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枚】許願幣已經發放,可於即日起至1月1日晚23:59之間領取!
收集許願幣,贏iPhone、Dyson吹風機等大獎!
領取方式:戳這裡
敬告:
今日文章內容可能造成部分讀者不適,
但對那些聖誕吃多的食客據說有奇效。
話說...
在這種信息爆發的時代,
你或多或少的都應該聽說過鯡魚罐頭,
只要是一篇名為《世界上最噁心的X種食物》的文章,
首當其衝排第一的八成都是這玩意...
誇張的表情讓沒吃過的人膽戰心驚,
但說實話,
只要隨便谷歌一下就不難發現鯡魚罐頭的正確吃法並不是開罐即食,
而是在用清水洗淨,去皮之後,
混合酸奶油,土豆,洋蔥等新鮮食材,
塗在薄餅上食用...
一位三餐離不開鯡魚罐頭的法國廚師,
在油管上為大家展示了如何食用這個連臭豆腐都甘拜下風的「人間美味」,
看他一口咬下去並豎起大拇指的樣子,
阿P舔了舔嘴唇,
瞬間覺得那些直播試吃鯡魚罐頭的油管網紅都是譁眾取寵的傻逼...
其實要說世界上最噁心的食物,
經驗豐富的食客會告訴你根本不存在,
畢竟每種食物都有每種食物的吃法,
幹吃皮蛋這種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的...
但是,
這些食客恐怕是不知道,
在加拿大北極圈,美國阿拉斯加,格陵蘭等大半年溫度都低於-50℃的地方,
居住著上萬年前就遷移至此的因紐特人,
他們所吃的一種叫Kaviak的醃海雀,
不聞味道,
單是看其食用方式就能把你的三觀震殘...
醃海雀顧名思義吃的就是海雀,
但這玩意還需要另一種配料來讓其味道達到巔峰,
那就是海豹...
將獵來的海豹肚子掏空,
在裡面塞滿上百隻不經過處理的海雀,
封肚時塗上海豹油以防生蛆,
之後挖個坑,
將海豹埋起來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過...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
時間越久味道越好的鐵定律能夠適用於許多不同種類的食物,
醃海雀也是如此,
新鮮斬殺的海豹肚子裡還有胃液,
這也成了發酵海雀的最佳培育液,
等候其完全發酵的時間從6個月到2年不等,
主要看當地的溫度情況,
越暖和的地方就越能更快地品嘗到這種時光饋贈的珍品...
其實跟咱們國內農村殺豬的習俗一樣,
這種因紐特珍品只有在節日或者有他鄉貴客來訪的時候,
才會被當地居民挖出來一同享用...
這玩意的食用方法跟其製作方法一樣簡單,
把毛去掉,當然也可以不去,
將海雀舉起,
腹部朝上,尾部朝臉,
用嘴唇吻上海雀的菊花一口猛吸,
呲溜一下將其內臟全部吸入口中,
據說肺活量好的老司機甚至連腦花都能一同吸入...
其營養價值不用阿P多說,
畢竟因紐特人在北極圈生活了上萬年,
那真的不是吹牛逼...
其實再多的文字形容都無法媲美食用時頂穿天靈蓋的快感,
在日本農業主題動畫《萌菌物語》裡,
一位科學博士跪舔海雀菊花的畫面,
可能可以讓你對此稍微有一點點概念...
據說對於那些膽子比較小的,
不敢與海雀菊花來一次靈魂對話的外來食客,
還有另一種食法適合他們...
就是將其內臟從其菊花擠出來,
擠在一些燒烤上作為蘸醬,
但如果你這麼吃,
可能會遭來因紐特長老的冷眼相待...
別以為飲完內臟就完事了,
海雀富含營養的肉身豈能說丟就丟,
把毛拔光,
乾癟鮮紅的軀體就像一隻紅燒鵪鶉一樣...
不要想太多,將其一啃而盡...
因為屬於發酵食品,
本身就並不堅硬的骨頭也已經酥軟到一口即化,
因紐特本地人的建議是全部吃乾淨...
對於那些想要一路向北的大膽食客,
或者是那些熱衷於DIY的狂熱分子,
阿P在這兒提醒你一句一定要小心品嘗!
因為在2013年8月,
有當地人為了省事將海雀換成了鴨,
而鴨肉無法像海雀一般完全發酵,
食完沒多久就引起肉毒桿菌中毒導致死亡...
說到這裡,
關於醃海雀的情況也說得差不多了,
阿P建議您動動手指,
將這篇文章轉發給你那些整天喊著要減肥的朋友們,
也可以算是一種晚到的聖誕禮物...
Source: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viak
[2]https://www.surstromming.com/how-to-eat-surstromming.html
[3]https://hybridtechcar.com/2013/09/26/kiviak-delicacy-prepared-inuit-greenland/
[4]http://openjourney.com/article/18-stinky-foods-around-the-world-41.html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自「VANCO飛行社」,搜索「VANCOFC」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