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眼中,奶奶和外婆有啥區別?這三個孩子說得很透徹

2021-02-07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早在幫媽還沒出生的時候,幫媽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都去世了,所以幫媽從沒見過他們,也沒有得到過他們的疼愛。不過幫媽倒是經常看到有一些同學會說:這個是我外婆給的,這個是奶奶給的……那些同學除了得到爸爸媽媽的愛之外,還多了一份奶奶、外婆的愛。尤其是如果受到父母的批評時,還能得到奶奶、姥姥的庇護。

曾經幫媽也問過那些同學,到底是跟奶奶更親,還是跟外婆更親,當然說什麼的都有。那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外婆跟奶奶又有什麼差別呢?這個問題最有話語權的當然還是孩子本身,幫媽前幾天針對這個問題在微信群做了調查,讓各位寶媽去問孩子關於外婆跟奶奶的差別。幫媽看完大概總結出三點,也列舉出了這三點最有代表的說辭,一起來看吧!

第一、對於孩子來說,外婆是外人,奶奶是自家人。

@海星:小時候外婆帶過我,對我也很好,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對我很好,會給我零花錢,但是卻總會說我是別人家孩子,說我媽媽是嫁出去的姑娘。但是奶奶從沒這樣說過,她總是對我很親,我幾乎每天都是跟奶奶待在一起的,所以奶奶加上我,加上爸爸媽媽,我們是一家人,而外婆是別人家的。

第二、對外婆沒印象了。

@花仙子:媽媽總是跟我說小時候被外婆照顧什麼的,但是那時候的事情我都不記得了,對外婆也沒什麼印象了。現在我都是奶奶住在一起的,奶奶每天都會接送我上下學,給我做好吃的,我跟奶奶更親。但是每次過年跟媽媽去外婆家,外婆也會給我做好吃的,外婆對我也很好,所以我以後也會跟外婆親,但最親的還是奶奶。

第三、外婆是親戚,奶奶是自家人。

@小月亮:我從小到大都是跟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的。奶奶說我小時候爸爸媽媽上班,都是她在家帶我,過年的時候也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過完年爸爸媽媽才會帶著我去看外婆,就像去叔叔或者舅舅家走親戚是一樣的,所以外婆跟我是親戚,奶奶才是我們自家人。

這三個孩子的說辭可以說是很真實了。看似小孩子年紀小啥都不懂,但是他們的小腦袋瓜裡裝的東西可真的不少呦。而且孩子敏感,平時不經意的話語都可能讓他們一直記在心裡。相信第一個孩子的外婆說自己外孫是別人家孩子,也是開玩笑的,卻無意間疏遠了外孫跟自己的關係。

所以說對人好,也要掌握對方法。好在孩子的內心往往最簡單,只要誰真心對他好,他就會跟誰親。所以外婆們也不要覺得沮喪,就算他們把你們當成親戚,但他們還是會把你們對他們的好記在心裡的哦。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奶奶和外婆帶孩子,有什麼明顯的差別?
    生孩子是全家人都非常高興的事情,但在生完孩子之後,產婦一個人照顧小孩,總會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如果僱用保姆的話,又會覺得保姆並不會那麼盡心盡力的照顧孩子。家裡的老人當然也會提出由他們來幫忙照顧寶寶。那麼在這個時候,是選擇由外婆照顧孩子,還是奶奶照顧孩子呢?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 奶奶捅死外婆,竟然說是為了孩子······
    2015年12月29日,王秀英和親家母因為生活習慣和帶孩子的問題上再次發生摩擦,上午10:30分左右,王秀英抄起家裡的木凳襲擊了吳樂萍,將她擊倒在地後,王秀英使用菜刀砍其頭部,又用水果刀多次刺其頸部,致吳樂萍頸部多處動脈和靜脈離斷,最終因失血過多而死。
  • 奶奶親還是外婆親?孩子這3種回答,折射不同的人生
    每一個小寶寶都是整個家庭的希望與歡樂源泉,如果父母又都沒有姊妹,那麼這個寶貴的新生命將有三個家庭圍著他轉。可能在孩子多的家庭奶奶要照顧家裡老人走不開,姥姥要照顧家裡小的走不開,媽媽為了寶貝做起全職主婦。但是在獨生子女的家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圍著一個孩子轉的事情變成了常態。
  • 奶奶和姥姥在孩子眼裡有什麼區別,三個孩子的說法太真實
    一、相對於小孩子而言,姥姥是旁人,奶奶是主家 @貝殼:兒時姥姥帶過我,對我也很好,每一次去姥姥家,她都對我很好,會給我我零用錢,但卻總是會說我是別人家小孩子,說我的媽媽是嫁過去的女孩。
  • 孩子不滿三歲和滿三歲上幼兒園,有啥區別?未來差距難彌補
    家長們也越來越早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一來自己可以得空工作,二來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久而久之,大家都這麼想,幼兒園小班的平均年齡也就越來越低了。幼兒園小班年齡逐漸低齡化王太太是個寶媽,孩子剛滿兩周歲。王太太與常人一般也有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前段時間,便開始張羅著讓孩子上幼兒園接受教育的事情。
  • 孩子試穿外婆買的新鞋,被奶奶冷漠拽走後淚目,網友:奶奶太自私
    都說現在的孩子最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所有孩子一生下來就是雙方家庭的寶,除了父母疼,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疼,從小都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不過這種寵愛很多時候是帶有「條件」的,一旦父母關係破裂,孩子除了要夾在父母之間難做,還得在祖輩之間變得很為難,最近在網上熱傳的一段視頻中,就看到了這個的心酸一幕。
  • 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啥區別?5張圖帶你看得透徹,學妹:受益匪淺
    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啥區別吧。用5張圖帶你看得透徹,如果你還在猶豫是否要考研,看完可以幫你做決定。 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啥區別?5張圖帶你看得透徹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區別?這三個不同點既諷刺又現
    恰恰相反,奶奶在照顧王女士的時候,經常要求王女士去做一些事情,桌上所有的菜都是用孩子喜歡的食物做的。孩子的祖母甚至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不得不說過來人可以認識到奶奶和奶奶的區別。帶孩子和祖父母在家裡很常見現在大多數家庭,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父母基本上處於忙碌狀態,很難讓時間全部心都考慮到孩子。
  •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不能光聽嘴上說,得從這些行為來判斷
    蘭蘭自從生了孩子以後,一直都是孩子的外婆來幫忙帶孩子、照看蘭蘭,而孩子的奶奶總是以身體不適為由,幾乎沒有真真正正地幫著照顧孩子;雖然孩子奶奶每次到節假日的時候,總會買一些小玩具來表達對孩子的喜愛,但蘭蘭一點也不開心,因為蘭蘭總覺得孩子的奶奶並不是真正的愛孩子、心疼孩子。
  • 孩子由奶奶帶大還是外婆帶大,對和媽媽的關係有影響,你認同嗎?
    文|秘籍君和朋友亭亭聊天說起帶孩子的話題時,亭亭感慨道:孩子是親媽帶大的,還是婆婆帶大的,對孩子和我的關係真的影響很大。生完大寶,由於要上班,孩子就被送到我親媽家了,我每次去看孩子,孩子都特別粘我,和我特別親近,一點都沒有生疏的感覺。
  • 家長裡短,母親被人說,孩子得奶奶帶,女兒悲痛:世上只有媽媽好
    我抱著他,晃來晃去的,原本是睡在搖車裡的,這是我小時候,外公外婆給我打的搖車,非常的精緻,我的妹妹也有一個,是二姨家妹妹,外公外婆,一共生了五個孩子,三個女兒,兩個兒子,一樣的待遇,只要生了孩子都會給打一個搖車,還有紅包。
  • 奶奶和姥姥的區別!寫的很透徹
    同一件事,奶奶會從孫子孫女的角度出發,姥姥會從自己女兒的角度出發。  懷孕篇  姥姥:預產期啥時候了?答曰:七月份。咋地選個這時候,坐月子熱死,又不容易坐好,自己受罪!  奶奶:這時候好啊,我孫子不容易著涼,上學又不耽誤,多好!
  • 婚姻平權的另類扭曲:江浙兩頭婚引爭議,外公外婆改口叫爺爺奶奶
    針對這種組合,有人表示這種婚姻降低了婚姻衝突發生的概率,也有人表示這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大家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尤其是看到一個注意點,不少女方家庭不讓孩子叫外公外婆,一定要改口叫爺爺奶奶,從此,外公外婆這個稱謂可能在江浙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消逝。可是仔細一想,這樣真的有現實意義嗎?
  • 「兩頭婚」後,孩子的拷問,超市門口搖搖車說的外公外婆是誰?
    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一個對於婚姻來說相當「完美的」名詞,但是看待兩頭婚這個問題時,不乏有我這樣的槓精存在,假如我女兒結婚,為什麼不是第一個孩子跟隨我姓,為什麼非要跟隨男方姓,我就喜歡孩子叫我爸媽外公外婆,不然我孩子坐到超市門口的搖搖車上花十塊錢都搖不明白,外公外婆到底是誰?
  • 孩子是外婆帶好,還是奶奶帶好?答案就是這麼現實!
    「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來就上網,姥爺天天去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有人卻持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這些只是女性心裡的想法,中國自古以來的婆媳關係,讓寶媽對奶奶帶娃存在有色眼鏡。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孩子的到底是姥姥帶好?還是奶奶帶好?
  • "最美外婆"走紅,撞臉女星江珊被圍觀,姥姥:別看我,看孩子
    有一位"最美外婆"因為撞臉女星江珊而出名,被人圍觀了。這位"最美外婆"當天是在產房外,焦急的等待正在產房裡的女兒。焦急的等待過後,終於迎來了護士抱著孩子出來了,這位外婆趕忙迎上去抱住孩子。看著剛剛出生的外孫,這位外婆可是眉開眼笑的,高興極了。而也恰恰是這麼一笑,看起來特別像女星江珊。
  • 明星帶娃跟普通爸媽有啥區別?沒區別,都是同一個「憨憨模樣」
    沙溢:帶娃上補習班,老父親只能在樓道間 明星帶娃跟普通爸媽有啥區別?今天要告訴你:沒啥區別,都是同一個「憨憨模樣」。 平時大家都帶孩子去上補習班,孩子上課,家長幹啥呢?
  • 「你跟奶奶親還是外婆親」,女孩的回答很現實,奶奶卻變了臉
    一般家裡的老人都會幫忙,這個時候爺爺奶奶也都退休了,所以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孫子孫女,所以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隔輩親」,老人和孩子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好。而孩子心裏面也會有一桿秤,他們也有自己喜歡的老人,有的孩子甚至還出現了只跟老人親的情況。
  • 產房外,同樣是知道生女孩,奶奶和外婆表現截然不同,太現實了
    產房外,外婆得知剖腹產生下女孩,哭成淚人貴州貴陽,醫院產房外,護士將新生兒抱了出來,本來新生命的誕生,家人應該無限欣喜的,帶這位戴口罩的,是孩子的外婆。看來這是一位幸運的寶媽,生娃之後老公的悉心照料,應該會恢復得很好吧。產房外,奶奶得知是女孩,反應太現實前段時間,同樣是新生兒出生後,產房外的親屬一看就是婆家人,跟娘家人的表現截然不同。
  • 電影《房間》| 大人眼中的地獄,也許是孩子眼中的天堂
    在這期間,她生了一個孩子,從少女變成母親。身體已經被囚禁,母親不願意再給孩子加上心靈的牢籠這是一個失去自由的媽媽和孩子。但並不妨礙媽媽給孩子的心靈建構一個自由的空間。即使現實醜陋得無以復加,母子倆身處地獄般的小棚屋內——10平米的毛坯房,房頂僅有一個小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