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2萬隻巨鳥橫掃澳洲,士兵用機槍掃射7天,只打死了12隻

2021-01-13 讀天下史

在生物圈之中,一直有著不少動物都會對人類產生威脅,因此在為了保證人類安全以及生態平衡的情況下,便是會適當對動物進行著捕獵,從槍械的發明的開始,老虎、豺狼這些動物都是被人類狩獵過的對象,然而在人類的狩獵史中,還鬧出過一件特別烏龍的事情。

在1932年的澳大利亞,當時有一種巨鳥在澳大利亞數量劇增,一度達到了20000隻,很大程度影響了澳大利亞的生態平衡,於是澳大利亞只好派士兵將其捕獵,但讓人無語的是,一個星期之後,僅僅消滅了12隻巨鳥,說來這些巨鳥都是什麼鳥呢?

說來這是一種外形酷似鴕鳥的巨鳥,體型非常的大,普遍在150cm—180cm之間,站在普通人面前幾乎就是一個怪物一般的存在,而且它的名字也特別生僻,叫做鴯鶓,有邊讀邊就行。

而且鴯鶓的行走速度非常快,在全力前進的情況下,有著大約70公裡的時速,在動物界也算得上是運動健將一般的存在了。

那麼說來,為什麼鴯鶓會對澳大利亞產生威脅呢?這就要從1932年的澳大利亞說起了,那時候的澳大利亞處於經濟困難的時候,正好農業上也有著相當大的短板,而鴯鶓這種動物正好又是以草為食的動物,因此鴯鶓數量的劇增,對於澳大利亞農業來說,又是一場噩夢一般的存在。

無奈之下,澳大利亞只好派士兵去對鴯鶓進行捕獵,結果事實再度被打臉,士兵們帶著槍去的,結果一個星期之後就剿滅了12隻,這件事在澳大利亞好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笑柄。

很明顯,澳大利亞還是低估了這些鴯鶓的體能,它們一聽到槍聲,就跟非洲地區的豹子一樣,速度駭人,而且鴯鶓雖然不會傷人,但如果奔跑中的鴯鶓跟士兵相撞,那基本上就等同於跟一輛疾馳的汽車相撞,而且士兵們又不了解鴯鶓這種鳥類,自然是在這方面吃了憋。

之後的澳大利亞方做出了一個更讓人震驚的操作,採用堆子彈的方法來剿滅鴯鶓,這一次士兵們也動真格的了,一口氣將將彈藥庫中的幾萬發子彈都搬了出來,打算跟鴯鶓們死磕到底,據當時的新聞說,這幾萬發子彈佔據到了澳大利亞彈藥庫的三分之一,結果士兵們將這幾萬發子彈打完,剿滅的鴯鶓不到1000隻,這在澳大利亞軍隊中絕對算得上是一項恥辱。

最後澳大利亞也為難了,一邊是民意,一邊是軍隊的抱怨,只好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決策,決定開啟「賞金獵人」模式,當地居民可以參與到對鴯鶓的剿滅中,而且一隻鴯鶓的屍體,就可以換取2馬克(澳大利亞貨幣單位),那時候沒有工作的人很多,於是便有很多人加入到了陣營之中。

過了32年,也就是1964年,澳大利亞的鴯鶓的數量才得以被控制,當然澳大利亞也並沒有將鴯鶓趕盡殺絕,而是儘可能地保證數量,以維持生態平衡,畢竟生物圈本就是一個循環系統,不論是害蟲還是益蟲,都屬於其中的一環,能夠真正維持好其中的平衡,才是至關重要的,畢竟人類跟動物是永遠的動物,不可加以傷害。

相關焦點

  • 澳洲戰爭罪坐實?荷蘭士兵爆猛料,重機槍掃射平民,打光整箱彈藥
    隨著澳洲軍人戰爭罪事件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該事件波及範圍越來越廣,許多西方國家受到牽連,紛紛被曝出在中東地區肆意殺害平民。近日有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23日,一名荷蘭退伍士兵向媒體爆料消息,表示在2007年時,他所在部隊在阿富汗烏魯茲甘省巡邏,受上級命令用重機槍掃射平民。
  • 土澳用機槍證明,我們的戰鬥力還不如鳥
    圖片:Jim Bendon / Wikimedia Commons閒話少說,1932年10月,20000隻鴯鶓組成的大軍出現在Campion和Walgoolan周圍。俗話說「鴯鶓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當地退伍軍人的步槍火力在鴯鶓面前過於貧弱。
  • 邦加島大屠殺:22名白人護士只活下來一人,日本兇手全死光!
    在二戰期間日本進行了侵華戰爭,由於日本的物質匱乏,所以為了獲取戰爭資源日本決定要奪取其他國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在1941年的12月初,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同時發起了對於美屬菲律賓的殖民地和英屬馬來西亞的殖民地。
  • 槍王之王盒子炮:產量超100萬隻 7成賣到中國
    根據毛瑟公司的統計,它們在40年內生產的盒子炮約有100萬隻,其中至少百分之七十,也就是70萬支銷售到中國。這個數量一定讓大家吃了一驚吧,但是更讓人吃驚的還在後面。按照常理來說,貧窮落後舊中國能夠購買70萬支同一型號的手槍,那這種手槍一定價格非常低廉,應該低於普通手槍的單價。薩沙要告訴大家,你們完全錯了。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
    7中隊、8中隊彈藥也已用盡,只靠刺刀了。在我右側100米左右的地方,敵捷克造機槍正在噴火。」 「我們被敵人圍得水洩不通,既無彈藥,又無友軍來援的跡象,有人絕望地說,怎麼可能衝出敵人的包圍圈!更使我悲痛的是,就在我跟前有人說:『我先告辭了!』隨後兩人相繼自殺了。他們勇敢作戰而負傷,認為已成累贅對不起大家,因而自殺的。儘管我勸說其他傷員要活著回家鄉,打消他們自盡的念頭。
  • 「硬漢專屬」的加特林機槍,為何屢遭美國大兵吐槽?
    時至今日,「硬漢+加特林機槍」的傳統搭配在好萊塢大片、電子遊戲等領域中仍然層出不窮,例如道恩•強森在速度與激情7中手持加特林掃射,而《俠盜獵車手》、《使命召喚》系列遊戲中也出現了「手持加特林掃射」的情景
  • 清軍將領端著機槍掃射就是神劇?看機槍發展史才知道:錯怪了導演
    最近「清軍將領端機槍」的劇照很是被人嘲笑了一番,大家都以為清軍將領但這幾槍掃射,可以確定是神劇無疑。但是我們看了機槍發展史才知道:我們可能錯怪了導演,按照正史記載,別說清軍將領端機槍,就是清朝皇帝端起機槍,那也絲毫不奇怪——端不端是他們的問題,有沒有機會端,則是歷史問題。
  • 「硬漢專屬」的加特林機槍,為何現實中卻屢遭大兵吐槽
    時至今日,「硬漢+加特林機槍」的傳統搭配在好萊塢大片、電子遊戲等領域中仍然層出不窮,例如道恩•強森在速度與激情7中手持加特林掃射,而《俠盜獵車手》、《使命召喚》系列遊戲中也出現了「手持加特林掃射」的情景。
  • 一場慘烈的戰役,全軍最後只剩下三人,也鍛造了一位有名的將軍
    這張照片中一個拿著槍站在另一個士兵的肩膀上。 他們面前只是一堆稻草。 這兩個人到底是誰? 今天讓我們調查一下這兩個人。1930年,中國工農紅軍第14軍成立於江蘇如皋,當時許多當地農民參加了這個革命隊。 當時紅十四軍的軍長是何坤,湖南永興人,1925年在黃埔軍校預科學習,在周恩來的照顧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抱著機槍掃射,究竟有多離譜?網友:老《亮劍》就不會
    電視劇《亮劍》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部劇,可是,這部劇卻在2011年的時候被翻拍,翻拍的效果究竟如何呢?下面我們拿劇中的一個例子來說話吧。新版《亮劍》中,楚雲飛和李雲龍在黃河渡口相識,正巧這時候天上飛來一架日軍飛機,於是二人各拿一挺機槍朝天射擊
  • 14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82年前,盧溝橋頭的炮聲,讓中華民族空前團結起來,奮起全面抗戰,14年浴血,犧牲無數,終於趕跑侵略者,取得了偉大的抗戰勝利。如今,回首這段歷史,國人仍然熱血沸騰。只是,網上有些雜音,嘲諷八路軍「遊而不擊」,此前甚至還有人編造出14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的惡毒謊言。歷史真相如何?
  • 日軍無視公約,隨意殘害他國俘虜,20萬士兵為它的行為買單
    導語:日軍無視公約,隨意殘害他國俘虜,20萬士兵為它的行為買單眾所周知,《日內瓦公約》裡明確規定,戰場上抓到俘虜不能夠隨意的殺害,還要給予較好的待遇。然而在軍國主義影響下的日本,沒有放在心上,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戰場上不管抓獲哪國的俘虜,先進行一番折磨然後在處決,手段極其的殘忍,後續日軍的行為,導致20萬士兵覆滅。太平洋戰爭期間,澳大利亞和美國組成聯軍一起對抗日軍,雙方打得不可開交,也都各有勝負。1944年澳大利亞一支醫療隊伍所在的地方,受到了日軍的偷襲,上千人落入日軍的手裡。
  • 柯爾特造的重型AR-15步槍,彈容量100發,抵在肩上當機槍掃射
    自從柯爾特從阿瑪萊特那裡獲得專利之後,他們對AR-15進行了全方位的開發,而CAR15 HBAR M2雖然是步槍,但功能其實更接近機槍(二戰美軍的機槍也是白朗寧自動步槍)。 標配兩腳架,以便於士兵進行臥姿射擊。注意槍口還車出了多道螺紋,這是為了方便安裝消音器用的。
  • 美國陸軍開始測試「第3隻手」機槍,曾在科幻電影中猛揍異形怪獸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看過經典科幻片《異形2》的朋友們,一定還記得影片中星際海軍陸戰隊們手中握著的機槍,這種科幻的機槍火力強勁,而更具特色的是沉重的槍體是通過一個輔助支撐裝置與腰部相連,加上背上的彈箱,整個就是一個人形火力點。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只是,網上有些雜音,嘲諷八路軍「遊而不擊」,此前甚至還有人編造出八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的惡毒謊言。歷史真相如何?讀一讀日本人自己寫的史料,會有更清晰的認識。7中隊、8中隊彈藥也已用盡,只靠刺刀了。在我右側100米左右的地方,敵捷克造機槍正在噴火。」「我們被敵人圍得水洩不通,既無彈藥,又無友軍來援的跡象,有人絕望地說,怎麼可能衝出敵人的包圍圈!更使我悲痛的是,就在我跟前有人說:『我先告辭了!』隨後兩人相繼自殺了。他們勇敢作戰而負傷,認為已成累贅對不起大家,因而自殺的。儘管我勸說其他傷員要活著回家鄉,打消他們自盡的念頭。
  • 泰國中士槍殺長官,用機槍向人群瘋狂掃射,對峙一夜後被當場擊斃
    (槍手賈卡班特·託馬是一名泰國的現役軍人)2月8日泰國東北部呵叻府爆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槍擊事件,槍手手持M60機槍闖入當地的一家購物中心"Terminal 21"並向人群肆意開火。在對峙過程中,泰國警方冒著危險衝進商場內疏散被劫持的民眾,其中有一名警察被槍手射殺,2名警員中彈受傷,並且1名醫生在搶救傷者時也被擊中受傷。這場槍擊案在亞洲地區可以說空前絕後,而槍手究竟是因為何種原因會毫不眨眼地向同胞開火呢?
  • 英國百歲老兵用機槍擊落3架戰機,獲得榮譽勳章,電視劇沒有胡編
    國產電視劇總被嘲笑的一個原因,就是編造了一些看上去不可能的橋段,比如手榴彈炸飛機,用馬克沁機槍割草日軍,還有就是用機槍打下飛行中的戰機。在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之間,沃爾斯沃思參加了三次作戰任務,因為打下了三架德國戰機,最終獲得了英國的軍事榮譽勳章。1940年5月25日,由於英法聯軍的防線被攻破,數十萬士兵被德軍包圍在法國北部的敦刻爾克,眼看要被德軍包餃子團滅,盟軍不得已發動了敦刻爾克大撤退。
  • 都是機槍,為什麼馬克沁機槍能夠替代加特林機槍?
    從1861年4月12日 ——1865年4月9日,美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內戰——南北戰爭。1861年,43歲的美國醫生理察·喬丹·加特林也參加了這場戰爭。加特林是一名軍醫,在美國一家軍隊醫院服役。為了減少戰場傷亡,加特林提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很奇葩的邏輯鏈:要想減少戰場傷亡,可以從減少士兵數量入手;要想減少士兵數量,不妨發明一種以一當十的武器。當士兵擁有這種武器後,就相當於擁有10個士兵的戰鬥力,豈不是就能夠減少戰場傷亡呢?基於這樣的邏輯鏈,加特林從1861年夏天開始發明這種武器。
  • 武器 「寡婦製造者」馬克沁機槍:幾乎殺盡整整歐洲一代人
    在馬克沁機槍成為戰場霸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馬克沁機槍以其巨大的殺傷能力,讓成千上萬士兵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從而產生了大量寡婦。1882年,馬克沁來到英國後,發現老式步槍在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將士兵肩膀撞得青一塊紫一塊,產生了一個構想:何不利用這種後坐力,來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經過反覆試驗,1884年,馬克沁終於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的機槍。人們稱之為 — 馬克沁機槍。
  • 12.7口徑機槍用什麼防彈衣可以防禦?
    12.7口徑機槍用什麼防彈衣可以防禦?現在在役的裝甲車大部分都能擊穿!至於12.7㎜的子彈,什麼防彈衣都不管用,保命的唯一辦法是不被碰到。難免有些中學學渣要說什麼內臟受傷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