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物產豐饒,有著世界上種類最豐富的食材。因此大江南北衍生出的美食也千變萬化,各具特色。相信大家每到一個地方,一定會發出「原來還有這麼多好吃的我沒吃過!」的感慨。
但並不是每種食物都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有些食物因為食材來源太「驚悚」、加工過程太「詭異」、成品口感太「刺激」而備受爭議。今天螺螄君就選取了幾種「重口味」的中華美食,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你難以割捨的那盤菜呢?
重口味指數:★★
折耳根是一種田間地頭常見的植物,在我國分布極廣,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來作為蔬菜或者調味品。折耳根自從上餐桌以來就飽受爭議。它還有個名字叫作魚腥草,聽起來就不像個善茬。不能接受它氣味的人都說折耳根仿佛擁有十倍濃縮的魚腥味,根本難以入口。但喜歡的人卻說它吃起來脆嫩爽口,雖略帶苦味,但是越嚼越香。
對摺耳根最狂熱的人群無疑是西南人民了。據說只要給他們一碗涼拌折耳根,就可以獨自殺死三碗米飯。除此之外,折耳根還可以用來涮火鍋、炒雞蛋、做蘸水等等。更有「喪心病狂」的商家開發了折耳根酒、折耳根涼茶,不知道你想要試試嗎?
重口味指數:★★★
腦花就是豬腦髓,對於不喜歡的人來說,它的外觀實在過於驚悚,常常被吐槽只有殭屍才會吃這種東西。但對川渝地區的人來說,一碗油亮紅潤的冒腦花兒,口感綿密如凝脂,異香撲鼻有回甘,實在是一種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除了冒腦花,它的人氣吃法還有油煎、燒烤、油滷、涮火鍋等。
古話常說,以形補形,所以很多人認為吃豬腦可以健腦。這樣的說法當然不乏主觀想像的成分,但豬腦中富含鈣、磷、鐵、維生素B等微量元素,確有一定的食療功效。不過腦花膽固醇含量極高。所以,即使深愛,也一定要注意適量。
重口味指數:★★★☆
豆汁兒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根據文字記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看起來沒什麼攻擊性,仿佛一碗溫潤的綠豆漿,但喝到嘴裡,那就是另一翻天地了。一股令人上頭的「酸臭」味會立刻瀰漫開來,讓你永生難忘。
豆汁兒其實是用綠豆製作綠豆澱粉或粉絲的下腳料。將綠豆浸泡去皮後撈出,加水磨成細漿,倒入大缸內發酵。沉入缸底者為澱粉,上層飄浮者即為豆汁。生豆汁須用大砂鍋先加水燒開,兌進發酵的豆汁再燒開,再用小火保溫,隨吃隨盛。再配上焦圈、辣鹹菜,就成了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早餐。
重口味指數:★★★★
有一種晶瑩剔透、類似於果凍的食物,裡面包裹著幾條兩三寸長的小蟲子,它就是福建的著名小吃——土筍凍,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其主原料是一種海蚯蚓,屬於星蟲動物門。這種蟲子體內含有膠質,經過熬煮後,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凝結成塊。於是,一道鮮嫩脆滑、味美甘鮮的風味小吃就新鮮出爐了。
星蟲給人的視覺衝擊比較大,但它也確實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種胺基酸,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能夠調節大腦功能的牛磺酸等,故有「海灘香腸」的美譽。
重口味指數:★★★★☆
油炸竹蟲、醬拌蟋蟀、涼拌螞蟻卵、包燒山蜘蛛、清湯煮蠶蛹……在雲南傣鄉的昆蟲宴上,各色昆蟲都成為了盤中餐,千奇百怪,應有盡有。據說在雲南,可食用昆蟲有2000多個種類。「雲南十八怪」中,就有「三個螞蚱一碟菜」的說法。
據知情人士透露,油炸昆蟲看著驚悚,但品嘗起來並無蟲類異味,十分香脆可口。這大概與昆蟲的內在成分有關。經過科學分析,大部分食用昆蟲的蛋白質含量都超過40%,遠勝人類日常食用的大魚大肉,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除此之外,小小蟲子體內還含有多種胺基酸、維生素,以及鈣、鉀、磷、鋅等微量元素。
重口味指數:★★★★★
「癟」為侗語,系精華的意思。牛癟湯流行於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是由牛羊腸胃中未完全消化的草擠出的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作料,文火慢熬而成,是雲貴黔地區三江侗族與苗族的待客上品。
牛癟湯的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時的「聖齏」,因加工手法獨特被網友戲稱為「牛糞火鍋」。牛食百草,因此當地人也稱之「百草湯」。宰殺之前,當地人通常會餵牛吃一些中草藥,再取出牛腸胃中尚未完全消化的草,擠出其中的液體,加入牛膽汁及花椒、生薑、陳皮、香草以及一些牛肉、牛雜慢火熬煮,煮好的牛癟湯有比較明顯的苦涼味。
當然,備受爭議的重口味料理遠遠不止上面提到的幾種。但不論如何,一種食物能夠誕生並流傳至今,一定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任何地區的飲食文化都應該被理解和尊重。如果不愛,也請別傷害。
所以,你吃過最重口味的食物是什麼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文案:許柔嘉 | 編輯:陳 婧
原創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繫:
螺老師 18969909657(同微信)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
感謝耐心閱讀,喜歡一定要「在看」
每天5分鐘,成為朋友圈的地理百科小達人
「星標」置頂不僅準時還不迷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