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顛群島上爆發的戰爭,大概沒有哪個能和中世紀爆發的蘇格蘭獨立戰爭比較有名氣,一部經典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讓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的名氣傳遍世界。以至於當蘇格蘭斯特林旅遊服務中心為招攬遊客豎起了這位英雄的塑像時,很多當地市民走進旅遊中心不快地對工作人員抱怨「我們要紀念的是威廉·華萊士,不是梅爾·吉勃遜!」
梅爾吉布森飾演的威廉華萊士
也許當地人的抱怨只是無心,但卻帶來了有趣的思索:歷史上的威廉華萊士究竟是怎樣的人?他和電影中的形象有多大區別?「勇敢的心」是在形容他,還是別人?
油畫威廉華萊士
威廉·華萊士,1272年出生於蘇格蘭帕瑟林教區的艾德斯列。他的父親是蘇格蘭高等貴族詹姆斯·斯蒂沃德的僕從,藉助父親和做牧師的叔父的關係,威廉自小受到了較為良好的教育,據說除英語外,他也會法語和拉丁語。威廉走上反抗英格蘭統治道路的原因和電影裡不甚相同,13世紀末期,統治蘇格蘭的國王約翰·巴裡奧爾是一個昏聵而暴戾的君主,他喜好奢侈的生活,為了滿足欲望橫徵暴斂,激起了蘇格蘭各地貴族和平民的激烈反抗(和漢朝王莽新政權統治時的天下態勢竟有幾分相似)。
英格蘭國王 愛德華一世 劇照
約翰王無力平定反叛,於是不知是腦子裡哪根兒筋搭錯了還是在那一刻老佛爺附體,「寧贈友邦不與家奴」,跑去英格蘭求助於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也就是影片中最大最惡的反派人物)。聲明他就此放棄蘇格蘭王位,拱手交給愛德華來統治。注意!這是真實歷史和影片中最大的不同,愛德華一世並非篡奪蘇格蘭王位,而是從當時蘇格蘭王約翰·巴裡奧爾手裡通過正常手續接掌過來的。
按法理他確實是蘇格蘭的合法君主。而愛德華一世本人也並不像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樣邪惡與毒辣,他是英格蘭歷史上著名的君主,一生武運亨通,戰功赫赫。除了軍功,他在行政上也頗多作為,最大的功績是在其任內,英格蘭最終確定了《大憲章》的合法地位,為一定程度上限制王權,提升民權(雖然《大憲章》中所謂的民權指的是貴族和高等自由民,不包括隸農和奴隸)的國家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客觀的說:愛德華一世對英格蘭而言是一位好國王,但對蘇格蘭來說卻不是。
初夜權
由於蘇格蘭王位這個大餡餅簡直就是憑空砸到了愛德華一世的腦袋上,這位在當時也只有40幾歲尚屬年輕的國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處置才好。面對隨之而來的亂象,忙亂之中愛德華出了一個最大的昏招——為了能夠讓英格蘭的貴族甘心去蘇格蘭的封地守備,頒布了初夜權法令(初夜權的概念並非此時才有,但通過法令確定則是愛德華一世的「傑作」)。這一舉措確實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批貴族「就範」,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蘇格蘭當地貴族和平民更為激烈與瘋狂的反抗。年輕的威廉華萊士也將在這個背景下初登歷史舞臺,未來的他將如何反抗英格蘭軍隊?最終結局又是怎樣的?(未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