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丨《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獲得第24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紀錄片系列十佳作品

2021-03-03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節目

11月21日至24日,匯聚國內外影視界大咖精英的第24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在深圳舉行。作為中國紀錄片業界最高獎項的評選活動,本屆深圳青年影像節收到世界各地選送的作品740多部/集,會上共頒發了五大類共28項大獎,其中,《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以「小大正」最現實的題材,獲得系列片十佳作品。

第24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頒獎現場

據了解,深圳青年影像節一直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卡通藝術委員會作為學術支持,今年是第5屆。四年來,深圳青年影像節共徵集世界各地三千多部作品,培養了一大批青年紀錄片人從深圳走上紀錄片專業道路,走上了國際紀錄片創作的舞臺。

流動急診室,關懷人間世。《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是全國首部大型院前醫療急救紀實片,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指導,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支持,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監製,SMG網際網路節目中心、上海篤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製作出品。記錄了上海「流動的急診室」內外的故事,展現了醫患間、病人與親友間的情感與理解,同時科普了急救知識,助推實現「健康中國」。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官方劇照及劇照

11月23日晚,《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的節目總製片人俞瑛和總導演李菁出席了頒獎禮,總製片人俞瑛受邀發表了以「鏡頭下的急救」為主題的精彩演講,與到場嘉賓和觀眾分享了發生在120急救道路上的動人故事,也客觀的指出了120院前急救工作的現狀與無奈。

節目總製片人現場發表演講

作為節目的出品方希冀以鏡頭為「橋梁」,連接起120急救工作人員與病患和家屬,彼此理解,並肩與作戰。讓理想照進現實,「其實拍攝《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和拍攝《本草中國》的初衷是一樣的,很簡單,就是希望來年報考醫學院的學生能多一些,就好了。」

衷心祝賀《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主創團隊和項目組工作人員!另據悉,《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已在籌備拍攝第二部,希望能夠儘快與觀眾見面。

相關焦點

  • ​河北歷史紀錄片《中山國》獲第24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兩項大獎
    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供圖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田恬)11月23日,第24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在深圳舉行,現場頒出五大類共28個獎項。河北省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榮獲系列片十佳作品獎,該片主創張志平、張軍鋒榮獲最佳撰稿獎。
  • 紀錄片《薩瓦河上》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盛典「十佳十優」好作品獎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頒獎現場薩瓦河上 頒獎現場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付意恆 王智 田宇):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十佳十優」及紀錄片、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推選表彰大會12月13日在深圳落下帷幕。
  • 《早餐中國》獲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最佳微紀錄作品
    喜訊連著喜訊!
  • 【智造·關注】《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記錄流動急診室 傳遞醫療正能量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西冰,從專業紀錄片人角度分享了他的看片感受,並稱讚《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達到了四個結合,「第一,講了一系列的好故事。這是一部比電視劇還好看的紀錄片或者專題片,它比電視劇的劇情更真實,它比那種真實的紀錄片更具有故事性,更有強烈的矛盾衝突;第二,塑造的一批人物,生動、鮮活,每天在生死線上鬥爭的,掙扎在各種心態上的人物,這批人的形象通過一系列的作品呼之欲出,要說網紅他們將來就是網紅;第三,做科普,這是這部片子特別好的東西,普及了大量的急救知識以及社會人文知識;第四,立標杆。
  • 這應該是今年最好看的電視紀錄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
    這應該是今年最好看的電視紀錄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評分9.1。次黃金時間晚上10點播紀錄片,也是應該雙手給東方臺點讚的。
  • 紀錄片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第一集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是全國首部大型院前醫療急救紀實片
  • 偶像劇氣質熱播紀錄片講述72個急救故事 | 主創者揭秘《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幕後
    急救醫生為題材的紀實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3月12日在東方衛視開播。從《急診室故事》《人間世》,一系列聚焦醫療題材的紀錄片都獲得了好口碑。新京報專訪該片總導演李菁、執行總導演歐陽國清及片中部分急救人員,還原該紀錄片的拍攝。上海是全國急救量最大的城市之一,該片將鏡頭對準了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的三輛120救護車,記錄了9位120一線急救人員在救護車接到急救任務後所發生的故事。
  • 【關注】首部大型院前醫療急救紀實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看片會在京舉辦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西冰,從專業紀錄片人角度分享了他的看片感受,並稱讚《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達到了四個結合,「第一,講了一系列的好故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會長西冰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衛計委的宣傳理念處於領先地位,緊急救護基礎亦領跑全國。
  • 《我們走在大路上》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兩項大獎
    2020年12月12日晚,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在深圳舉行。本屆學術盛典共設立「單項、欄目、微紀錄、短片、長片、系列片」共六大類、三十項獎項,匯集了年度紀錄片的精品佳作,影響大、規格高、範圍廣,具有學術權威性,反映了年度國內紀錄片的豐碩成果和探索方向
  • 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廣東臺多個作品獲獎
    2020年12月,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在深圳成功舉行,廣東廣播電視臺對外傳播中心多個作品獲得殊榮。中國首部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最佳創新作品」。微紀錄欄目《一派微視頻》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十優欄目」,該欄目連續兩年獲得此項行業認可與殊榮。2020年,《一派微視頻》繼續秉承小人物、大事件、正能量的記錄風格,以小人物的大情懷,傳播社會正能量。
  • 上海紀錄片中心斬獲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6項大獎
    圖說:年度「十佳十優」紀錄片作品及紀錄片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等進行頒獎 主辦方供圖 日前,「第25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在廣東深圳市舉行
  • 《懸壺天成》榮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
    《懸壺天成》榮獲第 26 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中國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這是該作品繼2019年獲得第四屆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紀錄片最佳導演獎後再次榮獲國際國內大型獎項。    《懸壺天成》系列紀錄片是中國首部全面講述雲南民族民間醫藥故事題材的作品。
  • 大型紀錄片《美麗中華行》欄目斬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
    12月11日,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13屆深圳青年影像節在深圳正式開幕。作為全國紀錄片界極具權威性、規格高、影響力大的評獎活動,本次會議集紀錄片業界精英、專家學者於一堂。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文斌開幕式上,為獎勵優秀單位、表彰優異成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對表現傑出的欄目、頻道、及人物頒發了中國紀錄片「十優」「十好」
  • 鹽城廣播電視總臺影視中心獲得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兩個獎項
    鹽城廣播電視總臺影視中心獲得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兩個獎項 2020-12-2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薦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
    你知道120急救的全過程嗎?你知道即使猝死也是有機會挽救的嗎?如果你對此毫無概念,那我給你推薦部紀錄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120救護車上會有一名院前急救醫生,一名急救員和一名駕駛員,三人配合,在現場或者車上對患者進行院前急救,維持其基本的生命體徵。也就是說,他們用著更小的空間、更少的人手,卻做著與急診室一樣的工作,還要以7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前進著。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最近,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13屆深圳青年影像節在廣東省深圳市成功舉辦。
  • 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開幕!《英雄兒女》創作歷程公開
    2020年12月11日上午,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13屆深圳青年影像節在廣東深圳盛大開幕。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視協主席胡佔凡,中國視協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會長高峰,中國視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範宗釵,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陳倩雯,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 總局發布2018年度紀錄片集錦,《中關村》《孤山路31號》等30部作品入選
    去年同樣湧現了一批關注現實社會發展的紀錄片,《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出山記》《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等反映中國年輕人奮鬥的作品,這類作品在關注現實生活的同時,也觸碰到了社會發展的熱點。 近年來,從《急診室故事》到《人間世》,一系列聚焦醫療題材的紀錄片都獲得了好口碑。
  • 廣電總局緊急支援湖北百部動畫片紀錄片廣播劇
    中國新聞網2月4日報導 1月3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廣電總局宣傳司緊急調配100餘部優秀動畫片、紀錄片、廣播劇,免費支援湖北廣播電視臺播出。紀錄片《長江之戀》《本草中華》《人間世》《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等10部,共約70小時。廣播劇《中國船長》《羅湖橋》《父親》《天若有情》等60餘部,共約60小時。
  • 第四屆「鳳凰視頻紀錄片盛典」在廣州舉辦
    鳳凰視頻紀錄片盛典(Phoenix Documentary Awards)是中國唯 一 一家由網際網路企業發起的紀錄片評獎與交流活動,它匯集了國內外優秀的紀錄片從業者參與,其為推動中國紀錄片事業的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第四屆鳳凰紀錄片盛典吸引國內外25個地區的紀錄片愛好者參與,它標誌著中國紀錄片事業正在走向大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