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於人性的刻畫和渲染,《八佰》稱得上一部優秀的戰爭片

2020-11-09 有一位觀眾

電影《八佰》展現的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那場戰鬥中留守的中國士兵號稱有八百人,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來。然而實際上只有355人據地堅守,對抗日本王牌軍第三師團。

這場戰鬥在實力對比上是毫無懸念的,它的目的也不在於打勝仗,而是國民黨在淞滬會戰潰敗撤出上海時為主力撤退爭取時間,更是為了博取國際社會同情而上演的一場秀。

比起將士為國死戰,它在戰爭場面上可能就沒那麼熱血激昂了,但是圍繞這場戰鬥各色人物所展現的人性,就充滿了戲劇性。

《八佰》這部電影也正是將重點著眼於此。用幾百軍人的血肉去博取局外人的同情,這件事說起來就極具衝擊性。

當得知自己是孤軍作戰,最後可能淪為棄子,將士們作何感想?上海人民目睹一支孤軍獨擋日軍師團又是怎樣的情緒?英美等國際力量看這場秀時會是什麼態度?

其中有太多可以挖掘演繹的人性。

一河之隔,南岸英美租借歌舞昇平,北岸四行倉庫斷壁殘垣。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高空之上還有作壁上觀的看客,多麼強烈的對比!

倉庫裡,原本以為自己只是被派去打掃戰場的地方保安團戰士,在來到上海與日軍遭遇後,才知道此行的危險。他們很多都戰戰兢兢地擔心著自己下一刻是否還活著,甚至連開槍殺敵的勇氣都沒有。

其中還是有人動了逃跑的念頭,士兵端午和老算盤趁黑順著水道逃命。不過在發現偷襲的日軍後,端午出於對倉庫裡的同伴小湖北的擔憂,發聲示警。

對岸的市民看到此舉,不明所以對他們大加讚賞和鼓勵。這也讓端午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榮耀與使命,促成了他的成長和轉變,他選擇重新回到戰場。

老算盤則沒有他的覺悟和勇氣,幾次三番之後終究是逃了出去。不過他也在最後一刻隨群眾一起衝到橋邊幫助戰士們了,也算是得到了人性的洗禮和升華。

而與他們又有所不同的,是一群經歷過戰火洗禮的正規軍,這群人最初就堅定無畏,為了阻擋敵人甚至願意犧牲自己充當人肉炸藥包。他們也是抗戰中無數愛國將士的縮影。

受感染於據守倉庫戰士們的英勇戰鬥,對岸的市民和仁人志士都大受鼓舞。然而在戰鬥之前,他們不少人還是一派歌舞昇平、坐檯看戲的模樣。

其中值得一書的角色不止一二。冒著槍林彈雨勇敢渡河送旗幟的小姑娘楊慧敏,為守軍送電話線而犧牲的刀子,拿槍對準日軍的教授……

在四行倉庫頑強與日軍抵抗的中國將士們,徹底點燃了人民的愛國情懷和熱血。

其中的申報記者方興農尤其凸顯了這種變化。在最初的時候,他還是一個盤桓於各方的情報販子,甚至連外國人都對他說,「你看上去與這場戰爭無關」。

然而在深入倉庫,目睹戰士們的真實狀況,了解了他們的故事之後,方興農甘願冒著槍炮為戰士送信物。這種轉變更是民眾態度的一個縮影,也側面體現了四行倉庫保衛戰達到了參戰人員們的期望——喚醒國人的意志和熱血。

其中有個情節可謂全片的高潮,那就是升旗儀式。越是艱難的時候越需要儀式來鼓舞人心,戰士們前赴後繼以血肉之軀撐著旗幟,撐起的是將士們不屈的鬥志,鼓舞的是人們的抗爭的決心。

另外結尾所有戰士全員衝橋時,對岸人民眼含淚光伸手以待,外國士兵忍不住開槍相助,同樣極具感染力。

對比影片的開頭和結尾,可以明白這場戰鬥的目的達到了。

儘管整部電影兩個多小時,戰鬥場面並不算多也並不激烈,但是另闢蹊徑的《八佰》,將焦點放在對戰爭中人物人性的刻畫和渲染,從而發人深省感動觀眾,也稱得上一部優秀的戰爭片。

相關焦點

  • 《八佰》戰爭片只是表象,眾生相,人性思考和民族大義才是本質
    對於《八佰》來說,共情度明顯被拉滿,電影院座位上用紙巾擦拭眼淚的觀眾比比皆是。況且,電影《八佰》並不是一部普通意義上的戰爭片,它看起來是戰爭片的題材,但卻並不完全是戰爭片的類型,因為,影片的主角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軍人戰士,而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 《八佰》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
    《八佰》出乎我的預料,它真的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電影。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它是虛擬的人物,卻是真實的事件。但就是因為太真實了,所以造成了一個非常悲壯的結局——八佰勇士,企圖用生命和熱血換回麻木「國人」的甦醒。一般我們的導演拍戰爭片,都是拍有勝利意義的且正向積極的戰爭片,讓我們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的同時,嘴裡還操著粗話——「打他娘的小日本」。那種感覺,用一個字來形容便是——爽。怎麼能不爽呢?從視覺到感覺,爽得裡外通透。
  • 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難得一見的高質量戰爭片
    不過隨著疫情的好轉,各大影院已經開始陸續營業了,最終《八佰》選擇在今年8月21日上映。《八佰》是一部歌頌英雄的電影,也是一部在殘酷戰爭中展現人性的電影,不僅僅是熱血和催淚那麼簡單好的戰爭片一定是在回望歷史的基礎上加以少許藝術化的渲染,用悲壯的戰爭視聽去喚醒觀眾的共情和反思
  • 8部經典國產戰爭片,評分都比《八佰》高,第一名高達9.1
    《八佰》上映30多天,以29.20億(上映中)票房登頂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軍,同時超越《中國機長》的29.12億,躋身中國電影市場影史票房榜前十。 《八佰》豆瓣評分7.7,口碑已經超過大部分國產片,不過我們今天不聊《八佰》,推薦一些評分較高的國產戰爭片,在口碑上它們都超越《八佰》。
  • 《八佰》:搖擺在夢囈和現實中的戰爭片
    《八佰》:搖擺在夢囈和現實中的戰爭片戰爭片導演,如果僅僅只是從個人的視角和個人的歷史認知出發,沒有大的歷史視覺和歷史情懷,沒有更深層上的關於對國家命運和人類命運的哲學思考,是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戰爭片導演的。毋庸諱言,管虎導演是一個很有才氣的青年導演。他的《頭髮亂了》、《鬥牛》和《殺生》等作品,都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 《八佰》:一部非典型中國式戰爭片 國產英雄越來越敢於正視人性了!
    這是一部非典型的中國式戰爭片,其塑造出來的英雄對死亡也有恐懼、對欲望也感興趣,有熱血,也有人性。這幾天,一部講述淞滬會戰中孤軍守四行倉庫的電影——《八佰》火了,「催淚大作」、「華語戰爭大片」等讚譽之詞如雪片般飛來,甚至還有人稱其為「史詩級大片」、「國產戰爭片翻身之作」,不吝誇讚。但也有人稱,這部電影情節混亂、突兀,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八佰》:華誼的年會攢出了一部國內最好的戰爭片
    命運多舛的《八佰》成了疫情後第一部熱映的新片,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抗日歷史,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仗,11月1日謝晉元奉命撒出四行倉庫後,淞滬會戰結束,上海淪陷。 影片的上映也是一波三折,今天我們不聊此戰的背景和意義,就來聊聊電影本身。
  • 《八佰》配稱為中國史詩級的戰爭片嗎?
    《八佰》有這樣的票房便有人說它是一部國產的史詩級戰爭片了,但高票房是不是就表示它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了呢《八佰》通過對小人物的刻畫來表達反戰思想的,很棒!除卻軍人,還有不少鏡頭給了在蘇州河對岸的普通中國百姓。
  • 《八佰》不一樣的戰爭片視角,每個人都應該體驗一下
    ,你可以看到衰敗與繁華往往只是一河之隔,這種觸目驚心的對照,一方面展現出了戰爭的殘酷性,另一方面,也對人性進行了審視。 比較讓人欣喜的是,在《八佰》裡,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戰爭片視角,對於《八佰》這部電影來講,它的人物非常鮮活,不再是局限於某一種人物的展現,而是以近乎全景的視角展現出了在戰爭時代每個人物的起伏掙扎,在電影裡,不僅有革命的先行者,同樣逃兵也佔據了相當大的篇幅,這裡面既有逃兵在後面選擇了毅然赴死,也有逃避到最後成功脫身了的,同樣對於群眾的刻畫也是多面性的,既有為了壯士捐款捐物甚至捐軀的
  • 從戰爭片的意義來講,《八佰》與《1917》《喬喬兔》一樣優秀
    或展現戰爭的殘酷,或揭示人性的偉大,或呈現生命的珍貴,戰爭影片一直在提醒著我們勿忘歷史、珍惜和平。《八佰》——明知是場自殺式表演戰,士兵們依舊拿命&34;影片一開始就將鏡頭聚焦在了一群從湖北趕來支援上海的保安團士兵身上,他們來此也並未想過戰爭的危險和殘酷,只是想來上海見見世面,隨後卻被衝散、繼而納入了保衛四行倉庫的隊伍裡。
  • 除了《八佰》,這5部經典戰爭片,也令人感慨萬千!
    對於國內的觀眾來說,《八佰》的上映有很多意義。重返電影院就看到了如此的佳片,實在是中國電影的進步,我們也能夠看到中國電影行業的辛苦付出。這部電影讓我們也對未來的中國電影抱有更多的希望和憧憬。逼真的場景和令人動容的故事一直都是戰爭片缺一不可的標配。
  • 《八佰》:俞灝明露傷疤,姜武談女人滋味,戰爭片還能這麼拍?
    寫在最前面,看完《八佰》最特別的細微處在於,俞灝明的角色全露傷疤的後背,姜武演的「瓜慫」談論女人時的表情,在英雄和俗人之間,是戰爭下複雜的人性。好事多磨,可以用來描述《八佰》從去年撤檔到上映的曲折。不過也有影迷認為,《八佰》的缺點就和優點一樣明顯,「史上最好的國產戰爭片」有些言過其實,比如煽情太過,結局交代不清晰,出場人物太多導致角色性格扁平等等。此篇內容不吹不「黑」,就來聊聊《八佰》期待中的不完美。
  • 《八佰》之前早已佳作頻出,其實管虎對人性的探索從未止步
    從製作水準上來說,《八佰》的震撼視聽效果和逼真的戰場細節使它成為了一流的商業戰爭片。他們雖然有過恐懼和逃避,但是也在保家衛國中獻出了自己的血肉之軀,提醒著觀眾「這群人不該被遺忘」,歷史不該被遺忘,這正是《八佰》最強烈的主旨。讓個體價值和民族大義達成一種平衡,這是管虎導演宏大的格局和家國情懷。他內心之中深藏著的悲憫以及對人性的洞察,在其過往的作品裡,都能夠一窺端倪。
  • 《八佰》上映,吳京:它讓中國戰爭片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看了嗎?
    《八佰》被觀眾盛讚「除了震撼就是感動」,更有不少觀眾分享,放映結束後影院裡觀眾們或不約而同地鼓掌或字幕結束也沒有一個人起身。今日影片正式公映,更多觀眾可以走進影院感受這部華語戰爭片的裡程碑之作。吳京評價說:「它讓中國戰爭片又上了一個新臺階」,黃渤看完也感慨到:「中國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以上這些,都是在《八佰》點映場上,觀眾給出的最真實的評價。
  • 《八佰》一部讓不輕易動情的你也會淚流不止的戰爭片
    《八佰》在最開始就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上映?改檔!最終又被選為疫情之後影院重新開放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上映影片,這些事實的種種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就在昨日8月14日網上突然就爆出,電影《八佰》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八佰》實時票房已超過1000萬元。
  • 13年前,馮小剛也拍了一部「催淚」戰爭片,評分比《八佰》高
    最近電影圈討論最多的無疑是《八佰》了,作為「救市」之作,預售總票房將破2億,足夠亮眼。影片在群像上面刻畫的很成功,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怕死和做英雄之間的成長有跡可循,另外幾場重頭戲令人熱淚盈眶。但也許是前面情緒太過飽滿,導致後面結尾並未掀起高潮,稍微有點遺憾,不過這並不影響《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
  • 13年前,馮小剛也拍了一部「催淚」戰爭片,評分比《八佰》高
    最近電影圈討論最多的無疑是《八佰》了,作為「救市」之作,預售總票房將破2億,足夠亮眼。影片在群像上面刻畫的很成功,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怕死和做英雄之間的成長有跡可循,另外幾場重頭戲令人熱淚盈眶。但也許是前面情緒太過飽滿,導致後面結尾並未掀起高潮,稍微有點遺憾,不過這並不影響《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影片點映期間,馮小剛曾評價《八佰》:「非常感動,這是一個非常有大義的電影」。聽到馮小剛這樣評價,難免讓人想起他2007年執導的《集結號》,豆瓣評分8.1,比7.9分的《八佰》還要高。
  • 《1917》與《八佰》:數字背後的血肉與人性
    兩部電影的片名都別具匠心,《1917》的故事發生於一戰期間,《八佰》發生於二戰期間,劇情也與數字有緊密關聯,《1917》講的是兩名士兵要將信送到前線救下1600名將士的性命,《八佰》講的是史稱「八百壯士」(實則400餘人)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在畫面呈現與場面刻畫上,兩部電影異曲同工,都使用了最新的電影攝影理念與技術。
  • 片段虛構,結尾倉促,本應更好的《八佰》為何犯了低級錯誤
    《八佰》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票房成績和良好的口碑,就是因為其過硬的影視質量讓觀眾能真切地感受到戰爭年代的殘酷,以激發觀眾對八百壯士的油然敬意。通過對戰場殘酷場景的刻畫,和戰爭時參戰小人物行為的描寫,《八佰》可以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國產戰爭片,然而碧玉有瑕,片無完片,作為一部戰爭片而言,《八佰》很優秀,但是作為一部歷史戰爭片而言,《八佰》卻暴露出了影視片渲染過度的弊病。
  • 揭秘催淚戰爭片《八佰》的八大精彩看點,你都知道嗎?
    近日,一直延遲上映的電影《八佰》終於開始了點映之旅,並且會在8月25日全面上映。《八佰》第一輪提前點映票房已超過1000萬元,《八佰》可謂是口碑爆棚,觀眾們觀影熱情高漲。下面我們就來揭秘催淚戰爭片《八佰》的八大精彩看點,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