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成績可圈可點:追劇的觀眾多了 作品的格調高了

2020-12-25 央廣網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的人們日常文化消費結構與往年呈現巨大差異。較長時間的居家抗疫,家庭大屏在其中發揮了撫慰大眾焦慮情緒的重要社會作用,不僅有豐富的電視內容供給,漸臻成熟的網絡視聽也為之賦予了更充分的想像空間。

一段時間的宅家生活,使「追劇」成為多數人的主流文娛選擇。今年的中國劇集市場逆勢成長,無論在影響力和口碑層面都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尤其在網劇領域,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的網劇有效播放量達896億,同比去年提升近兩成。這一方面固然源於特定背景下的社會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厚積薄發的直觀結果。從「野蠻生長」到「良性循環」,劇集工業化已步入新階段,無論在理念與實踐、結構與體系、過程與結果等方面都收穫了頗為可觀的成效。

關注小人物命運,強化對現實生活的思考

為匹配疫情期間的內容消費需求,今年上半年各大平臺推出的網劇總量較之去年同期增長兩倍以上,創近年來上線規模之最。其中,既有如約而至的新劇,也有及時調整編播策略後實現應急供給的儲備劇,臻於成熟的內容生產體系支持了網劇市場的繁榮,更有《我是餘歡水》《龍嶺迷窟》《隱秘的角落》等現象級網劇持續引發關注,有「量」也有「質」的精品化策略獲得觀眾認可。

從題材內容看,現實主義唱主角,回應時代脈搏有力度、有熱度。《我是餘歡水》關注小人物的遭際與境遇,荒誕的筆觸強化對現實生存與生活的反思,「人人皆笑餘歡水,人人皆是餘歡水」意味深長,令人唏噓;熱播劇《隱秘的角落》既是懸疑劇也是家庭劇,在戲劇張力之下是對人性善惡與青少年教育議題的觸及;而聚焦諸種女性議題的《不完美的她》,雖面臨結構鬆散、本土化成色不足等爭議,但總體為觀眾描摹出了一副鮮活、真實的當代女性生存圖鑑;「小而美」的青春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成為口碑劇黑馬,溫暖又明亮的成長敘事給予年輕觀眾關於青春的真實共情。

從製作水平看,「速食化」創作降溫,市場尊重品質劇作、回歸演技本位,節奏緊湊、耐人尋味的匠心之作受到觀眾喜愛。在改編劇備受爭議的背景下,《龍嶺迷窟》收穫意外之喜。該劇在保證原著還原度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融入民間傳奇等傳統文化要素,凝練的篇幅營造出異質的審美想像空間;同類型作品《重啟之極海聽雷》亦可見改編層面的用心,加之風格化的樣式、有情節密度的敘事成就另一例口碑之作。此外,《傳聞中的陳芊芊》《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作品大膽起用貼合角色形象的新人演員,打破「流量至上」的選角思路,形成亮色表現。

從社會反響看,包括上述作品在內的精品劇集,或促成社會話題,或塑就口碑熱度,於不同層面引發大眾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近年同期市場表現,今年上半年湧現的現象級網劇數量劇增,作為「社交貨幣」的網劇正表現出越來越廣泛的影響力。在精品化策略的影響下,網劇與電視劇「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今天的網絡視聽業已然構成人們觀劇、追劇的重要陣地。

 優質內容與觀眾有機互動,為劇集市場發展造血

網絡視聽的圈層化效應,勢必為之迎來有別於電視業發展的不同路徑軌跡。面向垂直、細分受眾人群的內容業態迭代,亦為提振網劇工業化水平創造出更充分的可能性。強調多元的類型化發展,一併催生出行業結構化的轉型升級。

復盤近一階段的網劇市場表現,一大亮色在於其類型化成色實現了較為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無論是《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唐人街探案》《嘆息橋》等懸疑劇嘗試觸摸更堅實的現實主義內核,或是《重生》《怪你過分美麗》《穿越火線》等行業劇洞察現實、延伸視野,還是《鬢邊不是海棠紅》《龍嶺迷窟》等嫁接不同題材要素的年代劇,以及《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騰空之約》等創新內容表達的青春劇,與去年《長安十二時辰》《鶴唳華亭》《慶餘年》等為觀眾留下深刻記憶的古裝劇一起,共同構築起豐富多樣的網劇內容版圖,滿足不同觀眾的觀劇、追劇需求。

基於快速生產的「求穩」「跟風」等非理性抉擇,致使此前的劇集市場長期存在內容同質化現象:受到市場檢驗的題材品類被盲目批量復刻,而大有創新空間的其他品類卻乏人問津,這種狀況在高度市場化的網劇領域尤為顯著。粗放型的創作邏輯,難以為其工業化水準的確立尋求穩定、成熟的根基;而今天的網劇市場則在很大程度上對此實現反撥,於調適迭代中迎來全新景觀——類型劇大有「平分秋色」之勢,同時基於各自類型邏輯和立意旨歸的優質作品也實現了不同維度的創作創新。

類型化的新發展,為網劇邁向內容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提供了重要線索。隨著《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等懸疑劇的熱播,憑藉強類型標籤打造的「迷霧劇場」獲得大眾認可,各大視頻網站紛紛試水加入「劇場化」運營。從長遠的走向來看,網劇的「廠牌化」模式或成一種有益的戰略路徑:一方面能以固定化的場景集納同品類劇集,在對差異的深耕中尋求風格化創新,最大化類型劇的傳播效能;另一方面,類型劇品牌效應的集聚,能夠激活市場的更多活力,這也為行業傳遞出積極信號:觀眾的消費偏好固然可以「養成」成熟的類型劇,但在市場積極探索之下的類型劇自主創新同樣能夠不斷「養成」觀眾的審美情趣,優質內容與觀眾的有機互動,為網劇市場發展實現造血。

精品短劇成主流,「注水劇」現象得到有效紓解

在網劇發展的草創期,因規範性和科學性的缺乏暴露出行業種種問題,確立和提振劇集工業水平成為業內外共同關注的議題。今年以來,備受大眾喜愛的網劇作品頻頻湧現,一些新特徵的凸顯標誌著網劇市場步入良性運轉的常態化發展新階段。

較為鮮明的一大變化在於精品短劇成主流,「注水劇」現象得到有效紓解。今年2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反對內容「注水」、規範集數長度,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上半年以來,如《我是餘歡水》《隱秘的角落》《唐人街探案》《龍嶺迷窟》等十餘集體量的短劇,不僅有優質的劇作和製作加持,整體呈現節奏緊湊、戲劇濃度高、敘事密度強等特點,受到絕大多數觀眾的肯定。「短小」且「精悍」的精品化劇集,對過去存在的劇集「注水」狀況形成反思,助推行業迎來健康的創作生態。

另一方面,網劇運營模式的創新探索也為行業續航注入新鮮活力。今年上半年,《人間煙火花小廚》首次實現網劇分帳金額突破億元的亮眼成績,令人們關注到分帳劇的充分潛力。對於擁有更多元、開放商業模式的在線視頻業而言,進一步細化後的分帳劇體系能夠反哺內容品質的提升。而「超前點播」這一此前受到爭議的會員付費觀看模式,經過試水期後也在今年逐漸步入有序的運行軌道。《隱秘的角落》《傳聞中的陳芊芊》等作品,通過這一模式的探索滿足了受眾更多元的觀看需求。上述新機制的常態化布局,不僅能夠推動更多新品類的優質網劇湧現以贏得用戶市場,也有益於內容版權保護、精品短劇打造等其他方面的進步。

著眼於網劇工業水平整體性的提升,今年以來的網劇市場已然表現出較為喜人的發展勢頭。類型化、短劇化、劇場化的創作開發策略,使得精品劇集的落地得到更科學、有力的保障,現象級網劇的推出不再是一個充滿偶然性的變量,而是著眼於生產傳播各環節共同保駕護航而來的結果;分帳劇、超前點播等創新運營模式的探索,展現出更充分的市場活力及其想像空間。當然,未來還有待於進一步優化升級,以更友好的用戶體驗和更規範的要素配置被主流市場接納認可。

依託於優質內容和傳播策略的協同創新,如今的網劇生態正在有結構、成體系的探索中穩健前行。網上網下堅持統籌管理、統一標準已取得階段性的喜人成果,並將在進一步的實踐中形成更有益的探索。伴隨對自身行業標準的不斷重塑,對觀眾審美期待的不斷滿足,網劇市場也勢必在可期的未來中迎來煥新的面貌和氣象。

相關焦點

  • 電視臺劇收視好口碑爛,網劇評分高出圈難:淺析2020年的國產劇
    觀眾追劇有著「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的感覺。最終評分掉到了結局的5.7分,已經都不及格了。這部劇7日開播,開畫成績還算是相當不錯的,希望後續質量能夠穩住。看看,結果也是非常明顯了。2020年迄今為止,除了正午陽光的《清平樂》之外。其它收視率高,熱度和話題性十足的電視劇,先後遭遇到口碑質量的爭議。當然拿豆瓣做評判標準或許說服力不足,但對於全程追劇的伯光。
  • 《成化十四年》喜歡汪嘟嘟 還是可圈可點 作為網劇還行啦
    這分數是給汪植小可愛的 寶藏男孩劉耀元 整部劇可圈可點吧 對於網劇來說 拍的挺好的了 其實上星🌟也OK的 服化道還是不錯的 場景什麼的 挺用心 配角都還不錯 老戲骨挺多 導演拍攝角度 構圖 打光 都不錯 但是我很疑惑🤔為什麼你們不宣傳呢 這部劇熱搜都沒上 既然服化道用錢了 那也花點錢去宣傳呀!
  • 《手可摘星辰》劇情浮誇槽點頗多,為何還有這麼多人追?
    近年來,國產甜寵劇的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是古裝類型,比如《雙世寵妃》,《哦,我的皇帝陛下》等,這些網絡甜寵劇備受觀眾們的喜歡,大家最認可的是劇中男女主的感情線,一般的套路都是前期有多甜,後期就有多虐。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超級甜的愛情劇,這部甜寵劇叫《手可摘星辰》。
  • 《鬼客》可圈可點
    今天終於把該劇追完,沒有想像的大亂鬥,也沒有想像的爛尾,結尾中規中矩。整部劇來看,三位主角可圈可點,這個不是完全褒義,說的是角色上各有優缺點,他們的優點足以讓人佩服,缺點足以讓人捶胸頓足,但我們畢竟是上帝視角,不能要求角色設定都過於完美,也不符合實際情況。而且如果沒有主角們的間歇性無腦,估計用不了16集,三五集就能完事。
  • 國產網劇:因「劇」制宜做出精品
    網劇《隱秘的角落》海報 資料圖片  隨著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和行業劇《重生》《怪你過分美麗》以及低成本但故事內容新穎的古裝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等在日前「扎堆」熱播,觀眾看到了國產網劇漸漸從粗製濫造的野蠻生長期步入高速發展的調整期
  • 聊一聊 | 手機看綜藝,花錢追網劇,網際網路娛樂「樂子」多!
    相應的,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眾逐漸接受了網上付費觀看影視作品的模式,但想要讓網友們對網絡自製劇更買帳,還需要網絡自製劇本身製作更加優良。除此之外,針對網上娛樂消費的潮流,嘉賓們有什麼觀點?當時這部劇是樂視自製劇,要想觀看必須付費,小姑娘不但付費觀看這部劇,還為此充值了會員。通過這一事例,尤蓴潔指,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花錢看影視劇並不算大問題。
  • 網劇《鎮魂》,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朱一龍到底還有什麼可看?
    他憑藉和白宇共同出演的網劇《鎮魂》進入觀眾視線,人氣爆棚,讓很多觀眾粉絲認識了這個之前並不知名的演員,不過後來曝光機會逐漸減少,但朱一龍的人氣依舊居高不下。就拿最近他和劉詩詩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親愛的自己》來說,該劇於本月7日在芒果臺首播,但是目前呈現的收視率可以說是急轉直下,可朱一龍的口碑為什麼還是不錯呢?
  • 好劇回顧 近些年經典網劇 這些劇你可都曾看過?
    好劇回顧 近些年經典網劇 這些劇你可都曾看過?近些年網絡劇的經典作品不在少數,網劇沒有很多的知名演員可作品的故事情節、表演都是值得稱讚的,很多網劇回看幾遍也還是非常的喜歡。近些年看過不少的經典網劇,如今理順一下分享給大家。
  • 類型劇邊界突破、流量與IP退潮,2018網劇的精品化進階之路
    《鎮魂》以黑馬之姿掀起「鎮魂女孩」的狂歡,《延禧攻略》更是新開網劇在播期間播放量破百億的好成績,而漸入佳境的《如懿傳》口碑也逐步上升。除了大熱爆款之外,當前兩檔均有「流量鮮肉」主演的《天坑鷹獵》和《沙海》也都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可以說,今年各個品類幾乎都有高分代表作,高分劇以數量優勢力壓去年。
  • 繼《隱秘的角落》後,普普又一懸疑劇即將播出,高馬尾造型太可了
    喜歡追劇的網友們最近一定非常幸福,先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勝算》《大俠霍元甲》等劇的熱播,後有《以家人之名》《幸福還會來敲門》《琉璃》的強勢接檔,好劇一部接著一部,讓大家好不興奮。而且題材各異,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
  • 這些年,我們正在追的網劇
    很長一段時間裡,觀眾的碎片時間被「叫獸」易小星、盧正雨等網紅填滿。這些短劇成本低,製作算不上精良,但勝在構思精巧,接地氣。採訪時,很多網劇業內人士都向我提起了《萬萬沒想到》,這部低成本、高口碑、高收益的迷你劇讓眾多想進入影視行業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一時間,「以小博大」成了網劇圈最時髦的詞彙。成百上千的低成本劇,有幾部能成為《萬萬沒想到》或《嘻哈四重奏》?
  • 2020國慶檔:類型豐富多元 成績可圈可點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今年的國慶檔有哪些特點?如何看待這個成績?它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就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邀請業內人士各抒己見。主持人:有人說,今年國慶檔是某種程度上的春節檔,您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麼?許宏宇:因為疫情,我們太久沒有去電影院了。國慶檔很多觀眾回到電影院,很熱鬧,大家都特別興奮,很有幸福感,所以感覺像春節檔。
  • 2018年度十佳網劇,你追過的劇上榜了沒?
    」的電視劇市場面前,網劇市場可謂是可圈可點:從讓人瘋狂的「鎮魂女孩」,到眾人議論的「大豬蹄子」,再到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夾心餅乾吻」……那麼有哪十部網劇進入了觀眾的眼球?該劇的冒險為歷史劇蹚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在傳統所謂戲說與正劇之間,找到一種中庸的立場,走進歷史的同時也給觀眾打開更為開闊的局面與視野。以8.4作為上榜豆瓣評分較高的作品,觀眾對其的認可度也不言而喻。
  • 國內首部青春歌舞網劇《成名在望》今日開機 高顏陣容引發期待
    開機儀式現場,主創團隊驚豔亮相,分享網劇的創作初心,共同展現這部歌舞青春網劇的全新面貌。該劇由操盤網絡電影票房累計過億的陳洛曦擔任監製,李妍琳擔任總製片人,司佳擔任導演,更有新銳導演曾學皓傾力加盟。人氣偶像嘉羿、新生代小花魏笑及新秀演員魏天浩領銜主演,更集結了倪秋雲、包晨希、蘇澤林、趙啟玥、汪雨升、劉靜怡等多位青年演員。吸睛的主創陣容,讓人倍感期待。
  • 《人民日報》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投資6個多億的「豪劇」《長安十二時辰》開播之初非常低調,連個官方宣傳都很「草率」,但是播出之後卻憑著過硬的品質一路低開高走,播放量節節攀升,最後火遍全網。開局就拿到豆瓣評分8.7的高起點,完播之後依然保持在8.3分,沒有任何爛尾跡象,成為去年口碑和播放量雙贏的「現象級」熱播劇。
  • 《人民日報》公開點讚11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上榜
    近幾年國產網劇的質量不斷提升,有很多高品質網劇已經完全不輸傳統的上星劇。張若昀飾演的男主範閒,郭麒麟飾演的小財迷範思轍等都深受觀眾喜愛。除了青年演員有驚喜,陳道明、吳剛等一眾老戲骨的加入也讓《慶餘年》在演技上多了一重保障。該劇最終拿下80多億的播放量、豆瓣評分8.0的高分。和《慶餘年》同為超級IP的《鬼吹燈》,已經被改編成十多部影視作品,而去年出品的由潘粵明、張雨綺主演的網劇《龍嶺迷窟》絕對是其中最出彩的作品之一。
  • 2020年熱播電視劇研究:觀眾到底喜歡什麼樣的影視作品?
    雖然網播劇《三生三世枕上書》的播放量比第二位的臺播劇《安家》高出了4.2億之多,但也完全不足以改變臺播劇播放量總體更高的局面。而角色的各自選擇,也產生了不少爭議,如鍾曉芹離婚後一邊是痴心弟弟熱氣球表白,鍾放不下前夫也並未拒絕親密接觸,另一邊是前夫陳嶼裝醉賣慘追妻,最終「弟弟」炮灰,與前夫複合了,充滿愛情偶像劇的套路。既未完成觀眾對於角色的期待,也未對階層和性別議題進行更深入探討。這也導致了這部劇雖然話題十足,評分卻不高,豆瓣僅6.8分。
  • 網劇日播放量排行,鹿晗新劇《在劫難逃》第二,有你在追的劇嗎?
    網劇日播放量排行,鹿晗新劇《在劫難逃》第二,有你在追的劇嗎?這部劇開播一個多月,一開始受到不少吐槽,後來逐漸熱度越來越高,可以說是整個暑期檔最熱播的一部劇了,雖然還算不少是很火爆的程度,但是對比同期播出的劇,《琉璃》的收視成績無疑是最好的,連帶著劇中的兩位主演成毅和袁冰妍也漲了不少人氣。
  • 臺網劇VS網絡劇(2017.1—2018.5)
    除此之外,網絡劇將對壘戰場轉移之上位圈,《九州·海上牧雲記》《烈火如歌》《獨孤天下》等優質網劇紛紛躋身榜單前五名,其中優酷獨播網劇《烈火如歌》更是成為首部問鼎月榜冠軍的網絡劇。就近兩個月榜單劇目類型分布來看,網絡劇佔比有明顯回升,臺網劇和網絡劇的競爭依舊膠著。
  • 楊超越新劇《且聽鳳鳴》已播10集,網友:演技可圈可點!
    小編個人認為楊超越的演技是有進步的,在許多細節上處理得很好,小動作小表情也很到位,非常適合鳳舞這一角色,劇情雖不出彩,但是演技可圈可點,長相清麗可人,總之小編是很喜歡這部劇的。大家對網劇《且聽鳳鳴》有什麼看法呢?楊超越的演技是否進步了呢?歡迎大家在評論發表自己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