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當中的戲志才和郭嘉,為何會英年早逝,莫非有內幕!

2021-02-23 影視開心

在三國時期曹操跟北方的袁紹在官渡一戰定輸贏,從而成就了北方的霸主地位,本以為曹操會借勢而起,直接接帶著巨大的勝利一舉南下,將劉備跟孫權平定,早日實現一統天下的理想。可是誰會想到曹操會在赤壁這個地方吃這麼大的一個虧,並且在戰敗後曹操還痛哭過自己就是因為郭嘉人已經不在,所以才會犯這種錯誤,如果自己的郭嘉跟最初跟隨自己的戲志才這兩位謀士還在身邊,可以赤壁之戰就是另外一種情況,而天下一統的理想更是有極大的機率早日實現,可是為何戲志才跟郭嘉都英年早逝呢,莫非有內幕?

可以說無論是戲志才還是郭嘉都是曹操身邊重要的謀士,尤其是這兩位謀士跟曹操身邊的眾多謀士是不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哪,說白了曹操身邊的謀士聽起來數量很多,但是這些人其實都相當於是漢朝的臣子,他們在跟隨曹操之前自家都屬於世家之人,屬於掌控著整個大漢朝局勢的世家之人。

說實話在三國那個年代,想要當一個謀士可不是光努力就可以搞得定的,因為世家的把控,所以這些可以讓人學習的書籍都被世家壟斷,平民百姓根本就沒有機會學習這些知識。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曹操身邊所有的謀士幾乎都跟世家有關,而郭嘉跟戲志才這兩位卻屬於寒門子弟,說白了就是老百姓的孩子,也可能他們的祖上也是聲名顯赫的能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這些世家也變成了三流左右的小家族,到了他們這幾代可能連家族也保不住了,唯一可以擁有的就是自家的書籍跟傳承了。

所以戲志才跟郭嘉都很珍惜跟隨曹操的機會,可以說沒有曹操他們兩個什麼也不是,如果錯過了這樣的機會,這一輩子也就相當於一個有知識的平民而已,更不用想著如何來光宗耀祖了。

而曹操身邊別的謀士就不一樣了,如果曹操輸了,大不了自己再去靠別的勢力,反正背後有自己的世家撐腰,實在不行就等下一代人再出山也不是不可以,反正世家的底子厚的很。

正因為如此,相對於其他的謀士來說,曹操用起來更放心,而且戲志才跟郭嘉也是相當的給力,畢竟幹活幹到吐血的員工也就這麼兩個而已。

既然我們都知道在曹操身邊這兩位才是最忠心的謀士,哪麼再來看看這兩個人的能力如何,說實話戲志才在曹操的身邊並沒有效力多久,身體就出現了問題,也可能是自己好幾代人都不得志,而現在遇到了曹操這麼一個明主,所以就想著拼儘自己的全力來幫曹操實現天下一統的霸業,於是加班加點就有點過頭了,在古代跟現代是不一樣的,可以說各種的營養幾乎都是不夠的,所以戲志才屬於營養不良的那種人。

本來身邊就比較虛,現在遇到了這麼英明的老闆,為了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也為了對得起自己的哪一份薪水,於是身體就超標了,但是正好當時所做的計劃又沒有完成,這個時候說實話曹操身邊的謀士有很多,可是這些都是世家子弟,跟戲志才這種寒門子弟根本就玩不到一塊去。

所以這些事情只能讓戲志才自己獨立來完成,同樣也加重了他的任務量,本來就已經消瘦的小身板更是虛到了要靠吃藥來維持的地步,但是我們都知道一件事,是藥三分毒,不論戲志才吃的什麼藥都會進一步的加重他們的身體負擔,於是戲志才中了曹操身邊眾多謀士當中英年早逝的頭等獎。

而郭嘉幾乎跟戲志才一樣都屬於寒門子弟,所以從一開始郭嘉就跟程昱、荀家等人玩不到一起,也正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所以當郭嘉開始吃各種丹藥來為自己提神的時候,這些世家子弟都沒有出聲,畢竟不是一類人我們為什麼要提醒你,再說了曹操不是說最看重你嗎,那你自己好自為知吧。

所以郭嘉最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些丹藥都是有毒性的,等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說實話如果曹操早一點看到郭嘉吃這些丹藥的話可能早就已經制止了,但是郭嘉為了在老闆面前表示的自己有能力的樣子,而不是依靠丹藥來強撐,所以一直沒有讓曹操看到自己在服食丹藥,這也錯過了曹操為其糾正錯誤的最佳機會。

其實古代的丹藥都是一些各種的重金屬混在一起提煉而成,像這樣的東西長期服幾乎就是慢性中毒,而且還是無解的那種,不過這些丹藥在古代常服食會讓人有種不畏寒暑的感覺,說白了就是身體表面因為各種的金屬中毒,早就被破壞了神經線,所以再冷也感覺不到而已,但是在古代人哪些不明真相的人眼中,可能就是所謂的寒暑不侵的仙人法術而已。

說實話曹操身邊的這些世家子弟一定是知道的,但是真正跟郭嘉說過此事的,可能連一個也沒有,畢竟世家跟寒門就是對立面,他們到了一起不打起來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還指望他們之間互幫友愛,只能說你想多了。

也正是以上的因素,才會讓曹操身邊的兩位寒門子弟英年早逝,從而讓曹操在赤壁輸掉了自己最為重要的一場戰鬥,也讓曹操一統三國的目標推遲到了下一代。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郭嘉是如何猜到司馬懿會造反的?
    三國當中我比較喜歡的謀士有諸葛亮、畢竟他是三國風雲人物,除去諸葛亮我比較喜歡應該是郭嘉,郭嘉作為曹操身邊十分重要的謀士,他的去世對曹操影響十分大
  •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怎麼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郭嘉是曹操手下自戲志才之後,曹操最器重的謀士,曹操第一次見郭嘉,經過雙方交談後,曹操指著郭嘉對其它人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而滿臉笑意的郭嘉剛走出營帳,就對著天空大吼一聲: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曹操與郭嘉如同一對相見恨晚的摯友,很快就在一系列的彼此合作上顯露出真情。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前面還有一句更重要,卻不為人知!
    郭嘉死之前,諸葛亮一直在隆中隱居,雖然當時諸侯林立,甚至自己身邊都有一個大諸侯劉表,而且他跟劉表還是親戚關係,但是諸葛亮卻一直始終不仕。若是諸葛亮想做一個真正的隱士倒還好理解這種不仕的行為,但事實並非如此,諸葛亮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如此就可知其仍然心繫天下,還是想要出仕的,但是既然要出仕,又為何一直遲遲不出呢?而最後偏偏選擇的出仕時間又是在公元207郭嘉去世之後,劉備三顧茅廬,他就投奔了劉備。於是坊間就開始流傳:「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在歷史上既無具體表現,又無個人傳記的戲志才,為何成為「網紅」
    在《三國志》、《後漢書》這種正史當中沒有個人傳記,甚至連個豆腐塊的小傳的都沒有;也沒有地方志(關於柳隱的大部分資料就是在《華陽國志》中找到)或者別傳給他吹噓,在其他人的傳記當中可能會提到戲志才的名字,不過大多數也僅僅是個名字而已。小編把找到的史料記載分列在下面:《三國志·魏書·荀彧傳》:"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
  • 鬼才郭嘉與奸雄曹操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君臣相宜的「二人轉」!
    郭嘉少年時就有遠見,漢末天下會大亂,因此於弱冠後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並不沾染世俗,所以知道他的人很少。二十一歲時,郭嘉去見了袁紹,覺得他不是良主,於是離開了袁紹,賦閒在家六年。直到曹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了,傷心的同時,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推薦一位謀士。荀彧便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 郭嘉臨死對曹操說27個字,曹操猶豫不決,報應在子孫身上
    郭嘉臨死對曹操說27個字,曹操猶豫不決,報應在子孫身上文/號外歷史之小文 圖/網絡在三國當中,郭嘉是一代奇才,民間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這是對於郭嘉在三國當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種肯定,郭嘉對於曹操來講是影響他一生的人,很多人都知道官渡之戰,在起初曹操面對強大的袁紹
  • 世人皆知「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前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時至今日,人們對這句話仍然是侃侃而談,畢竟這其中的謎題有很多。歷史上的諸葛亮出山時間沒有明確記載,大多數人都認為在郭嘉死的這一年,諸葛亮出山。公元207年,曹操東徵烏桓,在這一過程中,郭嘉因病去世。這讓曹操非常傷心,同時曹操不知道的是,蜀漢的一位重要人物開始嶄露頭角。在郭嘉去世之前,諸葛亮一直是隱居的。當劉備知道有諸葛亮這樣的人存在後,就尋找到了他的住所。
  • 這位戲軍師英年早逝,在史料中幾乎默默無聞
    其實曹操不信這傳聞,袁紹還沒收拾完幽州亂局呢,哪有工夫來和自己犯倔呢?不過,想到有可能會惹怒此時已佔據冀、青、並三個大州的袁紹,他還是害怕了。或者說,僅僅是做出害怕的樣子。「那麼,就把大將軍的位子讓給本初吧!」他輕描淡寫地說。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前面還有一句,因被忽視而鬧成笑話
    當時,諸葛亮下山能夠投奔的人也有很多,最近的荊州劉表便是其一。遠一點的曹操早已經雄踞許昌,身擁半壁江山。可是為何諸葛亮卻不出山呢?後來民間便流傳除了這麼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傳言。意思大概是,有郭嘉在諸葛亮害怕他所以不敢輕易出山。這句話的流傳多半是為了展示郭嘉的厲害而流傳出來的。雖然二人都是久負盛名,但是從來沒有真正交過手。所以很難評論孰高孰低。
  • 一位鬼才軍師,曹操一生最信任的三國第一謀士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魏國雄主曹操是個很多疑的人,對身邊的將軍、謀士要求很嚴格,很少輕易讚美他人。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的,曹操曾公開表示:「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這人當然就是有著「鬼才」之稱的郭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了。在傷心之餘,梟雄曹操讓荀彧推薦一位謀士來接替戲志才的位置。
  • 郭嘉和荀彧背景相似,都是頂級謀士,為何很多人說曹操更愛郭嘉?
    懷疑的性子,能夠說服曹操並長久地呆在身邊,證明了曹操是真正的天才,但荀彧和郭嘉各自最後的結局卻截然不同,很多人說曹操更喜歡郭嘉,這是為什麼呢?但是正因為如此,曹操覺得與郭嘉更親暱,兩人的身世也有些相似,對郭嘉自然有了親切感,而郭嘉沒有荀彧那麼高的家族背景,在曹操心情好的時候不會總是拘束自己,也不會討好下一位領導,所以關係自然會更親近。
  • 郭嘉死前曾勸曹操,除掉一人必將一統三國,此人究竟是誰?
    上面說的這些,其實根本沒有發生過,郭嘉何許人也?其是曹操麾下的第一謀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堪稱是無一不通,無一不精,別說是三國了,就算是放眼世界上下五千年,都沒有一位能和郭奉孝比肩的人物。
  • 郭嘉有著天縱之才,深受曹操重用,可是官職只是區區軍師祭酒?
    而且曹操也是十分的重視和重用郭奉孝,甚至於在很大的程度上,曹操並沒有把郭嘉僅僅的當作是自己麾下的手下,更是將郭奉孝當作了是自己的視野道路上的一名重要的摯友。以至於曹操在徵討烏桓凱旋而歸之時,得知了郭嘉的死訊,不禁悲從中來,仰天長嘆,低吟道:「奉孝的死,讓孤真的好悲傷啊!奉孝的死,真的好可惜啊!」
  • 郭嘉:曹操的第一謀士
    之前荀彧已經向曹操推薦了潁川人戲志才並深得曹操的重用,然而不久之後戲志才不幸病故,這讓曹操非常傷心。曹操不禁親自寫信給荀彧,要求荀彧向自己推薦潁川地區的賢才。此時,荀彧便向曹操推薦了年僅二十七歲的郭嘉。經過與郭嘉交談之後,曹操意識到郭嘉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一個能夠輔佐自己實現大業的重要謀士,而郭嘉也把曹操看做自己的真命天子。從此,郭嘉正式成為曹操集團的一員。
  • 【品論三國】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來認識真正的郭嘉吧!
    由於郭嘉的才華,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郭嘉確實是一個很有才的人,但諸葛亮也不差,只是他兩擅長的領域有不同。郭嘉對於軍事是十分擅長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時期,成長迅速。其官渡之戰死後,曹操的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
  • 為何郭嘉會預測得那麼準?他不是神得太扯,而是把人性看得太透!
    曹操早期有個重要的參謀叫做戲志才,通常喜歡郭嘉的朋友,都會對這位軍師非常感興趣,可惜的是關於戲志才的記載實在太少了。東漢末年數一數二的謀士,卻像流星般稍縱即逝我們只知道兩件事:第一,戲志才擅長奇謀詭計。
  • 【三國】天妒英才——郭嘉
    這中間,就有一個人被稱為「早逝的先知」——郭嘉。       郭嘉字奉孝,是前期曹魏智囊團中的核心人物,也是曹操最喜歡的謀士之一。曹操曾經說過要在自己百年之後把後事託付給郭嘉,可惜天妒英才,否則他在歷史上會有更濃墨重彩的一筆。  郭嘉生於潁川,今河南登封一帶。少年時代郭嘉便展現非凡的智慧,他喜歡與長者交談,並且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他人自愧不如。
  • 為何說郭嘉和荀彧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三國時候謀士璀璨如星,蜀漢有諸葛亮、龐統、法正、馬謖等人,曹魏手下有郭嘉、荀彧、司馬懿、程昱,東吳有周瑜、呂蒙、陸遜,可以說都是當時叱吒風雲的人物
  • 《三國志14》郭嘉怎麼樣 人物生平背景介紹
    三國志14官方分享了郭嘉在演義故事以及歷史中的背景描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 《三國志14》郭嘉... 郭嘉是在《三國演義》中有著相當亮眼表現的人物,在這次的《三國志14》中同樣有著該角色的出現。三國志14官方分享了郭嘉在演義故事以及歷史中的背景描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就來看看吧。
  • 三國第一謀士郭嘉郭奉孝
    比如劉備手下的諸葛亮,龐統,法正,孫乾,劉巴等;江東孫權麾下的周瑜,魯肅,張昭,張汯,顧雍,諸葛瑾;曹操手下更是人才濟濟,除了鍾繇,司馬懿,陳群,王朗等,更有曹操「五大核心謀士」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要說這五人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