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已建成住宅小區要實施適老化無障礙改造

2020-12-23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瑋蔚)居家養老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的重點。今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對《長沙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進行了第一次審議,這也意味著長沙居家養老正式邁入法治化進程。

現狀:

60歲以上老年人口143.62萬人

一個人在家吃飯太冷清,來「白髮餐桌」樂呵呵進餐;有點頭疼腦熱,全科醫生即時把脈問診……如今,雨花區金地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樂之家」已經成為社區老人們最愛來的地方。

而像這樣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長沙還不少。日前,記者來到位於芙蓉區的睦鄰養老中心。可別小看了這個養老中心,多功能活動室、多媒體大廳、棋牌室、書畫閱覽室、保健室、健身房一應俱全。最關鍵的是,周圍的爹爹娭毑只需出「白菜價」,就可以享受這一切。賀群芳老人今年81歲,其子女在國外定居,平時就自己和老伴兩個人在家。「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利索,每天準備三餐是個麻煩事。」賀娭毑說,現在來養老中心吃飯,又便宜又乾淨,每天的飯菜都不一樣,還有很多老人可以一起交流,感覺生活特別充實。

據統計,2018年,長沙常住人口815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143.62萬人,65歲以上95.76萬人,80歲以上18.32萬人,90歲以上1.68萬人。養老服務工作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起草:

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據了解,《條例》由市司法局負責組織起草,市民政局承擔具體起草工作,市人大法制委、社會建設委提前介入了起草工作。

「起草過程中,立法起草小組認真研究了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參考借鑑了外地其他城市的立法經驗和做法。並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市直相關單位及各區縣(市)政府意見,組織召開了專家諮詢會、政府立法基層聯繫點調研座談會,共收集研究意見200餘條。」市司法局局長尹小英介紹,經反覆討論研究和修改,形成了《條例》。10月29日,市政府第44次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了《條例》。

「立法應當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市人大社會委主任委員黃吉邦表示,《條例》的制定深入貫徹落實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貼「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關於「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等相關內容,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又充分吸收外地經驗。

內容:

本市行政區域內均可適用《條例》

《條例》分為總則、服務設施、服務供給、醫養結合、扶持保障、監督管理、獎勵懲戒及附則,共八章五十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居家養老服務及其監督管理均可適用。

《條例》所稱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村)為依託,以社會保障制度為支撐,由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專業化服務、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志願者公益服務共同組成的,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養老服務。

《條例》規定民政、自然資源規劃部門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並落實到詳細規劃。規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規定養老服務用房配套建設的具體落實。新建住宅項目按照每百戶建築面積不少於30平方米且每處不少於35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並實行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等﹔規定將新建住宅項目的養老服務用房納入建設用地規劃條件﹔新建住宅項目配建的養老服務用房應當移交給街道(鄉鎮)等。針對養老遭遇「鄰避效應」的現狀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

對於大家所關心的服務供給內容,《條例》也進行了明確: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精神慰藉以及文化服務等﹔規定政府的兜底保障作用﹔鼓勵機構與居家養老服務融合發展﹔規定建立經濟困難獨居老年人定期巡訪制度及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

亮點:

建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翻讀《條例》,記者發現了眾多亮點。

在服務設施上,《條例》提出了「適老化改造」的概念,明確市、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推動道路、公共建築、公共運輸設施、公共運輸工具、住宅小區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區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對已建成住宅小區公共出入口、緣石坡道、輪椅坡道、走道、樓梯、電梯、廁所等服務設施實施適老化無障礙改造。優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對納入特困供養、建檔立卡範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按照標準實施適老化改造。

隨著5G技術的推進,在服務供給上提出「智慧平臺建設」,明確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公布政府提供的基本養老服務內容、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名錄及其提供的服務項目,提供養老政策諮詢、養老服務供需對接、服務質量評價等,開展服務質量監督。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呼叫、應急救援、遠程照護、在線預約支付、居家安全監測等服務,並與全市統一的養老服務平臺融合。

在醫養結合方面,《條例》明確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進入社區(村)和居民家庭,指導並督促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務: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提供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供傳染病預防、常見病、慢性病和多發病的醫療、護理、康復等服務,優先就診、合理用藥指導和預約轉診等基本醫療服務。建立和完善家庭醫生籤約制度,為患常見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老年人開展跟蹤防治服務,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巡診服務。根據合作協議,在符合條件的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內提供醫療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居家養老人才的培養也被納入了《條例》的範圍,從人才培養、人員培訓、醫護待遇等方面進行了明確,並設置了相應的獎懲措施,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相關焦點

  • 適老化改造:讓老人出行不再「磕磕碰碰」
    如何讓老年人在家中安全養老,已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話題。日前,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培育公平競爭、服務便捷、充滿活力的居家適老化改造市場,引導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城鄉住宅普遍存在不適老問題今年92歲高齡的吳老,一直被困在室內。
  • 適老化改造要先拆「心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而按照《世界人口展望2019》方案預測,到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3億人,老齡化率超過20%,進入深度老齡社會。到2041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4億人,老齡化率躍升至30%,進入重度老齡社會。
  • 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5億 「適老化改造」風起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5億。中國疾病監測系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根據測算,我國每年有4000多萬老年人至少發生1次跌倒,其中約一半發生在家中。這個數據指向一個嚴峻的問題:我國超過80%老人居住在超過20年房齡的住宅中。
  • 工信部公布首批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APP名單
    12月25日,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宣布,工信部將於2021年1月起,進行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首批將優先推動8大類115家網站、6大類43個APP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 微信、支付寶等43個APP將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微信、支付寶等43個APP將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微信支付寶將進行適老化改造 老年人的上網難,每個家庭都很有感觸。我們不想看到年邁的父母因不會用打車軟體而在寒風裡等待,也不希望當他們去購物、就醫時,被複雜的操作困住。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要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
  • 微信、淘寶、抖音等43款APP將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微信、淘寶、抖音等43款APP將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原創 藍鯨TMT 費騰 > · 2020-12-25 15:30:26 閱 3w 工信部將於明年1月起進行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首批將優先推動微信、淘寶、抖音等43個APP
  • 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實現手機「老人模式」服務
    打開APP 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實現手機「老人模式」服務 顏翊 發表於 2020-12-26 09:23:44 今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新聞發布暨成果展示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介紹,目前信息無障礙工作已取得一些重要進展。
  • 廣西印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
    原標題:我區印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  ■ 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是改造的重點;2001年以後建成且符合改造條件的老舊小區,可按年度改造任務一定比例納入改造範圍  ■ 2021—2025年期間,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以及部分2001年以後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 探索建立居民、管線單位
  • 安徽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方案 相鄰小區將實施連片改造
    你家的小區可能要啟動改造了。12月21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到「十四五」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方案同時強調,嚴禁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之名變相進行房地產開發。
  • 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6個小區已完工
    寧波市住建局傳來消息: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全部組織施工,其中有76個項目完工,涉及建築面積470.53萬平方米;51個小區正在施工,涉及建築面積423.48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額約12.3億元。
  • 廚房廁所要防滑、床邊要裝護欄……老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清單來了
    廚房廁所要進行防滑處理、床邊要裝護欄……廣東省內的特殊困難老年人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近日,廣東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啟動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
  • 浴室加裝助浴椅、衛生間防滑處理…… 上城區率先推出適老化改造...
    超級計算機「前沿」「浴室加裝助浴椅、衛生間防滑處理、更換室內老化或者裸露的電氣線路……」5月8日下午,上城區召開適老化改造項目推廣會,為50戶困難老人家庭和100戶普通老人家庭提供住房無障礙、安全、整潔等適老化改造,成為了杭州首個《適老化住宅設計規範》地方標準設計者。
  • 43個App明年進行「適老化」改造
    首批網站和App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2021年1月起,工信部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首批將完成115個公共服務類網站和43個手機App的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覆蓋國家相關部委及省級政府、殘疾人組織、新聞資訊、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社交通訊、生活購物、搜尋引擎、旅遊出行、醫療健康等領域。
  • 廣西自治區印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
    近日,廣西印發《全面推進廣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將通過規範改造範圍和內容、編制專項改造規劃、健全組織實施機制、加大資金籌措和監管等措施,力爭2020年內全區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12個,涉及居民住宅約16.87萬套;2021—2025年期間,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以及部分2001年以後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 《南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力爭3年完成改造
    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4日訊 據閩東日報微信報導 近日,南平市人民政府印發《南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知,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對建成於2000年前,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不含住宅拆除新建)進行改造,加快推動城市更新
  • 「銀髮浪潮」來襲 網絡軟體進行適老化改造
    中新網西寧12月26日電(文思睿)12月25日,一則「微信支付寶將進行適老化改造」新聞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不少網友建言:推出老年版,減少廣告。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青海省發展改革委在已實現「信康碼」一碼通全國的基礎上,及時研發上線「信康碼」代領、「信康碼腕帶」等功能,極大便利老年人使用操作「信康碼」。
  • 工信部:推動軟體適老化改造,人工客服要一鍵進入
    「比如,不少老年人很難自行網上預約掛號、預約去公園,購物出行等都面臨一些障礙。」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隋靜說,「我們看到了他們面臨的困難,要格外加大力度,推動軟體、網站等適老化改造。」   工信部要求網際網路企業加快信息無障礙改造,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也推出了具體的舉措。
  • 網視一覽|《陽光之下》突發定檔;43款APP將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網視導讀:北京加強文化場所流量管控按75%開放影院;廣電總局清查整治電視購物頻道;43款APP將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還有哪些最新資訊?接下來請與小編一起了解以下最新消息。
  • ...辦公廳關於印發全面推進廣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一、工作目標2020年全區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12個,涉及居民住宅約16.87萬套;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2021—2025年期間,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以及部分2001年以後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居民住宅約35萬套。
  • @1.4億網絡「沉默者」,這些適老化改造為你而來!
    今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宣布將於2021年1月起,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下稱「專項行動」)。據統計,我國使用手機的老年人約2.74億戶,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老年人約1.34億戶。這意味著,全國有近1.4億老人使用功能機或智能機但不上網,是網絡上的「沉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