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變形記》熱播中,故事是金華人寫的

2020-09-05 金華抽屜

8月26日,網絡電影《快遞小哥變形記》在愛奇藝上線獨播,47歲的張茂奎已多年沒有這麼緊張過。這是他投拍的第一部影視作品,身兼投資人、製片人、編劇3個職務。好在,反響還不錯。

張茂奎,金華蘭溪人,1992年應徵入伍,在消防部隊工作23年。「跨界跨得有點大,身邊的朋友都沒有想到我會去幹編劇這一行。」張茂奎笑笑說。張茂奎有句口頭禪:人生總是先相信,後看見。他說:「若你有夢想,就該去試試。」

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是創作原則

「劇情接地氣,幽默風趣,故事有張力,正能量。」

「畫片清新勵志,劇情簡約卻深入人心。」

「拍得非常好,已快遞圈。」

……

看到網友們的好評,張茂奎難掩激動。雖然,《快遞小哥變形記》只是一部網絡電影,但張茂奎劇本寫了4個月,2019年拍攝,今年才播出。

《快遞小哥變形記》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影片以富承華、劉天明、翁敏敏3個富二代的成長經歷和感情糾葛為主線,展現了3個年輕人同貼「富二代」標籤,因不同的價值取向而走出不同人生路的故事。

創作這個劇本,張茂奎關注了親子教育和商業競爭。「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是張茂奎一直堅持的創作理念。許多東陽人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地方,現代時尚的都市街區,風景雅致的別墅山莊,也有中國傳統古建民居,莊重典雅的中式庭院。「影片是在東陽取景拍攝的。」張茂奎說,呈現了濃鬱的三鄉特色及自然風光。

演員陣容,張茂奎採用了新人+老戲骨的模式。主演均為90後年輕演員,對角色表達準確,情緒到位;飾演父輩的都是老戲骨,他們表演精準,拍攝敬業。

導演丘燁笑言,明明是老闆,張茂奎在現場像個打雜的。張茂奎表示,自己是影視行業的新人,在拍攝現場救爭取學習更多崗位的技能,從而了解影視圈。

電影上線後,身邊的家人、朋友,以前的戰友都紛紛在幫忙宣傳。「好多人都驚訝,還真被我拍出來了。」張茂奎說,「能上線,就是成功」。

自學成才 編劇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從事消防工作23年,張茂奎歷任消防部隊戰士、文書、中隊長、大隊長、教導員等多種職位。當得了戰士,寫得了文字,可謂「文武雙全」。「文字工作居多,所以也為做編劇打下基礎。」張茂奎會寫,愛寫,並想把自己寫的故事呈現出來,是他選擇當編劇的主要原因。在東陽做消防工作,經常接觸到影視行業,則是張茂奎做影視的助推器。

2015 年退役後,張茂奎正式開啟新人生,當編劇,寫劇本,開影視公司。寫劇本終究跟寫材料、寫文章不同。起步時,張茂奎找了幾部公開劇本,然後對著電視畫面,一邊看一邊學習。「想像力要夠豐富,場景對話得有邏輯,臺詞能吸引人,劇情過渡自然。」張茂奎說,編劇不好幹。從創作到開拍,中間還要經歷反覆打磨,以及和導演的進一步探討細化。

張茂奎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是《戀上疆山》,藏著對部隊和國家的情懷。「我想等再積累一些經驗和資源,好好拍這部作品。」到目前為止,張茂奎嘗試創作不同題材的劇本已超10部。家庭親情題材《青蓮花兒開》已取得單片拍攝許可證;社會利益題材《拆》、都市愛情題材《尋》、科幻題材《我的機器人女傭》、大學校園題材《愛來了,就是你》已通過網絡電影備案。

「創作最久的作品是哪一部?」

「還在寫,關於大學生的。」張茂奎說,陸陸續續寫了近兩年,還要再完善。

張茂奎關注熱點新聞,他說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來自過往和當下的生活經歷。「在消防幹了這麼多年,接觸形形色色的行業和人,經歷就是財富。當然,你也要時刻了解觀眾的喜好趨勢。」張茂奎說,他樂於結交不同年齡段的朋友。

平時,張茂奎偏愛正午陽光的電視劇和徐崢的電影。「作品還是得有品質和內涵,觀眾看完電影,如果能夠產生共鳴,有所感悟,那我們就成功了。」

來源:金華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爭分奪秒的城市跑男: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背後的故事
    城市郊區的分揀中心每日例行吞吐,快遞員在其中進行布朗運動(布朗運動,指微小粒子表現出的無規則運動——記者注),牆上猩紅大字寫著「多思多勞多收穫,敢打敢拼雙十一」。  「我們國家哪個城市離得了網購啊,包括農村,我們老家鄉村裡都離不開網購。」一位快遞小哥說。  19歲那年,王利剛坐一輛卡車從家鄉河南許昌來到北京,路上十六七個小時,與一車腐竹作伴。
  • 「快遞小哥」給「國王歌手」寫的安可曲(上)【附福利】
    在我看過「牛氣沖天」的音樂會中,只有2009年阿巴多在北京的「琉森在中國」音樂會中,毫無加演,當然王羽佳在她演奏完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協奏曲後加演了一首她自己改編的作品,聽她說是格魯克的什麼什麼,她還問我:好聽嗎?我當然說:好聽。雖然我對這曲子印象不深,但王羽佳彈的作品我都認為好聽,絕不是奉承。說起阿巴多,天哪,我的那篇系列遊記又有那麼長時間沒寫了,應該要收拾心情,準備出發。
  •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在滬上演 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講述中國人的故事
    為了演好音樂劇《在遠方》裡快遞小哥出身的姚遠,阿雲嘎在創排期間跟著楊敬山師傅體驗了一天快遞員的生活。一大早,阿雲嘎在集散中心一單一單分揀,給顧客一個一個打電話,然後把貨物一件一件送上門。一次派送中,他將單元與樓號弄反了,白爬了一次5樓。「以前對快遞小哥的認識只是在與他面對面的一瞬間。這回體驗下來,發現他們的工作太不容易了,需要極大的耐心,有時候還需要看顧客的臉色。」
  • 蓋世英雄 | 一名快遞小哥和一個農民寫的歌,唱出了底層的力量 !
    後來我們成了好友,略知他是一名快遞小哥,在草原如蓋的杜爾伯特當一名快遞小哥。再就是市裡組織的一些詩歌活動、朗誦以及講座等現場,看到他坐在下面,眼睛不大,個頭不高,靜靜地聽,十分謙卑。我的幾場與文友交流活動,他都來了,心裡便有了暖。小周不善言談,可熱心,來聽講座啥地,還要連攙帶扶,甚至背過喝得酩酊的讓胡路那片的龐詩人等,從未說過一句嘎牙子嗑。
  • 外賣訂單特殊的備註,別敲門救救孩子,快遞小哥接單訂單嚇壞了!
    外賣訂單特殊的備註,別敲門救救孩子,快遞小哥接單訂單嚇壞了!快遞小哥真的是無所不能,不僅僅可以幫我們把我們點的餐及時送到我們身邊,而且有的熱心的小哥還可以幫我們帶一些東西給我們,比如說一包香菸,一瓶飲料,真的是無所不能。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幫我們把家門口的垃圾帶下去。
  • 《守護麗人》大結局林佳一和快遞小哥陳曦在一起了嗎?附大結局劇透
    李小璐、張譯、劉佩琦等主演的電視劇《守護麗人》正在熱播,《守護麗人》講述了富家女林佳一體驗平民生活,偶遇快遞小哥陳曦,從而改變人生世界觀,兩人最終相愛的故事,但是身份的差距讓兩人之間有很多阻隔。《守護麗人》大結局林佳一和快遞小哥陳曦能在一起嗎?《守護麗人》大結局劇透。
  • 順德這個90後「快遞小哥」厲害了,竟給「國王歌手」寫安可曲
    他是90後他幼兒園在順德機關幼兒園讀初中在羅定邦中學讀高中在順德一中讀外面的人稱他為「音樂順豐(音樂快遞小哥
  • 全國首支快遞員公益歌曲、首屆小哥節主題曲《快遞兄弟》,這樣誕生!
    疫情肆虐期間,小哥是城市的運營師,是生活的保障員。老貓看在眼裡,感觸在心中。「千包萬件,有我相伴」,老貓在紙上寫下這行字。「是不是寫首歌呢?」於是,一首《快遞兄弟》的歌詞草稿躍然紙上。老貓找到了洛兵老師,說:「咱們哥兒倆弄首歌,朗朗上口、旋律簡單,就像當年劉歡的《從頭再來》。
  • 全國首支快遞員公益歌曲、首屆小哥節主題曲《快遞兄弟》,這樣誕生
    疫情肆虐期間,小哥是城市的運營師,是生活的保障員。老貓看在眼裡,感觸在心中。「千包萬件,有我相伴」,老貓在紙上寫下這行字。「是不是寫首歌呢?」於是,一首《快遞兄弟》的歌詞草稿躍然紙上。300萬快遞兄弟們不容易,得接地氣兒,寫出來他們能唱。」洛兵老師寫過很多歌,不論是早年的《夢裡水鄉》、《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開門紅》,還是《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節目中的《回來》、《隨心所欲》。這位著名音樂人答應了司新穎的邀約。
  • 快遞界李佳琦:海南快遞小哥直播賣水果,每月僅快遞費就多賺2萬
    對手一降價,客戶就發對家,快遞小哥不幹了,「我自己直播賣貨發自家快遞」。不是所有的直播間裡,都是多重濾鏡加持下的美女主播。張承島的直播間是純野生的。鏡頭對著兩桿電子秤,和後排的一堆菠蘿蜜,主播張承島不露臉只作為背景音出現,濃重的閩南口音下,幾個小哥出現在鏡頭裡挑水果。特別的是,這幾個小哥身穿藍色快遞工作服,鏡頭有時也會帶到幾輛快遞車。
  • 剁手節已過,滿街風行快遞哥!這些萌萌噠快遞小哥你見過嗎?
    有童鞋收到的快遞,仔細一看上面竟然附上了一副快遞小哥的小小漫畫……真真是覺得不好意思呢。快遞小哥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如此不易,還承受時常莫名中槍的煩惱。小西在此提醒各位:少一點「調戲「,多一個朋友。  快遞小哥在一邊吐槽:「現在取經也太方便了……」  有一次我下樓吃早餐,剛到樓下手機響了,是快遞小哥:「你的快遞到了,麻煩下樓取一下。」  我拿著手機緩緩走過他身後:「你回下頭。」  小哥害羞的說道:「感覺跟女朋友都沒這麼浪漫過。」  有次網購無聊,在備註上寫了句「要帥哥送!」。
  • 《在遠方》阿雲嘎變身快遞小哥,開啟笑中帶淚旅程
    「大家好,我是姚遠,我是遠方快遞的創始人。」12月24日晚,當阿雲嘎現在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上,觀眾席中就傳出陣陣掌聲和尖叫。當晚,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的音樂劇《在遠方》正式首演,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開啟一場奔向遠方的旅程。
  • 韓國快遞小哥過勞死的警示
    據央視財經近日報導,面對即將到來的快遞高峰,韓國快遞小哥「壓力山大」。因為疫情期間快遞量暴增,他們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1個小時,四分之一的人連午飯都顧不上吃,超過四成曾因交通事故等原因接受過治療;截至目前,今年韓國至少有7名快遞小哥過勞致死。  儘管此則新聞發生於千裡之外的韓國,但也足以引起我們的警醒。此前,在我國,亦曾發生類似悲劇。
  • 暖心的「快遞小哥」
    大路上,他們頂著寒風,像極了「快遞小哥」。每到一個關卡,他們積極配合地方防疫工作人員測體溫等,並詳細解釋出行原由。張斌等人行駛了一個多小時,「闖」過多個關卡,成功到焦頁181平臺附近。只見通向平臺的道路完全被挖斷,車輛根本無法通過,只有一條約3公裡的小路通往平臺。他們毫不猶豫,將物資扛上肩,步行將3袋大米、10桶純淨水及蔬菜送上平臺。
  • 曾經的快遞小哥因長相帥氣被挖掘,25歲才考入中戲,今變男一號
    在娛樂圈中有著不少明星是在一開始可能就是一個路人,並沒有想過當明星,也沒有很刻意的學習過的。是被一些星探發現,有的甚至是逛街的時候被發現的,比如劉亦菲、餘文樂等等這些人都是偶然的情況下被發現的,演繹事業也是很不錯的。
  • 音樂劇《在遠方》首演 阿雲嘎變身快遞小哥
    「大家好,我是姚遠,我是遠方快遞的創始人。」日前,當阿雲嘎現身於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上時,觀眾席中立即傳出陣陣掌聲和尖叫聲。當晚,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的音樂劇《在遠方》正式首演,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開啟一場奔向遠方的旅程。
  • 抗疫新歌:快遞小哥春節不打烊
    抗疫新歌:快遞小哥春節不打烊「好歌不斷」公眾號
  • 音樂劇《在遠方》首演阿雲嘎變身快遞小哥
    「大家好,我是姚遠,我是遠方快遞的創始人。」日前,當阿雲嘎現身於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上時,觀眾席中立即傳出陣陣掌聲和尖叫聲。當晚,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的音樂劇《在遠方》正式首演,阿雲嘎化身快遞小哥,開啟一場奔向遠方的旅程。
  • 杭州一輛車上多了張紙條,快遞小哥2天去看了好幾回!字寫得不好還有...
    張女士昨來電:昨晚看到小區一輛車子上貼著一張紙條,也沒怎麼注意,今早上又看到,原來是一個快遞小哥貼的,說不小心撞了車子,不好意思,留了電話,請車主看到聯繫他,蠻感動的。張女士63歲,住杭州濱江臨江花園,每天早晚都要遛狗,走路健身。
  • 「快遞小哥」在北京過得還好嗎?我們調查發現……
    讓我們通過這份報告一起來看看,作為新時代城市新興青年群體,「快遞小哥」對未來有著怎樣的期許,他們如何成為新北京人,他們的愛與憂愁是什麼……在奮鬥中找尋認同《報告》顯示,七成的「快遞小哥」累計在快遞行業的時間不超過3年。跨了年剛滿29歲的康智,是一名已在快遞行業奮戰了9年的「老手」。顯然,康智是「少數人」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