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韓國災難電影《潘多拉》將人性詮釋到極致

2021-02-10 安妮計劃

故事以日本地震核能源洩露為參考,設定在韓國這一國土面積窄小,但核電站分布密集度為世界第一位的國家,忠武路的電影人歷時四年,克服重重困難,將未來可能發生的危險呈現於熒幕前。

 

從海報和電影簡介來看,《潘多拉》和之前我們看過的《海雲臺》《釜山行》《隧道》等災難電影一樣,典型的韓式敘述手法,世界末日般的CG場面,演員血淚模糊的表情刻畫,中間不忘自黑一下政府的無作為。


然而這是2016最打動我的電影,

因為從無盡的災難中看到了閃閃發光的人性,教我重新詮釋了「英雄」這一名詞。

 

他不像美國大片裡,英雄風流瀟灑,在廢墟中緩緩走出,或點上一根煙,或擁抱愛人,光芒萬丈。也不像中國電影裡,身懷絕技飛簷走壁,進能一統江湖,退可閒雲野鶴。

 

沒有人生來是英雄。

 

男主,是一個核電站的普通技術員,在工業化時代從事著一份略帶風險卻也能解決溫飽的工作,有一起成長一起工作的小夥伴,青梅竹馬的女朋友,開餐廳的母親,嫂子和侄子。就是這樣一個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在災難中漸漸完成了「英雄」的蛻變。

起初,政府想壓制輿論,將一批工人們鎖在核電站。在他們撬門逃出的瞬間發生了第一次爆炸。爆炸中有不少人負傷,男主和幾名工人逃出核電站,看到外面的救援隊遲遲不肯進入,而裡面都是他朝夕相處的同事們,毅然衝進去繼續救人。救援隊也受到了感染:「進去也是死,在外面等也是死,橫豎都是死,不如跟我進去救人!」

 

幸運的是,有幾十個人活著出來。儘管一個個被炸傷燒傷,面目全非。

 

這和後來他們在聽到總統向全國民發出懇請志願者進入核電站維修致辭時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說,「放棄我們的是政府,現在求我們進去的也是政府。我們瘋了嗎?憑什麼為了這樣一個碌碌無為沒有人性的政府去犧牲自己!

可是我們有家人,他們正堵在逃離的路上。沒有人比我們更熟悉核電站,如果連我們都不去,那麼我們的家人,鄰居,還有的活嗎?他們有什麼錯?」


一時寂然。

 

而後一個個聲音傳來「我去!」「我也去!」「橫豎也活不了了!走!」

 

是的,這樣的英雄,有私心,有眼淚,有恐懼。他就像我們自己,真實到感同身受。

 

因為想救活家人,朋友,只能以身試險。

 

 

 

在核電站的入口,男主看了一眼天空。這也許是他能看到這世界的最後一眼。內心的聲音說,這不是去送死,而是為了活著。

 

此刻觀眾席抽泣聲一片。


他太真實了,就像從小保護我們的父親,像照顧過我們的兄長,哪怕他做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出發點也是因為「我們」能活下去。

 

英雄為救世決然孤獨的背影,和他無法割捨家人的情緒,以及那句「媽媽,我害怕」,都真實到像我們每個人也許即將要面對的危險一樣。

 

因為我們不知道有生之年,地震,爆炸,核洩漏,或者這樣那樣的「萬一」,會不會來。

 

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為了燈火通明,顯示人類先進的文明,要不要繼續建設便利與危險同在的核電站?

 

那危險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再也關不上了。


想表達的太多,因國內目前還沒上映,為了不劇透先寫到這裡吧。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至少有一個小時都在默默流淚,看完很長一段時間說不出話來。打動我的有親情,愛情,友情,以及不完美,又偉大的人性。愛因斯坦在二戰時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哪些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人類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塊。」一部7000萬人民幣投資的電影,能讓觀影者反思如此諸多的現實問題,實在可貴。在這部電影觀後,理解了韓國「忠武路電影人」的使命感和危機意識,我想,作為這樣的電影人,應是自豪的。

 

向他們致敬。

 

 

迷大俠 2016.12.17

相關焦點

  • 《潘多拉》韓國核爆炸主題災難片,一部揭人性、黑政策的電影!
    宙斯為了懲罰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製造了潘多拉盒子,裡面藏著貪慾、痛苦和災難。一旦打開,災難無窮。
  • 韓國電影《潘多拉》,一部走心的災難片!
    其實早在2016年,便有一部電影將核事故的可怕之處展露無疑。那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韓國電影《潘多拉》。《潘多拉》《潘多拉》是首部與美國Netflix籤約,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韓國電影。該片製作及上映過程長達4年,其中可謂是波折連連。
  • 《潘多拉》影評:出離憤怒的韓國災難電影
    作者:黑王輝在全球電影市場,韓國是為數不多本土電影能夠成功阻擊好萊塢電影的國家之一。韓國電影每年都有眾多佳作出現,令人羨慕。2016年也不例外,像曾經火爆朋友圈的殭屍電影《釜山行》、懸疑片《哭聲》、《小姐》、政治片《檢察官外傳》以及代表韓國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爭奪的歷史戰爭片《密探》等。而在2016年年底上映的災難片《潘多拉》可以說為韓國電影做了很好的收尾。
  • 潘多拉——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
    《肖生克救贖》描述一位遭受冤情的囚徒,隱忍二十年最終越獄成功的故事,把人性對自由的渴望展示到了極致。這部影片被160萬會員認可為「影史第一」。關於《公民凱恩》,旅美影評家周黎明這樣評價,「它是一部對生活高度凝鍊、對人性和社會深刻理解,以及對心理世界理性體驗的影片,它的意義深邃,需要反覆咀嚼。」
  • 韓國十大經典災難電影 第六名——《潘多拉》
    傳說火神用黏土製造出大地上的第一個女人——潘多拉,眾神賜予潘多拉許多禮物,美麗、聰明、好奇心……但其中一件最危險的禮物是一個漂亮的魔盒。一旦這個魔盒被開啟,各種精通混沌法力的邪靈將從裡面跑出來危害世界。儘管眾神告誡潘多拉千萬不要打開盒子,但潘多拉最終沒有聽眾神的勸誡,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她最終打開了魔盒。
  • 點播廳推薦影片:韓國災難級電影《潘多拉》比地震還恐怖的存在!!!
    該片集結了電影《老手》的攝影指導、《釜山行》的視覺特效指導、《辯護人》的音樂指導等一流製作班底,拍攝製作歷時4年,該片由曾執導災難片《鐵線蟲入侵》的樸正宇編劇並擔任導演。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最新的韓國電影《潘多拉》,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潘多拉魔盒」這個名詞,而這個潘多拉並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希臘神話中的人物。
  • 【IDC資訊】韓國核災難電影《潘多拉》澳門影展首映
    《潘多拉》和來自內地的驚悚懸疑片《捉迷藏》與觀眾見面,在商業片的包裝下,兩部電影都有很多值得觀眾思考的地方。      12月10日,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迎來兩部商業元素滿滿的亞洲電影——核災難題材的韓國電影《潘多拉》和國產驚悚懸疑片《捉迷藏》。《潘多拉》是今年澳門國際影展「電影盛會」單元的第二部重磅作品,導演樸正宇,主演金南佶、文正熙、鄭進永、金大明等亮相該片「國際首映」活動。
  • 推薦8部韓國高分災難片:災難前人性展露無遺,最後一部最真實!
    就像這部電影一樣,面對外來豬流感病毒的感染,期間展現了人性的善惡美醜。本片講述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但是整個貨櫃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著羸弱的身體僥倖逃入鬧市之中。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
  • 災難面前方顯人類的「自私與偉大」韓國電影《潘多拉》推薦
    潘多拉魔盒大家都知道,那是絕對不能打開的事物,打開之後災難會隨之降臨,由於福島核電站洩漏事件本片應運而生,下面請走進魔盒的世界。《潘多拉》是導演 樸正祐的作品, 樸正祐出名的有家喻戶曉的《鐵線蟲入侵》,嘲諷韓國財團為了錢昧著良心投放病毒,然後賺取暴利,最後失控的故事,是災難片裡的經典之作,也是現實電影的一座裡程碑,該片集結了電影《老手》的攝影指導、《釜山行》的視覺特效指導、《辯護人》的音樂指導等一流製作班底。總投資達120億韓幣,總製作經費達155億韓元(約9150萬人民幣)。
  • 推薦一波韓國災難題材的電影
    比起美國的災難電影,韓國的災難電影側重於對於人性的描寫,比起美國電影,各種華麗的特效,韓國電影裡面的重生態還是引人深思的。《潘多拉》潘多拉見過的是核電站爆炸的故事,雖然理論上核電是非常乾淨安全的能源,但是還是抵不過人禍。一個一個小的錯誤最後造就了慘痛的災難。
  • 一部必看的災難電影:《潘多拉》
    >《潘多拉》,在我看來它所傳遞的,是一種活生生的絕望壓抑! 今天師兄完整的介紹一部電影,很值得看。除他之外,鎮子上的成年男子幾乎全部都是核電站的工人,上到三代依然如此。韓國往往能拍出一些我們敢怒不敢言的題材,而韓國災難片似乎更是以折射這一點而誕生的。災難片,可以為關於人性和集體的強弱善惡正邪,提供一個無與倫比的好的框架。
  • 聚焦核事故,這部韓國災難片,很難得
    近幾年來,韓國電影行業不斷發展、完善。很多類型電影都非常不錯。恐怖題材。愛情題材。現實主義題材。當然了,還有災難題材。《潘多拉》韓國的災難片和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一樣。直白又露骨。甚至涉及國家和政府問題也毫不顧忌。就比如說《流感》、《隧道》、《釜山行》。
  • 災難電影集大成者 韓國10部震撼人心的災難片
    韓國人民多災多難呀,先是怪物,再是流感,又是高樓火災和隧道塌方,然後是喪屍肆虐,去年一部韓國影史上首次以核電站爆炸為題材的影片,再次震驚世界,韓國災難片最大的成功,我認為來自於對現實的零距離直面和鞭笞,當然無處不在的催淚的親情、友情、愛情和人性的脆弱的還原才是韓影的態度
  • 力壓《釜山行》媲美《車諾比》的韓國電影——《潘多拉》
    沒辦法今天又找了幾個小時的電影,然後給大家推薦這部韓國電影《潘多拉》導演: 樸正祐編劇: 樸正祐類型: 動作 / 驚悚 / 災難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16-12-07(韓國)片長: 136分鐘劇情簡介:韓半島6.1級地震之後,引發了位於釜山地區的1號原子能發電站爆炸,核電站陷入了危機。大規模強震引發的爆炸導致核電站出現裂縫,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發生。
  • 《潘多拉》趨利避害是本能,但人性的閃光難以磨滅
    「不要忘了我,要記得我啊,這樣我死了才不會委屈,姜在赫不是孬種……」「不要因為害怕,就閉上眼睛;不要因為畏懼,就堵住耳朵,我們這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雖然那裡面有災難,有不幸,可不還有希望嗎?我們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希望,為了我們的孩子。」————一部關於核洩漏的韓國災難電影《潘多拉》姜在赫,他不是英雄,也會自私的想為自己著想。
  • 《釜山行》災難面前將體現出人性的自私與骯髒
    《釜山行》是韓國2016年的一部災難片。其作品善於審視人性,透析人性陰暗的一面。這是一部不落俗套的喪屍電影,故事情節緊湊,人物個性鮮明,特技特效真實,打鬥場面震撼。沒有這類型片裡普遍會出現的智商堪憂的人物或情節,最重要的是把人性刻畫得入木三分,發人深省,感人至深。
  • 推薦五部韓國高分災難電影!韓國商業化電影已經非常成熟!
    大家族情感維繫+災難元素+極限酷跑+攀巖特技+愛情萌芽+社會現象+人性思考+當代年輕人價值取向,能在一部災難片裡注入這麼多可供探討的話題足見韓國人在類型片的探索上相當厲害了。眾多無人機齊出動幫助男女主那一幕真是被感動到了,驚險刺激有笑有淚。很成功的商業電影!
  • 五部高分韓國災難片,每個災難背後都是人性的博弈,你值得一觀
    災難片不同於劇情片、警匪片那樣注重故事的完整,它更需要的是刻畫災難的表現形式和人類的反應。有些災難片是純災難片:災難來臨到人們對抗就是一部完整的影片。而今天要推薦的韓國災難片,背後都有一段非常矛盾的對抗,人性的博弈。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災難片除了看特效之外,觀眾更喜歡的是從災難中,人類所暴露出的問題或者人類的閃光點。
  • 五部高分韓國災難片,每個災難背後都是人性的博弈,你值得一觀
    災難片不同於劇情片、警匪片那樣注重故事的完整,它更需要的是刻畫災難的表現形式和人類的反應。有些災難片是純災難片:災難來臨到人們對抗就是一部完整的影片。而今天要推薦的韓國災難片,背後都有一段非常矛盾的對抗,人性的博弈。
  • 這部韓國電影,在災難之中,將普通百姓刻畫的淋漓盡致
    《潘多拉》和以前多部韓國電影相比較,影片本身還是有很多套路的線索,上位者在災難初始的時候無動於衷,讓剛剛接觸韓國電影的觀看者大呼上位者無能。本次電影向我們描繪了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核電站。核電其實離我們已經很近了,正在逐漸貼近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