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堅「三年大變樣」收官之年,全省上下全力以赴,調結構、補短板、抓項目,垃圾處理設施和處理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實現「零增長」「零填埋」目標。
每5年一個刻度,5年規劃標註了中國與時代同行的軌跡,在連貫中突破、在創新中前進。
2016年~2020年,放眼浙江這5年的輝煌歷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民生保障更有依託,改革春潮競相奔湧。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取得巨大成就,住房保障、人居環境、城鄉面貌、行業發展、建設品質、改革創新都邁上了新臺階。
5年光陰,只爭朝夕。不斷跳動的數字見證著全省建設人的鏗鏘步伐,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現出「浙裡」生活的變遷——
這5年,浙江省堅持以「住有所居」為初心,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降低公租房準入門檻,穩步擴大保障範圍;豐富公租房保障方式,積極推進租賃補貼保障;創新公租房管理機制,大力推進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率先在全國完成棚改新三年攻堅計劃。
這5年,浙江省堅持以「三個不帶入」全省域優化城鄉人居環境。根據省委「決不把髒亂差、汙泥濁水、違章建築帶入全面小康」的戰略部署,打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垃圾治理等系列組合拳。全省累計拆除違法建築12.27億平方米,惠及群眾859.59萬戶,提前半年全面完成1191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對小城鎮進行全面、徹底、全域環境整治的省份,率先在全國實現生活垃圾「零增長」「零填埋」。
這5年,浙江省堅持讓鄉村更美麗,讓農村困難家庭房屋更安全。開展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已累計開展示範村建設1477個,11鎮34村獲評全國美麗宜居示範鎮村,總量全國第一。開展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提前兩年完成任務,從2017年起在全國率先將危房改造範圍從農村困難家庭擴大至農村所有家庭,2019年起建立危房改造及時救助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動態清零;2020年高質量完成15192戶新增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任務。
這5年,浙江省堅持以「建築強省」為目標,大力推動建築業轉型發展。建築業總產值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全省建築業完成產值14.3萬億元,佔全國建築業總產值比重的10%以上;建築工業化加速推進,累計新開工裝配式建築2.63億平方米;科技創新能力有效提升,累計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1家,每年吸納就業崗位800萬個。
這5年,浙江省建設領域辦事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100%「網上可辦」「掌上可辦」。作為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省,浙江已全面建成並應用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審批系統,審批時間壓縮到90個工作日以內,網上辦理實現全流程、全覆蓋。
穿越風雨,山河壯麗。
回望一路艱辛,極不平凡的「十三五」在勝利中迎來了收官。收官,是終點,亦是起點。跨過重重關口的建設人,在千磨萬擊中愈加堅勁,在風雨兼程中行穩致遠。
東風正勁,揚帆搏浪再起航!
勇立潮頭 領航前行
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擦亮全面小康成色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全省建設人的奮鬥目標,是全省建設人的努力方向。
——住有所居,日益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
常青村,曾是杭州市最大的「空中棚戶區」,因為靠近四季青服裝市場,這裡「寸土寸金」,違建的「握手樓」隨處可見。2019年2月,常青區塊拆遷安置房項目正式開工,朝著「城市新客廳,新城後花園」的建設目標邁進,真正把安置房項目打造成一項民心工程,帶給百姓更多的福祉。住房是民生之本,是關係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從「有住的」邁向「住得好」,浙江省住房保障體系建設走在更完善、更科學、更高效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
5年來,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累計供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用地5370公頃,累計發放租賃補貼15.9億元,新增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20.1萬戶,租賃補貼年度保障家庭戶數從2016年2.9萬戶提升到目前的17.7萬戶。新開工各類棚戶區改造住房116.2萬套,解決了114萬戶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在全國率先開展城鄉危舊房排查和治理改造,實現城鎮住宅一樓一檔、農村房屋一戶一檔,完成城鎮危房26569幢、1866.8萬平方米和29萬戶農村危房、7.3萬戶農村困難家庭危房的治理改造,消除房屋使用安全隱患,切實提升百姓居住安全感。
——以人為本,城市功能品質大幅攀升。
初心使命底色亮,小康成色才更足。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事關千家萬戶。「十三五」期間,全省各地著力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小步,實現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一大步。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共改造小區987個,建築面積約3735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6萬戶,相關試點經驗也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大力推廣。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這5年,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不斷加快設施建設,實現從「數量」到「質量」並舉的跨越,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實現從「向好」到「向優」發展的跨越。
據統計,5年來,全省新(擴)建118座汙水處理廠,新增處理能力396.75萬噸/日,新建(改造)汙水管網12076公裡,所有城鎮汙水處理廠均執行一級A及以上排放標準;新建(改造)供水管網1.13萬公裡,綜合整治河道409條,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4個;全省地下綜合管廊新開工244公裡,建成159公裡,城市建成區734.4平方公裡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新增綠地2.11萬公頃,新增綠道1萬餘公裡等等。
——轉型發展,不斷邁向建築產業現代化。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推進建築工業化、數位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是培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實現建築業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浙江省建築業總產值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建築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一直保持在5.5%以上,2019年達到歷史高點6.1%;2020年預計達到5.7%左右。建築業入庫稅收從2015年的443億元增長到2020年11月的670.5億元。
這5年來,浙江積極響應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勇當「綠色革命」排頭兵,不斷朝著工業化、信息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方向邁進。「十三五」期間,全省共累計新開工裝配式建築2.63億平方米,完成目標任務(1.25億平方米)的210%。其中2020年1~11月已新開工裝配式建築8838萬平方米,完成目標任務的126%,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已達30.05%,提前5年實現國家確定的目標;累計建設鋼結構裝配式住宅528萬平方米,完成目標任務的107%;裝配式建築及鋼結構住宅均已提前1個月並超額完成任務。
——智慧賦能,精細化管理讓城市更宜居。
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升級,也對城市有更高期待,這也意味著對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杭州市通過開展「質效雙提升」行動整改了26.3萬件(處)問題,讓城市更精緻;寧波市以「席地而坐」的保潔品質帶給了百姓滿滿的獲得感……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率先開展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並實現部、省、市三級聯網,已歸集11個市數字城管平臺中涉及市容、道路、市政、綠化等10多個方面的各類管理事、部件近310萬件。
疫情防控是一場國家治理能力的大考,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交出了一張滿意答卷——對於小區物業防控管理,全省累計近4000家物業服務企業、30萬人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疫情防控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小區電梯、樓梯等公共場所的通風、消毒、保潔等工作,共服務小區12847個,涉及業主742.5萬戶;全省近12萬名環衛工人堅守崗位,加強環衛設施、公廁等人流密集點位清掃保潔,全力為環衛行業安全防控提供保障。與此同時,近800家垃圾清掃、收集、運輸企業、環衛所(站)在疫情防控期間均正常運行。這些數字背後講述著一個個有溫度的建設故事,蘊藏著建設人「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實幹精神。
事關民生 直抵民心
人人參與共築幸福美好新生活
「垃圾分類」是民生關鍵小事,亦是社會發展大事。浙江省把普遍推行垃圾分類處理納入「美麗浙江」建設,創新多元化模式,應用智能化科技,堅持全民化參與。這場空前的「垃圾革命」,歷經4年多的努力推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參與、居民自治的喜人局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創造了「浙江速度」「浙江模式」,走在了全國前列。
2020年是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堅「三年大變樣」收官之年,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克服時間緊、疫情等不利因素,調結構、補短板、抓項目,垃圾處理設施和處理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實現「零增長」「零填埋」目標。數據顯示,到2020年年底,全省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鎮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90%,農村生活垃圾建制村覆蓋率85%。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堅持一年年推進、一件件落實,把民生「小事」當作最重要的大事來辦。
歷經拆除違建、提升環境、重塑人文等方面的磨練,曾經雜亂無章停滯生長的杭州市拱墅區董家新村社區,用1000個日日夜夜迎來美麗嬗變,煥發新的生機。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加快城市更新、創造美麗環境的「重頭戲」,也是擴大有效投資、完善社區治理的有力之舉。2019年,浙江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全面展開,強化統籌推進、資金籌措、長效管控等政策保障,建立了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機制,切實解決老舊小區設施舊、環境亂、服務差以及老年群體「爬樓難」、居家養老等問題。
浙江省根據改造標準、改造模式、實現場景等,把老舊小區改造分為綜合整治類、拆改結合類。積極推進片區聯動改造;鼓勵開展未來社區試點。按照「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積極推動老舊小區功能完善、空間挖潛、服務提升,推行「綜合改一次」,努力打造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諧關係的「六有」宜居小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5年來,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所急、所盼、所想,精準施策。2019年9月,高水平推進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拉開帷幕,錨定全省1010個小城鎮,力求用3年時間打造300個省級樣板,到2035年全省小城鎮高質量全面建成美麗城鎮,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全域美麗新格局。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奮鬥,一幅以美麗城鎮為代表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徐徐展開——精心呵護小鎮山水,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小鎮風景」美如畫;持續補齊功能短板,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小鎮品質」別樣好;不斷推進業態升級、產業轉型,拓展產業鏈、提升競爭力,「小鎮經濟」節節高;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強化人文關懷,加快文旅融合,「小鎮故事」愈動聽;有序推進智慧城鎮建設,統籌提升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水平,「小鎮善治」日日強……
深化改革 贏向未來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活力和動力
改革是最強大的發展動力。2016年12月27日,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公開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經過4年實踐,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最多跑一次」改革超越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範疇,從服務理念上升到治理理念,成為一場政府職能、服務方式、機關效能的整體變革。
2018年年初,浙江日報舟山國際傳媒文化交流中心竣工。以往,類似這樣的項目竣工驗收需要三四個月甚至更久,但這一次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驗收,不僅大大縮短了竣工驗收的時間,也為業主贏得了提前入駐的時間。
2017年9月,舟山市率先在全省開展工程建設項目「竣工測驗合一」改革。通過推行聯測聯核、並聯審批等舉措,企業僅面對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面對一張網、一個窗口、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
舟山「竣工測驗合一」只是全省建設改革的生動縮影。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始終走在改革創新的前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內需潛力,加快推進行業各項改革,蓄積更多動能,構建「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務管理體系,讓成果惠及更多群眾和企業。
工程審改再深化。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各領域延伸,2018年5月,浙江入選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省,踏上了「破局之路」。制定了浙江省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開展建設、消防、人防有關事項「多合一」改革,指導市縣探索施工圖審查「自審備案制」,加快綜合測繪和聯合驗收改革。建成和運行全省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2.0,實現施工許可審批業務辦理的全省統一,全流程審批不超過90個工作日。
行業監管應用再深化。實現全省房地產交易、住房保障業務的全接入及業務功能的全覆蓋,建成全省房地產市場、住房保障監管系統,實現部—省—市數據的聯網交換,成為全國首個以省級對接完成數據歸集的省份;建成省級住房公積金監管應用系統、12329簡訊平臺、省級住房公積金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臺,提升全省住房公積金服務民生的辦事效率,成為國內首個省級綜合服務平臺;建成勘察設計「四庫一平臺」,率先推行施工圖數位化聯合審查,完成國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省級試點及統建系統開發,開展全省統一的工程建設全過程圖紙數位化管理系統建設;建成全省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平臺,實現建築業雙隨機、建築工人實名制、掛證、建築工業化等動態監管,在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名列前茅;以一房(戶)一檔和監管治理為核心,率先建成全省城鎮房屋、農村房屋安全管理系統,實現「數字城管」市縣全覆蓋並向鎮級延伸;引入物聯網實現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運維監管、建築能耗監測平臺應用。
行業政務服務再發展。以廳本級帶動全行業政務服務事項的網上辦、掌上辦和「一證通辦」,在全國率先建成並運行建築業企業資質「五個零」網上審批系統,實現智能化「秒辦」;開展全省建設行業政務服務2.0建設工作,推進行業政務服務的標準化、一體化、全程化、智能化的水平全面提升。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2020年8月30日,浙江省工程建設全過程圖紙數位化管理平臺(長興)啟動儀式在長興縣舉行。該平臺的上線運行是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的一件大事,為今年在全省推廣應用工程建設全過程圖紙數位化管理系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邁出了穩健的第一步。
4年來,「最多跑一次」改革突破挑戰、創造希望、帶來驚喜,惠及浙江的每一個人、每一戶家庭、每一家企業。這場凝聚著民生與民心期待的全方位變革,持續提升著全省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時序更替,華章日新。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為浙江省全面開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新徵程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載體、清晰了路徑。
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和供應體系建設,著力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在「重要窗口」建設中譜寫新篇章。(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 項永丹)
以上就是建築界熱點頻道為大家帶來的「江率先在全國實現生活垃圾「零增長」!『十三五』住建成就看「浙」裡」信息,建築界熱點頻道也將持續關注相關建築行業熱點資訊,歡迎關注我們,關注建築界行業熱點~
來源建築界:https://www.jianzhuj.cn/news/5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