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攝影:達蓋爾發明攝影時,還有這個競爭對手,帶你了解卡羅法

2020-12-24 攝影藝術與教育

達蓋爾是公認的攝影術發明者,與他合作的好友是尼埃普斯等人。在他們合作的這些年裡,難道真的就沒有其他人在研究「攝影術」嗎?還有一個人也在研究攝影術,因為種種原因,錯失成名機會,但他的技術至今仍在使用。

塔爾博特的卡羅法

1834年,塔爾博特發現了滷化銀的感光性能以及濃鹽水的定影作用,他將一張強度較高的紙浸泡在氯化鈉溶液中浸泡,晾乾後放入硝酸銀溶液中,令氯化鈉與硝酸銀髮生反應,在紙上會出現可感光的氯化銀。

這張可感光的紙就相當於是膠片,放入暗箱後進行曝光就能得到負片,再將負片與另外一張可感光但未曝光的紙疊加在一起,再一次曝光定影后就能得到正片。

由於早期的這種攝影技術並不成熟,最早拍攝的影像資料早已褪色殆盡,沒有很好的保存下來,只有他自己的籤名留在上面。

卡羅法攝影術可以複製、修飾(早期的PS)、印刷、負片印樣可以獲得正像,缺點是表面粗糙、負像是紙質的、感光性能低、曝光時間就、製作時間長,總之,非常麻煩。

由於塔爾博特選擇的紙張表面不夠平整,他所拍攝的照片就顯得非常粗糙,成像效果極差,就連他的朋友赫謝爾都否認了他的作品,並將他的作品和達蓋爾進行對比,稱他和達蓋爾相比,簡直就是天上和地上的區別。

達蓋爾用碘化銀,畫質細膩,器材昂貴,無法複製。

塔爾博特用氯化銀,畫面粗糙,細節不好,成本低廉,容易複製。

赫謝爾幫助塔爾博特,尼埃普斯幫助達蓋爾,尼埃普斯的碘化銀不夠穩定,赫謝爾提供的氯化銀影像穩定。

下圖為達蓋爾所攝

赫謝爾是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及攝影師,他的興趣包括化學和照相術,發明了很多有關照相的技術,提出了「正片」與「負片」的概念和技術,至今未被徹底淘汰,仍有許多膠片攝影師在使用。塔爾博特與他的關係非常密切,給了他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方法,也就是說,塔爾博特能成功是離不開赫謝爾的幫助。

1835年的夏天,塔爾博特用這種方法拍攝了窗外的風景,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張負片,這張照片目前保存在倫敦科學博物館內。

1839年,1月7日以後,法國和英國的報紙都在報導達蓋爾的攝影術,遠在英國的物理學家塔爾伯特聽到後大為震驚,覺得達蓋爾是基於他在1834年的研究才完成了攝影術,同時也非常後悔、苦惱。因為他也發明了攝影術,覺得他自己才是攝影第一人,但卻被達蓋爾捷足先得,成了攝影之父。

達蓋爾成了第一個發明者,但這則消息並沒有讓塔爾伯特放棄研究,繼續改良。

1840年,繼續改進攝影技術,開始使用含碘化銀的顯影液,縮短了曝光時間,加固了負片上的圖像,其實,早在很多年前,他的好友赫謝爾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現象,但為什麼在後來才用在攝影術上,就不得而知。

1841年,他將這種改進的攝影術申請專利,正式命名為「卡羅法」,又稱「塔爾博特式攝影法」,與達蓋爾攝影術一樣,都是以人名命名。

達蓋爾的銀版法與塔爾博特的卡羅法是兩種有區別的攝影術。銀版法是正像拍攝,卡羅法是負像-正像的拍攝過程,他們兩個人走的路線完全不同,但卡羅法走得更遠。

1839年之前的塔爾博特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發明,他非常重視自己的研究成果,不願意提前對外公開技術,其主要原因還是好友對他的否認,影像成像質量較差,而且也非常容易褪色,工藝操作複雜,錯失成名機會。

1839年,達蓋爾公布銀版法,政府為達蓋爾等人支付專利費用,讓公眾免費使用。

塔爾博特繼續研究至1841年才對外公開,申請專利,但卡羅法誕生沒有引起公眾的關注和政府重視。

此外,塔爾博特的一個操作引起了大家的不滿和爭議,若要用卡羅法攝影,就必須支付4英鎊的專利費用,而專業攝影師就必須以年來付費,每年費用約為300英鎊。

這在當時是飽受爭議的一個問題,塔爾博特覺得自己收費合理,因為在研發初期投資了5000英鎊,想要收回本錢,而其他的科學家和群眾則認為收費會阻礙科技的進步。

因此,「達蓋爾法」的流行和普及程度要大大超過「卡羅法」。

塔爾博特沒有獲得政府的獎金,但他的技術影響卻是深遠的,當時的人們並未意識到「卡羅法」才是引領後世的攝影技術,而其實達蓋爾的技術已經走向了末端,到達了頂峰,所以被後世淘汰。

卡羅法,是第一個負片攝影術,也是第一個向公眾收費的一項技術。

1843年,塔爾博特前往法國巴黎購買了銀版法在英國的使用權,回到英國後,做起了印刷廠的生意,並出售卡羅法的使用權,因此受到了印刷業同行們的抱怨。

1844年-1846年,與荷蘭人尼古拉斯. 亨尼曼開設照片工程,用卡羅法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本攝影書《自然的畫筆》,這本書是一張一張的照片,由人工將照片粘合在一起,書中解釋了有關攝影的用途和操作方法,這就印證了前面所說的卡羅法便於複製,可以批量印刷,這是卡羅法的優點。

1877年9月17日,塔爾博特離世,享年77歲。

由於塔爾博特的卡羅法操作繁瑣且收費,更主要的是,沒有得到政府和群眾的支持,被世人所遺忘,因此,他在攝影史上並沒有取得他所希望的成就和名譽,非常可惜。

相關焦點

  • 認識攝影:到底是誰發明的攝影術?別只記得達蓋爾,還有其他人
    攝影從無到有,從單色到彩色,從膠片到數碼,時間推動著攝影術的發展。說起攝影第一人,許多人都想到了達蓋爾,認為他是攝影界的祖師爺,是他發明的攝影。其實,他只是公布了攝影術的發明,真正拍攝照片的第一人不是達蓋爾,而是法國的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這是達蓋爾的合作夥伴,我們以時間順序來簡單的了解下攝影史。
  • 惡魔的技藝:達蓋爾的攝影術是如何發明的
    ,宣告攝影的誕生,同時法國政府宣布這個發明是一個對「全世界自由」的禮物。他成為了達蓋爾在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和眾議院的最大擁護者,他促成了法國政府購買達蓋爾的發明並提供他終生恩給金作為酬謝。這裡還有一個小插曲,法國政府僅提供達蓋爾終生恩給金的做法惹惱了涅普斯後代的不滿,後來涅普斯的兒子通過法律途徑也獲得了一份恩給金來認可他父親的成就。達蓋爾之殤達蓋爾發明的宣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 攝影術誕生之初,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達蓋爾法vs卡羅法
    >今天的內容有關攝影術誕生之初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達蓋爾法」和「卡羅法」:在攝影術發明的原點,達蓋爾與塔爾博特分別給出了兩個可能性,即拍攝後直接獲得一個「正像」,或是拍攝後通過一個「負像」(底片)來製作大量「正像」(照片)。
  • 7點學攝影 11.2丨周末課堂—11張照片帶你了解攝影歷史的演變
    「起點」老師教你拍出「贊爆朋友圈的好照片」關於攝影的歷史你了解多少?銀版攝影法是法國巴黎一家著名歌劇院的首席布景畫家達蓋爾於1839年發明,利用水銀蒸汽對曝光的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的方法。在攝影時把這種感光紙放入暗箱內,最後放在濃鹽水中定影。4、溼版攝影(Tintype)
  • 攝影史筆記丨攝影術的發明與早期攝影技術的探索
    儘管這個影像並不令人滿意,但卻使他信心倍增。代表作:《窗子裡看到的光景》1826為拍攝這張照片,他用了足足8個小時的時間曝光,因此畫面中出現了東西兩座建築的牆面都受光的情景。而這種情況在現在的照片中是不可能存在的。1829年與已經得知他的實驗成果的達蓋爾合作,繼續推進攝影術的研究開發。
  • 從11張照片看攝影的演變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單反愛上攝影來源/膠片的味道 關於攝影的歷史你了解多少呢?攝影術從19世紀初發明至今又經歷了多少個節點呢?攝影雜誌 COOPH 日前拍攝了一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攝影歷史中的11個關鍵時刻。
  • 零度攝影:你不知道的婚紗攝影史
    婚紗攝影的歷史始於19世紀40年代初。在此期間,攝影幾乎沒有商業用途,但為婚禮拍照記錄的想法已經誕生。主要是因為設備的限制,婚紗攝影作為工作室攝影超過一個世紀。在19世紀,沒有紙質照片,沒有多張照片,沒有相冊。在一張小小的銅片上只有一幅達蓋爾型肖像。
  • 2021達蓋爾國際攝影聯合巡迴展大中華區參展及「 Daguerre金像獎」獲獎名單
    「達蓋爾國際攝影聯合巡迴展」和「達蓋爾國際攝影金像獎」評選系列活動。該獎項共分三個類別,分別為「 Daguerre金像獎」卓越成就獎,授予參展作者中德藝雙馨、功成名就的藝術家;「 Daguerre金像獎」授予參展作者中除攝影創作以外,還在攝影組織、教育等領域取得卓越成就者;「 Daguerre金像獎」年度攝影獎授予其他出席參展的傑出攝影家。
  • 攝影中的靜物(上)
    靜物是最偉大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而且早在1839年攝影術發明的消息在巴黎和倫敦公布之前十年,它就已經是攝影表現的主題了。第第一張靜物攝影作品是在1827年拍攝的,在攝影媒介的探索者接下來的實踐中,這個類型還會持續顯示其重要作用。從19世紀到21世紀,伴隨著美學與技術的重大變革,靜物攝影一直是同時具備傳統和實驗性的形式。如今,最出色的當代靜物攝影回溯經典藝術的風格,隨著數字時代對攝影媒介的改變,這種類型也正在復興。與風景和肖像一樣,「靜物」是偉大的傳統美術形式之一。
  • 《溼版攝影》
    9月12日下午,傑奎琳文化藝術中心舉辦了一場名為《溼版攝影》的講座活動,活動邀請了上海藝術影像展參展法國藝術家常易先生來介紹攝影的歷史與他的溼版攝影創作
  • 人類抓住了光,時間瞬間定格:「古典影像技法叢書」帶你了解攝影技法的演進
    >餘生無憂至此,人類大軍開始了記錄光影的遠徵這其中有塔爾博特,有約翰·赫歇爾,也有弗雷德裡克·斯科特·阿徹… 時至今日,保留光影、傳播影像已變得無比便捷。所有在數位化時代以前通過化學手段進行光影記錄的方法,在今日被統稱為「傳統攝影工藝」。越來越多的人不忘初心,從攝影的起源再次出發,開始一次記錄光影的新的遠徵。他們追求的是獨到的、個性的、有意趣的影像語言,以此作為自己的藝術表現方式。
  • 必看|你一定要了解的攝影史就濃縮在這11張照片中
    關於攝影的歷史你了解多少?攝影術從19世紀初發明至今,又經歷了多少個轉折點呢?今天我們整理了一下攝影術自發現至今最為重要的11個轉折點,並從中選出了一些代表作品和大家分享。銀版攝影法是法國巴黎一家著名歌劇院的首席布景畫家達蓋爾於1839年發明,利用水銀蒸汽對曝光的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的方法。這種攝影方式的曝光時間約 為30分鐘,與尼埃普斯日光硬化的攝影方法比起來時間縮短了許多。
  • 攝影傳入中國後,清朝民間和王公貴族的反應截然不同
    今時今日,人們已經習慣於用各種攝影攝像工具記錄自己的生活,但攝影術發明之初,卻很難為當時的人們所接受。19世紀,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攝影,之後這項能夠記錄人物、建築以及風景的技術很快傳入中國。攝影初來中國,發生了很多值得玩味的故事。
  • 攝影技術的發展之傳統攝影的發展史
    傳統攝影技術最早可追溯到1839年。在一次英國科學院與美術學院的聯合會議上,法國政府公布了法國畫家和物理學家達蓋爾(Daquelle)的銀版攝影術,它是當今攝影技術的開端。在這個階段中相機的發展是飛速的:-是因 為相機結構口趨完善,如出現了自拍裝置;二是由於從19世紀80年代起,相機製造業已經初具規模,為攝影技術的普及化、大眾化奠定了基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50年代,相機的發展可謂進入了完善期。在這一時期,相機的光學性能及機械性能進一步提高成為了本階段的主要特徵,並且相機開始與電子技術相結合。
  • 11張照片帶您看攝影史
    關於攝影的歷史你了解多少?攝影術從19世紀初發明至今,又經歷了多少個轉折點呢?
  • 被稱為繪畫的「姊妹藝術」,攝影藝術的魅力在哪裡?
    一般來說,攝影都是根據攝影師的藝術創作構思,運用攝影造型技巧,經過暗房製作的工藝程序,製成有藝術感染力的照片。儘管創作過程不同,很多出色的攝影作品表現出來的藝術魅力卻絲毫不會遜色於繪畫作品。從創作題材來看,攝影題材也是極為廣泛。比較常見的如風景照、靜物照、肖像照、風俗照、新聞圖片等,都是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 Day.1 用11張照片帶你看透攝影史
    銀版攝影法是法國巴黎一家著名歌劇院的首席布景畫家達蓋爾於1839年發明的。利用水銀蒸汽對曝光的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的方法。想想,在銀版上曝光啊,時間得多長,當時一張銀版照片光是曝光就要在30分鐘以上。這是紀念徠卡100年的廣告,裡面演繹了百年裡徠卡相機記錄的經典影像,你能叫出來這些攝影大師及作品的名字嗎?▼
  • 攝影啟蒙——相機的成像原理
    要想了解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小孔成像原理。當光線穿過遮擋物的小孔時,就會在背面形成一個顛倒的影像。夏日裡的林蔭道,地面斑駁的光點,是因為小孔成像,將太陽的影像投影在地面上。而小孔成像只是一個現象,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在於光的直線傳播特性。光線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幹擾時沿直線傳播。
  • 李俊毅:當代攝影手札(上)|KONGBAI
    它們與視覺文化和攝影有什麼內在聯繫?回溯攝影術的歷史本源,古希臘時期,人們就已經通曉小孔呈像的原理。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論問題》(Problemata)中提及「暗箱」的概念[1],但是,直到1604年,camera obscura這個詞才出現。數學家克卜勒是第一個使用這個詞的人。
  • 壹周聞 | 捕捉生活中的光影—攝影技術發展史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塵封的歷史,了解攝影技術的前世今生,體會捕捉光影給人們帶來的無限樂趣。在攝影術誕生初期,攝影是通過一個小匣子完成的,它被人們稱為「暗箱」。暗箱的原理基於小孔成像,早在兩千四百至五百年以前,中國古代的墨子就已經對光線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