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題FA揮】「菜」出國門?中國元素何時蛻變中國製作?

2021-02-27 愛喝假酒的FA

下班回家抿一口,喝了假酒有FA說!

Hello艾瑞巴蒂,我是你們的女王大人!

《只狼》上線以來,主機區一片祥和。有玩家做了一個將「死」替換成「菜」字的MOD。

據說這個「菜」字,讓很多國外玩家不解,為此日媒還認真的翻看了《漢語詞典》並發表文章,向日本玩家介紹了「菜」究竟是什麼意思……

再想想,除了這次「菜」的中國文化輸出,像《守望先鋒》裡「不洗澡」的小美、再次跳票的《全面戰爭:三國》、《榮耀戰魂》裡的中國陣營等等,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出現在了各種全球大作裡。那咱們就來聊聊遊戲裡的中國元素。

「悟空」我就不多說了,頻繁出現在各大遊戲裡開花就完事了,還有大大小小各種三國題材,甚至是……王者榮耀……

不過說起來,最初中國元素出現的遊戲,大多都是格鬥遊戲。自從李小龍用中國功夫改變了西方人眼中的國人形象,各種格鬥遊戲裡,也能看出很多人物都有李小龍的影子,《街頭霸王》的飛龍,《鐵拳》的馬歇爾·洛等等。

策略類遊戲中也有不少中國元素,《帝國時代》中從不缺席的中國文明,《文明6》裡各種風格的茉莉花,《紅色警戒2》火爆全國網吧的「共和國之輝」MOD等,說起來《文明6》裡,隨著科技進程不斷變換風格的茉莉花,真的是把我都給驚豔到了,好聽!

其他遊戲裡還有一些虛構出來的中國人物形象也有不少,像《守望先鋒》的美媽,《生化危機》的Ada Wong(艾達·王),《輻射4》的趙船長,《刺客信條編年史:中國》的少芸等等。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戰地4》的中文語音了,《友軍之圍》簡直不要太搞。

很多遊戲的場景也表現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看門狗2》裡的唐人街,《古墓麗影2》的長城,《生化危機6》裡的「蘭祥市」,《守望先鋒》裡的灕江塔等等。

前有wow的「潘達利亞」這種十分「中國風」的版本,後有DNF馬上要推出的的《東方藍圖計劃》。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不小的興趣,雖說跟迎合我國市場有很大關係,但是,作為一個玩家,我還是想擁有一款,由最熟悉我們文化的自己人,做出來的國產大作,而不是看著屬於華夏文明的「三國文化」被「隔壁」拿去一通大改之後備受關注。

其實,近幾年也並非只有坑爹的國產遊戲,也不是一提到「武俠」就一堆藥丸。適合和好基友一起玩耍的《失落城堡》;製作雖小,但誠意十足的《符石守護者》;讓海外玩家在評論區留言「We need English」的《太吾繪卷》;

讓玩家們思考良多的《中國式家長》;種菜種到國外去的《波西亞時光》;最近大熱的互動遊戲《隱形的守護者》;還有我自己特別特別喜歡的古劍系列,唔仙劍系列和軒轅劍系列嘛……這好像又是另一個大話題了,咱們下次再說。

看看,也沒有很差啊。

林克遊歷海拉爾大陸,少俠們也一樣可以闖蕩神州大地。

蘿拉探險尋寶出生入死,摸金校尉也一樣可以分金定穴看纏山。

奎爺覆滅奧林匹斯眾神,齊天大聖大鬧天宮也一樣可以盪氣迴腸。

多給點時間,要相信,國產遊戲,一定會好起來的。

相關焦點

  • 最新夏常服帽突出中國元素和我軍特色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崔麗)經中央軍委批准,8月1日起,全軍將統一換發佩戴夏常服帽,取代貝雷帽。    據際華集團有關人士介紹,17夏常服帽是與現行軍服中的07式夏常服配套的新式軍帽品種,設計上突出了中國元素和我軍特色,更加符合中國軍人的臉型和氣質,是對07式軍服體系的優化完善,能夠更好滿足官兵夏季佩戴需要。
  • 亞洲菜的代表是什麼?中國菜還是日本菜?老外的選擇出乎你的預料
    可現實生活中,在西方那些人眼裡,一說到亞洲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料理。而作為世界三大烹飪流派之一的中國菜,其影響反而不及日本料理。普及度甚至不及泰國菜和韓國菜。下面小編就總結一下中國菜在西方「沒落」的原因。一、中國菜菜「出道」時間太晚。雖然中國的飲食文化幾乎和歷史一樣長,但真正走出國門還是改革開放以後。
  • 中國古代建築元素
    中國古代建築元素01碑碣(Stele):古代把長方形的刻石叫碑。把圓首形的或形在方圓之間,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秦始皇刻石紀功,大開樹立碑碣的風氣。東漢以來,碑碣漸多,有碑頌、碑記、又有墓碑,用以紀事頌德,碑的形制也有了一定的格式。
  • 創意中國菜(中餐廳風潮)
    中國廚藝聯盟 優酷網聯合出品(味覺江湖)視頻優酷網搜索(味覺江湖)點擊查看 ,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關注當中餐開始模擬西餐,它已經換了一個模樣,比如從21世紀初才開始流行的創意中國菜。就像100年前,人們在門上懸掛松柏模仿西方,如今的先鋒派廚師們在盤子裡作畫,在傳統的菜餚裡加入一些羅勒、香草或者藏紅花,在中國豆腐裡摻入奶酪,在醬汁中添加一點魚露與檸檬。這不是模仿,而是創新。
  • 「火出國門」的5部劇,朱一龍、譚松韻各一部,榜首劇情太甜了!
    「火出國門」的5部劇,朱一龍、譚松韻各一部,榜首劇情太甜了!第1部:《香蜜沉沉燼如霜》這部劇有多火,自然不用多說,畢竟楊紫、鄧倫、羅雲熙主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可是一部現象級的網劇,在筆者看來,這部劇的虐心程度,僅次於《東宮》和《仙劍奇俠傳一》,並且該劇也成功「火出國門」,在海外都有著不俗的熱度。
  • 滿眼都是中國傳統元素
    在林懷民舞蹈的審美結構中,中國元素是最明顯的一個層次,同時也最外在、最表面的一個層次。何謂中國元素?簡單地說,凡是被大多數中國人認同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並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均可視為「中國元素」。
  • 美劇中出現的中國菜,都是什麼鬼東西?
    近年來,美劇中帶有中國元素的情節越來越多,讓我們在看美劇的同時,也倍感親切。
  • 韓國菜比中國菜好吃?日本人都覺得尷尬了
    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一書中就有關於製作泡菜的講述。在介紹泡菜的時候還有韓國人說:這是我們祖先最偉大的發明,使用豪華的作料,雖然常見但是最卓越的味道,我一年到頭吃都不會厭煩。韓國人對泡菜的評價那麼中國菜好吃還吃自詡世界上最好吃的韓國菜好吃,外國人是怎麼說的?
  • 旅美演奏家:中國樂團出國要帶好作品別搞大雜燴
    旅美演奏家:中國樂團出國要帶好作品別搞大雜燴 原標題: 雖然這部作品創作於20年前,吳蠻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憑藉這部作品獲得過格萊美最佳獨奏與樂隊獎,過去也多次與外國樂團合作,但帶著這部作品與中國樂團合作巡演還是第一次。在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巡演結束時,吳蠻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樂團出國演出有很多,一定要帶好作品出來,才會有影響受關注,我最怕的就是什麼樣的作品都擱在那裡,像個大雜燴。」
  • 美食丨孔府菜:最典型中國官府菜
    而中國唯一歷代不倒的貴族府第的菜品——孔府菜由於孔府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所處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來。日前,全球最早的孔府菜影像資料在濟南首次公示。現場公布的1984年拍攝的中國孔府菜紀錄片,是有影視技術以來第一次拍攝的孔府菜現場製作影視片,原樣原版,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歷史記錄。最早孔府菜到底什麼樣?原料有多珍貴?紀錄片中,最後一位世襲孔府菜廚師葛守田為我們揭開了孔府菜的神秘面紗。
  • 薛城區鄒塢鎮3名老兵獲得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志願軍戰士形象、70束光芒、和平鴿、五星、桂葉、箭頭......一個個元素組成了寓意和平、正義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10月19日上午,記者在棗莊市薛城區鄒塢鎮中陳郝村91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韓繼友家中看到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薛城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鄒塢鎮相關負責同志親手把紀念章掛到了韓繼友老人的胸前。凝視著胸前的紀念章,這名老戰士眼含熱淚、思緒沉重,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親身經歷的戰鬥歲月。
  • 中國小哥出國後瘋狂吐槽海外生活 網友: 過於真實!
    一位來自中國上海的小哥Kevin不僅將他的親身經歷說了出來,還拍成了短片,在網絡上爆火,光是在Youtube平臺上就收穫了近30萬的粉絲。 Kevin雖然出生在中國,但是在美國生活了多年以後,已經成為了一個十足的「native speaker」(本地人)。
  • 《中國新歌聲》第三季開錄,《中國好聲音》何時回歸?
    2012至2015年,《中國好聲音》連續播出4年,屢創收視紀錄,在精良製作與平臺優質品牌影響力的雙重加持下,「中國好聲音」成長為目前國內最具文化辨識度與商業價值的綜藝IP。眾所周知,花天價從Talpa手中購買《TheVoice Of…》模式版權的唐德公司,曾於2016年提出《中國好聲音》中文節目名應歸屬荷蘭Talpa公司所有,並授權唐德使用。
  • 中國最早的獨山玉製作起於何時?年度河南考古項目扎堆兒「PK」成果
    聞名於世的南陽獨山玉,最早製作工藝起源於何時?考古工地上幹活的為啥都是包頭巾大媽而並非考古學者?這些看似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如今都有了答案。  12月14日,2020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會在三門峽市開幕,除了來自全省各相關省轄市文物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參會外,還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安陽師範學院、洛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參加了會議,210餘名與會代表齊聚一堂,對在2020年河南考古所獲得的成果進行交流總結。
  • 中國風婚紗照元素有哪些如何拍出滿意的中國風婚紗照
    中國風婚紗照元素有哪些如何拍出滿意的中國風婚紗照,卡萌視覺小編今天就來看看想要拍攝一組滿意的中國風婚紗照,有哪些元素是可以添加在照片中的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元素賺錢 為什麼中國拍不出《功夫熊貓》?
    中國元素賺錢 為什麼中國拍不出《功夫熊貓》?  「這是個經典的小人物故事,中國背景、功夫這些只是門面。我們不是特意拍中國故事,而是拍一個好故事,關於有夢的小人物如何追夢的過程。」20日,《功夫熊貓》編劇、夢工廠動畫編劇兼監製Glenn Berger在香港的一場研討會上說。  香港國際影視展舉辦的這場專題研討會上,主題是探討「編劇新趨勢:以亞洲元素為主題的環球賣座電影」。
  • 法國人最喜歡的中國菜,排名第一的竟然是……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相信在長期在國外生活過的小夥伴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剛剛出國的時候,對精緻的西餐充滿了熱情,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便招架不住法棍、奶酪的每日「襲擊」,開始思念起中國美食。
  • 打太極拉二胡 "功夫熊貓"中國元素解析
    "功夫熊貓"中國元素解析  《功夫熊貓2》一開場,夢工廠的經典標誌小孩子坐在月亮上垂釣就被改成了皮影戲效果的烏龜大師坐在月亮上釣魚。這一幕似乎預示了影片的中國元素會比第一部更多、更深入。越來越多的好萊塢電影來中國取景拍攝,越來越多的西方電影人在電影裡以中國文化作為自己的靈感來源。   2008年的《功夫熊貓》曾引起了關於西方人表現中國文化的大討論。四年過去,《功夫熊貓2》把中國元素、東方精神吃得更透,表現得更好。而我們耳邊還響著抵制文化入侵之聲——這隻叫阿寶的熊貓到底是誰的孩子?《功夫熊貓》系列中的中國元素到底有多少?是否真反應出了我們的文化精髓?
  • 中國電信隨身WiFi,出國上網神器
    出國旅遊,本來就是一件享受快樂旅程的事情,如果因為一些小事情耽誤了整個行程的美好,那真的是特別的不划算
  • 《王國》第三季 滿滿的中國殭屍元素
    第一,是劇情節奏快上快落,除了負責編劇的金銀姬居功至偉,可能也跟製作過程有關:原本《王國》希望製作一季八集,後來在拍攝過程超支,因此才縮短至六集,也因此本來的劇情便濃縮為六集,將不必要的支節去掉,令劇情伏線與高潮此起彼落連綿不斷。更絕的是第二季將第一季鋪下的伏線如燒爆仗一樣連珠爆發,促成普遍觀眾認為(第二季比第一季更好看)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