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式英語》中的女性覺醒:用自愛贏得尊重與平等

2020-09-03 舒遙影鋪

近幾年,印度電影佳作頻出,從《我的個神啊》、《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摔跤吧!爸爸》,一部部有魔力的作品,讓我感受到了印度人腦洞大開的溫暖。而這部八年前的印度作品《印式英語,也是一部不容忽視的好片,連續不斷的戲點不斷積累直到最後爆發,環環相扣卻清晰有序。


喜劇電影的背後,是關乎女性的思想解放與自我覺醒。

《印式英語》這部影片也標誌著八九十年代印度印度頭號女星希裡黛玉Sridevi睽違14年後的復出。


「絕代佳人」影后希裡黛玉


2013年CNN為紀念印度電影一百周年做了一個全印度調查,把希裡黛玉選為「過去一百年印度最偉大的女演員」;英國《衛報》稱希裡黛玉是「印度電影的女王」。

她,就是印度國寶級傳奇女星——希裡黛玉。

她有一雙充滿神採的大眼睛,她漂亮還耀眼,是印度古典風範美的典範。

比起驚為天人的容貌,更讓人稱讚的便是她對印度電影史的影響。

她四歲從影,演過的各式各樣的角色不計其數,《一個母親的復仇》是她第300個銀幕角色。

在希裡黛玉的電影生涯裡,曾獲得四座Filmfare獎最佳女主角、一座特別獎,在寶萊塢堪稱傳奇。

希裡黛玉是鼎鼎有名的寶萊塢女皇,從60年代直至90年代,地位無可動搖,猶如鞏俐在中國的地位一樣。

只要看過希裡黛玉的表演,她一定會是那個深深打動你的熒幕女神。

為了相夫教子,超級女星希裡黛玉在1997年宣布息影。

而《印式英語》便是她息影14年後的回歸之作。

重新回歸後的她,已經年過五十,但演技依舊精湛,在2012年主演的《印式英語》,題材緊扣當下流行的女性主義,掀起了一波熱潮。

在本片中希裡黛玉飾演了一位喜歡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婦沙希,保守懦弱,整日受到丈夫和孩子的嘲諷,最後靠著自我增值重獲自信並贏得家人尊重。

也正是女神希裡黛玉精彩絕倫的演技,將片中這個複雜的角色完美地呈現給了觀眾。


打破印度傳統的女性勵志作品

影片的題材雖然為女性勵志,關注點在女性實現自我獨立上,但並沒有一昧鼓吹女權主義,而是表現在地位低下的印度女性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和自信,如何贏得家人和朋友的尊重。

我們都知道,因為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過很長一段時間,所以英語對於印度來說,就像中國的普通話,是官方語言。現在印度很多地方都以英語為母語,漸漸很多的印度人甚至不會說印度語。

本片的背景便發生在印度英語變得日常化的當下,家庭、學校、公司甚至大街上人們都在用英語交流。

在印度,英語水平是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有力標準。

希裡黛玉飾演的家庭主婦沙希生活美滿,有著一位事業成功的丈夫,還有一對成績優異的兒女。

但是因為沙希不懂英語,所以總是默默忍受來自女兒丈夫的明嘲暗諷。生活其實每天陪伴的只有人間煙火,親手製作的美味甜點拉杜球令人稱讚。


但老公說她生來就是做拉杜球的,女兒和朋友用英語聊天不屑母親在旁「反正她也聽不懂」,甚至想謊稱媽媽生病而拒絕讓媽媽參加家長會……


直到自己侄女結婚,沙希受表姐的邀請來到紐約幫忙籌備婚禮。

而初到紐約這個陌生的城市,人人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沙希茫然無措,連點一杯咖啡都因為語言障礙備受職責。連遠在家中的老公和孩子打來電話也是貶低她,沒有絲毫關心。


影片的前半段鋪墊略冗長,不過也是為了還原那種無助、自卑的氛圍,與「蛻變」後的女主沙希形成反差。

不過導演後半段用行雲流水的敘事,通過女主角細膩的性格和形象的蛻變過程把觀眾感動得一塌糊塗。

正是各種的差別對待、不尊重,讓沙希覺得自己應該有所改變,於是毅然決然地報名了英語輔導班,用四個星期學會了英語。

雖然四個星期不能徹底改變什麼,但至少證明了:可以改變。


「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就會連同周圍的一切都討厭。而當你學會愛自己,身邊的一切都會變得有吸引力,原本沉寂如死水的生活,也開始變得煥然一新。」

沙希最後在婚禮上用擲地有聲的英文致辭驚豔四座,讓自己的家人刮目相看,就連以往最瞧不起她的丈夫也小心翼翼地問出「你還愛我嗎」這樣的話語。

那聲「你還愛我嗎」也正是她努力結果的畢業證書。


婚姻中的弱勢一方總在呼喚幫助與尊重,但是得不到的時候怎麼辦?

家庭主婦沙希用自己的「蛻變」經歷告訴人們:那也不要緊,要學會自救。

在印度這樣男尊女卑的國家,女性生來就該為家庭服務成了傳統。而影片卻沒有刻意體現女性地位過於卑微的一面,沙希也以一個中產階級的形象出現,喚醒了女性意識,讓女性覺醒,活出自愛,才能重新感受到平等。

關於抉擇:浪漫愛情or家庭責任

電影中設置的男二角色讓情節更加真摯感人,影片立意也更加鮮明。

在家時,沙希是個被丈夫被女兒嘲笑的家庭主婦,可在完全陌生的紐約,她遇到了給了她久違的溫暖與讚美的人——一個浪漫溫柔又體貼的法國帥哥。

他稱讚沙希,你的眼睛就像乳白色雲彩上的兩滴咖啡那樣美。

他理解沙希的無助悲傷,仿佛一道希望之光照亮了她艱難的處境。

他也是唯一能讀懂沙希的人,他看見了沙希的天真可愛,還稱讚她為「藝術家」。

這樣一個含情脈脈、會說得滿口情話,還能關心讚美你的男人,誰能抵抗住呢?

沙希的神情足以看出她已經深深地動容了,畢竟少有人對她這般溫暖體貼,更重要的是那份真誠的尊重。

但是作為一個印度傳統的女人,她深深明白自己的責任與立場,她絕對不會拋棄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哪怕心裡是喜歡的,沙希還是拒絕了這位浪漫溫柔的法國男子,不給他任何機會。

但他們都感謝對方在自己生命裡的出現,像是一道炫麗的彩虹留下過驚喜。

因為法國男人,沙希知道了如何愛自己。


對於這段曖昧又近似乎「出軌」的感情戲,導演的處理相當聰明,既不能導向外遇,但這段情節的存在又必須有意義。

所以沙希和侄女的一段對話就剛好點醒了觀眾。

「我需要的不是愛,我真正需要的是尊重」。

侄女以為她拒絕法國男人是出於道德,但沙希表達的意思更加高級。

並不是有人愛你,你就該感激涕零地愛上他選擇他。

不,愛沒有什麼稀奇,我想要尊重。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愛情這一種東西是珍貴的,並不是每一個人溺水的人突然被人愛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這也凸顯了影片的立意——女性的價值並非是僅僅被人愛,更需要被人尊重。

出彩的細節處理:瑣碎細膩

在《印式英語》中,配角的存在展現了多元文化,看到過程中不得不感嘆印度電影眼界的開闊。

另外在這部影片中,關於細節的處理也讓人稱讚。

例如,

每日地鐵員工的真誠微笑。

去辦美國籤證時,因為蹩腳的英文,美國籤證官準備拒籤。

而大使館的印度工作人員,對籤證官說,

「你還不是不懂印地語就來我們國家了?」


在對性取向不那麼寬容的印度,沙希對同性戀者的態度也讓人驚訝。

她說,「你們覺得同性戀者不正常,他們還覺得你們不正常呢。」

還有女主沙希學會一個單詞在紐約街頭旋轉等等。

電影表現的瑣碎細微的細節也讓劇情更加飽滿,女主人公沙希的在影片中的形象也更鮮活細膩。

影片中也穿插很多印度元素。一些街頭的小吃,奶茶,印度的街景全部在中展現,他們並沒有去故意美化街道,住宿場所,這樣反而更顯得真實。他們在不遺餘力的宣傳他們的文化,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描述印度中產階級的電影,講述女性如何獨立的故事,告訴人們用自愛才能重獲平等與尊重。影片溫情但並不做作,漂亮的畫面,樸實的敘事,滿分的配樂,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印式英語》請救救菜英文....
    而今天我分享的電影就是《印式英語》,當然也有不少雷人翻譯,如《救救菜英文》,《紐約精讀遊》,不過我還是覺得國內的叫法比較正常。故事講訴了莎希(希裡黛玉 Sridevi 飾)一名喜歡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婦,因為終日把照顧家人生活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和時代逐漸脫節。不懂英語的莎希在生活中受到了丈夫和女兒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話題的減少讓她感覺到了危機的存在。
  • 只有平等,才能看見.《印式英語》觀後感
    沒過多久我就懂了,那時我來到了一個大家庭,領導是湖南人,手底下湖南人居多,其中另有兩個南方某省人經常在眾人面前用家鄉話高談闊論,搞的大家面面相覷甚是無趣。終於有一次領導爆發了,斥道咱們人南北加起來有7個省市,只有你倆不懂什麼叫尊重。 我的領導不知道怎麼用電影去表現人對這種尊重的需要,但是印式英語顯然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
  • 在男尊女卑的社會,她用《印式英語》贏回女性自尊
    《印式英語》是一部喜劇,卻飽含感人的動情點。題材雖為女性勵志,但不一味宣揚女權主義。深刻的情節體驗,讓觀眾獲得感官與思想的共鳴。影片最可貴的一點,是不露聲色地震破印度傳統,自然而得體地敘述了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
  • 印度女性溫馨勵誌喜劇片《印式英語》
    今天再佳片重溫一番~印式英語(2012) English Vinglish這是一部女性導演執導的電影作品。她蹩腳的英語讓她在機場、咖啡店等地方窘迫不堪。於是她鼓起勇氣,瞞著家人,在紐約報了一個英語速成班。在速成班上她遇到了一位法國人Laurent,Laurent對她一見鍾情,並窮追不捨。儘管莎希始終在躲著他,但她似乎也有些心動。莎希在家中並不受尊重,丈夫時常對她愛理不理,言語中透露著對她的輕視。
  • 印度電影神作《恆河英語補習班》,一部講述女性尊嚴,平等的電影
    📽📽📽我們在最近的文章中介紹了古印度歷史,今天來推薦一部與英語學習相關的印度電影,英語名字叫:English Vinglish.English Vinglish. 大陸翻譯為《印式英語》。不懂英語的莎希在生活中受到了丈夫和女兒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話題的減少讓她感覺到了危機的存在。
  • 印度電影:印式英語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印式英語中,莎希是一名喜歡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婦,因為終日把照顧家人生活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和時代有些脫節。不懂英語的莎希在生活中受到了丈夫和女兒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話題的減少讓她感覺到了危機的存在。
  • 《印式英語》:謝謝你讓我懂得愛自己
    在這部有些顛覆印度傳統電影的《印式英語》中,你可以找到與自己心靈契合的部分。我們之所以覺得生活充滿了焦慮和疲憊,是因為我們總是安於現狀。其實,什麼時候改變都不太晚。但願看了這部影片的你,可以像電影中的女主一樣。去學會改變自己,愛自己,成為一個不斷讓自己滿意的人。
  • 女人只有自己強大,才會贏得尊重!印度家庭喜劇電影《印式英語》
    服務員嘲笑沙沙沙沙無措慌亂之下打碎餐盤這下排隊的人也罵她蠢女人她忍不下去崩潰大哭因為不懂英語世界像充滿了惡意就在這時沙沙看見英語培訓班廣告四周學會英語看就很假但她不自覺記在心裡第二天趁著家裡沒人沙沙悄悄報了名她不想其他人知道
  • 小夢陪你看電影(第三期)《印式英語》
    本期主題:《印式英語》3.        參與孩子年齡:9——12歲4.        參與人數:30人5.        主辦單位:武漢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武漢零星策劃有限公司6.        時間:2018年3月18日9:30——11:307.
  • 女性是如何走向平等,走向獨立的?
    但是男女平等這件事情上,從來都沒有實現過,對於女性的歧視,一直都存在。很多人會說,沒有啊,我們很尊重女性呀,法國有一部喜劇電影《男人要自愛》,劇中把女性日常用男性來替換,會發現我們對女性歧視這麼嚴重。比如男人每天要刮腿毛、穿短裙,還要做出小鳥依人的神情,在公司當中只能做秘書、護士這類輔助性的工作,當遭遇性騷擾的時候,會把責任歸結到你穿著,你的日常言語等。
  • 女性一定要自尊自愛,這樣才會在生活中自信,自強不息
    導語:歡迎來到潘榮坤說三農,女性一定要自尊自愛,這樣才會在生活中自信,自強不息。不管一個女人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她都應該在婚姻和愛情中保持平等的態度。這種平等,無論在地位上還是情感上,都沒有高低之分。如果想得到一些東西,有人放棄做人的起碼尊嚴,那麼你的個性就會消失。
  • 推薦一部好電影《印式英語》
    關於《印式英語》這部電影,他說他深深地覺得這是一部太優秀的電影,今天我看過之後,我也深深地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我更要深深地感謝他的分享和推薦。影片講的是一個普通的印度家庭婦女,她在家庭裡任勞任怨的付出,但同時也失去了自我,她的丈夫女兒都很不屑她,很不尊重她,疏遠她,這讓她內心很苦悶,生活很暗淡。
  • 致每一位女同胞:做自尊自愛自強自信的自己
    該節日的設立,首先表達的是對佔世界總人口近一半的婦女同胞在社會經濟、政治方面取得與男性平等的權利上的尊重。我們在享受這個節日的同時更不要忘記,這個節日的由來是抗爭而來,女性正是通過不斷的抗爭,才能與男性一樣接受教育、工作、擁有財產、有政治權利等。    抗爭而來的權利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做強自己。首先,女性同胞們要學會尊重自己。
  • 對不起,你嘲笑的「印式英語」,可能才是「最純正的」國際英語?
    高種姓婆羅門說梵語,穆斯林上流社會講波斯語,而英語向任何階層的人開放。文/柳展雄莫迪率領印度人民黨贏得2019年印度大選,保住議會多數席位,成功連任。總理尼赫魯跟總統薩瓦帕利·拉達克裡希南聊天,也只能用英語。在殖民統治中,少數知識分子、企業家、政治家接受西式教育,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是這個國家3%的金字塔頂尖人群,精英中的精英。憲法規定英文為國語之一,僅僅是權宜之計。在獨立後初期的反西方、反資本主義氣氛裡,精英階層把英語當作純粹的工具來用,家裡關起門來仍然說母語方言。
  • 專家談「日語課件中有歧視女性言論」:平等尊重是基本的底線
    三峽大學一名教師的趣味日語選修課PPT中現歧視女性言論,三峽大學對其作停課處理,並開啟全面調查。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該PPT頁面將日語五十音的讀音、字形與歧視女性的內容相聯繫。例如「你想用刀子逼迫一個女人還能幹什麼呢?……所以讀me。」
  • 女人要自愛,男人就不要了?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雌性還是雄性,都因為性別承受著各種不平等的待遇。但在這一點上,敢站出來的反而是女性。前幾日小殺弟弟看到了一部法國喜劇電影《男人要自愛》,電影是好電影,讓我思考良多,但看完電影後又確實覺得有些彆扭。電影的設定很大膽,主角穿越,整個世界從男權社會變成了女權社會。這樣的設定其實會帶給男性甚至大部分女性很大的不適感。
  • 真正的人人平等,無關性別,所以《男人要自愛》!
    《男人要自愛》故事劇情中不是塑造女權社會,更不是強權崇拜,正是用性別完全置換去諷刺男權已如此根深蒂固。先讓你性轉男權社會,等到自己和男主一起慢慢接受這些設定時,結局的對比就是震撼的點睛之筆,讓你重新審視了社會乃至自己的生活,伴隨著女權口號結束很贊,配樂很棒。
  • 《男人要自愛》男人要自愛
    如果把以上的種種,男女倒置來看看:女人對身材、膚色、長相的要求,都是以取悅男性審美為主的;商場路邊廣告牌上隨處可見的性感裸露美女;酒吧餐館服務員多為女性,且遭到客人的言語調戲乃是常態;校園裡的一個女孩喜歡上一個帥氣男孩,卻遭到為對方口交的要求,別無選擇的她只能選擇接受;婚姻中丈夫出軌,長輩們卻勸導這完全不算什麼,女人應該看開點;如果婚姻中丈夫對妻子失去了「性趣」,肯定是女人當了黃老婆,放棄了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