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細胞影響肉瘤患者的生存和免疫治療

2020-12-25 科學網

B細胞影響肉瘤患者的生存和免疫治療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7:13

2020年1月15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Wolf H. Fridman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Hussein A. Tawbi研究組在《自然》在線發表論文。他們發現在肉瘤中,B細胞與生存和免疫治療反應相關。

為了解釋肉瘤的臨床異質性,研究人員探究了軟組織肉瘤亞型中608種腫瘤的基因表達譜。研究人員根據腫瘤微環境的組成建立了基於免疫學的分類,並將其分為五種不同的表型:低免疫(A和B),高免疫(D和E)和高度血管化(C)組。對獨立驗證隊列的原位分析表明,E類的特徵是存在三級淋巴樣結構,該結構包含T細胞和濾泡樹突狀細胞,尤其是富含B細胞。即使在高或低CD8 + T細胞或細胞毒性的條件下,B細胞也是最強的影響預後的因素。一項2期臨床試驗表明,E組提高了對派姆單抗聯合PD1阻滯療法的應答率並且改善了生存率。總之,這項工作揭示了軟組織肉瘤患者的免疫亞型,並發現富含B細胞的三級淋巴結構在指導臨床決策和治療的潛力,這在其他疾病中也可能應用價值。

據介紹,軟組織肉瘤是癌症的異質性組,具有50多種組織學亞型。通常不同亞型患者的臨床表現是特異的,並且對諸如免疫檢查點封鎖等療法的反應也存在很大差異。

附:英文原文

Title: B cells ar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and immunotherapy response in sarcoma

Author: Florent Petitprez, Aurlien de Reynis, Emily Z. Keung, Tom Wei-Wu Chen, Cheng-Ming Sun, Julien Calderaro, Yung-Ming Jeng, Li-Ping Hsiao, Laetitia Lacroix, Antoine Bougoin, Marco Moreira, Guillaume Lacroix, Ivo Natario, Julien Adam, Carlo Lucchesi, Yechan Laizet, Maud Toulmonde, Melissa A. Burgess, Vanessa Bolejack, Denise Reinke, Khalid M. Wani, Wei-Lien Wang, Alexander J. Lazar, Christina L. Roland, Jennifer A. Wargo, Antoine Italiano, Catherine Sauts-Fridman, Hussein A. Tawbi, Wolf H. Fridman

Issue&Volume: 2020-01-15

Abstract: Soft-tissue sarcomas represent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cancer, with more than 50 histological subtypes1,2.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ubtypes is often atypical, and responses to therapies such as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vary widely3,4. To explain this clinical variability, here we study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608 tumours across subtypes of soft-tissue sarcoma. We establish an immune-based class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umour microenvironment and identify five distinct phenotypes: immune-low (A and B), immune-high (D and E), and highly vascularized (C) groups. In situ analysis of an independent validation cohort shows that class 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that contain T cells and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and are particularly rich in B cells. B cells are the strongest prognostic factor even in the context of high or low CD8+ T cells and cytotoxic contents. The class-E group demonstrated improved survival and a high response rate to PD1 blockade with pembrolizumab in a phase 2 clinical trial. Together, this work confirms the immune subtypes in patients with soft-tissue sarcoma, and unravels the potential of B-cell-rich 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to guide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reatments, which could have broader applications in other diseases.

DOI: 10.1038/s41586-019-1906-8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906-8

相關焦點

  • 疑難病例治療:小兒盆腔胚胎性橫紋肌肉瘤治療
    免疫組化染色是一個鑑別骨骼肌特異蛋白或基因的有用而可靠的輔助方法,這些蛋白包括肌動蛋白、肌球蛋白和肌紅蛋白,Z帶蛋白。如果光鏡和免疫組化結果不明確,電鏡檢查可提供更多的幫助。在電鏡分析中,肌動——肌球蛋白束或Z帶物質的發現能為橫紋肌肉瘤的診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橫紋肌肉瘤的兩個主要變型即胚胎型和腺泡型,通過典型的細胞學和結構學特點可以使這兩種亞型有一個明確的分類。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作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肺癌每年影響約210萬人,估計造成170萬人死亡,是導致男性和女性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幸運的是,在過去的六年中,免疫療法已經成為肺癌研究最熱門的領域之一,不斷刷新晚期患者的生存時間,真正可能使肺癌變為慢性病。
  • 愛不罕見,非小細胞肺癌之癌王肺肉瘤癌何時有春天
    目前,在腫瘤治療領域,有一個類型的癌種收穫了最高的關注,最多的研發投入,藥物也是最多的,靶向、免疫、細胞療法,各種新興療法應有盡有,這就是肺癌。畢竟是人類第一大癌種,研究自然要深入一些,隨著靶向和免疫的發展,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逐漸演變成慢性病,可是其中還是存在一種被劃分為非小細胞肺癌,但卻不那麼好治的「非小細胞肺癌」——肺肉瘤樣癌。何為肺肉瘤樣癌?
  • 「我是肺癌患者,免疫治療適合我嗎?」
    在沒有藥物禁忌症、藥物過敏的前提下,晚期肺癌患者一線治療使用化療聯合免疫治療都會獲益,比如:化療聯合PD-1或PD-L1相比只做化療,疾病緩解時間、有效率、總生存期都能得到改善。
  • B細胞的免疫應答及免疫記憶
    在生理上缺乏這些B細胞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發現對血液傳播的感染反應不佳。B-1細胞除了MZ和常規的(B-2)亞群外,細胞表面分子IgD、CD5、CD11b/CD18、CD23和CD 45在小鼠體內的差異表達也使我們得以鑑定另外兩種外周B細胞亞群,即B-1a和B-1b。
  • 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為什麼會是它
    ,標誌著「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永泰生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這是港股中第一隻專注於細胞免疫治療的生物科技股,其募集資金主要為科技研發和產品商業化提供支持。成立14年,永泰生物是如何成為細胞免疫治療第一股的?未來,永泰生物將以怎樣的路徑打造出細胞免疫療法之劍?經開區還將以怎樣的方式託舉更多的創新企業開啟上市之路?
  • 阿黴素+Olaratumab對晚期軟組織肉瘤的生存期影響
    阿黴素+Olaratumab對晚期軟組織肉瘤的生存期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2:52:53 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William D.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2018年是肺癌治療激動人心的一年,多個重磅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讓肺癌治療「變了天」,有望讓不治之症轉變為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此時通過早期幹預手術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幾乎能達到5年、10年,甚至100%的生存。圖文無關,僅為配圖靶向藥物並不是越新一代越合適 需結合基因檢測來定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的85%,隨著分子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的出現, 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 航空HCA細胞免疫修復療法,胎記血管瘤治療標準
    一、研發背景太空人在太空中會因身體失重而常常會影響體內血液循環和引起正常細胞病變,皮膚表面產生大量的色素和色沉,且更加可能容易引起癌變,同時,血管壁會淤滯或畸形,會引起血管迂迴擴張破裂,在醫學上,前者是胎記,後者是血管瘤。
  • 新一代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突破還是延續?|細胞|腫瘤細胞|介導|亞...
    一些患者可能對當前的免疫治療方案產生耐藥性,因此需要進一步針對新的IRs和配體進行聯合阻斷。目前,新一波的檢查點治療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早期I-II期研究的初步結果令人鼓舞。然而,這些新靶點的生物學性質複雜,還不完全清楚。了解IR-配體的相互作用對於合理設計檢查點免疫療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療效果至關重要,而全面了解其生物學特性及其對抗腫瘤免疫反應的影響可能是實現最佳臨床應用的必要條件。
  • 免疫治療時代 肺癌患者如何用得起救命藥|免疫|肺癌|中國醫學科學...
    肺癌是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最為高發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癌症之首。在中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達78.1萬例,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上升。由於肺癌早期症狀較為隱匿,大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已為晚期。對於晚期患者,特別是鱗癌患者而言,目前的治療手段相對有限。
  • 儲存免疫細胞有什麼好處?可以治療哪些疾病?
    生病原因無外乎是內因和外因的問題,外因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各種不利因素,如細菌、病毒等等,內因則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存在問題。導致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睡眠不足、晚睡、熬夜的人,自身抵抗力會下降;節食、偏食、暴飲暴食、愛吃油炸和燒烤類食物等都會造成營養不良,對免疫系統產生負面影響;精神緊張、壓抑、悲觀等情緒會影響糖皮質激素等的分泌,進而影響到免疫力;不經常運動的人自身免疫系統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自身的免疫細胞出場了。
  • 史上最全癌症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清單(含醫保覆蓋及價格)!
    近年來,新一代抗腫瘤藥物的興起讓腫瘤的治療從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時代跨越到基於基因變異的精準靶向治療新時代。經過充分的臨床證明,分子靶向治療不僅能精準地「殺滅腫瘤」,而且能延緩腫瘤發展,進而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期,使腫瘤患者的臨床治療目標逐漸轉向「慢性病管理」狀態,就像高血壓患者需要持續服用降壓藥,糖尿病人需要一直服用降糖藥,癌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特殊的「慢性病」,需要長期使用抗腫瘤藥物。
  • 王建祥教授:免疫治療不斷求索,為更多血液腫瘤患者帶來希望
    近年來醫療科技不斷進步,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免疫治療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臨床應用方面均發展十分迅速,血液腫瘤患者有了更多治療選擇,患者生存獲得改善,但治療的療效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本次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王建祥教授以「血液腫瘤免疫治療」為題進行演講,深入分析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治療現狀和免疫治療進展。醫脈通將報告的主要內容整理如下。
  • 利用肺類器官研究骨肉瘤:抑制STAT5影響骨肉瘤生長和乾性
    為了進一步理解STAT5的作用,作者用siRNA敲降了它的兩種亞型,使用匹莫齊特腹腔注射治療荷瘤小鼠(KHOS/NP腫瘤異種移植)21天。匹莫齊特治療顯著抑制了異種移植物的生長。WB和免疫組化分析也證明了幹細胞標記蛋白受到了顯著抑制。綜上,這些數據表明,匹莫齊特治療至少是部分通過抑制STAT5信號通路,靶向增值的腫瘤細胞和腫瘤幹細胞,從而抑制了OS生長。
  • AI賦能,更快更準篩選出適合免疫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阿斯利康近日宣布,其與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免疫組化數字病理圖像處理軟體」已獲得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II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成為國內率先獲準進入臨床應用的智能輔助非小細胞肺癌PD-L1判讀軟體。
  • 更好的免疫治療來啦!逆轉「PD-1無效」,肺癌治癒可期!
    隨著這個領域免疫治療「如火如荼」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將晚期難以治癒癌症的希望寄托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上。然而,和化療、生物靶向治療一樣,以OKTIY為代表的免疫製劑也不是萬能的。多數患者仍將面臨耐藥復發,再次回到常規放化療的「深淵」當中。可見,ICIs免疫治療雖然掀起了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場的「颶風」,也確實正在不斷改變甚或顛覆了腫瘤治療理念。然而,從患者的角度上,還遠遠沒能徹底改變腫瘤患者的生存危局。究其原因,就在於目前落地的免疫治療手段沒能徹底的做到「個體化」。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再如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尤其腺癌,可以選擇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而鱗癌患者接受貝伐珠單治療後更易發生大咯血。又如二代鉑類藥物奈達鉑,JUST研究證明奈達鉑聯合多西他賽可能是鱗癌一線治療的優選方案。很多研究都顯示,組織學類型不同,治療方案的選擇有一定傾向性,從化療到靶向、再到免疫,它都具有影響。
  • 國際更多新治療技術可挽救中晚期腎癌患者的生命
    例如,病人可能患有影響手術執行的其他疾病,或者癌症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醫生不可能再切除它。在這種情況下,有時醫生會使用其他方法,如冷凍療法(冷凍腫瘤)或射頻消融(蒸發腫瘤)。另外,其他治療方案包括生物治療(用幹細胞和體內天然物質治療)、腎癌的免疫治療,腎癌疫苗等。免疫療法在腎癌的治療中已經顯示出很高的潛能,可使得患者的病情長期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
  • 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全球首個雙特異性免疫藥物國內獲批!
    (健康時報記者 趙萌萌)12月8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百濟神州獲悉,倍利妥(注射用貝林妥歐單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是我國首個獲批用於該適應症的免疫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