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傅傳耀作主題演講。張春雷 攝 |
人民網銅仁11月27日電 11月26日,2020梵淨山抹茶產業發展高端對話暨中日韓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貴州省銅仁市舉行。會議吸引了來自我國及日本、韓國的抹茶研究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等前來參加。
對話會上,中、日、韓知名專家就國際抹茶產業的發展趨勢、方向、路徑展開對話,並發表主旨演講。他們深層次剖析了東方的茶與道;還分別圍繞抹茶生產技術、產品標準、安全控制等,以及抹茶生產在貴州省的實踐進行了激烈研討。
「抹茶起源於中國,貴州是全國最大的茶產區,發展抹茶產業具有生態、規模、文化、品牌和政策等八大優勢。」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傅傳耀說。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文化參贊、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王彥軍通過雲端向大會作發言,他就中韓文化交流及對韓國茶道表達了自己的體會和見解。同時,大會期望貴州的茶企、茶產品能借這座橋走向遠方。
日本著名茶藝家、陶藝家,表千家茶道傳人高柳綾緒到現場作了論題為《日本茶道概說》的主題演講。她一直堅守和傳播中國宋代以來的茶道精神,她表示:「很期待能喝到中國很美味的抹茶!」。
韓國著名音樂家、大芩演奏家,茶文化傳播使者,「美麗茶會」主辦人釋自然現場作了《當代韓國抹茶業》的論題發言。他說:「特別是抹茶,現在韓國的消費發展中有增加的趨勢。」
餘悅、孔龍等中日韓專家學者代表,也分別以《「東方茶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一一以抹茶交流的觀念與行動為紐帶》《兼收並蓄的貴州茶文化》為題現場作了學術分享。王彥軍、金福一分以《中韓文化交流及對韓國茶道的體會》《韓國的生活茶和宮廷茶文化》為題作了視頻發言。
當天,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農業農村部茶葉質量檢測中心主任、國家茶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魯成銀作了《抹茶產品質量標準與安全控制》的主旨演講。
同時,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貴州省茶葉協會會長祿智明,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兼學術部部長、浙江省社科聯原黨組書記陳永昊,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王校常,銅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達新,副市長王飈等參會。
據悉,2020年中國有碾茶生產線200條,貴州擁有48條,佔全國近4分之一。貴州的抹茶產量也佔全國五分之一、全球產量十分之一,今天的銅仁已是「中國抹茶之都」「中國高品質抹茶基地」「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抹茶文化研究中心」。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貴州農村產業革命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胡繼承表示:「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各位的關心、幫助、支持,對此,我們衷心感謝。」
對話認為,貴州省抹茶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大家充分認識到健康中國行動中,銅仁抹茶產業發展所賦有的重大價值和意義。對話呼籲要把貴州銅仁發展抹茶產業作為健康中國、文化強國的重要載體,挖掘抹茶獨特的品質優勢,強化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加快推動「抹茶+食品」「抹茶+醫療」「抹茶+康養」等方面的融合發展;加大抹茶新產品、新業態的研發力度,助推我國抹茶產業做優做強。
本輪高端對話,對貴州、全國乃至世界抹茶的精彩剖析,對抹茶產業的走勢與方向,高質量抹茶的保障條件等諸多觀點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指導性和實操性,為銅仁市發展抹茶產業,建設「世界抹茶之都」提供了很多建設性、思考性的意見。(郜林筱)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