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武俠劇,那些遠去的浪漫

2020-11-29 薛白袍看世界

《金劍鵰翎》,周紹棟那版,看過不下三遍,網絡時代,想找來看,卻怎麼也找不到清晰版。

當年看臺版《金劍鵰翎》的時候,最喜歡的居然是金花夫人,其次才喜歡百裡冰,當時覺得自己都有點變態,怎麼會喜歡一個老女人呢。

後來才知道這部劇中飾演金花夫人的,是一代豔星胡錦,拍《金劍鵰翎》這年她不到四十,正是風華正茂的當打之年,白袍同學這才覺得自己好像還算正常。

薛白袍做過一個七分鐘的合集,集中了幾個少年時看過的武俠電視劇,比如《九月鷹飛》《天涯明月刀》。

劉松仁那版《九月鷹飛》只有十七集,很符合古龍小說短小精悍的特點,這部劇拍的很有古龍的味道。

那些年電視臺同期再放《邊城浪子》,兩個葉開,簡直天壤之別。

《九月鷹飛》這部劇,不太喜歡女主角丁靈琳,喜歡頭號反派上官小仙,難道只是因為劇中她對葉開的眷戀嗎?

後來看小說,發現書中的上官小仙俺居然也喜歡。

上網看了一下,《九月鷹飛》有好幾版,白袍同學只看過劉松仁這一版。

《天涯明月刀》也有很多版,最新的好像是鍾漢良2011年版。

我看到這部潘志文主演的,不知道算不算最老的一部,亞視85版這部《天涯明月刀》潘志文飾演傅紅雪,羅樂林飾演公子羽,85年好遙遠的年代,曾拍過無數好戲的亞視如今也不復存在了,滄海桑田有時候不用千年。

85版的《天涯明月刀》大部分內容都忘記了,只有兩個情節至今記憶猶新。

其一是,傅紅雪淪為一個酒徒,連刀都不知道丟到哪兒去了,後來被人砍,他狼狽的四處逃竄,找到刀的那一刻,忽然王者歸來,如《大話西遊》中至尊寶戴上緊箍咒般牛叉起來。

裝逼打臉最高境界:刀在手,天下我有。

不過,這個橋段古龍沒寫過,我嚴重懷疑是抄襲自《笑傲江湖》。

第二個橋段就是傅紅雪和羅樂林飾演的公子羽大決戰,當年的羅樂林真的算是小鮮肉了,據說還演過楊過,我沒看過,羅樂林小鮮肉時期的作品我只看過兩部,另外一部是在四大名捕中飾演的冷血。

後來他給我的印象一直就是一天死五次的中年大叔,一直到如今。

老武俠劇還有一部是潘迎紫和孟飛主演的《神州俠侶》和神鵰只有一字之差。

當年看的時候,最後一集忽然停電了。

後來各個電視臺一直沒有重播過這部劇,最後一集沒看的遺憾,一直保持到現在,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心情再去複習一遍這個劇了,大約也未必能看下去。

孟飛和潘迎紫還拍過《神鵰俠侶》,兩人分別飾演楊過小龍女。

孟飛的武俠劇我仔細看過的還有《雪山飛狐》。

那應該是一部神劇,大陸和臺灣合拍的,大陸演員能拍攝港臺片這在當年的文藝界意義非凡。

遙遠的1991年大陸演員拍攝港臺片,大多是炮灰角色,出場時間都有嚴格限制,而這部劇中,伍宇娟的袁紫衣是女二,王璐瑤的苗若蘭當年出場時很驚豔。

主題曲《追夢人》和《雪中情》也讓人驚豔。

各版《雪山飛狐》最大的問題就是都把程靈素整的漂亮,出演程靈素的都是各種大美女,如果胡斐遇到的程靈素是像阿嬌這樣的美女,他還和她結拜什麼兄妹啊,直接就拜花堂了。

其實我網盤裡還躺著一部根據古龍小說改編的《鳳舞九天》,據說當年萬梓良演四條眉毛的陸小鳳那是一絕。

這部劇很多年前我只瞄過一眼,至今沒在看過,後來找到片源,卻在沒有看的興趣。

這大約就是電視劇和書本文字的區別。

由於技術的進步,很多當年看著很炫酷的劇情,後來看起來都有點沙雕,但是文字不會。

《水滸傳》《紅樓夢》金庸的小說,1991年看和2046年看,不會有太大的疏離感,但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過後再看,但多都看不進去了。

文:薛白袍

相關焦點

  • 那些年的六部經典「近代」武俠劇,全部看過的人都已經老了!
    說到武俠劇,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古裝武俠了,但我有一些武俠劇真正意義上並非古裝,而這些武俠劇也就是講述民國時期的武俠劇,在這裡小編就先把它算是「近代」武俠劇吧!而近代武俠劇也不在少數,但大多都是圍繞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進行改編的!其中當然也有許多經典!
  • 香港亞視十大經典武俠劇,看過五部以上的人都已經老了!
    TVB拍攝過眾多經典的武俠劇,大家想必是十分熟悉!雖然如今亞視已不復存在,但對於ATV(亞視)曾經拍攝過的經典武俠劇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小編簡略整理出十部ATV的經典武俠劇,看過五部以上的相信都已經老了!一,《雪花神劍》!
  • 浪漫武俠劇《少年遊之一寸相思》今日開播 相思少年團再掀江湖風雲
    由企鵝影視出品,毛鯤宇執導,吳桐擔任總編劇,張耀、張雅欽、鄒廷威、鄧鬱立、鄭好、石雲鵬、許夢圓領銜主演,黃海冰、盧星宇特別出演的浪漫武俠劇《少年遊之一寸相思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新加坡武俠劇
    警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撰文:牧羊夜深時人心一軟,總愛懷舊,於是很自然就想起了那些陪自己長大的老電視劇現在滿屏流行的都是英美和日韓劇,但在1990年代,常伴80後左右的是港臺地區和新加坡的武俠劇。還記得港臺劇裡假到人尷尬症發作的假山和近在眼前的大圓月嗎?還記得新加坡劇那極具辨識度的配音嗎?那些經典劇目用今日的眼光看十分粗糙,放現在播大概也是吐槽的彈幕四起,但記憶總有美飾的作用,你記住的永遠是那些讓你心動的時刻。今天,先來盤一盤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新加坡武俠劇。
  • 懷念武俠劇:沒有了俠氣武俠劇還能稱之為武俠嗎?
    從七十年代起,武俠劇也算在兩岸三地風行了四十多年,如今現狀,實在令人惋惜。有人說武俠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照理說,拍攝技術和設備都在不斷更新,計算機特效技術國內也越來越成熟,投資方的資金也斷沒有九十年代港劇拍攝窘境,但現在拍出的成品質量太「辣眼睛」。
  • TVB和亞視爭雄的年代裡,那些冷門的香港武俠劇
    2020年張一山版《鹿鼎記》拍成了猴戲,新武俠劇《有翡》也在批評聲中完結,這使我們更加珍視經典,那些曾經留下回憶的香港武俠劇。以TVB和亞視為代表,有些武俠作品至今依然為人稱道,今天分享幾部相對冷門的武俠劇。
  • 「武俠劇」真的攪不動江湖了?
    文_ 郭小蟈近日,一部改編自網文大神丁墨同名小說的劇集《明月曾照江東寒》,憑藉反套路設定,「沈浪、朱七七」20年後再同框等話題點
  • 童年經典武俠劇盤點,那些年一起做的武俠夢
    說到武俠劇,小編可真是激動得瑟瑟發抖啊,九零後的童年是被武俠劇霸屏的年代,我一個女孩子都都看得津津有味,至今也無法忘懷。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在看各位英俊瀟灑的大俠們盪氣迴腸的在江湖闖蕩升級打怪的同時,那些陪伴在英雄身邊的紅顏知己就是我一個女孩子最在意的點了,哈哈哈,不好意思有些膚淺了,下邊就來說一下我童年印象比較深刻的和親戚家的小哥哥一起看的武俠劇吧。
  • 「武俠劇」真的攪不動江湖了?丨鮮見
    這一次,國產武俠劇依舊沒有攪動江湖,甚至漣漪都可以忽略不計。俗語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用在武俠劇發展上再合適不過。 作為中國特有的題材,武俠劇曾經紅極一時,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之一。然而近10年,武俠劇市場風光不再,從2010年左右開始,國內影視市場上武俠劇逐漸走向沒落。
  • 絕地反擊,看趙麗穎的武俠劇逆流而起!
    絕地反擊,看趙麗穎的武俠劇逆流而起!武俠劇的多元化發展有翡即將上映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前幾天,不少仙霞劇和武俠劇又重新登上銀幕,仙霞劇和武俠劇也重新登上舞臺。他們的新武俠劇能否重獲古裝市場份額?隨著影視劇題材的多元化發展,武俠劇是否還在影視界能爭得一塊蛋糕?武俠劇不僅有男性喜歡的熱血青春,還有女人喜歡的浪漫元素,這或許是市場上武俠劇頻繁翻拍的必要原因之一。
  • 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武俠劇
    文字江湖等你來戰2020/1/13「晚安」在中國電視劇的圈子裡武俠劇絕對是最有特色的部分鋤強扶弱,行俠仗義的俠客胸懷豪情壯志,兒女情長的英雄武俠劇與中國的傳統俠義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矯健的身形,地道的功夫,多麼亮眼大哥小弟相映成景,帥成一面旗幟可愛的阿飛和小紅妹子小李的兄弟和紅顏知已看眼神,辨演技小李和莫蘭(誤為林詩音,編劇你信我不信)看眼神,什麼叫含情脈脈心有靈犀,兩情相悅▼有人問為什麼現在沒有武俠劇了?
  • 四部很少重播的「經典武俠劇」,看過2部以上的,人都已經老了!
    導語:四部很少重播的「經典武俠劇」,看過2部以上的,人都已經老了!經典武俠劇曾經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電視劇題材,因為那時候我國出現了像金庸,古龍那樣非常優秀的武俠小說的創作人,他們憑藉著自己的作品,成為了一代武俠小說大家,而當時為了順應現代的媒體生活,他們的小說被紛紛改編成了武俠劇,並且每一部都成為了經典,而且捧紅了很多的明星,到現在為止,很多80 90後對武俠劇都抱有一種特別的情懷,可以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
  • 當年很火的10部武俠劇,看過一半的都老了,經典無可複製!
    當年很火的10部武俠劇,看過一半的都老了,經典無可複製! 上世紀8090年代是武俠電視的黃金時代 佳作頻出,小時候多少人迷戀武俠劇 下面就扒一扒上世紀8090年代
  • 原來在香港武俠劇裡,打鬥慢鏡頭是要被嘲笑的
    在一部武俠劇裡,慢動作意味著什麼?大家要是看過新版《倚天屠龍記》就很清楚了,那就是一場災難,導演就是因為濫用慢鏡頭而別聲討,最後不得不致歉,並修改了大量的慢鏡頭畫面。作為一個看武俠劇長大的人,我反正是搞不清楚,在技術越來越成熟,特效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為什麼這些導演都老是用慢鏡頭來體現動作的美呢?
  • 【大東北詩刊•同題詩】||漸漸遠去的時光(第136期)
    你要好好的我摯愛的小棉襖是否也如爸爸也懷念著那漸漸遠去的幸福時光 還有這隻候鳥總在冬至後的日子在最冷的時候回來取暖為了有更堅韌的翅膀飛離故鄉 盼望這片漸漸遠離的時光照亮冬至後故鄉的老脊梁當兵與否不重要,人之士氣,從來都可與老去抗衡。詩者,詩心,永生年輕。)
  • 這10部武俠劇,是TVB的冷門劇,看過的人,都是老粉啊!
    這10部武俠劇,是TVB的冷門劇,看過的人,都是老粉啊! 90年代初的TVB劇集都有一個毛病 匆匆上馬、製作粗糙、道具場景低劣 在《魔刀俠情》裡也可以發現這些不足 單看抗天和蘭陵掉落井底的那場戲 糟糕的布景和拙劣的打光 就差點沒把那個月夜的浪漫摧毀殆盡
  • 為什麼武俠劇越來越不好看了?|有料的文史
    翻翻這幾年的武俠劇,不管是改編於古龍的《絕代雙驕》,還是改編於金庸的《從90年代輝煌到2000年初的武俠劇好像越來越沒落了。為什麼劇組越來越有錢了,技術越來越進步了,武俠劇反而越拍越難看了?無非是因為它們失去了武俠劇本該有的味道。江湖氣武俠劇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江湖氣,或者說俠氣。何為俠氣?豪爽、守諾、見義忘利。
  • 80年代TVB經典「冷門」武俠劇,看過五部以上的一定都已經老了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於1986年拍攝的一部古裝武俠劇,故事主體取材於臥龍生的武俠小說《天劍絕刀》,由蕭笙執導,歐瑞偉、吳茜薇等主演。講述了白奉天夫婦被誣陷殺害四大正派掌門後,全家被屠,倖存的三子女白玉瑛、白展文、白展武各遭遇奇遇並最終得報家仇的故事。
  • 那些不是金庸古龍寫的,卻曾火遍全國的5部武俠劇
    那些不是金庸古龍寫的, 卻曾火遍全國的5部武俠劇優秀的武俠劇也是有很多的,只不過當大家在提起武俠劇的時候,第一反應會是金庸和古龍,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並非是金庸古龍所作的,但曾經在開播的時候也是火遍全國。
  • 《科幻世界》那些已遠去的作者
    閒話不多說,推薦一篇舊文章,盤點《科幻世界》裡的一些已經遠去的大神和編輯。這些人才是中國科幻的主角,中國科幻的歷史由他們書寫。前幾日,在整理書架過程中,又一次翻出了那些陳舊的記憶——我的那些從96年開始的科幻世界。也許比起論壇上的兄弟們,12年的記憶並不算長(真的,大家之中肯定藏龍臥虎,有的甚至都有科學文藝創刊號吧……),但在翻閱這些雜誌的過程中,那些遠去的人,遠去的文章,遠去的編輯,都一一在我腦中浮現……。於是在此,僅希望將這些已經在大多數幻迷心中逝去的名字取出,為了可能是最後一次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