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只推薦一部日劇的話,那一定是《北國之戀》。
本片放映的80年代,正值日本經濟的泡沫期,社會進入高消費的物質文明時代。但事實證明,物質生活的充裕並不能使人類的精神世界得到豐富和滿足。這時候。這樣一部講述從大都市東京回到北海道鄉下生活的家庭劇簡直就是逆潮流而行,為什麼?!因為這就是導演倉本聰自己的人生軌跡,他本人就是從東京辭職回到北海道生活的,這樣的人生經歷,是本片的創作基礎。另外,倉本聰本身就是寫劇本出身的,所以劇本和導演合二為一,使本片較高程度反映了他本人想表達給觀眾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是什麼?請看倉本聰下面兩段話:
あなたは文明に 麻痺していませんか 你不對文明感到麻痺嗎?車と足は どっちが大事ですか 汽車與腳,你覺得哪個更重要?石油と水は どっちが大事ですか 石油與水,你覺得哪個更重要?知識と智恵は どっちが大事ですか 知識與智慧,你覺得哪個更重要?理屈と行動は どっちが大事ですか 理論與行動,你覺得哪個更重要?批評と創造は どっちが大事ですか 批評與創造,你覺得哪個更重要?あなたは 感動を忘れていませんか 你忘記了曾經的感動了嗎?あなたは結局何のかのと雲いながら わが世の春を謳歌していませんか 你最後到底說些什麼來謳歌這世界的春天呢?
都會は無駄で溢れ、その無駄で食う人々の數が増え、全ては金で買え、人は己のなすべき事まで他人に金を払い、そして依頼する。他愛ない知識と情報が橫溢し、それらを最も多く知る人間が偉い人間だと評価され、人みなそこへ憧れ向かい、その裡で人類が営々と貯えてきた生きるための知恵、創る能力は知らず知らず退化している。それが果たして文明なのだろうか。『北の國から』はここから発想した 城市中充斥著浪費,消耗這些無用東西的人數在增加,所有東西都能用錢去買,人們連自己該做的事也要花錢請別人來做。無聊的知識與信息泛濫,最了解這些東西的人被奉為偉人,人們都對此憧憬嚮往。而人類辛勤積攢下來的賴以生存的知識,創造力卻在不知不覺中退化,這難道就是文明嗎?《北國之戀》由此而來。
倉本聰內心中也許是厭倦了大都市中金錢化、物質化的所謂現代社會,他要回歸到大自然中,去追尋那些金錢無法買到的東西。在幾十年後的今天,這部作品的價值觀仍舊能引起相當一部分人的共鳴,這也是它熱度仍舊不減的原因。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嚮往的精神世界,這種東西難以用語言去描述,它像是一塊塊不完整的拼圖,但在《北國之戀》中,我好像看到了這個世界完整的樣子。
演員方面,本片沒有像以往電視劇一樣採用帥哥或明星擔任主演。田中邦衛之前基本是以配角形象登上銀幕的,而劇中他所扮演的這個略顯笨拙,粗糙,頑固的父親,好像帶著北海道這片大地的原始的泥土氣息,令人印象深刻。此外,純和螢的天真無邪,草太哥哥的男人味,雪子阿姨的女人味,涼子老師的特立獨行,還有純的幾位美麗女友,這些角色的刻畫都深入人心,令人難以忘懷。
看完這部片子讓我覺得好像也過完了自己的一生似的。人間冷暖,世事無常,四苦八苦,一切皆融入在20年間的劇情中。我隔三差五還會拿出來再反覆地看,卻一點也不膩味。
我甚至開始收集本劇的相關書籍和紀念品。
我甚至學了吉他以後還去彈了本片的那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曲《遙かな大地より》。
這樣一部老片也許並不會感動所有人,但被它感動過的人,在堅硬的外殼下或許有著一顆柔軟的心。(我是淚點低星人 ( T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