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提新海洋探測技術:利用黃貂魚繪製海床地圖

2020-12-22 cnBeta

據外媒報導,雖然我們可能已經很好地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但對於海底則完全是另一回事。據稱人類對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也要比對海底的了解要多,為此,科學家們正在開發各種各樣的技術來幫助填補這一空白。其中一項新技術是利用深海鰩魚來探測海底,它甚至還可能可以為所需的硬體提供動力。

資料圖

截止到現在,約80%的海洋仍未被測繪到,所以人們對擴大對海底的了解有著極大的興趣。使用多波束聲吶探測儀自動繪製海底地圖的無人駕駛船隻或反射水下物體聲納信號的機載平臺以及安裝了相應硬體的光線都可以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來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科學家、該項研究的論文合著者Yo Tanaka指出:「電鱝和黃貂魚(電鰩)都是底棲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底深處遊泳。通過將簡單的聲波發射器技術和數位相機以及跟這種自然行為的結合,我們認為我們可以使用鰩魚來繪製海底地圖並同時收集關於海洋野生動物、生物群和資源的有意義的數據。」

這裡提到的聲波發射器技術是一種發射超聲波的小裝置,它可以被特殊的接收器接收到。接收器的位置和探測超聲波所需的時間可以用來確定脈衝發射器的位置,這可以通過跟攝像機鏡頭的結合創建出一個精確的空間地圖。

Tanaka和他的團隊對這個想法進行了探索。他們首先把相機固定在電鱝和黃貂魚身上,然後讓它們在一個大魚缸裡遊泳。這些動物收集到的圖像質量足以讓科學家們推進到項目的下一階段--海洋實驗。

於是研究人員它們帶到日本衝繩海岸附近一個相對平坦的海床,約20米深。黃貂魚和電鱝都裝有脈衝發射器,連同四個接收器一起被發射到海底。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科學家們記錄下了這些魚在活動時聲波發射器的位置並利用這些數據編制出了一張海床地圖。

之後,研究人員將這幅圖跟現有的海底地圖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數據基本一致,精確度約能達到10釐米。重要的是,研究小組能區分黃貂魚是在水中快速遊動還是在海床上緩慢掠過,這對於它們在深海中移動時收集可靠的地圖數據至關重要。

Tanaka表示:「在我們的海洋實驗中,除了聲波定位儀的定位之外,我們還能確認 電鱝確實在海底移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對該系統的長期監測展開測試。」

據悉,這些後續實驗將包括使用電鱝自身電的電子射線來為脈衝器提供能量--該團隊表示他們在之前的實驗中已經證明了這點。另外,他們還將為黃貂魚使用可穿戴式電池,從而讓這些動物能在更長的時間內繪製出更加不平坦的海床地圖。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SN Applied Sciences》上。

相關焦點

  • 大溪地茉莉亞島,與黃貂魚嬉戲共舞
    據《每日郵報》報導,一組照片記錄下三位比基尼美女和近 20 條黃貂魚一起在海水裡遊泳的驚險畫面。黃貂魚尾部尖端有毒腺,十分鋒利,其毒性可致人死亡。這組照片由 55 歲的攝影師克裡斯蒂安 · 庫侖伯(Christian Coulombe)拍攝,他說:" 有的模特拍攝時會擔心離那些黃貂魚太近,因為這些魚會三、四條一起靠近你討小魚吃。
  • 比基尼美女與致命黃貂魚親密共泳,我是來看黃貂魚的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0日報導, 在南太平洋莫雷阿島附近水域,3名比基尼模特冒著生命危險,與20多條劇毒黃貂魚在水下共泳。黃貂魚的脊柱可以產生致命毒素,對人類來說接觸起來十分危險。  這些驚人照片都是55歲水下攝影師科勒姆貝拍攝的,他說:「對於與黃貂魚如此接近,很多模特表示擔憂。
  • 《星露谷物語》1.5黃貂魚在哪裡釣 黃貂魚釣取方法
    導 讀 星露谷物語黃貂魚釣取方法 1.5黃貂魚在哪釣 星露谷物語黃貂魚釣取方法。
  • 如何為世界海洋最深處繪製一幅海底地圖?
    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這裡的深度比世界陸地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高,而且到過這裡的人比去過月球的人還少。這裡,究竟有哪些秘密?我們的科考船正帶著「奮鬥者」號來這裡揭秘。人類從古至今從未停止對海洋的探尋,無論是神話記載還是水手的口口相傳,大海之中似乎一直都存在著巨大生物。
  • 為減少對海底的破壞,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海底開採機器人
    Pietro Filardo是致力於尋求爭論雙方一個平衡點的技術開發人員之一。他的公司,Pliant Energy Systems建造了看起來像黑色機械黃貂魚的東西。其柔軟的波紋狀鰭片採用雙曲線幾何形狀以進行波狀運動,從而在水中推動滑板大小的設備。
  • 日本繪製暗物質「立體地圖」
    原標題:日本繪製暗物質「立體地圖」 新華社東京2月2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國立天文臺27日宣布,其研究人員參與繪製了高解析度廣域宇宙暗物質分布「立體地圖」。這將有助於人們加強對宇宙膨脹以及宇宙暗物質的理解。
  • 美媒:研究人員繪製出全球第一幅月球落石地圖
    美媒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200萬張月球表面的圖像檔案,並在6月8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展示了全球第一幅月球落石地圖。新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同時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做研究的瓦倫丁·比克爾解釋說:「月球上絕大多數已移動的巨石直徑都在7米到10米之間。」他還說:「早前研究月球的太空探測器無法在全球範圍內探測到這樣的小物體。」直到2010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了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整個月球表面的圖像才具備必要的空間解析度和覆蓋範圍。
  • 新方法利用DNA告訴你水裡共有多少魚
    (Reiji Masuda, Kyoto University)日本幾所大學和國家環境研究所聯合完成、近期發表在《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上的研究,報告了通過分析環境研究人員把這些信息稱作環境DNA。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深谷敬一(Keiichi Fukaya)介紹說,以前的研究方法把環境DNA與生物體的數量簡化為一種固定的關係進行推測,其實在實際環境中,情況要複雜得多。
  • 「光滑手魚」是第一種完全滅絕的現代海洋魚類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稱,「光滑手魚」(sympterichthys unipennis)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第一種完全滅絕的現代海洋魚類。它是1802年由法國自然學家Franois Péron從澳大利亞科學記錄的第一批魚種之一。光滑手魚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水域,是底棲動物,利用其高度進化的鰭在海床上行走。Péron在200年前收集了唯一的手魚標本。
  • 新世界地圖來了!新舊地圖為何出現繪製偏差?
    人們總是沒有停止探尋地球的腳步,自從有了把地球「畫」下來的想法,世界地圖也經歷了多重演變,各種地圖的畫法經過沉澱後留下了主要的流派。然而,大家雖然已經習慣了屋子裡掛著的、書本裡印的世界地圖。但這幅地圖能真實反映我們的世界嗎?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有三位研究人員公布了他們繪製的最新世界地圖,他們表示,這才是我們生活世界的真實大小。
  • 美國一對父子利用NASA月球數據繪製3D月球地圖
    美國一對父子利用NASA月球數據繪製令人驚異的3D月球地圖,上圖只是全圖的一部分。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一對父子發明了新的3D圖像,並利用NASA收集到的月球數據繪製了令人驚異的3D月球地圖。
  •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發布多項研究新成果
    2019學術年會發布多項研究新成果。 胡耀傑 攝   中新網青島1月12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2019學術年會12日在青島閉幕。年會期間,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集中展示了「透明海洋」、「海底發現」、「藍色開發」等重大任務推進情況及2019年新取得的眾多科研碩果。
  • 「地圖開疆」?日本繪製植被地圖以宣示對爭議島嶼主權
    據日本《讀賣新聞》5日報導,有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計劃在2021財年期間編制日本北方地區的植被地圖。報導稱,由於日本政府無法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進行現場視察,就計劃利用衛星圖像繪製地圖。此舉旨在向國際社會宣示「北海道東部的群島是日本領土的固有部分」。
  • 2016年機器人在研究領域都有哪些新突破 | 2016 影響因子
    一個來自哈佛大學的科研團隊憑藉機器人工程和基因生物學的知識,利用一些豐胸用的矽膠、一小撮黃金和20萬個經基因改造過的小鼠心肌細胞,製造出了一條人造的黃貂魚,最令人驚訝的是,小魚還能不藉助外力,自發地在營養液裡向著光源遊動
  • 海邊傳出震耳的尖叫是一群黃貂魚,為了得到食物,瘋狂襲擊遊客
    海邊傳出震耳的尖叫是一群黃貂魚,為了得到食物,瘋狂襲擊遊客!人們在海邊遊泳時,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海洋生物,而並不是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對人類是友好的,這天人們就遇到了意外的情況,一群黃貂魚為了得到食物,瘋狂襲擊遊客,惹得人們傳出震耳的尖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美國海軍無人攻擊機縮水加油機,黃貂魚掛吊艙,準備做「奶媽」!
    長期以來,美國人在航空技術方面獨佔鰲頭,幾乎在航空技術任何一個方面都有領先優勢,這種優勢體現在方方面面,美國擁有最好的戰鬥機,最好的轟炸機,最好的直升機,最好的雷達,最好的機載飛彈,這個名單幾乎可以無限制羅列下去,涵蓋航空技術的所有方方面面。
  • 天基海洋目標信息感知與融合技術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感知與融合在軍事和民用領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海洋目標信息感知與融合複雜性分析 海洋目標信息感知與融合基於空、天、岸、海以及鄰近空間等平臺,綜合運用光、電、磁、聲等傳感器,獲取海洋目標多維度信息,利用信息處理技術進行融合,形成準確的海上態勢。
  • 美關注中國最先進深潛裝備在西太獲重大進展 關鍵詞:海洋權益與...
    而「奮鬥者」號採用的國產新型鈦合金材料,賦予她頂住巨大海底壓力的「超級神功」,這種材料經過科研人員多年不斷優化和上千次測試,才得以問世。3、為什麼世界主要大國都執著於探索海底世界?簡單來說就一句話,躋身全球海洋強國行列。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王東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目前廣州集聚了華南地區大部分的涉海科研機構,其中包括中科院南海所、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等多個國家級和省級的海洋科技創新平臺,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在華南乃至全國首屈一指,希望與會的院士專家為廣州提供更多的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發展的新思路、新想法,推動廣州發展成為國家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的一個新高地。
  • 那些繪製中國地圖的西洋人
    該圖的繪製基於法國地圖學家德•安維爾在1734年繪製的中國地圖冊《中華帝國全志》。       而德•安維爾的中國地圖又基於《康熙皇輿全覽圖》。       從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時期起,歐洲繪製的中國地圖漸漸增多。但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歐洲人對「中國」僅具模糊認知,反映在地圖上,是還沒有中國的獨立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