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後,酒香濃,80歲湖北奶奶教你正宗米酒做法,清甜醇美,再也不用出去買了!大家好,我是輕鬆料理,每日與您分享三餐四季的美好,歡迎關注!
今日白露,寒氣漸重,露凝而白。天氣轉涼,象徵著真正秋天的到來。在南方,歷來有白露釀酒的習俗,家家釀酒,接人待客必喝一碗自釀米酒。在北方,此時此刻,也是釀造糧食酒的好時節。
白露過後的初秋,最暖人的味道,莫過於一碗香醇的米酒。這是老祖宗的養生智慧。米酒,舊時叫「醴」,現在稱「醪糟」、「米酒」、「酒釀」,是用蒸熟的糯米拌上酒麴發酵而成,釀製歷史悠久,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
作為一個湖北人,從小對米酒是熟悉且熱愛。小時候,沒有太多的營養品,老一輩認為,最養人的就是一碗紅糖蛋花米酒。還記得一入秋,家家戶戶都會做米酒。奶奶便是附近街道出了名的「米酒婆婆」,每次她都會釀一大鍋,逐門逐戶去贈送,人人都誇她的米酒好,清冽甘甜又有酒香。
在家自釀米酒難不難?從前應該是難的,要看天氣、憑經驗、憑手感,發酵的時間長,過程還不穩定。結合奶奶教的重點,輕鬆試過很多次,發現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在家自製米酒很簡單。
當然,原理要掌握,技巧也要記住,基本上就能零失敗,每次都能又快又好地釀出清甜好喝的米酒。喜歡的朋友,一定要收藏哦,關鍵點很實用,學會就一次成功!
自製醪糟米酒
材料準備:3斤糯米、1包酒麴8克
具體做法:
第一步:泡米。將圓糯米洗淨後浸泡過夜,約8-12小時左右,直至用手輕微用力可以碾碎米粒就好
第二步:蒸飯。將浸泡好的糯米瀝出,放入蒸鍋,均勻劃散,大火蒸熟
第三步:攤飯。蒸好的糯米飯先嘗一口,避免沒熟。如果熟了,就自然散熱攤涼。糯米飯應放涼至30度,可以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如果沒有溫度計,就以手指插入糯米,不燙手的溫度為標準。
第四步:拌曲。用礦泉水或涼白開將酵母化開,將酒麴水慢慢倒入糯米飯中。注意糯米飯的溫度應是30度,很多人發酵不成功就是糯米過熱或過涼就拌入酒麴,酒麴被燙死或發酵不起來。
第五步:搭窩。拌曲時,可適量加入少許涼白開,將糯米拌開。然後把糯米稍微壓平實,中間掏個洞,方便出酒。
第六步:恆溫發酵。我用電飯煲的酸奶功能進行恆溫發酵,保溫功能也可以發酵。大約12小時已有淡淡的酒味,但還不夠清甜,24小時後,出酒成功,口感清醇。
輕鬆劃重點:
很多人自製米酒,會出現米酒口感老、酒味重或表面發毛,大致的問題都出現在發酵溫度和進程沒有控制好。總結了三個重要技巧:
①酒麴的選擇,認準安琪清甜型。不同的酵母,釀出來的米酒,口感不一樣
②下酒麴的時間和溫度,要在30度左右
③利用現代電器恆溫發酵,電飯煲、烤箱都可以實現,最佳發酵溫度在25-28度
只要通過藉助工具,做好這三點,就可以在家輕鬆做出一碗清甜的米酒。
白露後,酒香濃,80歲湖北奶奶教你正宗米酒做法,清甜醇美,再也不用出去買了!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記得點讚、收藏、轉發哦。大家好,我是輕鬆料理,每日與您分享三餐四季的美好,您的關注和支持就是我創作的動力,感恩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