兵用刀。
1891年10月,該協會製造出了第一批可以發往瑞士軍隊的軍刀。在未來幾年,卡爾·埃爾森納開始製造其他的設計精巧的袖珍刀,他不用數字而是用比如學生刀、軍官刀、農民刀等名字來區分這些刀。
由於士兵刀粗大且笨重,所以,卡爾·埃爾森納專門為軍官們製造出了輕便及美觀的刀,這種刀除了具備士兵刀上的刀片、錐子、罐頭起子和螺絲刀外,還配置了一個小刀片和一個拔塞鑽,因此,這種兩個彈簧上面裝有六個刀體的新模型被卡爾稱為"軍官刀",此設計己於1897年6月12日正式註冊。
1909年,埃爾森納為紀念病故的母親,將母親的教名"Victory"用作自己產品的商標。1921年,因為不鏽鋼面世,"Inox"一詞與"Victory"合成在一起,就成了沿用至今的"Victorinox"商標(維氏)。目前已成為全球公認的"品質王牌"。
瑞士軍刀擁有有一百種以上的組合功能。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慕尼黑的德國實用藝術博物館都將VICTORINOX"冠軍" 作為"工業設計精品"收藏。
瑞士維氏軍刀的款式已達數百種,組合成套的也超過百種。其中,"瑞士冠軍"是功能最多、應用範圍最廣的型號。"瑞士冠軍"有32種功能,由64個獨立零件組成,生產工序多達450多道。瑞士軍刀由於功能全面,一刀在手,相當於可擁有一個小型的萬能工具箱。瑞士維氏軍刀問世於1884年。
威戈(Wenger)和維氏(Victorinox)都是瑞士軍刀品牌。 維諾斯和威戈軍刀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瑞士軍刀,都是吸收收了瑞士精湛的製造工藝和專業的手工技術,並且展現出完美的高品質,成為世界認可的高品質產品。兩家分別出自建於1884年瑞士中部阿爾卑斯山下的維諾斯公司和於1893年成立的威戈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軍刀生產公司也是唯一獲得官方授權,允許在刀上使用瑞士十字國徽的企業。兩公司生產的瑞士軍刀幾乎大同小異,在商標上的區別是:維諾斯是紅盾中嵌瑞士十字國徽;而威戈是紅圓角正方形中嵌瑞土十字國微,此外,在刀身下端都分別刻有各自的名稱「ⅤIvtorinosswitzerland」和「WengerDelmontSwitzerland」。
維諾斯和威戈軍刀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瑞士軍刀,區別是:維諾斯更加注重高強度的野外作業;威戈偏向於多種的運動項目。相比而言,威戈在製作細節上更具有鮮明的貴族傾向。目前,瑞士政府把這兩家最先發跡的軍刀生產商作為」最正宗「的軍刀,讓其保持著差異化的研發路線。
維諾斯最著名的刀款是它的「瑞士冠軍」,這款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暢銷的瑞士軍刀。
「瑞士冠軍」是維諾斯的旗艦產品,該刀所有工具連同工具盒總重量不超過95克,但卻擁有30多種功能。英國珠穆朗瑪峰探險隊隊長愛德蒙·希拉蕊爵士回答提問說:「你都帶了哪些裝備」時,他回答:「一把瑞士軍刀就足夠了」。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飛行員在登月行動中就曾經帶了一把威戈15453瑞士軍刀。威戈公司聲稱它是全球體積最小、功能最完備的「太空探險袖珍工具箱」。
瑞士維氏軍官刀(Victorinox)被譽為世界送禮佳品,瑞士軍刀追求盡善盡美是其一貫傳統,由於歷經長年的研製與創新,使得瑞士軍刀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達到了最佳造型,並具有最完善的功能。因此,瑞士軍刀被美國數屆總統選為白宮禮品,刀柄刻上總統籤名贈送來賓。美國國家宇航局還將瑞士軍刀作為太空人隨身工具。很多的世界跨國公司,大銀行將其刻上其名稱或商標作為廣告宣傳品、會議紀念品贈給客戶。
維氏軍刀,被全世界的人們廣泛應用於旅遊、登山、潛水、航模運動。修理自行車,成為汽車及日常生活中的非常方便的"多功能工具"。
維氏瑞士軍刀(Victorinox)最早創立於1884年,當時僅僅是一個刀具小作坊,今天維氏已成為瑞士大型的刀具生產企業,每天生產大約30000把瑞士軍刀,在世界上仍然供不應求。
瑞士軍刀如此出色,那麼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瑞士軍刀包含幾十個零件,每一個零件都有單獨的生產流水線。
在檢查方面,沒有問題的刀片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處理,提高其、韌性、硬度,同時,還要進行防鏽處理等工藝,以上完成後,還需要通過最後一道檢驗:把有任何瑕疵的殘次品將被淘汰。瑞士軍刀正是經過重重關卡的檢驗,才能保證每一把瑞士軍刀的質量。
最後檢驗之後會被集中在一起,送往組裝車間。
經過檢驗的紅色外殼,在上面印有熟悉的盾形Logo;在市面上見到的瑞士軍刀大多是紅色塑料外殼,但也有不大常見的白色鋁製外殼:
檢驗完成後,將被巧妙的壓縮進一方小小的空間裡。組裝完成的每一個軍刀,保證沒有一個零件缺失,保證每一個零件都已正確穩固的安裝。最後將軍刀擦拭乾淨:
瑞士軍刀其外殼是特殊處理過的灰色鋁製材料,保證不會因為反光而暴露士兵的位置,同時,其Logo是一隻展翅的鷹。
維氏有一個專門的產品展示廳,可以看到從1891年到1994年間維氏所生產的一系列瑞士軍刀。細心發現,雖然經過了100多年,但現在的瑞士軍刀與最初的軍刀差別並不大。雖然外殼的材料由木頭變成塑料或合金,但整體刀具的結構幾乎絲毫未變:
在瑞士軍刀的製作來看,從每周一早上鋼片送來。運來時是重達一噸的大卷鋼片,準備好讓技工把它變成10萬片刀刃。
瑞士軍刀全部大約有250種配件,包括主刀幾乎都是靠衝壓做出來的,每部機器每小時可以產出大約2萬個元件,利用160噸的壓力在鋼片上衝壓成形。
但衝壓過程會在刀刃邊緣留下毛邊,需要將毛邊銼平,但維氏瑞士軍刀會採用一種奇怪的機械,稱為離心滾筒磨光機操作。在機器裡,零件混入數千個陶瓷小球,經過強力的振動,把金屬的毛邊逐漸磨平,一條移動式的磁性輸送帶會輕鬆地把拋光後的零件從機器裡吸起來。
由於刀刃還太軟,只能切溫熱柔軟的奶油。因此,需要再次經過強化,進行熱處理的,也稱作回火。
回火過程需要仔細平衡,鋼越硬就會越脆,因此,需要精確的溫度加熱,才能做出最好的刀刃。
接下來,刀刃必須被打磨到精確的厚度,否則完成後瑞士軍刀會沒有辦法開合,因此,瑞士軍刀會在緩慢旋轉的機器上被打磨到2.3毫米的厚度。下一個步驟,就是最重要的刀鋒,值得一提的是,刀鋒的處理製程是屬於嚴密保護的商業機密。
衝壓刀刃磨利後,由裝配工進行組裝。組合工作超過64個零件,包括刀刃、各種工具和許多墊圈與插銷,每一樣小零件都必須按照順序才能組合好。瑞士裝配工伊利茲說:"要正確的組裝瑞士軍刀,需要專心和耐心「。
最後是收尾工作,包括特有的紅色外殼、瑞士軍刀LOGO,一把小鉗子和最重要的牙籤。最後將會把每一把瑞士軍刀都要經過人工清潔和檢查,保證做到一絲不苟。
四、瑞士的MEM行業
瑞士機械及機電行業:擁有全球聞名遐邇的大公司,比如著名的ABB公司的輸配電設備及電站、迅達公司的電梯、蘇拉及立達公司的紡織機械、法因圖爾的衝壓工具機、阿奇夏米爾公司的電火花工具機、布勒公司的食品加工機械等,全部是全球同類產品的精品。
電氣和金屬行業,簡稱MEM行業。包括機械、金屬製造、金屬加工、電子和電氣技術、精密儀器製造以及傳感器、光子、機器人等高科技行業。
瑞士在該行業包括了大量全球領先的高質量產品製造商和服務企業。
MEM行業創造的產值約佔瑞士國內生產總值的7.4%(2016年),是瑞士重要的支柱行業。MEM行業大約有1.3萬家企業,98%是中小企業,總就業人數達32萬人,是提供就業崗位最多的行業。此外,該行業在瑞士以外還僱傭了大約50萬人。
由於瑞士國內市場規模較小,MEM行業具有高度國際化和出口導向特徵,與全球經濟聯繫非常緊密。瑞士的公企業憑藉在高質量、精確度、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高標準,使得MEM行業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瑞士MEM幾乎80%的產品用來出口,其中近60%銷往歐盟,其次為亞洲(19%)和美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