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小寶寶都是整個家庭的希望與歡樂源泉,如果父母又都沒有姊妹,那麼這個寶貴的新生命將有三個家庭圍著他轉。可能在孩子多的家庭奶奶要照顧家裡老人走不開,姥姥要照顧家裡小的走不開,媽媽為了寶貝做起全職主婦。但是在獨生子女的家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圍著一個孩子轉的事情變成了常態。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難免的總是要陪著他聊天說話,有的問題心之所至,很容易就會問,也不會考慮自己為什麼這麼問。
這樣的問題你家寶貝會怎麼回答?您又希望寶貝會怎麼回答?
1、 見面自然親
在孩子的觀念裡沒有那麼多親疏遠近,沒有那麼多親情厲害的考量,一般來說奶奶帶大的自然是跟奶奶親,外婆帶大的自然是跟外婆親。給自己奶零食,買禮物,整天陪著自己玩的肯定是自己最親的人。我小的時候就是由奶奶照顧,等我已經記事的時候甚至連外婆的面就沒見過何談什麼親近?而我的弟弟由外婆照料,他自然是更親近外婆的。我們這樣的家庭自然也不會問我們這樣的問題,因為答案顯而易見。
我們這樣的孩子如今也就是普通青年,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不給社會添麻煩。
2、 被親情浸潤的甜蜜寶貝
家庭氛圍決定一個孩子的性格,在什麼樣的家庭長大自然也就會是什麼樣的人。我的一個鄰居一家人都是對人特別熱情,處事特別周到的人,他們的孩子從小顯得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懂事。有那麼一次,我就聽到他家孩子回答這樣的問題。
那天他家奶奶在這裡照顧他了一陣子回自己的家裡去,外婆就過來接替崗位。玩了一會兒阿姨就問:"寶貝孫兒,你和你奶奶親還是和外婆親呢?"我在旁邊總感覺是外婆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孫子對於能陪著孫子的親家有些吃醋了。
孩子當時歪著頭略加思考,是這麼煞有介事回答的:"我愛爸爸也愛媽媽,奶奶愛爸爸,外婆愛媽媽,外婆做的飯好吃,奶奶做的蛋糕好吃,奶奶外婆都親,奶奶外婆都帶我玩。"然後他想接著去玩自己的玩具來著,但是外婆對於孩子這樣的回答真是喜歡極了,一把把孩子抱在了懷裡。
當時我們在場的大人自然是都誇這個孩子聰明,但是我心裡自己在想:人家的父母就是懂得與人相處的性子,即使沒有特意教他也是會受到影響。這樣高情商的孩子將來肯定是有出息的,我家孩子和人家一起玩也能學著點皮毛。
3、 巧妙反彈問題
上面講的小男孩就已經是個聰明寶寶了吧,但是他家姐姐就更是個人精了。幾年前小女孩還很小的時候,也被問過同樣的問題,我記得當時小女孩臉色當時就不好了,"媽媽怎麼可以問我這樣的問題?就像問是爸爸親還是媽媽親不是一樣的?你說是我應該怎麼回答?應該和說親?"那樣子像是個小大人兒在教育媽媽一樣。
大人問孩子這樣的問題自然是為了逗孩子玩,我們並非真的想知道什麼答案。但是不同的回答確實能夠反映當下孩子的情商發育情況,反映家庭長期教育的結果。
每個家庭都希望有一個可愛聰明的懂事寶寶,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先模仿自己喜歡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