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網絡電影《快遞小哥變形記》在愛奇藝上線獨播,47歲的張茂奎已多年沒有這麼緊張過。這是他投拍的第一部影視作品,身兼投資人、製片人、編劇3個職務。好在,反響還不錯。
張茂奎,金華蘭溪人,1992年應徵入伍,在消防部隊工作23年。「跨界跨得有點大,身邊的朋友都沒有想到我會去幹編劇這一行。」張茂奎笑笑說。張茂奎有句口頭禪:人生總是先相信,後看見。他說:「若你有夢想,就該去試試。」
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是創作原則
「劇情接地氣,幽默風趣,故事有張力,正能量。」
「畫片清新勵志,劇情簡約卻深入人心。」
「拍得非常好,已快遞圈。」
……
看到網友們的好評,張茂奎難掩激動。雖然,《快遞小哥變形記》只是一部網絡電影,但張茂奎劇本寫了4個月,2019年拍攝,今年才播出。
《快遞小哥變形記》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影片以富承華、劉天明、翁敏敏3個富二代的成長經歷和感情糾葛為主線,展現了3個年輕人同貼「富二代」標籤,因不同的價值取向而走出不同人生路的故事。
創作這個劇本,張茂奎關注了親子教育和商業競爭。「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是張茂奎一直堅持的創作理念。許多東陽人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地方,現代時尚的都市街區,風景雅致的別墅山莊,也有中國傳統古建民居,莊重典雅的中式庭院。「影片是在東陽取景拍攝的。」張茂奎說,呈現了濃鬱的三鄉特色及自然風光。
演員陣容,張茂奎採用了新人+老戲骨的模式。主演均為90後年輕演員,對角色表達準確,情緒到位;飾演父輩的都是老戲骨,他們表演精準,拍攝敬業。
導演丘燁笑言,明明是老闆,張茂奎在現場像個打雜的。張茂奎表示,自己是影視行業的新人,在拍攝現場救爭取學習更多崗位的技能,從而了解影視圈。
電影上線後,身邊的家人、朋友,以前的戰友都紛紛在幫忙宣傳。「好多人都驚訝,還真被我拍出來了。」張茂奎說,「能上線,就是成功」。
自學成才 編劇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從事消防工作23年,張茂奎歷任消防部隊戰士、文書、中隊長、大隊長、教導員等多種職位。當得了戰士,寫得了文字,可謂「文武雙全」。「文字工作居多,所以也為做編劇打下基礎。」張茂奎會寫,愛寫,並想把自己寫的故事呈現出來,是他選擇當編劇的主要原因。在東陽做消防工作,經常接觸到影視行業,則是張茂奎做影視的助推器。
2015 年退役後,張茂奎正式開啟新人生,當編劇,寫劇本,開影視公司。寫劇本終究跟寫材料、寫文章不同。起步時,張茂奎找了幾部公開劇本,然後對著電視畫面,一邊看一邊學習。「想像力要夠豐富,場景對話得有邏輯,臺詞能吸引人,劇情過渡自然。」張茂奎說,編劇不好幹。從創作到開拍,中間還要經歷反覆打磨,以及和導演的進一步探討細化。
張茂奎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是《戀上疆山》,藏著對部隊和國家的情懷。「我想等再積累一些經驗和資源,好好拍這部作品。」到目前為止,張茂奎嘗試創作不同題材的劇本已超10部。家庭親情題材《青蓮花兒開》已取得單片拍攝許可證;社會利益題材《拆》、都市愛情題材《尋》、科幻題材《我的機器人女傭》、大學校園題材《愛來了,就是你》已通過網絡電影備案。
「創作最久的作品是哪一部?」
「還在寫,關於大學生的。」張茂奎說,陸陸續續寫了近兩年,還要再完善。
張茂奎關注熱點新聞,他說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來自過往和當下的生活經歷。「在消防幹了這麼多年,接觸形形色色的行業和人,經歷就是財富。當然,你也要時刻了解觀眾的喜好趨勢。」張茂奎說,他樂於結交不同年齡段的朋友。
平時,張茂奎偏愛正午陽光的電視劇和徐崢的電影。「作品還是得有品質和內涵,觀眾看完電影,如果能夠產生共鳴,有所感悟,那我們就成功了。」
來源:金華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