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功夫熊貓2》充滿中國元素。
好萊塢動畫片《功夫熊貓2》今日廣州上映,內地票房目標6億
我們為什麼拍不出「阿寶」?
曾經讓中國動漫人無比「憤懣」又無可奈何的熊貓「阿寶」又來「圈錢」了。就在今天,好萊塢動畫大片《功夫熊貓2》開始登陸內地大銀幕。3年前,這個憨態可掬的胖子讓很多人痴迷不已,而這一次,電影中除了隨處可見的中國元素,熊貓阿寶本身也變成了3D立體形狀,更值得注意的是,從電影結尾來看,很顯然這部動畫並沒有結束——— 也就是說,從這個項目裡,美國人還不知道最終能賺走咱們多少錢。但可以確定的是,鎖定了「六一」兒童節檔的《功夫熊貓2》野心不小,根據片方透露,其初步票房目標是在中國圈走6個億!
阿寶再來,有啥新花樣?
中國性格角色 中國風格場景 中國流派功夫
第一集《功夫熊貓》之所以能得到諸多中國觀眾的喜愛,是因為它基本算得上是國內出現的第一部「功夫喜劇」式動畫片。而這一次,除了「功夫」和「喜劇」,整部電影還有很多細膩的情感戲,催淚功能更加強大。第二集的韓裔美籍導演珍妮佛在片中盡展女性導演的柔情特色,有兩處關於幼年阿寶的情節將小熊貓的可愛表現得淋漓盡致:第一個片斷出現在鵝爸爸回憶收養阿寶的過程時:鴨子爸爸買回幾大筐蘿蔔,突然發現有一隻筐子裡有動靜,打開蓋子一看,一隻毛絨絨的小傢伙一下子蹦出了筐。在3D動畫的展示下,小熊貓與觀眾之間幾乎沒有距離,讓人有一種攤開手掌讓小熊貓跳進懷裡的衝動。第二個片段則是小阿寶被親生媽媽放進筐子裡,母子倆生離死別的場景:小阿寶眼巴巴地看著媽媽,眼淚在眼睛裡打轉,怯生生地叫了一聲「媽」……相比以往好萊塢動畫中的中國元素,《功夫熊貓2》這次已經不僅限於文化符號的展示,而是深入到人物角色身上的中國文化傳統和性格特徵。據片方透露,這次他們的編劇甚至深入中國,從平遙到少林寺到成都大熊貓培育中心,一路走訪,將中國人的「神韻」深刻地植入到電影中。
當然,在形式上的「中國元素」方面,《功夫熊貓2》同樣不遺餘力。影片開場就是中國皮影戲,甚至連夢工廠標誌性的垂釣小男孩也變成了傳統皮影戲中的老烏龜。而包括阿寶在內的「蓋世五俠」潛入鳳凰城的「街頭戲」幾乎就是中國古代城市的翻版,「雞公車」、「擔擔麵」、結尾的青城山,甚至城裡隨處可見的紅燈籠和大反派「孔雀」沈王爺居住的寶塔也都是傳統中國建築的造型。
此外,第一集《功夫熊貓》中出現的「功夫」,雖然是不少港片中常見的拳腳功夫招式,但阿寶的大絕招「無極拈花指」到現在都有網友在問究竟是什麼東西。而在第二集裡,阿寶「平心靜氣」後使出對抗炮彈的招式絕對可以看出就是中國傳統的太極拳。該片導演說自己是看香港功夫片長大的,所以在故事中加入不少港片迷一看就能會心一笑的場面。譬如阿寶在黃包車上大戰狼匪的場面,就是成龍、洪金寶早期功夫片中常見的元素,而孔雀的招式,根據片方透露,居然是動畫師設計時看到北京奧運會的韻律體操比賽後產生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