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派遣10萬「鴨軍」出徵滅蝗災,這「蝗災」英語該怎麼說?

2020-12-24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1M

(〜 ̄△ ̄)〜

每天晚上一篇英語知識普及

英語罐頭

本文是我的第287篇英語知識文章

從上個星期開始,罐頭菌就一直有關注非洲的蝗災。說真的,沒怎麼經歷過田間生活的罐頭菌確實對於蝗災之類的都不怎麼了解。當我第一眼看見相關視頻時,確實一跳了,同時感覺今年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對於蝗災,我們的老鐵巴基斯坦也同樣承受著成噸的傷害。身為老鐵的中國,肯定伸出援手。根據新聞報導,中國派出10萬的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應對蝗災。

China deploys 100000 ducks to counter locust invasion

中國派遣10萬鴨子抵抗蝗災

1.deploy 派遣,有效運用

deploy這個詞很多時候會用於表示「派遣,運用」物質,而對於「軍隊」的派遣,往往也會用deploy來表示。在國外,很多的新聞網站對於這次鴨子的派遣,都會用「army of ducks」「duck troops」(鴨子軍隊)來形容。因此,這裡的deploy有種「調兵遣將」的感覺,非常有意思。

The president said he had no intention of deploying ground troops.

總統稱並不打算部署地面部隊。

2.locust invasion 蝗蟲入侵

Locust,就是我們日常中說的蝗蟲。對於這次的「蝗災」,英語裡面有挺多的說法,例如像上面說的:

locust invasion(蝗蟲入侵)

the locust outbreak(蝗蟲爆發,蝗災)

locust plague(蝗災)

這些表達都能用語表示這次的蝗災

A plague of locusts has hit Africa.

一場蝗災已經襲擊過非洲。

3.counter 對抗

假如是玩遊戲的小夥伴應該都對這個詞很熟悉——counter。counter作為動詞時,能表示「對抗,反制」某個事物,在遊戲裡面,經常有互相克制的關係,所以counter這個詞也會經常出現。

回到上面的標題,標題中就使用了counter這個詞,用於表示中國「鴨子軍隊」對於蝗災的反制,對抗作用。

Both of them had to counter fierce criticism

他們兩個人都不得不對尖銳的批評進行反擊。

4.locust swarm 蝗蟲群

locust swarm,蝗蟲群。swarm,一般用於特指一大群的昆蟲,例如說,flies swarm(蒼蠅群),bee swarm(蜂群),ants swarm(蟻群)。

In recent days, locust swarms have begun to impact South Sudan, Uganda and Tanzania.

近日以來,蝗蟲群已經開始攻擊南蘇丹,烏幹達,坦尚尼亞等國家。

罐頭碎碎念

2020年才過去不到2個月,接連到來的災難確實讓罐頭菌覺得2020年似乎不太和平。希望大家一切安好,同時,面對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自己,共勉~

這是英語罐頭,每天我都會分享最實用的英語知識

日積月累,你也能成為英語大神

假如你想學習更多英語知識,歡迎關注我!

點擊播放 GIF 0.2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沒戲了?
    根據巴方需求中國政府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抵巴有媒體報導,由「國紹1號」鴨苗組成的「鴨子軍團」將出徵滅蝗這支由浙江紹興「國紹1號」鴨苗組成的「鴨子軍隊」簡直是滅蝗界中的「奇才」。對於出徵的「鴨子軍團」中國網友們腦洞大開「太可愛了吧!浙鴨出徵,寸蝗不生!」「這是死士啊,好感動!」「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蝗滅鴨滷」「鴨子捕蝗,吃貨在後。」
  • 十萬鴨軍出徵滅蝗:別把災難當玩笑
    2月27日,話題#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衝上熱搜。有媒體報導:由「國紹1號」鴨苗組成的「鴨子軍團」將出徵滅蝗。但幾個小時後,該消息即被闢謠。中國蝗災防治組也回應稱,從目前的情況看,巴基斯坦不適合以鴨子捕食蝗蟲的方法來滅蝗。十萬鴨子大軍出徵巴基斯坦滅蝗的新聞躥上熱搜榜首的速度,跟闢謠的速度幾乎一樣快。
  • 浙江十萬鴨子出國滅蝗是假的?官方回應:鴨子捕食蝗蟲不適合
    2月27日,話題「浙江10萬隻鴨子出徵巴基斯坦滅蝗」衝上熱搜。
  • 2020大蝗災是怎樣發生的?|東非|蝗群|蝗蟲|聯合國糧農組織
    2月18日最新消息稱,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但印度政府仍發布預警稱,今年6月可能出現更為嚴重的蝗災。人們擔心,如果蝗災進一步蔓延,很可能會逼近中日韓地區。另據外媒報導,在兩天前,蝗群已經到達了中國西部邊境地區,但該消息暫未得到官方的證實。
  • 貞觀初年那場蝗災,是如何消失的
    境外憂心忡忡,我們卻畫風大異,有準備好油鍋的,有支好燒烤架的,有炫耀自己多少鴨子的……有人還提出,以十萬隻鴨子為滅蝗大軍,出徵巴鐵。我們是農業大國,歷史上曾蝗災頻發,且多與旱災相伴,所經之地顆粒無收,災民流離失所,甚至出現人相食的慘劇。唐貞觀二年,李世民即位的第二年,京師長安附近就發生了一次規模不小的蝗災。
  • 別小瞧這次蝗災,看過這片就懂了
    這一類型的蝗災已經威脅了亞非農業長達數個世紀。在全世界,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生計受到過這種飢食昆蟲的影響。這種看起來體型小小的昆蟲,卻可能是蝗蟲類中最危險的一種。紀錄片中探討了蝗災的成因,展示了蝗蟲的生活形態與行為軌跡。但對於怎麼真正解決蝗災,至今仍是一個難題。1915年3月到10月的蝗災,幾乎消滅了巴勒斯坦所有的植被。我國也曾經遭受過嚴重的蝗災。據《中國救荒史》記載,秦漢時期蝗災每8.8年就會發生一次,兩宋時期是3.5年。
  • 2020蝗災捲土重來,會不會波及中國?
    這次蝗災,會不會波及中國?我們的口糧會受到威脅嗎?世界氣象組織預計,蝗災在今年6月仍將進一步擴散,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千百年來,蝗災一直是人類農業最大危害之一,不僅僅是中國,蝗蟲災難遍及全世界,而科技發達的美國加拿大也束手無策。
  • BBC神級紀錄片聚焦蝗災
    漫天飛舞的蝗蟲,密集成一張金色的網,所到之處,只剩一片貧瘠之地……從去年12月起,嚴重的蝗災席捲了整個東非地區。據媒體報導,此次蝗蟲入侵是肯亞7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也是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25年最大規模的蝗災。蝗災的場面到底有多可怕?在當下,國內已經鮮少見到大規模的蝗災。
  • 防蝗戰國家「吹哨」:御蝗於境外 中巴合作防控蝗災
    據巴基斯坦糧食安全與研究部介紹,蝗災從2019年3月一直持續到現在,適合蝗蟲孳生的3000萬公頃土地已有38%被入侵,發生範圍、蝗蟲數量、危害程度均屬歷史罕見。俾路支省為巴最大沙漠省,遭蝗群侵襲土地達220萬公頃。中國工作組在該省與伊朗交界的達爾坂丁發現超大面積沙漠蝗成蟲遷飛和產卵,覆蓋範圍超過幾十平方公裡的廣袤沙漠和丘陵,將成為下一代蝗蟲暴發的孳生地。
  • 農藥板塊震蕩上揚 巴基斯坦蝗災第二波蝗群正陸續形成
    消息面上,2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稱,當前,巴基斯坦境內蝗災的演進形勢和中國專家的預判基本一致,第二波蝗群正陸續形成,也正是中國援助的藥物藥械派上用場、開展大面積滅殺的好時機。東非的沙漠蝗災也在持續發展,我們已經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了技術支持和物資裝備援助的準備。
  • 寮國蝗災蔓延至雲南近10萬畝土地,樹上密密麻麻…
    寮國的蝗災正在向普洱蔓延! 01 寮國爆發蝗災 6月27日寮國豐沙裡省遭受蝗災,整片農作物種植區全是綠油油的蝗蟲。
  • 中國農大教授張龍:巴基斯坦此輪蝗災須用化學防治 晚間清晨效果最好
    今年2月,張龍作為中國蝗災防治專家組成員前往巴斯坦進行了實地考察,協助巴基斯坦制定蝗災防治方案。張龍說,有效監測非常重要。要精準掌握蝗蟲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孳生程度如何。比如在蝗蟲孳生前期,可以採用一些昆蟲生長調節劑抑制蝗蟲脫皮。而當蝗蟲到了成蟲期開始遷飛,可以施用一些廣譜的高效化學農藥,比如馬拉硫磷和菊酯類農藥。
  • 地理老師雷亞鳴:蝗災逼近我國邊境,雞哥有可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這就是蝗災為什麼能與與水災、旱災一起,被稱為三大天災。那這次蝗災會對我國造成影響嗎?我的看法還是比較樂觀的。首先,來看看這次蝗蟲的遷移方向:東非-印度-尼泊爾-緬甸-西藏南部和雲南南部。(沙皇-英雄聯盟遊戲角色,這是他的經典臺詞)當然,玩笑歸玩笑,面對蝗蟲,我們還是要打起精神,認真對待。自有記錄以來,我國就一直屬於蝗災的重災區,來自《中國救荒史》的數據顯示:秦漢時代蝗災平均每8.8年一次,兩宋年間為3.5年,元代1.6年一次,明清兩代均為2.8年。
  • 中科院團隊揭秘蝗災罪魁禍首4VA,將改變人們對抗蝗災的理念和方法
    這一成果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康樂團隊通過分析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體表和糞便揮發物,在35種化合物中鑑定到由群居型蝗蟲特異性揮發的氣味——4—乙烯基苯甲醚(4VA)。康樂說:「我們通過一系列行為實驗確定該化合物對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不同發育階段和性別都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夠響應蝗蟲種群密度的變化,隨著種群密度增加而增加。」通過實驗,研究人員證明4VA對實驗室種群在戶外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大範圍區塊實驗也證明,該化合物不僅能吸引野外種群,而且不受自然環境中蝗蟲背景密度的影響。
  • 曹操與呂布之間兗州爭奪戰,因蝗災而改變戰局!
    第四次交鋒後,雙方開始對峙,這其中,一場突如其來的蝗災幫了曹操的忙。《三國演義》:「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且罷兵。」《三國志》:「蝗蟲起 , 百姓大餓, 布糧食亦盡 , 各引去 。
  • 蝗災時的蝗蟲到底能不能吃,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因蝗災餓死
    開春了,地裡的小麥和油菜在陽光的滋養下生機勃勃,看到新聞媒體報導國外鬧蝗災,大家很是擔心蔓延到中國。但是另外一種觀點也上線了——捕蟲而食,那麼蝗蟲到底能不能吃呢?蝗蟲就是俗稱的螞蚱,平時以綠色為主,黃綠相間,土黃色為輔,以植物枝葉為食。
  • 蝗災為何頻繁爆發?真的是宇宙在清理地球嗎?
    但年初,蝗災還一直在國外徘徊,當時專家也指出:沙漠蝗蟲基本不會危害中國。 下面是2月19日, 基德做的一期科普視頻: 《4千億蝗蟲消失的真相,並且不會來中國》 (視頻很有意思,乾貨且風趣,雖然較長,還是建議儘量看完)
  • 真遇上蝗災可能就沒那麼樂觀了
    對此我只能說,這也就是說說而已。真遇上蝗災,你就不會這麼輕鬆了最近一段印度蝗蟲肆虐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遮天蔽日如潮水般湧過,目之所至全是飛蝗,密密麻麻讓人窒息,人類置身其中,就仿佛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小舟,很難想像人類賴以生存的農作物還會剩下什麼。
  • 4000億「螞蚱」,靠吃就能解決蝗災?你需要的不僅是一口大鍋
    這一陣子,國人關注的除了疫情,還有始於非洲,飛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目前已經到達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距我們中國可以說是「一步之遙」。當國人聽到「蝗災」這兩個字時,很多人難免不心存憂慮,因為歷史上蝗災帶來的傷害深深的刻在很多人的心裡;同時,一大批吃貨拿著鍋,提著油,持著碗筷準備行動起來了。
  • 農藥板塊走強:第二波蝗災侵襲非洲 春季是防控蟲害關鍵時期
    業內人士分析,蝗災爆發帶來出口量提升,導致馬拉硫磷農藥原藥價格上行。春季是防控蟲害的關鍵時期,除了非洲蝗災之外,安徽、河南等地小麥赤黴病爆發以及草地貪夜蛾入侵,也推高相關產品需求。蝗災爆發帶來出口量提升據媒體報導,近日非洲迎來今年第二輪「末日蝗災」的瘋狂侵襲,而令人不安的是,新一輪的蝗蟲大軍的規模,可能是今年第一輪蝗災數量的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