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每日英語演講」,選擇「設為星標」
英語演講視頻,第一時間觀看
當我們陷入熱戀時會有些奇特的感覺,人們將會感受到另一個人對他的極度的吸引力,並會發現自己腦中那些瘋狂的想法。有的讓你覺得你瘋了,有的甚至讓你覺得自己魔怔了,那到底是什麼給了我們這些感覺呢?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讓我們感受到這些呢?
● ● ●
都說愛情美好,又充滿神秘,實際上愛情的消漲往往都有跡可循。一起來看看吧!
1.吊橋效應——心動不一定是真愛!
當一個人提心弔膽的走過吊橋的一瞬間,抬頭發現了一個異性,這是最容易產生感情的情形,因為吊橋上提心弔膽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被人誤以為是看見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
2.契可尼效應——為什麼初戀最難忘?
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許多有趣的試驗,發現一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這種現象被稱為「契可尼效應」。
3.俄狄浦斯情結——為什麼會愛上大齡的他/她?
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殺了。心理學用來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
4.黑暗效應——光線昏暗的地方更易產生戀情?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5.首因效應——初次見面為什麼重要?
▲《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揭開薛紹的面具,開始了一段「一見薛紹誤終身」的邂逅
首因效應指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
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信息被同化進了由最先輸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屬性痕跡。
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制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信息沒有受到任何幹擾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細;而後續的信息則易受忽視,信息加工粗略。
6.古烈治效應——男人為什麼喜新厭舊?
關於古烈治效應,這裡有一個故事:古烈治是一位西方國家的元首,一日他偕夫人科尼基參觀一家養雞舍,夫人看見公雞在母雞身上,突發奇想問陪同的農場主說:你能否告訴我公雞一天在母雞身上盡多少次「丈夫」的責任?答:時時盡責一日十餘次。夫人說:請把結論告訴總統。農場主過去給總統剛一說完,總統問道:每次都在同一隻母雞身上盡責任嗎?答:次次更換伴侶。總統說:請把結論轉告夫人。
古烈治效應說明了男女思維的差異,男女都有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後來它就成了男人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或淡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了。心理學家把雄性的見異思遷傾向稱為「古烈治效應」。這一效應在任何哺乳動物身上都被實驗證明了,人為高等動物,不可避免的殘留著這一效應的痕跡。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厭舊的傾向也不是什麼人格缺陷,而是有著深刻的生理的、心理的基礎。但人有良知、有道德,靠這些東西才使人最終脫離了動物界。
7.多看效應——如何擦出愛的火花?
▲圖片取自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
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
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8.互補定律——為什麼性格互補的人更易產生戀情?
人與人在具體內容上能夠互相滿足,會產生強烈的人際間相互吸引,這就是互補定律。研究表明,任何一個團體,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麼很容易造成內部的不和諧,容易發生爭執。這就是因為性格相近的人需求類似,同時對一個事物產生需求的時候,大家就會產生利益衝突。
9.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為什麼受阻撓的愛情更堅不可摧?
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幹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人們對自己行為的解釋,都是從內外兩方面去尋找理由,當外在理由消失後,人們就會從內部去尋找依託,反之亦然。當親人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時,便削弱了戀愛的外在理由,這導致戀愛者的認知出現了不平衡,於是,他們只好把內在的情感因素升級,以解釋自己戀愛對方的行為,使自己的認知重新處於平衡狀態。
10.投射效應——為什麼會網戀?
所謂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11.自我選擇效應——為什麼戀愛中的抉擇那麼難?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抉擇將決定3年後的生活。這就是自我選擇效應。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12.拍球效應——吵架時為什麼會越吵越兇?
拍球效應:拍球時,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拍球效應的寓意就是:承受的壓力越大,人的潛能發揮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壓力較輕,潛能發揮程度就較小。
隨著寒風陣陣颳起,樹葉簌簌飄落,單身的人們開始渴望能有個愛人一起依偎取暖、散步看電影,這就是所謂的「騷動季節」。
騷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嚴冬過去,天氣轉暖,你又開始懷念單身,甚至決定和伴侶分手。
這不光是人品問題,心理學家說,這是一種病。
隨著冬日降臨,陰鬱的漫漫霜夜(frosty nights)即將到來,又有人開始尋找聖誕季情人了。
We are now knee-deep in 「cuffing season,」 whereby single men and women search far and wide for a companion to keep them warm and sexually satiated during the chilly months.
我們現在都進入了「騷動季節」,單身的男人和女人到處尋找伴侶,為了在寒冷的日子裡可以相擁取暖,滿足彼此的身體需求。
「騷動季節」指的是單身人士在秋冬季渴望得到一段能把自己「拷牢」的認真的戀情。
According to Urban Dictionary, the cold weather and prolonged indoor activity causes singles to become lonely and desperate to be cuffed.
根據在線詞典Urban Dictionary,寒冷的天氣和長時間的室內活動讓單身人士感到寂寞,因而渴求被「拷牢」。
但是,一旦夏日來臨,這些人又會拋棄自己的伴侶,重新踏上欲望的旅程。
This pattern is more than a simple by-product of fickle millennial dating culture, it’s a common trend that's been labelled「Seasonal Dating Disorder」(SDD).
這種模式不只是千禧一代輕浮約會文化的簡單副產品,而是一種號稱「季節性戀愛症」的普遍現象。
Just like 「ghosting」 involves no supernatural apparitions; SDD is not a medically-recognised disorder, however, it is no less socially prevalent.
正如ghosting(玩消失)和超自然鬼魂沒有半點關係,季節性戀愛症也不是醫學意義上的失調,但是,這種症狀在社會上卻很流行。
情感心理學家瑪德琳·梅森(Madeleine Mason)指出,這種戀愛風氣在二十幾歲的約會者當中尤為常見。
她說:「表現出這種戀愛模式的單身人士無法做出承諾(are unable to commit)。」
「他們用夏日狂歡和朋友作為這種模式的藉口,但事實上是因為他們無法建立持久的情感紐帶(lasting romantic bonds)。」
"They may have the illusion they can settle down whenever they want to, but they can’t and until they do decide they want a lasting relationship will they realise they are unable to; that’s when I』ll see them in my office," she told The Independent.
梅森告訴《獨立報》說:「他們也許以為無論何時,只要自己想安定下來,隨時都能做到,但其實這是種錯覺,等到他們終於決定自己想要一段長久的戀情時,他們會意識到自己做不到;這時候他們就開始來我這裡就醫。」
現年25歲的露辛達·伯頓·湯姆森坦承自己是「季節性戀愛症」患者(a self-confessed SDD sufferer)。
"As the nights draw in and crunchy leaves litter the streets, for some reason I always end up wanting a boyfriend,」 she told The Independent.
她告訴《獨立報》說:「不知道為什麼,每當夜幕降臨,街道上散落著鬆脆的枯葉,我總是很想要一個男朋友。」
「There's something about autumn and winter that makes me want someone with whom to snuggle on the sofa, go ice skating and hold hands on crisp walks.
「秋天和冬天有某種東西,讓我想要一個可以在沙發上相互依偎,一起去滑冰,手牽手咯吱咯吱地踩著落葉散步的人。」
「It's great having a boyfriend through the cold months, but by the time spring rolls round I'm nearly always fed up of them, so break things off.
「寒冷的日子裡有個男友感覺很好,但是每當春天快來臨的時候,我也差不多厭煩他們了,於是就分手了。」
「There's nothing better than being single in summer - long balmy evenings are perfect for casual fun and flings."
「沒有什麼比夏日單身更愉快的了——悠長芬芳的夏夜最適合隨性的尋歡作樂。」
伯頓不是唯一一個戀愛欲望隨季節而波動的人。
來自英國赫特福德郡的24歲女孩薩曼莎·摩爾近十年來一直都是季節性約會者,她承認自己從16歲到現在只有一個聖誕節是單身的。
「Every autumn, I start looking for a new boyfriend. No one wants to be on their own during winter – it’s depressing,」 she told The Sun.
她告訴《太陽報》說:「每到秋天,我就開始尋找一個新男友。誰都不想在冬天孤單一人——這太令人抑鬱了。
到了夏天,她坦言自己又做好了單身的準備,並將自己無所顧忌的心態(devil-may-care attitude)歸咎於炎熱的天氣和火辣的社交場面。
來自英國北安普敦的25歲女孩西恩·瑞恩也同樣如此。她聲稱如果自己單身的話,夏日「就大不相同(wouldn’t be the same)」。
"Lads hold me back," she said.
她說:「小夥子們羈絆住了我。」
Laura Ecclestone from Somerset admitted that she finally feels ready to settle down after lifetime of seasonal dating.
來自薩默塞特的蘿拉·埃克爾斯通坦言,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季節性約會,她終於準備好要安定下來了。
「As summer fades, I start thinking it would be nice to have a partner to stay in, order a takeaway and watch a film with. I』ve done this for years now,」 she said.
她說:「隨著夏天過去,我開始考慮,是不是有個固定伴侶更好。可以一起窩在家裡,一起叫外賣,一起看電影。我有這個想法已經好幾年了。」
是不是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季節性戀愛症」患者,是有一顆騷動的心,還是二者皆有?
You can't bear the thought of being alone over Christmas/New Years and put all efforts in the autumn to find a partner.
你無法忍受在聖誕節或新年孤單一人,因此在秋天不遺餘力地尋找一個伴侶。
By Valentine's Day (or anywhere from three months of dating) you start to feel bored or trapped within the relationship and start finding excuses to spend less time with your partner.
到情人節前(或約會三個月後)你開始感到厭倦,被這段感情困住,於是開始找藉口減少和伴侶在一起的時間。
The idea of being single fills you with relief after some time and you break up or act in ways to make your partner break-up with you.
約會了一段時間後,你開始覺得單身更輕鬆,於是你提出分手,或者故意做一些事,讓對方和你分手。
You have done this at least the past three years.
至少在過去三年裡,你都是這麼做的。
既然已經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就該出發去尋找那個能把你鎖住的人了。
長按二維碼給你的生活加點新鮮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