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你們看一張一角錢。
這張一角紙幣在8月份的某場拍賣中,拍出了6300元的高價。
那這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角錢,為什麼會這麼值錢?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這張一角錢,就是三版幣中的背綠一角。
背綠一角的正面主景為教育與生產勞動者,背面花紋中間為棕色、兩端為綠色,因此被稱為「背綠」。
由於印刷時採用的鈔票紙不同,因此背綠一角紙幣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無水印的,另一種是帶空心五角星水印的,現在稱為「背水一角」。
▲帶有空心五角星水印的背水一角
它的發行是為了挽回「棗紅一角」的錯誤。
「棗紅一角」採用了雙面凹印的印刷技術,是我們國家唯一一枚採用這樣技術印刷的幣種,而且它的防偽技術含量高,所以它整個的印製成本高。
結合當時特殊的政治環境,「棗紅一角」在發行不久後就被回收了,繼而發行了背綠一角。
背綠一角1963年開始印製,1966年10月1日發行。
但是在發行後,就有群眾反映說它背面的顏色和之前投入使用的「長江大橋貳角」券的顏色相似,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容易使人混淆。
所以央行從1967年12月起對背綠一角採取只收不付的政策,已印製好的也不再發行。使得背綠一角最終在大城市僅僅流通了13個月,在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區只流通了20天就接到上繳回收的通知。
這也致使它成為三版幣中發行時間最短的紙幣。
三版幣是新中國第一套自主研發的人民幣,但由於當時國內技術的限制,紙張相對比較薄,耐磨性差,紙質比不上蘇聯的印鈔紙,所以產量比較低。
在60年代的中國,角券是主要的流通紙幣,所以消耗量特別大,再加上當時人們對錢幣的收藏意識不強,即使有少部分背綠一角被留存了下來,但大部分的品相都比較差。
而且三版幣在國內收藏市場上一直都有非常好的口碑,收藏者較多,配套需求量大,品相好的背綠一角更是珍貴。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所以它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其實在2000年以前,都沒有發現過背綠一角的贗品,但因為最近幾年,背綠一角的市場價值升高,所以就有造假者做假的背綠一角來謀取高額的利潤。
那麼在收藏時就一定要注意辨別背綠一角的真偽,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觀察背綠一角的暗記:
1.正面大門右側六、七根欄杆之間上有字母「A」暗記
2.「A」的下方有個「+」
3.「A」的左上方有字母「J」暗記
4.副行長章左上方的草叢裡有「人」字暗記(這一條只有部分背綠才有)
--觀察背面綠色花紋
其顏色過渡處是否變化自然,線條是否清晰,如果過渡生硬、線條溢墨,看必定是假貨。因為背綠的造假品一般是在普通醬紫色一角的基礎上改造的,將背面紫色洗掉改印綠色。
--觀察冠字
真幣的冠字號碼是使用凸版印刷工藝印製的,號碼線條有衝壓感,線條邊部有擠墨感;
假幣的冠字號碼使用膠版印刷工藝印製的,號碼線條沒有衝壓感,線條邊部不規整,呈浸墨狀。
▲下方為假幣
對於高仿的,還要注意這些細節:
--放大鏡下觀察,正面主景的圖案線條
真幣的人物各部位線條清晰,扛鋤頭男子的頭髮是一根一根的;而假幣中,該男子的頭髮是模糊的,只能看見分發線。--觀察背面的國徽齒輪
假幣背面國徽中的齒輪齒尖為圓形,真幣背面國徽中齒輪的齒尖有稜角。
▲左邊為真幣,右邊為假幣
▲最右側的為假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