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喜歡董卿,喜歡她古典高貴的氣質,喜歡她出口成章的口才,還喜歡她滿腹詩書的才華。
有人說,董卿是一個才女,她只要往那裡一站,你就會覺得自己的氣勢比她薄弱很多。還有人說,在董卿面前,你才知道自己讀的書真的少。
央視從來不缺乏美女主持人,但是像董卿這樣越來越讓人驚喜和驚嘆的女主持人卻不多。董卿不是一朵花,她是一瓶好酒,越釀越香。
董卿真正讓人覺得驚喜的是這幾年,特別是《中華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的推出之後,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原來董卿是這麼有才而又謙卑的一個女子。
在《中華詩詞大會》中,董卿所表現出來的詩詞量是讓很多人張目結舌的。許多生僻的詩詞她也是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一點都沒有違和感。
而且,在這兩個節目中,董卿作為一個著名主持人,她所表現出來的素養也讓很多人感嘆。比如說在2017年9月份,央視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開播現場,節目請來了我國著名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因為老先生年邁,坐在輪椅上,董卿為了讓老先生和自己說話時不需要仰視自己,而三次單膝跪在老先生的側旁,讓自己來仰視老先生。這樣的行為和姿態,表現出一個主持人最美的涵養。也因此,董卿引來無數人的點讚和好評。
中華民族是個懂得尊老好幼的傳統民族,董卿雖然是一個成名的主持人,但在許老先生面前,她是晚輩,而且在成就面前,她也不如老先生那樣高,所以,這一跪,也體現出董卿對長者、對學者的尊敬之心。這是一份發自內心的尊敬,而只有一個懂得謙卑的人才會有這樣自發的行為!
一個剛剛好的女子,她不是體現在美貌之上,而是從涵養,從學識,從內心去徵服別人。而董卿,在一步一步走來的歲月中,很好地體現出這一點。
出生在上海的董卿,父母都是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父親對董卿的要求非常嚴格,很少表揚她,反而是經常批評。在父親嚴厲的批評聲中,董卿學會了認真、謹慎和執著的態度。她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達不到父親的要求,所以她每一次面對成功的時候都沒有沾沾自喜,而是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
曾經在一個節目中,看到董卿和她的父親一起接受採訪。董卿說,高考結束後,她本來覺得可以放鬆一下了,正準備和同學去哪玩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已經為她找好一份暑假工,讓她第二天就去上班。
董卿說,其實父親每年都是這樣,還沒到暑假,他就到處打電話,說你們單位有要招暑假工的嗎?不給錢的也可以,只要給她個機會去鍛鍊鍛鍊——
董卿說,小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在玩,她卻要在家裡讀書背詩詞;別的同學在談戀愛,她卻要不停地學習。
但是,直到今天,她才明白,原來,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收穫的。能夠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與父親的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
也可能從小養成了好學的習慣,董卿一直沒有放棄學習的機會。在上海的時候,她的工作比較輕鬆,她覺得不能浪費時間,就跑去大學進修。
最初考大學的時候,董卿是希望學表演的,但是父母不喜歡她進演藝圈。後來,她陪同學去面試主持人的時候,順便想考著玩,沒想到自己卻考上了,從此開始了主持人的生涯。
既然和原來的專業不同,董卿就趁著有時間去考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電視編導系,之後,又報考華東師範大學,並順利進入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2007年進入上海戲劇學院攻讀MFA藝術碩士學位。
正是這一次又一次地學習,讓董卿積累了更多的知識和文學素養。她的古典詩詞的知識量,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一次一次地提升自己,讓董卿以更加出色的自己出現在觀眾的面前。2007年「歡樂中國行」元旦特別節目中,她用機智和才華拯救的「金色三分鐘」,成為了主持學上一個完美的案例。董卿的才華為世人所熟知。
2014年,長期勞累的董卿決定給自己一段休息的時間,但這樣的時間她同樣用來學習——她以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進修。
在董卿看來,學無止境,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突破自己,才能走上更高的頂峰。果然,從美國歸來之後,《中華詩詞大會》上,她驚豔亮相。《朗讀者》出世,這也是她第一次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跨越。
《中華詩詞大會》讓我們見識了一個腹有讀書氣自華的才情女子;《朗讀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甘停滯、勇往向前的董卿。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一句話:比你優秀的人還是努力,你還有什麼資格偷懶呢?
同為女子,我們是否一如董卿那般勤奮?如果不是,我們沒有成功,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