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網劇VS網絡劇(2017.1—2018.5)

2021-01-18 視揚電視劇鷹眼

在視頻網站完成從平臺到內容製作方的身份轉變後,臺網劇和網絡劇的競爭日益膠著。從2017年至今月度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TOP10劇目榜單來看,網劇逐漸侵蝕榜單,今年第一季度上榜網劇數量較去年同比增長167%;頭部大劇不僅在市場佔有率上表現出絕對的優勢,也展現出非常明顯的長尾效應;失去大古裝劇的臺網陣營自去年第三季度起便呈現出明顯疲態。

觀察一:網絡劇逐漸侵蝕臺網劇網播份額

據統計發現,2017年上半年月度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TOP10劇目中,臺網劇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佔比高達90%。但從2017年下半年起,網絡劇開始逐漸侵蝕臺網劇網播份額,直至第四季度網絡劇上榜數量已達到40%,環比增長139.5%,發展勢頭令人瞠目。其中12月份網絡劇上榜數量增至5部,展現出了和臺網劇勢均力敵的架勢。

2018年網絡劇依舊強勢,第一季度佔比達26.7%,較去年同比增長167%。除此之外,網絡劇將對壘戰場轉移之上位圈,《九州·海上牧雲記》《烈火如歌》《獨孤天下》等優質網劇紛紛躋身榜單前五名,其中優酷獨播網劇《烈火如歌》更是成為首部問鼎月榜冠軍的網絡劇。就近兩個月榜單劇目類型分布來看,網絡劇佔比有明顯回升,臺網劇和網絡劇的競爭依舊膠著。

觀察二:頭部內容網播長尾效應顯著

以去年1月至今年5月榜單冠軍劇目為統計對象,從中發現,古裝劇佔比過半,高達58.8%,頭部劇目多集中在古裝劇上。

其中,古裝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楚喬傳》《那年花開月正圓》均兩次登頂,《楚喬傳》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在播期突破400億的國產劇,截至目前,該劇累計點擊量已達到478.5億,能在爆款扎堆的暑期檔中脫穎而出,開啟霸屏模式實屬不易。

不僅如此,17部冠軍劇目中共計11部作品上月度榜兩次及兩次以上,比例高達64.7%,頭部劇目長尾效應十分顯著。其中,《楚喬傳》連續三個月上榜,不僅在播出期間兩次登頂,劇集結束後依舊位居中位圈,其熱度可見一斑。

觀察三:古裝劇的缺席是臺網劇競爭力下滑的原因

古裝劇具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在網播份額上佔據著絕對優勢,是臺網劇維護自身競爭空間的有力武器。從所有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大於10%的劇目來看,除《人民的名義》外均是古裝劇,《楚喬傳》則是唯一一部以超13%的佳績兩次登頂的劇目。

古裝劇之所以能在網絡平臺佔據更大市場份額,原因三點:

首先,古裝劇在故事內容和人設上的革新更符合年輕觀眾的口味。例如,《楚喬傳》走出了宮鬥權謀的小格局,刻畫了女奴楚喬用頑強意志打破世俗偏見,掙脫時代枷鎖,歷練成巾幗英雄的成長過程。雖為古裝題材,但是劇中傳遞出的堅守正義,不斷探索個人價值的「楚喬精神」極具「新時代女性」思維。《錦繡未央》女主角李未央即使遭受國破家亡的變故,但堅韌的她依舊將黎民百姓的安危置於個人恩怨情仇之上,展現了凜然的大義精神。《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將唯美動人的東方意境和婉轉動人的神話愛情相結合,書寫了劇中人物攜手捍衛四海八荒,肩負天下的豪情壯志。《擇天記》主角逆天改命途中無懼無悔的熱血正能量對當下年輕人也極具啟發價值。

其次,古裝劇的主演多為顏質俱佳、有市場號召力的明星,更容易發揮出強大的粉絲效應。《楚喬傳》主演趙麗穎稱霸三年暑期檔,其作品無論是收視率還是網播量均取得不俗成績,是當下演技與人氣兼具的實力小花。「帶貨女王」楊冪和「爆款製造機」唐嫣每逢新劇登屏必定熱搜不斷,網絡話題熱度成為作品最具性價比的「代言」,直接激發粉絲的追劇熱情,從而拉動網播量的增長。

再者,古裝劇高額的成本投入直接提升了作品的製作水準,讓觀眾在享受劇情的同時帶來極具美感的視覺體驗。《擇天記》將歷史底蘊和超現實主義相結合,打造出極具特點的新美學風格。主角服裝清新淡雅,一展初唐風韻;場景設計典雅莊重,歐亞風格的建築富有神秘的異域氣息,與該劇題材高度契合。《楚喬傳》的場景布置不僅恢弘壯闊,更是做到「情景合一」,開篇「人狼戰」中漫漫沙漠一望無垠,場景恢弘壯闊,但讓人更感蕭瑟的是狩獵長中女奴們如草芥般的命運。「九幽臺事件」中慘烈的殊死之爭與演員催人淚下的演技都展現了堪比電影大片的質感,令人驚嘆不已,是觀眾公認的一大經典橋段。在國產劇工業化水準不斷提升的當下,精良的製作儼然成為劇集品質的衡量標準之一,古裝劇在此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然提升了爆款的成功率。

結語

2018年上半年古裝劇的缺席使整體網播市場稍顯暗淡,但隨著幾部古裝大劇相繼定檔暑期,臺網劇和網絡劇下半場競爭定會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暑期檔網絡劇「微報告」:類型化精品網劇正在逆殺,網臺聯動將會「贏天下」?
    骨朵就今年暑期檔(2017年6月1日-2017年8月31日)作了一個小盤點,從數據角度來解讀暑期檔的網劇市場整體情況。2017年暑期檔的網絡劇總產量71部,比之2016年暑期檔減少一部。而總播放量(VV)336億,與2016年暑期檔的342億播放量(VV)基本持平,充分說明這兩年來網絡劇的整體市場走向已趨於平穩,國內網絡劇市場業已穩固形成,與電視臺分庭抗禮。
  • 骨朵2017網絡劇報告出爐:全網十一部網劇豆瓣評分過8.0,愛奇藝獨佔...
    近日,骨朵網絡影視發布了2017年網絡劇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愛奇藝的網劇多達160部,佔全網總數量的54.2%。同時,全網豆瓣評分8.0分、評分人數1萬人及以上的網絡劇共11部,愛奇藝獨佔6部,再次遙遙領先。
  • 《2018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網絡影視市場:網劇、網大...
    封面新聞記者 於婷 攝影報導從《延禧攻略》到《如懿傳》,從《靈魂擺渡黃泉》到《罪途1之死亡列車》,從《創造101》到《偶像練習生》,2018年,中國網絡影視市場驚喜不斷。網劇、網大、網綜,60後到00後,每個人都能pick到自己喜愛的內容。
  • 骨朵2017網絡劇報告出爐:全網十一部網劇豆瓣評分過8.0,愛奇藝獨佔六部
    近日,骨朵網絡影視發布了2017年網絡劇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愛奇藝的網劇多達160部,佔全網總數量的54.2%。
  • 大IP網劇遇冷,中小IP網劇放異彩丨2018網劇白皮書重磅發布
    根據過去幾年網劇行業發展,以及各大視頻平臺和影視公司布局IP的情勢來看,未來每年IP網劇數量或將會穩定在100部以上,影響力也將有增無減。說到網劇的IP來源,據骨朵數據統計,2015-2018年網劇IP的主要來源均為小說,尤其是網絡小說。甚至可以說,網文跟網劇相伴相隨,是網絡娛樂活動的一體兩面。
  • 從3.1分的爛劇到豆瓣9分的精品,「網劇」是如何逆襲的?
    2015年9月《蜀山戰紀》正式開啟了「先網後臺」模式,一大批網劇開始反哺電視觀眾:《琅琊榜》《遇見王瀝川》《蘭陵王妃》《青雲志》《雲巔之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軍師聯盟》《延禧攻略》《慶餘年》……到現在,很多劇集甚至是只在網絡上播出。2019年,臺網同步劇有90多部,先網後臺的有8部,先臺後網的只有4部。
  • 從3.1分的爛劇到豆瓣9分的精品,「網劇」是如何逆襲的?
    2015年9月《蜀山戰紀》正式開啟了「先網後臺」模式,一大批網劇開始反哺電視觀眾:《琅琊榜》《遇見王瀝川》《蘭陵王妃》《青雲志》《雲巔之上》《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軍師聯盟》《延禧攻略》《慶餘年》……到現在,很多劇集甚至是只在網絡上播出。2019年,臺網同步劇有90多部,先網後臺的有8部,先臺後網的只有4部。
  • 骨朵2017網絡劇報告出爐:愛奇藝網劇數量、題材覆蓋面均全網第一
    日前,骨朵數據發布了2017年網絡劇年終報告,愛奇藝網劇數量最多、題材覆蓋面最廣,全面領先純網內容市場。
  • 類型劇邊界突破、流量與IP退潮,2018網劇的精品化進階之路
    整理2018以來top10高分網劇後發現,宮鬥、青春、懸疑、奇幻等題材全面開花,網劇愈發向精品化方向進階。 而回溯2017年,井噴之中時有口碑力作浮現,《白夜追兇》豆瓣評分高達9分,《最好的我們》和《一起同過窗》均為8,8高分,《河神》、《無證之罪》、《毛騙》等也都突破了8分。
  • 數讀2018網劇丨從這十大維度裡,我們看到了網劇市場的變化與趨勢
    由於佳作頗多,2017年度豆瓣國劇榜單還破天荒拆分為「電視劇集」、「網絡劇集」兩大類。然而,2018年劇集市場的關鍵詞則是「劇荒」和「寒冬」,除《延禧攻略》打通全民圈層成為爆款外,也就年底一部《大江大河》為2018國劇口碑挽尊。事實上,所謂「寒冬」,也意味著行業開始從虛假泡沫繁榮期向穩健增速變革期開始轉變,長遠來看還是利好。
  • 2018網劇行業趨勢預測:網劇內容精細化 新生力量值得期待
    《白夜追兇》《河神》《春風十裡不如你》《無證之罪》……2017年,一批精品網絡劇集中湧現,贏得了大眾認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監管中心日前發布《2017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指出,網絡劇發生了從重規模成長向重品質提升的轉變。
  • 2017年口碑網劇盤點:豆瓣評分8.0網絡自製劇達13部,愛奇藝比例超50%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豆瓣評分8.0的網絡劇作品多達13部,其中,愛奇藝網絡自製劇表現驚人——其推出的7部網絡劇豆瓣評分在8.0以上。
  • |2018網播劇報告(1-4月)
    作者單位:CTR·彩虹視聽實驗室2017年是網絡劇重要的發展年,出現了很多純網劇超越臺網聯播電視劇的情況;2018年至今,網播劇市場及各視頻網站整體表現又如何?從2018年1-4月網播劇題材供給量來看,古裝劇、懸疑/刑偵劇和都市/愛情劇供給量最高;而從市場反饋來看,都市/愛情劇和古裝劇的點擊量最高,尤其是都市/愛情劇的市場佔有率高達45.1%,說明都市/愛情劇具有較好的市場基礎。
  • 2018網絡大電影&網絡劇研究報告:網大1030部,網劇214部……
    二、關於網絡大電影1、備案2141部,上線1030部!36%的網大項目流產或者無法上線!2018年1月1日-10月31日,網絡大電影的備案數量為2141部,但上線只有1030部,768部網絡電影項目流產或者拍攝完成之後無法上線。
  • 【鷹眼網劇】2018年愛奇藝進步了嗎?(懸疑網劇篇)
    這預示著流量已經不能作為衡量一部劇的標準。鷹眼網劇(ID:tbyywj)以愛奇藝最高熱度值為評判標準,逐部查看分析2018年愛奇藝的左膀右臂——青春劇和懸疑劇的播出情況。我們先來看看懸疑網劇。反觀2017年,峰值7000以上的懸疑劇有兩部,分別是《河神》與《鬼吹燈之牧野詭事》,且這兩部的峰值都在7500以上。不僅如此,2017年熱度峰值5000以上的劇目數量也是2018年的近兩倍。雖然頭部作品稀缺,但《原生之罪》卻超出預期。作為一部對標《無證之罪》的懸疑網劇,《原生之罪》的熱度峰值高出口碑爆棚的《無證之罪》1245。
  • 2017值得關注的8部網劇、9檔網絡綜藝
    作者:綜藝來源:綜藝(ID:zongyiweekly)已獲授權2017值得關注的8部網劇:2016年的文娛領域,視頻網站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更加穩固,無論是網絡劇或網絡綜藝,都表現十分亮眼,其成長速度遠高於其他領域。安信證券分析師預測,2017年網生內容尤其是網絡劇,將進一步成為更加清晰的行業風口。
  • 2018年Q3網劇報告:16%評分破7,兩部流量超百億
    7 骨朵數據還對2018年Q3網絡劇的豆瓣評分進行盤點分析。 在新上線的68部網劇中,截至9月30日,23部網絡劇有豆瓣評分,且這些劇的豆瓣評分全部在5.0分及以上,其中20部劇的評分在6.0分及以上,整體口碑較上半年有明顯提升(上半年豆瓣評分開分的網絡劇共68部,其中6.0分以下的有29部,5.0分以下的有15部)。
  • 中國網絡視頻用戶8.5億 網劇"逆襲"要靠過硬品質
    因疫情宅家的你看劇了嗎?雲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網絡劇有效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8%。根據近日發布的《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網絡劇已告別粗製濫造的刻板印象,成為新發展方向,湧現出不少優秀作品。  明星也來演網劇  在北京工作的肖女士最近愛上了「煲劇」。
  • Q1網劇季報丨上星不易的古裝題材在網絡登頂
    年Q4增加了16部;但是前臺總播放量略有下降,2018年Q1新增網劇前臺總播放量為341億,較2017年Q4減少了35億。總數量增加了29.1%,總播放量卻減少了9.3%,這也導致了平均每部新劇的季度總播放量從2017年Q4的6.84億減少到了2018年Q1的4.80億,降幅達到29.8%,即2018年第一季度平均每部新增網劇的播放量較2017年Q4減少了近三成。
  • 2018-2020國產類型劇發展報告·網絡篇|國產劇類型化·劇變(4)
    本篇梳理了2018年以來不同類型的國產網絡劇,以每年綜合熱度TOP20為重點研究對象,力求從不同類型網絡劇的發展近況,洞見其發展趨勢。「變」是唯一的不變。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物質需求不斷滿足的過程中,我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