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的十七戒

2021-02-07 壹廬字字錦

周文王生了個好兒子啊!


武王(姬發)剛上任三天,立即召集下屬開會。他問大家:有沒有保存下來的,可以永遠指導我們周朝子孫後代的古代規約和行動方法呢?大家都搖搖頭,說沒見過哎,也沒聽說過有這樣的東西。


武王於是很鬱悶。這時有人出主意了,我們把姜太公找來問問吧,他老人家懂得多。姜尚一來,武王就很謙虛地問:您老人家看見過黃帝、顓頊的治國方法嗎?太公說,我在《丹書》上好像看到過。大王如果想聽,請您齋戒三天。武王太高興了,果真有高人呢。他立即齋戒。


三天後,姜太公很莊重地給武王講起了先王的治國之道。這些治國方法,大概可以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層意思是說:幹什麼事情都要認真努力,絕不能懈怠,努力超過懈怠,就會吉祥,永世長存;懈怠超過努力,就會偏差,就會歪門邪道,最終滅亡。第二層意思是講:對天下百姓要懷有仁義之心,絕不能有過多的欲望,仁義超過欲望,順利;欲望超過仁義,兇險。總起來講,靠仁義得到國家,用仁義保護國家,就會有百世不變的江山;靠不仁得到國家,用仁義保護國家,就會有十世江山;靠不仁得到國家,用不仁不義去保護,禍害馬上就來了。大王您說的古代流傳下來的規約,大概就是這些吧。我記得不完全,也就知道這麼多了。


武王聽完姜太公的話,真是如遭雷擊,醍醐灌頂,膽顫驚心。散會後,感慨萬千,思如潮湧,馬上書就《戒書》若干。這些座右銘一共十七條,貼滿了他的辦公室及臥室及隨時能看到的地方,日日提醒,時時警惕。


首先是他辦公室的四周。左前方的銘為:處在安樂之中也一定要謹慎勤勉!右前方的銘是:沒有讓人後悔的行為!左後方的銘這樣激勵:時時記住自己的錯誤行為!右後方的銘則更具深義:一定要高瞻遠矚,不能只顧眼前!桌子上的銘文很實在:少說話,多幹事,言多必失!


然後是他住所的角角落落。門口柱子上的銘文這樣貼著:不要認為自己不殘忍,那會導致殘忍的發生;不要認為自己不會危害國家,那會導致大禍;不要認為自己沒做傷害人的事情,那會對人有大傷害。門框上的銘文則如此告誡自已:人的美名積累需要一輩子時間,而失去美名卻只要一件小事;一個人如果沒有志氣和勤勞,能說他聰明嗎?一個人不經常反思自我,能說他自審嗎?風吹來的時候,一定會使樹搖擺,即使聖人,也要防止風吹樹般的幹擾。窗子上也不能空著,正好睡前可以提醒:一定要遵從天時,一定要利用地利!


連他臥室裡也都貼了不少。早上起床就要用的盥盤上這樣刻著:與其被人所溺(陷害),還不如溺於深淵,溺於深淵,還有機會遊出來,被人所溺,那就沒得救了!每天要照的鏡子前這樣寫著:事前有所預見,事後有所思考!


姬發認為,這樣日日戒勉自己還不夠,還要時時。於是,他在帽子的飄帶上這樣寫:火滅後一定要檢查一下盛水的容器,常常謹慎提防,才會平安,平安才會長壽!他甚至在鞋子上也寫著銘文:不能貪食,不能多喝酒,能逃則逃,如果過份了,一定要自我懲罰!周朝的君臣關係估計是相當的融洽哎,下屬都敢灌他的酒呢。


姬發文武雙全,他當然還要帶兵呢。於是,在劍上也刻有銘文:帶上它的時候,行動一定要合乎道德,合乎道德就會興旺,違背道德就會崩潰!紂,你如此無道,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拉弓的時候也能看到銘文:人要能屈能伸,不要忘記自我反思!如果戰鬥,矛一伸出,照樣有格言勉勵:如有瞬息的不能容忍,就會終身鑄成大錯。


當然,姬發知道,國家的興旺發達,必須要有健康的體魄,否則一切等於零!於是每天鍛鍊身體不離手的手杖上寫著:什麼時候最危險?挫折而憤怒時;什麼時候會失去常道?貪圖物慾時;什麼時候會記性不好?富貴最容易相忘!每天,固定的小道上,拐棍篤篤響,戒條心中揚!


周武王把他一個人聽到的,活化成十七條座右銘,告誡後世子孫!事實上,姬發也很有作為,不僅滅了無道的商紂,還創建了繁榮昌盛的西周王朝。據說,當時,他所向披靡,討伐了99個國家,共有652個國家向武王臣服!夠厲害了吧,你能說他的成功和十七條自戒沒有關係?


謝謝劉向、黃庭堅和洪邁先生向布衣我提供素材。

相關焦點

  • 周武王
    周武王姬發(?
  • 西周開國君主 周武王姬發
    簡介周武王(即姬發,?
  • 周武王姬發 四分之一的周人血統
    周文王姬昌的夫人太姒是大禹的後裔,所以,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有四分之一的姬周血統。周武王牧野之戰滅商之後,周朝王室成員可能不再刻意尋找殷商舊貴族家的女子為媳婦,所以,周武王之後的周王室成員中,殷商貴族的血統也就漸漸稀釋了。後人做詩讚頌道:「周室三母,大姜任姒,文武之興,蓋由斯起。大姒最賢,號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
  • 周武王即位:是否藏著姜尚的另一個奇謀?|史記周次元024
    後來,周文王姬昌死了,姜尚和周武王姬發走到了一起。一種更理想的理解是,他、周公旦和周武王姬發成為周帝國的建國大業的鐵三角。作為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旦大概更像一個聽話的弟弟,他繼承了姬家人傳統的道德基因,可能還帶著對周武王的崇拜和無條件的遵從,血緣和祖上的責任讓他們之間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和高度的一致性。
  • 成語典故之玩物喪志:周武王逗獒
    這件事讓召工知道後,就寫了一篇《旅獒》的奏章,呈給周武王。大概意思是:人如果一直逗弄和侮辱別人,就會使自己喪失崇高的德行;如果一直玩弄事物,就會喪失自己的志向。周朝的建立非常不易,您可不能使他斷送了啊。此後,周武王就開始奮發圖志,將周朝發揚光大。
  • 牧誓八國:追隨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結局各不相同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髮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
  • 牧誓八國:追隨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結局各不相同!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髮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繼位後,國力不足與殷商對抗,所以繼續臣服於殷商,為殷西伯。但是,殷商對周並不放心。商紂王一度囚禁姬昌於羑裡,並殺其子作為肉湯、迫文王喝下。
  • 周武王伐紂之後,到底如何處理殷人?孔子刪削的材料或解開謎團
    牧野之戰後,紂王逃入城中,登上鹿臺,將寶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周武王進入朝歌之後,商國百姓竟然在城郊迎接,周武王對商國百姓說「上天將賜福給大家!」商人一齊拜手稽首共兩次,姬發也還禮拜謝。似乎,商國百姓非常歡迎武王取代商朝。當然,這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政治作秀,比如周人強行驅趕一部分百姓出來迎接武王,或者一批商國投降派主動出來站臺。但從史書記載來看,周武王仁義與商紂王殘暴形象被烘託了出來。
  • 周武王發明了兩個制度,一個禍害中國幾百年,另一個至今猶存
    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周武王在姜尚等人的幫助下,拼盡全力,終於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可是各位,自古以來都是打天下易而治天下難。西周的疆域如此廣闊,其上還有億兆生民,周武王該如何治理?關鍵時刻,周公旦想出一辦法。據《呂氏春秋》記載,周公旦將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給了三類人。一類是古代帝王的後代。比如說皇帝與炎帝的後代。剩下的則分給了王族和功臣。比如說,周武王的兄弟和叔父輩,就被封到了陳、蔡等地。
  • 周武王90歲伐紂93歲去世?戰國竹簡揭開謎團,顛覆了傳統認知!
    周公旦是周武王四弟,參與孟津觀兵、武王伐紂戰爭,《大戴禮記》記載「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周文王15歲時武王出生,因此周公旦與周武王年齡估計相差應該不大,應該在80歲左右。 周文王一共18個兒子,長子伯邑考,次子是周武王,武王伐紂之後分封十六個親兄弟,說明大部分健在。
  • 周朝建立者:周武王姬發
    周武王姬發(?
  • 商紂王被妲己魅惑終致亡國,遭周武王嘲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周武王本人自己對妲己沒什麼興趣,也沒有將她賞賜給其他人,而是將她殺死了。 或許是商紂王的教訓太過深刻,周武王不僅在攻破朝歌之後,下令處死了妲己,還在伐紂之前,留下了一句對妲己的評語。正是因為周武王的這句評語,後世中才逐漸出現了女子不得幹政的規定。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來是寫周武王父母的愛情故事?
    詩中沒有寫明是寫誰,不過據漢朝的《詩經》研究權威毛亨、毛萇二人在給《詩經》做了一個序言,叫《毛詩序》就說到這首詩是寫關於周武王的父母的愛情故事。兩位毛老師對《詩經》的解釋,歷代都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權威,因此他們的說法還是有很強的說服力的。後來給《詩經》作註解的孔穎達和朱熹對此都舉手贊同,他們兩個也同樣是權威。
  • 周武王時期分封了哪些諸侯國?
    比如周公旦、曹叔振鐸、郕叔武、郜叔、滕叔的封地都在泗上地區,但周武王時期周人並沒有控制這裡,顯然不可能分封王弟到這些地區。而康叔封也是明確記載,在周公東徵之後,才分封到商王畿的。但也有一些王弟可能被分封,比如周公旦封於周(岐邑),毛叔鄭封於毛(扶風),畢公高封於畢(畢原,今鹹陽西北),鄷叔封於豐(西安西南)。
  • 成功滅商的周武王為什麼整日失眠?原來還有這些人時刻威脅著他!
    本期話題公元前1116年,周武王病危,恐懼的氣息在朝臣之間迅速蔓延。為什麼司馬遷筆下伐紂滅商,大封諸侯,開創了太平盛世的西周君臣會心亂如麻?究竟是誰給他們造成了這麼嚴重的威脅呢?公元前1116年(據柏楊《中國歷史年表》),也就是推翻殷商王朝的兩年之後,西周都城鎬京傳出了周武王病篤的消息。
  • 現場報導丨七塔禪寺傳授護國興聖三壇大戒法會舉行新戒初見儀式
    菩薩在線浙江訊 2016年10月22日上午,七塔禪寺傳授護國興聖三壇大戒法會舉行新戒初見儀式,該儀式由開堂大初律師主持
  • 周武王才是「真小人」?多虧孟子洗白,滅商全靠「下三濫」手段!
    此戰過後,商周鼎革完成周武王姬發成為後世尊崇的明君,戰敗的紂王帝辛則淪為暴君之首!其實商周互相看不順眼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後世出土的《竹書紀年》中,記載道:文丁殺季歷,(帝乙)二年周人伐商。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周武王分封時並無秦國,秦國從哪裡來的,為何最後變成大國
    周武王分封時並無秦國,秦國從哪裡來的,為何最後變成大國 公元前1044年,由於商紂王不斷發動徵討東夷的戰爭,國內百姓不能休養生息,經濟也被折騰的非常疲軟。周武王認為時機成熟,便聯合蜀、羌、庸……等部落聯軍攻打朝歌。商紂王自焚,商朝因此滅亡。
  • 日記(十七)—— 戒電視記
    給你「戒電視癮」的第二天,你媽看你哭鬧就已經動搖了,低聲埋怨我說「你小時候看得可比這多多了,讓他看看怎麼了?」是的,電視可以說是爸爸小時候最大的信息來源,直到現在爸爸都覺得自己很多知識是從電視上學來的,可以說它是「功不可沒」。爸爸甚至一度覺得電視是網際網路之前人類文明最偉大的創造。但代價之一就是眼睛很早就近視了。
  • 《史記》——《周本紀》周武王(一)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周文王姬昌與太姒[sì]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