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元 王冕 《白梅》
梅,鬥雪吐豔,疏影清雅,凌寒留香。
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開五福,
以花分五瓣,而擁有「五福花」的美稱,
用以寄意幸福美滿、富貴好德、長壽康寧。
宋人範成大《梅譜》載:
「梅,天下尤物,
無問智賢愚不肖,莫敢有異議。」
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將相王侯,人皆愛梅,
而帝王之中,愛梅者尤眾。
北宋 趙佶梅花繡眼圖頁
梅枝瘦勁,枝上疏花秀蕊,一隻繡眼俏立枝頭,鳴叫顧盼,與清麗的梅花相映成趣。圖中所繪梅花為宮梅,畫法精細纖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種富貴氣息,其風格趣味為宮廷所尚,代表了皇家的審美意味。
清代皇宮中,亦不乏梅花的身影。
康熙年間,
宮中御花園、懋勤殿等處已有梅樹種植。
宮梅先發上林枝,淡白含芳窈窕姿。若待春風吹律暖,影隨朝日樂雍熙。
——清 康熙皇帝 《懋勤殿古乾梅》
淑色曈曨射早光,御園梅柳怯寒霜。三宮紫氣通瑤殿,九陌和風到建章。
——清 康熙皇帝
《賦得禁城春色曉蒼蒼》
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的康熙皇帝,對傳統文人所喜愛的梅花青睞有加,在當朝宮內的書法、繪畫、御用器物上均有體現。
清 蔣廷錫繪梅雀圖康熙皇帝書雪梅詩摺扇
此扇一面為蔣廷錫繪梅花山雀,另一面為康熙皇帝御筆書詩「積雪梅猶冷,春寒竹色沉。佔年思易作,惡酒自高吟。久止通辰樂,更新味道深。光風來錦甸,生氣佐同心。得梅後宮中樹。」圖中梅花勾寫兼備,風格清爽。
清 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
十二月花卉紋杯以12件為一套,分別在杯上描繪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詩句。十二月梅花杯題詩「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
雍正皇帝也十分喜愛梅花。在他登基前的讀書筆記《悅心集》中,收錄了大量描寫梅花的詩詞。他的審美講究「雅」「薄」「秀」,這與梅花清逸幽雅卻又堅毅不屈的品質不謀而合。
瘦影亭亭立,幽香細細清。竹希霜後操,松訂歲寒盟。先得東風意,猶含太古情。超然群卉外,一味澹為生。
——清 雍正皇帝 《梅》
雍正皇帝在《悅心集》序言自述「朕生平澹泊為懷,恬靜自好,樂天知命,隨境養和。前居藩邸時,雖身處繁華,而寤寐之中,自覺清遠閒曠,超然脫俗之外。」在生活中,他似乎已經把梅花做為一種自我隱喻和精神寄託。
清 胤禛行樂圖冊·圍爐觀書
本幅為十六開冊頁之一。畫面描繪雍正皇帝身著漢族文人服飾,手捧書冊專心閱讀,足下是熱氣騰騰的火爐,槅門外迎寒綻放的梅花悄然開放,顯示了他對雅士閒居生活之嚮往和其清麗典雅的審美情趣。
清 十二美人圖·烘爐觀雪
《十二美人圖》共12幅,此為其一,描繪了仕女臨窗而坐,輕掀帳帷,觀雪賞梅的場景。在另一幅《裘裝對鏡》軸中,題有雍正皇帝為皇子時所作的梅花詩:「手摘寒梅檻畔枝,新香細蕊上簪遲。翠鬟梳就頻臨鏡,只覺紅顏減舊時。」
相比父祖兩代,乾隆皇帝對梅花的喜愛顯得更為熱烈和直白。他不僅在宮中靜怡軒、凝暉堂多處栽梅,也將梅花伴於自己的生活起居、筆墨丹青等方方面面。
清乾隆 梅花玉版箋
箋為鬥方式,以皮紙為原料,厚薄均勻,面上施粉、加蠟、砑光,再以泥金繪冰梅紋圖案,故稱梅花玉版箋。紙的右下角勾雲紋欄內有朱文隸書「梅花玉版箋」長方印記,為宮廷專用紙張。
清乾隆 剔紅花卉詩句圖筆筒
筆筒通體髹黃漆地,壓雕以朱漆花卉為主題的紋樣。雕有梅花圖案的開光內刻有「斜掠一條水,品題難揣稱,圈圈點點裡,直是佛心燈。御題梅。」
清乾隆 青花梅雀紋瓶
外壁繪青花月影梅雀竹石圖,梅樹枝繁葉茂,梅花嫵媚清麗。此瓶濃豔的青花與潔白的釉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為乾隆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在乾隆皇帝一生的四萬多首詩中,
贊詠梅花達二百餘首,亦為古今數量之最。
熟聞姑射素為妝,冰寫丰姿霞寫裳。望去枝頭渾似杏,所贏風處度清香。
——清 乾隆皇帝 《紅梅》
梅開恰似幽人笑,不入時妍出淨芬。漫議宦光今趁拍,魏徵武媚有前聞。
——清 乾隆皇帝 《紅梅》
冬朵如為眾芳殿,春英又佔百花先。貞元一氣含元化,那論今年與去年。
——清 乾隆皇帝 《梅》
清乾隆 緙絲乾隆皇帝御筆梅杏圖軸
梅枝幹橫伸斜欹,疏影參差,花朵含苞初綻,芳菲絢麗,傳遞著早春的氣息。上方緙織御題詩:「梅兄杏弟江南例,杏主梅賓薊北題。底藉郭駝法之巧,可忝莊叟物斯齊。」
清 壽山石雙魚紐「平生知己是梅花」璽
清 黃地粉彩梅鵲紋碗
清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紋蓋碗
自然中的紅梅傲霜鬥雪,花期短暫。為留春意,宮廷內的匠人便師法自然,以珠寶制像生盆景。花葉枝幹可長期保持固有本色,長盛不衰,永遠絢麗奪目,栩栩如生。取之自然,勝之天然。
清代像生盆景中,梅是廣泛採用的植物,通常寓意「梅壽長春」或「梅壽萬年」。
清 紅寶石梅壽長春盆景
此景以金為盆,上敞下斂,略呈鬥形。
盆口沿鏨如意紋,口沿下凸起如意雲紋一周,盆腹以萬字雷紋錦為地,盆壁上凸鏨的萬字地紋和二十二個「壽」字,氣派豪華,光燦耀目。
盆中主景為梅花樹,銅鍍金樹幹、翡翠小葉、紅寶石花瓣、寶藍心、金蕊,意態生動。
樹下襯以青金石和白玉制的湖石、嵌寶石靈芝、玉葉珊瑚珠萬年青、點翠葉瑪瑙茶花以及小草等,置景生氣盎然,錯落有致。
梅花瓣用紅寶石數百粒,一樹晶瑩的紅梅與碧綠的翡翠葉相襯託,又與燦爛的金盆相輝映,再加以清雅的湖石和花卉小景,其風格富貴而熱烈。
古人說梅有四德,元亨利貞。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抽芽,萬物更新;開花,事事亨通;結子,處處有利;成熟,一生圓滿。
與自然中的紅梅相比,像生盆景更像是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聲的詩」。
匯工匠巧技,磨切點染,
按色分飾,視彩而綴,
傳春報喜,春意長留。
惜紫禁城中已難覓梅蹤,
宮牆下唯餘臘梅。
來自:危文瀚微故宮《故宮花事|瘦影亭亭立,幽香細細清》攝影 / 朱楷編輯 / 張林 美編 / 魯婉卓 審校 / 汪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