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尊女卑的社會,她用《印式英語》贏回女性自尊

2020-12-20 8分電影

《印式英語》是一部喜劇,卻飽含感人的動情點。題材雖為女性勵志,但不一味宣揚女權主義。深刻的情節體驗,讓觀眾獲得感官與思想的共鳴。

影片最可貴的一點,是不露聲色地震破印度傳統,自然而得體地敘述了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

電影開場,沙希沉浸在人間煙火中,人人都饞她親手做的美味點心拉杜球。

儘管廚藝再高超,也只是個難登大雅之堂的家庭主婦。受英國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後,在印度,英語水平是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有力標準。

而這個標準,也成了丈夫和女兒嘲笑沙希的正當理由,並慢慢淹沒了她的自尊。都說家永遠是愛的港灣,而此刻又有誰來溫暖她的港灣呢?

後來沙希前往紐約參加婚禮,並在偶然接觸的英語班上結識了一群有趣的朋友。

刻苦學習後,沙希在婚禮上自信流暢的英語致辭驚豔四座。

影片中的對白直觀地傳遞出人物個性。丈夫要獨享沙希的手藝,並不想與她過多交談,體現了強烈的佔有欲和大男子主義。

沙希霸氣回應女兒的無禮言辭,骨子裡渴望能擁有自尊。

紐約人粗魯的言語展示了巨大的文化差異,瞬間擊垮沙希的自尊。

法國男子鍥而不捨地表達愛意,盡顯溫暖的浪漫風情,與其他人形成鮮明對比。

本片與寶萊塢歌舞電影大不相同,適當地呈現歡快節奏,也有飽滿而刻骨銘心的情節敘述,動與靜相得益彰。

沙希初到繁華的紐約時,和侄女一起徜徉在金碧輝煌的大街,這時的音樂熱鬧又稍稍帶點野性,而鏡頭掃過的全是奢侈名牌。

這意味著沙希已經從家庭的束縛中逃離出來,見識到了多彩的世界與人們自由獨立的個性,釋放了最本真的自我。

但畢竟不會講英語的沙希不屬於紐約,短暫狂歡過後還是難以融入其中。最難忘的場景,是接下來沙希在咖啡館怯怯地點餐,聽不懂英語而耽誤排隊被訓斥,慌忙地從包裡翻出零錢卻撒滿一地,撞翻顧客的薯條而被大聲辱罵……一連串的失誤刻畫出一個卑微渺小的沙希。

此時沙希跑出咖啡廳,局促不安的悲傷音樂伴隨著抽泣聲陣陣響起,鏡頭也跟隨著她一路顛簸搖晃,

空間壓抑,令人緊張而不知所措。

四周走動的人群也被模糊虛化,只能看到沙希獨坐在椅子上痛哭抹淚,孤獨與隔離感一目了然。

直到法國男子從身後走來,深沉的音樂才漸漸弱去,仿佛一道希望之光照亮了艱難的境地。

女主人公沙希的神情和動作在影片中被刻畫得鮮活細膩。她會和兒子跳傑克遜的舞蹈。

第一次坐飛機充滿新奇地瞪大眼睛。

因為學會一個英語單詞而在紐約街頭轉圈歡舞。

沙希最吸引人的是那雙閃著淚光的大眼睛,每次委屈時都會默默地轉頭流淚。滿懷欣喜去家長會卻被女兒憤怒地嫌棄,近景中的沙希難過地側過臉暗自流淚。

沙希糟糕的英語讓她無比難堪,此時的悲傷情緒到達頂點,痛苦的神情深入人心。近景中沙希的萬般無助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心生憐憫仿佛置身其中。

影片的大膽風格展露得並不強烈,而是把握了恰到好處的分寸。

法國男子是唯一能讀懂沙希的人,他看見了沙希的天真可愛,並稱讚她為「藝術家」。

沙希的神情足以讓觀眾感受到她已經深深地動容,畢竟少有人對她這般溫暖體貼,更重要的是那份家人給不了的尊重。

但內斂顧家的印度女人沙希,最終還是守住底線,拒絕了這位溫柔浪漫的法國男子。而此刻含情脈脈地相互凝望,或許早已是過分的親密。

而當法國男子給沙希送出可麗餅時,沙希只是若隱若現地眼泛淚光,心境卻萬般複雜。

這時畫框中沙希背後站著法國男子的身影,象徵著他走進了沙希的世界卻無法長久駐足。

隨後兩人的距離由遠變近,再由近變遠,也傳達了沙希內心的糾結與無奈。

最後分別時沙希越走越遠,二人相互背對著,都露出了寬慰的笑容。他們遺憾又欣喜,不管他們最終能否走到一起,都至少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過驚喜。

除此之外,沙希面對英語班的同性戀老師和同學,並未嗤之以鼻,而是笑著鼓掌為他們送出真摯的祝福。

生於對性取向不那麼寬容的印度,沙希如此舉動十分令人驚訝。正如侄女所說的,沙希與傳統的家庭主婦不同,是一位擁有自由思想的新時代女性。

最後沙希在婚禮上落落大方地用英語致辭,「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就會連同周圍的一切都討厭。而當你學會愛自己,身邊的一切都會變得有吸引力,原本沉寂如死水的生活,也開始變得煥然一新。」

這場旅程抹去了她暗淡無光的前半生,並讓她學會了用自愛詮釋自尊。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自尊。

「男人做飯是藝術,女人做飯是義務。」如果聽從別人的定義只會丟失自我,壓抑閃光的靈魂。懂你的人,會感謝你的出現,但不求你只為他而存在。

愛你的人,會永遠愛你驕傲的姿態,而不是言聽計從的討好。只為自己活一次,難道這樣簡單的願望也不被允許嗎?你說一聲,他道一句,閒碎的言語足以掩蓋自己內心的聲音。

身處混沌的時候,我們唯有拋開複雜的一切,才能夠清楚聆聽自己的心聲。

蛻變後自信的沙希為萬千印度女性樹立了優秀的榜樣,這也是導演的用意所在。

一個男尊女卑的國家,充斥著封建腐朽的陋習。而影片卻沒有刻意體現女性過於卑微的一面,沙希也以一個中產階級幸運兒的形象出現,喚醒了女性的時代危機感並學會自強不息,這份希望就是送給觀眾最好的禮物——即使深處陰溝,也要仰望星空。

勇敢地為自己綻放,才會迎來別樣的可能,用自愛詮釋自尊。

文/鍾聃斐

相關焦點

  • 《印式英語》中的女性覺醒:用自愛贏得尊重與平等
    而這部八年前的印度作品《印式英語,也是一部不容忽視的好片,連續不斷的戲點不斷積累直到最後爆發,環環相扣卻清晰有序。《印式英語》這部影片也標誌著八九十年代印度印度頭號女星希裡黛玉Sridevi睽違14年後的復出。
  • 印度女性溫馨勵誌喜劇片《印式英語》
    這是深秋小屋公眾號剛建立時推薦的一部女性電影。今天再佳片重溫一番~印式英語(2012) English Vinglish這是一部女性導演執導的電影作品。覺得她只是一個家庭主婦,只能做飯、做家務。而女兒也因為她英語不好,時常對她不耐煩、大吼大叫。 Laurent當眾讚美她,她說:好久沒人這麼跟我說了。是繼續作為一名傳統印度女性相夫教子?還是放下盤發,脫下紗麗,成為美麗的摩登女郎?
  • 《印式英語》請救救菜英文....
    雖然舞蹈依舊,雷點時現,但印度電影對於社會及個體的思考已然有了顯著的提升,甚至足以讓跨越國界的我們產生共鳴。而今天我分享的電影就是《印式英語》,當然也有不少雷人翻譯,如《救救菜英文》,《紐約精讀遊》,不過我還是覺得國內的叫法比較正常。
  • 印度電影:印式英語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印式英語中,莎希是一名喜歡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婦,因為終日把照顧家人生活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和時代有些脫節。不懂英語的莎希在生活中受到了丈夫和女兒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話題的減少讓她感覺到了危機的存在。
  • 悼念印度國寶級演員希裡黛玉,感謝那些為女性發聲的演員們!
    像小迷妹等祖國花朵或許無法親眼目睹她巔峰時期的美顏盛世,即使現在看依然很美。但是她的復出之作《印式英語》卻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勇於衝破傳統觀念,用自己的行動和意志贏回尊重的印度媽媽,這個形象不僅在印度電影中獨樹一幟,也在另一方面鼓舞著地位低下的印度女性。
  • 《印式英語》觀後感
    沒過多久我就懂了,那時我來到了一個大家庭,領導是湖南人,手底下湖南人居多,其中另有兩個南方某省人經常在眾人面前用家鄉話高談闊論,搞的大家面面相覷甚是無趣。終於有一次領導爆發了,斥道咱們人南北加起來有7個省市,只有你倆不懂什麼叫尊重。 我的領導不知道怎麼用電影去表現人對這種尊重的需要,但是印式英語顯然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
  • 《印式英語》:謝謝你讓我懂得愛自己
    在這部有些顛覆印度傳統電影的《印式英語》中,你可以找到與自己心靈契合的部分。我們之所以覺得生活充滿了焦慮和疲憊,是因為我們總是安於現狀。其實,什麼時候改變都不太晚。但願看了這部影片的你,可以像電影中的女主一樣。去學會改變自己,愛自己,成為一個不斷讓自己滿意的人。
  • 《最美逆行者》口碑暴跌:無視女性社會價值,是我們共同的悲哀
    於是,久而久之,社會上便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思潮。 古代社會要求女子三從四德,多數家庭都不會讓女子讀書。即便讓讀書,讀的也是《女誡》、《女訓》、《列女傳》等,教育女子要順從、知禮、守節。 對古代女性來說,唯一的職責是照顧家庭。女性不能參與社會競爭,這大大方便了男性對整個社會的控制。
  • 國人錯判的男尊女卑,日本是母系社會
    日本社會常被誤解為婦女地位低下、男尊女卑。在中國婦女眼裡當「家庭婦女」好像是個沒有面子的事情。實際情況是這樣嗎?在國人眼裡,日本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往往給人以卑微謙恭、在男人面前抬不起頭的印象。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日本婦女往往是忍辱負重、勤儉持家的形象。在日本公司中女職員要為男職員沏茶倒水,即使再努力,也很難升到高級管理職位,結婚後還不得不辭職做家庭主婦。
  • 對不起,你嘲笑的「印式英語」,可能才是「最純正的」國際英語?
    總理尼赫魯跟總統薩瓦帕利·拉達克裡希南聊天,也只能用英語。在殖民統治中,少數知識分子、企業家、政治家接受西式教育,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是這個國家3%的金字塔頂尖人群,精英中的精英。憲法規定英文為國語之一,僅僅是權宜之計。在獨立後初期的反西方、反資本主義氣氛裡,精英階層把英語當作純粹的工具來用,家裡關起門來仍然說母語方言。
  • 在中國,為什麼會男尊女卑?
    原因很簡單,大家覺得丁璇作為一個女性,比直男癌還直男癌引起社會不滿的是她很多奇葩言論,更可氣的打著傳統文化的旗號,那首先要搞清楚這些是傳統文化嗎?為什麼丁璇要這麼講,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她完完全全是狒教思維狒教認為,你這輩子之所以這麼苦,或者被人欺負,是因為你上輩子欺負人了,所以這是還債。
  • 主演《印式英語》的印度女星被證實溺亡於浴缸 阿米爾汗發文悼念
    寶萊塢一代女皇希裡黛玉突然離世,享年54歲,當時她在杜拜參加家庭成員婚禮。 2月26日,杜拜警方向黛玉的家人以及印度領事館代表公布了法醫鑑定報告,報告稱希裡•黛玉是在酒店浴缸心臟驟停後溺亡。不過大多中國觀眾直到2012年的《印式英語》,才知道這位實力與美貌並重的印度女明星。
  • 推薦一部好電影《印式英語》
    關於《印式英語》這部電影,他說他深深地覺得這是一部太優秀的電影,今天我看過之後,我也深深地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我更要深深地感謝他的分享和推薦。影片講的是一個普通的印度家庭婦女,她在家庭裡任勞任怨的付出,但同時也失去了自我,她的丈夫女兒都很不屑她,很不尊重她,疏遠她,這讓她內心很苦悶,生活很暗淡。
  • 老公出軌卻把錯誤歸咎於自己,女性的低自尊是如何產生的
    ,大多數女性在得知真相後會憤怒或茫然但也有個別來訪者不同即使是面對她先生頻繁的出軌她也沒有因此和先生吵架,她只是感到很傷心認為先生玩完了能夠回家,她就很滿足了在他們的親密關係裡,她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並沒有把自己和對方放到一個平等的位置上。
  • 小夢陪你看電影(第三期)《印式英語》
    本期主題:《印式英語》3.        參與孩子年齡:9——12歲4.        參與人數:30人5.        主辦單位:武漢市少年兒童圖書館 武漢零星策劃有限公司6.        時間:2018年3月18日9:30——11:307.
  • 林有有用青春挑釁顧佳,野心吞沒了自尊的她,對許幻山是真愛?
    這是剛進入社會的林有有眼中的許幻山,她看到的許幻山是片面的,因為她的過往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人。比如林有有要買毛巾,但是許幻山告訴她毛巾不乾淨,自己家裡都用洗臉巾。而這不是第一次讓林有有覺得自己和許幻山的生活有關。
  • 我要用怎樣的平淡,才能贏回我那因愛你而碎了一地的自尊
    我要用怎樣的平淡,才能贏回我那因愛你而碎了一地的自尊1: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愛情有鬧有和,才叫情趣;心情有悲有喜,才叫體會;日子有陰有晴,才叫自然;聯繫時有時無,才叫珍貴。
  • 古代「男尊女卑」,能嚴重到什麼地步?
    配圖-《搗練圖》局部在中國古代,男尊女卑作為封建糟粕思想影響中國了數千年。古代婦女地位十分低下。那麼男尊女卑這個封建糟粕,究竟能嚴重到何種地步呢?首先體現在政治方面。古代婦女是嚴謹參加整治活動,這點早在《周易·家人》中說道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
  • 因為男尊女卑,因為女性沒同等的機會!
    很多人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男性在力量上碾壓女性,在瑜伽體式練習中佔有絕對的優勢,所以瑜伽大師都是男的。也許這是原因之一,但是我個人卻不贊成這是主要原因。最簡單直接的理由就是:被我們現在稱為瑜伽大師的艾揚格那一代人,比拼的從來不是體式。既然評為大師的條件不是看體式,或者不完全是看體式,那怎麼能說男性力量強在體式練習上有優勢,所以男性容易成為大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