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by媽媽)
這兩天開始你變成熊孩子了,一有不合心意就開始大聲尖叫,但是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哪裡不合你心意了,你又不會說,真是頭疼。看來可怕的兩歲提前到來了……(爸爸註:爸爸還被你媽媽喊去看了大半本如何應對Terrible Two的書呢!)
2020.12.21 (by媽媽)
今天給你買的聖誕禮物到了——一輛小車車加一個可以滑下來的小軌道。誰知不按常理出牌的你一定想要自己坐上去滑滑梯,坐不上去就發蠻生氣。可怕的一歲半啊…
2020.12.23(by媽媽)
今天第一次主動說了一個「襖」,媽媽想了半天你在說什麼,才反應過來你在說「好」。其他時候你都是在卟啾卟啾自己胡言亂語。
你喜歡看yummy yucky那本書,爸爸每次跟你念都會搖搖手告訴你yucky的東西不好吃。於是現在你跟媽媽看這本書就會一直搖手,也不知道你真的理解了沒有。說起這個,你還喜歡媽媽給你念Newtonian physics for babies這本書,媽媽每次都會比劃一下重力和地板的反作用力,於是你現在每次看到這一頁也會下意識地拍拍地板,真不知道你的小腦瓜裡是在想些什麼呢。
2020.12.24(by媽媽)
今天你在推你的寶馬車,然後在地板上看到車輪後有兩道印子,你就很想去擦掉它。媽媽跟你說沒關係的,這是灰,等下媽媽擦一下就好了。結果你帶著媽媽去了我們的機械房,指著吸塵器叫媽媽用。真愛乾淨,真棒!
下午爸爸帶你到我們的真車子裡去玩,然後看到媽媽在樓上。媽媽把手放腦袋上對你比了一個大心心,你以為媽媽在做一休哥,也把手舉起來在腦袋上畫圈圈,哈哈。
晚上媽媽叫你刷牙洗澡了,你仿佛不當回事一樣,登登登跑到房間裡去了。媽媽以為你在跟我們玩捉迷藏,於是過了好一會兒,媽媽才去找找你躲在哪裡了。結果一走近我們的房間,只看到你端端正正地坐在床上你的位置(你早就會自己爬上床了)。你看到媽媽來了,非常理直氣壯地大吼一聲,媽媽!neinei!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原來媽媽叫你刷牙洗澡你還是聽見了的,只是想跳過那兩個步驟而已。(爸爸註:真不知道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斷奶!)
2020.12.25 (by媽媽)
最近發現你幾乎能理解我們說的所有話了,無論是普通話還是方言。今天中午爸爸燒飯時說了句拿幾個土豆,你就跑去筐裡拿了一個大土豆,還一定要放在烤箱裡。看到烤箱後面有一個風扇,你就指著讓媽媽說,媽媽說這是風扇,你就用嘴「呼呼」地吹氣。傍晚的時候你又開始捧南瓜,奶奶跟我們用方言說前天你在樓下捧大石頭的事,你馬上就開始比劃大石頭有多大,還憋著氣顯示自己力氣很大的樣子。
晚上的時候你又咬了媽媽肩膀,媽媽把你抓下來想嚴肅批評你的時候,看到你忽然緊閉了眼睛好像睡過去一樣,真是太好笑了。你自己也意識到犯了錯誤媽媽要批評吧,閉上眼睛媽媽就看不見你了嗎?哈哈哈。
2020.12.26(by媽媽)
在媽媽教了你好多次之後,你今天爬到自己不睡的小床上,對著媽媽從大學就帶過來的米妮玩偶叫了聲「姐姐」。
晚上奶奶說你這麼大了還在喝neinei羞不羞,你回了一個「一休哥」的動作,哈哈哈。
現在你還不太會講話,每次想看電視,我們讓你說要什麼,你一著急就說要neinei……是不是你喜歡的都叫neinei呢?
2020.12.28(by媽媽)
今天早上,你對著媽媽的汗衫叫了一句「阿公」,媽媽愣了一會,才明白過來你在說「Argon(氬)」。因為媽媽衣服上有個小人下面寫著Ar,媽媽就一直告訴你這個叫Argon,沒想到你竟然記住了!這要是接下來去看兒醫問會說哪些話了,媽媽說還有Argon,兒醫會不會心裡想這家長一天天的都在教什麼呀……
2020.12.29 (by媽媽)
天道好輪迴。繼上次你把爸爸的馬克杯扔進馬桶之後,今天你不負眾望地把自己喝水的杯子也扔進馬桶裡了!還能怎麼辦,給你撈起來洗洗接著用唄!
2020.12.30(終於有一篇by爸爸了,慚愧)
自從發現你有點看電視上癮了,我們就比較擔心。一開始給你看一會兒是因為看你和奶奶在家實在無聊;後來看一看電視慢慢變成了哄你開心、讓你平靜下來的手段;再後來漸漸變成了每天中飯晚飯前後的例行安排。而且我們注意到你看電視的時候就是一顆典型的「couch potato」:癱坐在沙發上,眼睛都不眨一下,神情呆滯。一旦我們不讓你看,你就要哭鬧。你媽媽心軟,好幾次說後悔沒有一開始就阻止你看電視,現在阻止不了了。爸爸卻有個「亡羊補牢,猶未遲也」的人生信條,在你媽媽第N次嘆氣後悔後的第二天,當即立斷給你把電視機收了起來。
頭一天,你沒啥感覺,就是傍晚哭鬧了下;
第二天,你兩次反應過來電視機不見了,坐到沙發上去指著原來電視機的地方喊「neinei」;
第三天,哭鬧三次,但每次哭鬧的時間都明顯變短了;
今天大概是第四天了,你基本上已經沒要求看電視了。
2020.12.31
所以咱們這次要聊的,就是「電視」。你媽媽建議說不如聊「自制力」,我想想算了,她總用這麼大而空的詞來給我挖坑,這次我可不跳下去了。
給你「戒電視癮」的第二天,你媽看你哭鬧就已經動搖了,低聲埋怨我說「你小時候看得可比這多多了,讓他看看怎麼了?」是的,電視可以說是爸爸小時候最大的信息來源,直到現在爸爸都覺得自己很多知識是從電視上學來的,可以說它是「功不可沒」。爸爸甚至一度覺得電視是網際網路之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創造。但代價之一就是眼睛很早就近視了。
爸爸之前就在日記裡寫過,增長見識可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電視無疑是增長見識最有效且廉價的手段之一。那爸爸為什麼不希望你運用這個手段呢?因為它應當被作為最後一個萬不得已的選擇——其他的比如你現在看書(繪本),聽爸爸媽媽講故事,甚至單單就是出去走走看看;長大之後閱讀、遊歷、與友人交談,等等,都是比看電視更健康、而且往往更高效的手段。更深層的原因是,電視裡的信息往往是以博人眼球為目的的,頂多作為觀眾休閒的工具,而非真正讓人學習的材料。你長大後就會漸漸發現,甚至連大部分所謂新聞都是偏頗的,目的性遠大於真實性的,令人失望。
說幾句遠一點的閒話吧。咱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鋪天蓋地的「信息」。大約十幾年前信息還是一個稀缺品,現在卻已經泛濫了,讓人來不及判斷就已經被迫吸收了。You are what you read. 所以要是有人掌控了信息的來源或者傳播的渠道,其實是能掌控人,乃至整個世界的,毫不誇張。這段話事實上是爸爸在近一個月後(2021年初)補充的。爸爸近來對這種情況非常憂慮:現在很多人長期在某些不良、片面的信息下已經變得異常極端,資訊時代的網絡上似乎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看到的信息變多了而變得judgemental了——非常喜歡對一個人進行非黑即白的審判。古人說「事定尤須待闔棺」,就是說判斷一個人的一生至少也得等到他一生真正結束,然而現在大家都還挺著急的,恨不得一天內就給出一個關於某個人、某類人的結論。爸爸在這種悲觀情緒下已經陸陸續續關閉了自己多個社交平臺帳號,從手機上刪除了多個應用(包括微博、知乎、虎撲,Facebook,等等),幾乎只保留了看時事用的幾個新聞平臺、用於推廣自己research的twitter帳號、以及記錄生活的這個公眾號。大家都在說這個時代裡要學會「擁抱流量」、利用信息做點大事兒。但爸爸覺得還沒到這個時候呢,現在應該是如何保護自己的信息、保護自己。不知道等到你長大後,這些平臺是不是還在,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最重要的是,在你成長為一個可以擁抱這個世界的個體之前,它是否已經學會了合理處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