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8月05日訊 《歐派二十年》向我約稿,因戎馬倥傯,事不暇接,一拖半月。交稿日近,勉而提筆,本擬稍作小序,簡單回顧。然邊想「歐派二十年」幾字,竟斷斷續續寫了好幾張大紙······
一、風中飄落的種子
二十年前的初夏,我和家人一起去看番禺麗江花園的樣板房(香港公司裝修)時,妹妹無意中的一句話:「這廚房的柜子真漂亮,我們家要有一套就好了!」,讓我正在開足雷達馬力全方位搜尋項目的大腦螢屏中激發出一個強亮點——一個很強的商機訊號!這個亮點同時激活了我兩塊腦細胞:一是歷史記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北京上大學的我春節回老家時,發現父親竟用山上砍下的杉木打造了兩張「沙發」——在我印象中這種奢華之物只在電影裡國家領導人接見外賓時見過。更沒想到幾年後的八十年代末,它竟成了幾乎家家戶戶的必擁之物——哪怕是在鄉村!真是「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二是理性推斷:追求現代美好生活是人的天性,不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不論是沿海發達地區,還是內地欠發達地區;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妹妹當時是深圳的打工妹)!
因而當時我認定,這種據說是從歐洲引進到香港,又從香港引入到廣州樣板房的奢侈廚房柜子(那時還沒有「櫥櫃」這個名詞),一定會從廣州走向全國!
於是,我馬上啟動了市場調查。
二、灘頭陣地·廣州
經過簡單的市場調查,我們決定投石問路——招了幾個技術人員和工人,買了二十多萬元的簡單設備,在一間民房裡經過幾個月的精心仿製,1994年8月間,在廣州康樂大廈五十平方米的寫字樓裡,一場「首屆廣州現代櫥櫃展」鳴鑼開市——五天,五十多萬元的訂單!投石問路成功!推斷沒錯!於是我們正式租用廠房,購入一百多萬元的設備,招兵買馬,又在廣州五羊新城租了一個三百多平方米的鋪面,準備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現代櫥櫃展」——廣州灘頭之戰正式打響!
戰役之初,全員高度投入,亢奮勇戰,捷報頻傳!五羊商場門庭若市,周末有時有二十多萬元訂單——在當時這是個令人血脈賁張的數字!我們一直在嘹亮的歌聲中戰鬥到除夕夜——真是累極而樂極!
然而,悲喜切換有時竟在轉瞬之間!幾乎一夜之間,「奇景」出現了——春節後正月初十,十五,二月,三月······顧客似乎突然憑空消失了,門前每天迎來的唯有悽冷的春雨——漫長的春雨!有人說五羊商場門前的小樹擋住了財路,風水有問題;也有人建議轉租一半鋪面給別人,減輕壓力·····總之,形勢一天比一天緊張,總預備隊(備用資金)拉上戰場,很快就打光!資金鍊在緊,在緊!剛起航的小船肚皮擦到了水底的沙子,艱難地挪動,眼看就要擱淺了!
全員出動——商場經理出去拉生意,廠長出去拉生意,我也出去拉生意,卻不斷碰壁!不過終於碰到一單一百多萬元的工程項目——儘管利潤很薄,但這根幾乎沒有營養的救命稻草卻讓我們度過了春夏饑荒——終於慢慢又迎來了一年的秋之旺季······
事後我們總結,「奇景」出現的原因有二:一是當時社會對現代櫥櫃完全沒有概念;二是那年代廣東人裝修通常是在秋季以後開始,春節前搬入。後來我們對症下藥,在報紙投入大量軟文(甚至在文藝版),潤物細無聲地改變人們的廚房觀念,同時掌握淡旺季的規律和應對方式,終於佔住了廣州這個灘頭陣地!
三、拓灘頭·進京滬
穩住了廣州這個灘頭陣地,我們開始進軍深圳、東莞、佛山和中山等珠三角城市,雖然局部有一些小的波折,但畢竟珠三角開風氣之先,又有廣州的輻射後援,故而總體進展順利。
然後,我們雄心勃勃,進軍的箭頭直指京滬。我親自帶領小分隊,奔襲北京。但在北京城轉了幾天,滿腔熱血卻消耗殆盡,所有家具建材賣場均搖頭,表示櫥櫃這種東西沒地方可擺,而且北京的廚房不像南方,或許不適合這種產品。無處下手的我們準備無功而返,臨行那天早上我睡不著,很早就起來了,站在嶺南大廈的住房陽臺上,看著晨霧茫茫的北京城陷入沉思:難道偌大的北京城我們就真的這樣放棄?!我叫醒小分隊成員開會,然後決定還要再做努力——不讓進建材城就自己單獨開店,不搏一把心不甘!於是我親自帶頭,幾個人各分一片區域徒步尋找臨街鋪面。幾天後我們從幾個方案中選定了鼓樓外大街一處門面內凹的鋪面,決定放手一搏(好門面租金實在太高,當時我們無此實力)。倘若成功,則證明我的推斷正確:無論沿海還是內地(那時北京還很保守),對現代舒適生活的追求,都是相通的!可要是失敗了,對我們卻是元氣大傷,因為這次投資幾乎佔了我們一小半資金,整個公司都有可能由此一蹶不振,更遑論北上雄心!
我們還是報紙宣傳開路,裝修布展等功夫也儘量做足。忐忑中我們終於開張:結果一炮而紅,門庭若市——成功了!我的推斷沒錯!
上海我們如法炮製,又是一炮而紅!
四、龍捲風——從後方根據地颳起
正當我們躊躇滿志進軍京滬之際,前線戰火尚酣,卻從廣州大本營傳來壞消息:澳大利亞最大的櫥櫃公司——悉斯尼櫥櫃公司與廣東國企合作,在東莞投資近億元建櫥櫃廠,澳總理與省政府領導一起出席剪彩儀式,同時在廣州、深圳等地裝修商場,而且就在我們的隔壁!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近億元」、「澳總理」、「省領導」······這每一個詞都可以像龍捲風一樣把像幼草一樣沒有根基的歐派卷掉!——我當時想到的是,我們是否會成為當年抵擋百萬雄師過大江的白崇禧。
我火急飛回廣州,連夜開會研究對策,開完會後冷靜了一些,結論有二:一是狹路相逢,就算沒有資格搏也必須得搏;二是我們以遊擊戰對大兵團作戰,剛萌芽的中國櫥櫃市場不一定養得起櫥櫃大軍。我們走靈活機動的山道,他們消耗不起自然會退。事情的發展果如我們所料,他們強大卻笨重,虧損累累,一年多後開始收縮,三年不到就退回澳洲去了——我們卻在強對抗中又增長了自己的肌肉,珠三角和京滬陣地更鞏固了!
五、羅浮山會議:對「大秤分金」說不
局勢在穩定之後順利發展。由於歷史原因,早期的歐派很多人才是我從同學、同事、同鄉之中陸續介紹引進的——因為那時弱小的歐派很難公開招聘到優秀的人才。
連年徵戰,我幾乎沒有過真正的休息,待到97年底局勢稍穩,我想乘國慶之機帶家人去深圳放鬆兩天。臨行前我仍不放心,把一個骨幹幹部叫來再交代一遍,但這個幹部卻突然說他代表幾個骨幹幹部向我提出:「姚總你不要那麼累,只要私下分幾個哥們一點,大家會幫你看著點。」剛開始我沒反應過來,他們不是經常說很感謝我,對待遇也很滿意嗎?一會兒我明白了,他們是要分乾股,說白了就是要組成特殊利益的小團夥——就因為他們是我的同事、同學、同鄉!我沒有馬上回答,但卻無心思再去深圳了,我足足思考了一個多月——那其他一些幹部怎樣?以後再引進的人才又怎樣?這些白得乾股者以後不再努力,搭順風車又怎樣?
十一月中旬,我召集全體幹部上了羅浮山——找一個安靜之地全體幹部公開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形成共識,恐怕幹部今後不會專心工作了。經過兩天的討論,我們總結出我們歐派人的合作規則應該是:「公平、光明、團結(後改為合作)、自由」——這就是歐派人的「八字方針」。
「公平、光明」是我們合作的基本前提共識,沒有特殊的利益,沒有私下的利益——認可這種合作前提,我們就是「同志」——有共同的事業志向,就可以團結合作;不認可者可以選擇「自由」——離開歐派,以後認可了也可以回來繼續合作。
大多數人認可了,從內心裡擁護,繼續「團結合作」——與團隊合作;一小部分人離開了,自然他們有選擇的「自由」。
當時社會唯利、浮躁風盛,不講誠信,甚至為利不擇手段。我想起北宋高俅當政時天下無道,於是梁山上豎起「替天行道」大旗,一時多少豪傑蜂擁上山!我認為歐派只要祭出「公平、光明」大旗並切實實施,一定也會吸引很多精英加盟的——因為我認為大多數真正的精英是內心追求「公平、光明」的。
當然,絕對的「公平、光明」是不存在的,再平滑的鏡面,顯微鏡下面也顯得凹凸不平;再光明的環境,也會有陰暗角落;再完美的產品、管理,也會有不完美之處。所以,我們才說「公平、光明」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書,永遠做不完的事業。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給自己立下了一個永遠為之奮鬥的理想:「追求完美」——我們把它稱之為我們的企業精神!
完美,是多麼神聖而又令人嚮往的字眼,她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而完美,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無論靠得再近,你都無法觸摸到她,只能感覺到她近在咫尺,令你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想。也正因為她是永遠無法觸摸的,才使人們只能嚮往她、追求她!「追求完美」是我們的企業精神,也就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的企業之魂。沒有靈魂的企業再大也是散而無力的,而有靈魂的企業,則有如賦予了神奇的凝聚力,雖小卻有神,而且會迅速壯大,大則具威、威風凜凜!所以只要有了我們的「企業之魂」,並把她真正附入我們的軀體,根植於每一個歐派人的心中,融入每一個歐派人的血液,令我們每個歐派人,每時每刻、無處不感覺到她的存在,她的作用,她的力量,那麼一切困難都將無法阻擋這神奇的力量,我們終將勇往直前,實現我們歐派成為「世界著名企業集團」的理想。
六、民企的「國企現象」——改制
羅浮山會議之後,該走的走了,留下來的都是「同志」——於是形成合力,順勢發展,相繼開拓了杭州、福州、長沙、廈門、汕頭、無錫、衡陽等市場,一時也算順風順水。
但隨著現代櫥櫃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櫥櫃市場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各地相繼出現了櫥櫃地方品牌企業加入爭食行業蛋糕的現象。為了更快發展,也為了比較各種模式的優劣性,改變只有全資直營局面,我們在一些城市開始試行代理商模式,陸續在鄭州、太原、昆明、濟南、常州、珠海、南海、江門等地開拓市場。
兩年以後,情況開始明朗:大多數代理商發展良好,而直營市場則在各地「地頭蛇」的競爭下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市場開始出現虧損,我東奔西突亦難以應急!於是我開始思考「強龍難壓地頭蛇」的內在原因,結論有兩點:一是成本高——直接運輸成本和服務時間成本;二是體制死,經營上積極性不能被激發,管理上一抓就死,一放就亂。我稱之為民企內的「國企現象」。成本高是客觀的,一時難以改變,能改的只有體制!
既明病因,就開始下藥——我把直營商場分為三類:一小部分如北上廣等戰略市場繼續保留,但需改機制;一部分承包;還有一部分乾脆賣給代理商經營。
第二年立竿見影,總部不再承受虧損,把更多精力用於研究如何提升歐派的競爭力上,各改制市場也日益生機勃勃——一舉三得!方向既明,於是總部開始在全國大規模發展代理商,歐派開始進入順勢發展之道!
七、「樹根理論」開花結果
如果把歐派比作一棵大樹,我們的代理商就是歐派的樹根。只要讓樹根長得夠深夠粗夠密,歐派之樹枝繁葉茂,花果纍纍就是遲早的事!——這就是歐派的「樹根理論」。
「樹根理論」既包涵著事物的因果哲理、互依哲理、合作哲理——樹根吸收土地的水和養分,樹葉吸收太陽的光,進行光合作用,結果是樹的枝幹越來越大!「樹根理論」更是現代商業分利共享原則——只有分利共享,才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共推事業良性的發展!
在「樹根理論」的指導下,歐派總部不斷給自己加壓,提出要像《英雄兒女》的王成一樣:「向我開炮!」,壓迫自己,壓出利益空間來讓「樹根」成長。為此,我們提出口號「一切為了樹根!」
代理商也在歐派良好的合作機制環境下激情澎湃,各顯神通。歐派前方後方,同心協力,所向披靡——歐派一時風生水起,風景這邊獨好!
八、給我一個支點——歐派的第一塊土地
進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2000年,歐派結束了租廠發展期,從量變到質變,終於買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塊土地!
這是歐派歷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我們覺得我們有了自己的土地,也應有承載我們文化的陣地,為此創刊了我們的專刊《綠草》(《歐派》的前身),我激動地為《綠草》作序《我們孜孜以求······》
「我曾經一次又一次說過,只要我們孜孜以求,我們就總會有收穫——收穫我們許下的一個又一個希望。不是嗎?我們現在又收穫了一個希望——我們終於有了可以培植我們青青綠草的一塊土地。土地雖小,卻可由我們隨意點綴、裝扮,卻可由我們快意揮灑、潑墨!從此,我們的希望有了寄存地,我們的綠草有了生根蔓延的基土,我們的飛翔有了蹬腿展翅的著力點!有人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來;我們說,給了我們這塊土地,我們就一定會分外珍惜——哪怕披星戴月,哪怕風吹雨淋。我們會用心血和汗水,把你深深耕耘,耕耘成肥肥的沃土,長出片片綠蔭,長成繁花似錦,長出累累碩果······
綠海小舟,歐派大旗,數載風雨,茫茫雲海中,終於依稀看到了希望的帆影。努力吧,同志們,抬頭看看那遙遠的地方,景致是那般美好!雖然船頭依舊是浪濤滾滾,惡風陣陣,但既然有了那心儀的綠洲,船頭又有那獵獵飛揚的大旗,我們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
九、南徵北戰——澆鑄「百千萬」核心堡壘
我們用行動踐行我們的諾言——哪怕披星戴月,哪怕風吹雨淋,我們用心血和汗水,把我們的土地深深耕耘!我們開疆拓土、攻城拔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二十一世紀初年,分別發起了「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當時全國櫥櫃行業協會設有三個執行會長,分別為廣州歐派、北京科寶和上海雅迪爾,而未設會長。這意味著北上廣櫥櫃三巨頭,尚無一家可以真正令人心悅誠服的當行業會長。「遼瀋戰役」一戰使歐派取得全國櫥櫃業領先的戰略主動權,「淮海戰役」的勝利基本奠定了歐派在櫥櫃業的龍頭之位,「渡江戰役」則最終實現歐派的全國山河一片紅!三大戰役,一鼓作氣,一氣呵成,氣勢磅礴,勢如破竹——三戰過後,業內正式推舉歐派為中國櫥櫃行業會長!
三戰定山河,但山河並不穩固。於是我們繼續實施「新巔峰計劃」——目的是在已佔領的行業山頭上再構築堅固的核心堡壘,坐穩龍頭之位。「新巔峰計劃」是一個包涵廣泛的龐大三年計劃體系,主要可用「百千萬」來形象概括:
百鍊成金:就是打造大規模非標訂製體系,打造「質價比為王」,提出「歐洲品質中國價」,構建強大的基礎支撐體系。
千舸爭流:當時我們的代理商有近千個,就是以「樹根理論」強化終端,形成終端代理商激情澎湃、才情四溢、八仙過海、各顯風流的千舸爭流之勢。
萬山橙遍:就是實施歐派強大的品牌戰略,從央視到地方媒體,歐派體系每年投入數以億元計的宣傳費用,高舉橙色大旗,使橙色大旗高高飄揚在大江南北,萬水千山!
以「百千萬」為核心的「新巔峰計劃」,使歐派龍頭之位更加穩固——全國近半城市的市場佔有率數一數二,超80%城市的市場佔有率進入三甲,而總量,已在行業內遙遙領先!
十、企業本質與企業之綱
自羅浮山會議提出「八字方針」之後,歐派內部基本不再有明顯的動蕩——因為大家都是陽光下公平坦誠合作的同志,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能說話的唯有業績。因而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年代的中後期,企業進入相對平穩發展的時期——雖然表面上依然戰火綿綿。我本人也開始思考一些企業經營的規律問題,偶爾還和家人一起休閒旅遊。
什麼是企業,企業的本質是什麼?——我們一輩子都在從事企業工作!
清華大學《管理學》上說:企業是從事生產、流通或服務等活動的獨立經濟核算單位。
我思考後的企業則定義為:我們的企業是一個平臺——一個可以為企業的所有合作者提供實現共贏互利的平臺。無論是資產所有者、知識所有者還是一般勞動者;也不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或其他生產經營要素的提供者,大家都可以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在這個平臺上共同勞動、創造和分享,均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通過合作實現自己的利益——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
客觀上,這個平臺還應是社會利益的創造者。作為一個企業,應該始終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為人們的生活提供產品與服務,為國家繳納稅收,為社會盡義務。
一個能夠良性發展的企業,應該處理好同臺合作的所有個體、團體利益同向性,或應該協調好各個個體、團體的利益取向,使之和諧,才能使各利益體的合力最大化(當然絕對的同向是理想的模型),並最終推動企業的發展。
我始終認為,協調好企業平臺上所有利益體的取向,始終是企業持續良性發展的最根本原因。
一次我與家人到三峽旅遊,搭乘一艘大船沿長江來到神農架,當時,有一個風景點需要把大船上的遊客分為十幾個小船,溯小河而上。每個小船有四個粗黑的划槳壯漢,船頭站一年紀稍長者持一根竹竿在探路指揮——路線很重要,否則隨水位的變化極易擱淺或觸礁。突然有幾個人在起鬨,說大家賭誰先到風景點——輸者請客,於是眾船你追我趕,相賭甚歡······
回到大船上已經天黑,晚飯後我一人踱上甲板,吹著江風看著夜景靜靜思考。其實我們搞企業也同他們的「競舟」相類同——從一億到十億,若要儘快實現,即時間(T)最短,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路徑(S)最短,二是速度最快(V),因為T=S/V,路逕取決於前面掌舵者不要帶錯路,走彎路(這也就是船頭那個拿竹竿的長者出力似少卻仍受四個壯漢尊重的原因!),而速度則又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壯漢要粗壯有力,二是那些壯漢要願意用盡全力!
事物經常會有共同的規律!搞企業亦如同「競舟」。企業發展快慢,好壞,取決於三個因素:選人、用人(激勵機制)、掌舵。這三個要素,就是企業之綱!後來,我又思考,認為用人(機制)是綱中之綱。因為有了好的機制,就如種得梧桐樹,自會引得鳳凰來,外能引祥鳳成群,內又人才脫穎而出,則人才濟濟,選人自然水到渠成,而有了人才,有了願意盡力之人,則掌舵、決策自然得心應手。當然,人才與機制,猶如母雞之於雞蛋,孰先孰後都無錯。
十一、基因嫁接:進攻一個又一個山頭
我認為搞一個企業,抓住了企業之綱,一切自會沿著企業規律的方向發展。
歐派櫥櫃應驗了,新的事業部(也是新的企業)應驗嗎?
我們把基因嫁接在衣櫃、衛浴、木門、牆紙······一個個山頭被攻克或正在攻克之中!如果遇到阻滯(如衛浴),我們就回到企業之綱中尋找答案,基本可以找到病因:用人錯了,機制也錯了(或質量不高)。如果某個部門(也是廣義上的企業)出問題,一樣可以在企業之綱中找到病因,這些阻滯或問題,反過來驗證了企業之綱的規律性,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我們還將把歐派的基因嫁接到更多的事業部中······
十二、歐派大家居輪廓
歐派人的夢想就是要建成大家居帝國!——我們櫥櫃做到了中國櫥櫃業絕對的強中之強,產銷量世界第二,我們還要更強:所有的國內城市遙遙領先,世界第一;我們的衣櫃現在是中國第二,也要做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一;我們的衛浴、木門、牆紙,也要成為行業領軍企業,力爭第一;我們還要馬上成立寢具事業部,家具事業部,也要做強做大。一切大家居的產品,均在我們的視野之中!當然,我們不會忘記我們的風格:穩健而行!
為了歐派的大家居帝國——我們要挖掘、吸引更多精英人才加盟歐派,助推歐派,共創共享偉業;我們要構建更強大的百鍊成金的歐派生產模式,複製生產基地;我們要構建更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實現從品牌知名度到品牌美譽度的涅槃飛躍,使品牌不僅響亮,更具品牌粘度、品牌情感;我們要利用歐派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在業界的影響力,全面優化終端,集聚更多全國的家居英才共築歐派大家居事業;我們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物流理念,從前端到終端整合我們的營銷模式和服務模式,以物理方法入手,產生神奇的化學發酵作用!
十三、我們的願景
2014年,是我們歐派創立二十周年的日子。我們這些歐派第一批的創立者和主要掌舵者,已從當年的而立之年到了接近知天命之年,歲月確實讓人感慨!雖然歐派的主要掌舵者大多已屆知天命之年,但我們歐派卻剛剛成長為一個生機勃發的二十歲的英俊青年!我認為這是歐派最好的年華——主要掌舵者既有更大的智慧、更高的視野、更多的從容,而二十歲的青年又生機盎然、英氣迫人,更有旺盛的造血功能,把不斷更新的血液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青年的軀幹,去不斷開疆拓土、攻城拔寨!
為什麼我們歐派人總能力克艱險,一次又一次成功集結於我們約定的彼岸?!是因為歐派人的內心很早就種下了一個深深的、堅定的夢想——我們愈加奮鬥、愈加前行,我們的夢想離我們就愈加清晰、愈加真切,我們也就愈加肯定我們艱難前行的價值和方向,就愈加激勵我們戰勝艱難的堅定信心!是因為歐派人的前方總有一面獵獵飛揚的「公平、光明」的大旗——追逐公平,嚮往光明,是人生而有之的天性!歐派,本質上是一個事業大平臺,在這個大平臺之上,有無數大大小小的價值平臺,這些平臺用以「公平、光明」價值觀為基礎的利益機制和諧連接,使得這些平臺個個形象生動、激情滿溢、生機盎然!而這些平臺所構成的歐派大平臺,自然就會風生水起,自然就會「風景這邊獨好」!每個人都懷揣夢想——無論是歐派人、還是泛歐派人,但如果把這數萬人的夢想和諧組成一個大夢想,那麼這個夢想就自然會絢麗無比!每個人都有內心的激情——無論是歐派人,還是泛歐派人,但如果把這數萬人的激情凝聚成一個共振的激情,那麼這種激情的力量就一定可以排山倒海!這夢想與激情,就是我們歐派人無論是風雲滾滾,還是冰霜雨雪;無論是山重水複,還是「愈高愈險」,總能衝擊、跋涉、攀援、跨越的原因!這,大概就是我們歐派人總能一次又一次「三軍過後盡開顏」的內在基因!
歐派的百億計劃也好,千億計劃也罷,本質上就是造就一個平臺,而平臺的因與果——緣起與目的卻歸於人。平臺就是舞臺。舞臺因演員而興——因有大量精彩絕倫的演出而興;而舞臺實際上也就是為大量才華橫溢的演出者提供的一個展現自我才華的平臺。歐派這個平臺,因歐派精英的激情演繹而興——大家可以在這裡陽光快樂、施展才華、收穫成功!所以我們要愈加珍惜這個平臺,以新的更大的激情不斷創新這個平臺,吸引更多的新的精英一起不斷提升強化這個平臺。把歐派打造成一個真正偉大的、富有強烈吸引力的熠熠生輝的平臺與舞臺!
我們的夢想、我們的願景是把歐派打造成一個「受人尊敬的、受人愛戴的中國著名的、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創意家居集團。」「中國著名的、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就是世界最大、或最大之一的家居企業!這個企業目標固然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理想,但是我們可能會更看重於歐派是否「受人尊敬、受人愛戴」,所以我們把這兩個定語放在企業願景主語的前面——「受人愛戴」是需要歐派人用智慧和汗水去打造完美產品、提供充滿個性化、人性化的設計方案和現代一流的服務;「受人尊敬」則是要學會跟社會良性互動,承擔社會責任,把歐派建成公益型的符合現代主流價值的現代企業。
我們不敢說我們一定能依時實現這個目標,但我們至少有信心依時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的憑據是:我們走過的歷程與軌跡、我們的夢想與激情、我們的沉著與堅韌、我們的智慧與自信、我們的反思與正視!只要我們堅持我們的堅持,堅持我們的創新,只要我們依然心連心、互信任、相依撐、互激勵,只要我們堅持像我們一路走來那樣,一步步堅實地走下去,我們就一定會實現我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