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本鬼怪,原來都是中國的

2021-02-10 愛手串

日本幾乎所有動畫、電影、文學作品,都離不開妖魔鬼怪,甚至可以說,日本的妖怪文化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



《西遊記百鬼夜行圖》左上角是孫悟空 

雖然這麼重要,但這些妖怪並非全部日本原創,70%都來自中國。關鍵是中國的鬼怪到了日本後,讓中國人自己都目瞪狗呆。

* 在中國,鬼多半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的存在,但在日本,鬼則是妖怪的一種,因此以下統稱為妖怪。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妖怪文化。

日本妖怪有上百種,簡單來說,可以兩類:死了的、死不了的。

先來說說「死了的」妖怪,也就是擁有(過)生命的動植物、人類。

A

日本Vs中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鬼」一般指人死後的靈魂,而萬物修煉成的精靈,則用妖精、妖怪等詞來形容。而日本文化中的鬼則有固定形象,雖然說是「鬼」,但仍是妖怪中的一種。

它們一般頭上長角,頭髮捲曲,口中長有兩顆大牙,生有尖爪,上身赤裸,腰間披一塊虎皮裙,手執一條狼牙金棒。

此妖雖然叫做「鬼」,但其實是從中國而來。

日本學者馬場明子在《鬼的研究》中提到:

日本鬼的形象,與鬼門的方位有關。在中國的《山海經》中,東北方向(醜寅之間)為眾鬼出沒之所,即鬼門。

醜和寅,分別對應著牛與虎。日本鬼頭上生牛角、嘴中長虎牙的形象,正是引經據典而來。


《雄鬼圖冊》羅聘 局部

B

日本Vs中國

骨女,顧名思義就是一副骷髏模樣的女妖,平時以人皮遮掩真面目。

人皮很美,引得風流好色的男人趨之若鶩,而在周圍的人看來,卻是一堆白骨和活人依偎在一起,相當恐怖。

骨女的殺氣和怨念很重,但一般只對那些薄倖不良的男人進行報復。


瀧夜叉姬操縱骸骨對戰

這樣的「骨感美人」可以追溯到《聊齋志異》中赫赫有名的畫皮女鬼。


▲電影《畫皮》

C

日本Vs中國

白天它們與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一旦夜幕降臨,不安分的脖子便開始不斷伸長,有些妖的脖子與身體乾脆分開, 在夜裡翱翔。

飛翔的頭顱是一個超能的武器,在夜間能夠襲擊人類,並吸取凡人的鮮血。

這種妖怪在日本一般叫做轆轤首,也就是脖子能像轆轤一樣伸縮自如的人,一般為女子。

這種部族一般生活在南方,夜間身首分離,以耳朵為翅膀,以蟲為食,到了早上頭顱又回到身體上。而一旦中途遇到什麼變故,頭顱回不到身體上,就會死去。

 

這種恐怖又有些滑稽的飛頭妖怪, 最初在中國被叫做落頭氏。在晉代的《搜神記》中就記載過:

三國時吳國大將朱桓,有位婢女,每晚睡著後,頭便會離開身體,從天窗飛出去,快天亮時才飛回來。


有次,同屋女伴起夜,看到棉被滑落,便替她蓋上身體。天蒙蒙亮時,婢女的頭顱飛回來,卻怎麼也找不到棉被蓋住的身體,最終力竭而掉到地上。


這位落頭氏,其實挺可憐的。在《搜神記》《南方異物志》等古籍中,落頭氏並不是什麼害人的妖怪,只是一個奇異的部族而已。

D

日本Vs中國

日本的河童是個可愛的小妖怪,皮膚上長著鱗甲, 手和腳上長有類似青蛙的蹼,背上背有烏龜殼,像個四、五歲左右的小孩子。

原本,河童生活在海底龍宮中,可以說是日本的水神。 隨著原始信仰的衰落,人們漸漸忘記了它的神性, 把它歸入到妖魔的行列中。

小妖怪在中國的祖先,叫做河伯,始出於《山海經》中的河伯,是黃河之神。

不過這個神仙的名聲後來不太好。「河伯娶妻」,坑害民女的故事,就諷刺這位淫神。傳說中,何伯還因為調戲洛神,被后羿射瞎了一隻眼睛。


▲ 九歌·河伯

 

不過河伯與河童雖相似,年紀卻是大了許多。

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則記載了一種小怪物:

「如三四歲小兒,鱗甲如鯪鯉…膝頭似虎,掌爪長沒水中,出膝頭。小兒不知,欲取戲弄,便殺人」。

無論年齡、外貌、性情,都與日本的河童極其相似。

動畫中的河童往往被塑造成可愛的形象

中國的妖魔鬼怪大多是失去了生命的動植物,但在日本規模最大的鬼怪卻是沒有生命、壓根死不了的,也就是第二類:付喪神。


它們都是日常用的器物,例如小燈籠、小雨傘,長了耳眼口鼻,成為半器物半妖的妖怪。

▲左為女妖阿巖,因貌醜被丈夫拋棄,附於提燈上報仇

傳說,只要一件物品被主人放置不理100年,就會因心生怨念,吸收天地精華,變態成妖怪,危害人間,此類妖怪稱為「付喪神」。

這個妖怪的概念,其實也可以追溯到中國東漢時期。

「魅,老精物也」。——《說文解字》許慎

物老成精,由此又引申出「老魅」、「物魅」、「精魅」等等概念。「魅」就是日本「付喪神」的文化靈感和來源。

這個被國人遺忘的妖怪概念,卻在日本被認可了,還發展出精彩的妖怪器物文化。


▲ 成精的老木櫃,裡面的妖怪都是被主人遺忘的物件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日本人的戀物情節,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他們特別「惜物」,甚至延續到了日常的方方面面。

有一次去日本朋友家做客,無意間看到她疊襪子,不像我們習慣地把襪子捆成一個球。

問之,她的回答令我一震。

「襪子白天為我們工作已經很累了,晚上不能讓它們再這樣緊繃著了,它們也需要好好休息呢。

他們不是單純的惜物,而是真正地把它們當做人一樣對待,尊重萬物,相信萬物有靈且美。

在日常吃麵時,要努力把面吃得大聲,一方面是對下面人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是對面本身的感激與敬畏。

在生活美學裡,日本人提倡「斷舍離」,把不要的東西扔掉。但是在丟棄每一件器物時,一定要好好地感謝每一件物品,感謝它們對我們的幫助。

▲ 分享一隻超萌的妖怪

對一切生靈懷有珍惜、膜拜之心,這也是日本妖怪文化產生的原因。

 

他們把大自然裡有太多自己看不見、摸不著,又無法控制的力量,稱之為妖怪,也因為這份對自然、生命的敬畏之心,才讓日本的妖怪文化盛行。


在誦漢詩的妖怪

今天我們不是崇日媚外,只是提起飛頭蠻、河童這些日本妖怪,卻不知道他們其實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妖怪,甚至還有更多的中國妖怪,被湮沒在日本文化中...但是我們卻不知道,甚至不在意。

來源丨字媒體,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鬼怪文化雖興盛,源頭卻在中國,看看山海經神獸你就明白了!
    日本的妖怪有多興盛 看看這些作品,以及現在的《陰陽師》的遊戲,京極夏彥的《巷說百物語》、水木茂的《妖怪大全》,以及《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 就像說起動漫大家會先想到日本,那麼提起鬼怪,大家會想到日本的陰陽師一樣。
  • 日本鬼怪大部分來源於中國?大天狗被陰陽師美化過,真實面目差別也...
    「鬼怪」一詞在各個國家都不陌生,我們常常能從一些作品中窺見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於鬼怪的時代印象,在這當中日本的鬼怪文化傳播尤為突出,許多遊戲喜歡藉助它作為故事背景進行,《仁王2》和《陰陽師》便是如此,遊戲完美勾勒出那個了人鬼共生、陰陽顛倒的時代,從而贏得了各國玩家的青睞。
  • 野史趣聞:揭秘日本獨特的「鬼怪」文化!
    談起妖魔鬼怪,日本素來又「妖怪列島」之稱,相傳在日本國內生活著六百多種妖怪,有善有惡,有美有醜。同時,這些妖怪也「佔據」著日本各種文化和影視作品中,堪稱一部鬼怪文化史。日本鬼怪的特點與其它國家的鬼怪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日本的鬼怪不具備「升級」的能力。在日本,鬼怪永遠是鬼怪,神仙永遠是神仙,從不會有鬼怪修煉多年成為神仙的傳說。而且日本的鬼怪有著獨特的兩面性,惡鬼和怨靈如果被好好供奉也可以作為信徒的保護神出現。
  • 為什麼日本動漫裡有那麼多鬼怪?
    中國與日本,雖然各自有一套龐雜的神仙鬼怪體系,但說起日本的鬼怪,相信大家也不會很陌生。就像日本當代妖怪漫畫鼻祖水木茂先生所說的那樣,「出於對自然、動物的敬畏,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都稱為妖怪。」
  • 以日本鬼怪小說為範本,談類型小說的創作
    20年代初著名的鬼怪小說家小泉八雲,是鬼怪小說的開山鼻祖。寫作特點傾向於日本傳統的文學特色,即「物哀」。他的作品帶有老派日本寫作的優美與淡雅。大部分作品都是由獨立的小故事構成,故事情節不連貫,也沒有統一的中心思想。但就是那些小故事,卻能在故事之外,讓讀者被它背後的哲理所深深地打動。
  • 日本動漫中為何有那麼多妖神鬼怪?
    熟悉或喜愛看日本動漫的人,會發現日本動漫中經常出現妖神鬼怪的角色,甚至有專以妖怪為題材的動漫,比如《夏目友人帳》、《怪化貓》、《鬼燈的冷徹》……就連時下非常火爆的由中國網易自主研發的手遊——《陰陽師》,遊戲劇情的背景時代——日本平安,就是一個人鬼共生的時代設定
  • 為什麼日本的「鬼怪」文化能如此繁榮? | 循跡曉講
    這種狹義的「鬼」,諸如鬼族首領「酒吞童子」、「羅生門之鬼」茨木童子,都是類似的形象,極為恐怖,半人半獸,說他們是「鬼」,不如說他們更類似於中國民間的「妖怪」更貼切一些,就那種西遊記裡的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啥的。 除了這些讓人看一眼就覺得特別恐怖的鬼,日本民間傳說中還有一些鬼,是由身邊熟悉之物幻化而成。
  • 魑魅魍魎百鬼夜行 日本獵奇鬼怪全在這些遊戲裡
    【本文由作者供17173獨家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隨著日系ACGN文化的影響,眾多反映日系鬼怪文化的遊戲林立。雖然日本的遠古文化中大多與中國文化有相近之處,但卻有著其獨成一派的鬼怪文化,現在,我們的市面上又有哪些以日本古代鬼怪為題材的遊戲呢?
  • 原來這些電視劇都是翻拍日本的!
    原來這些電視劇都是翻拍日本的!繼瘋狂翻拍韓劇之後,中國的影視公司又把翻拍之手伸向了日本。今天就帶你一起來盤點一下中國翻拍日本的電影及電視劇。《嫌疑人X的獻身》懸疑劇情片《嫌疑人X的獻身》是根據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懸疑電影,由蘇有朋執導,王凱、張魯一、葉祖新、鄧恩熙等主演,林心如特別主演。該片於2017年3月31日全國上映。
  • 日本三大鬼怪 | 貞子快來拜見始祖吧!
    在日本古代也有許多的鬼怪故事,日本對水非常的崇敬,許多的鬼怪故事都有關於水。在日本古代政府設立了專門的巫師也就是陰陽師,這個職位在日本平安時代是非常尊貴的。當時的日本國內社會動蕩、人心不齊、許許多多政府人民解決不了的問題,後都歸結於鬼怪作祟。人們的生活也是比較小心翼翼的,生怕會招惹鬼神,導致在當時陰陽師的權利非常的大,就連當時日本的天皇和將軍的日常生活都要受其影響。
  •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鬼怪的新娘原來是她 《鬼怪》分集劇情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第11集劇情介紹使者對鬼怪說Sunny就是他的妹妹的轉世,兩人來到了妹妹的炸雞店,走進門,鬼怪一把抱住了Sunny:「善啊,我是你哥哥!!」使者看不下去,往回拉鬼怪,可是拉不動,鬼怪死死盯著妹妹喊「善啊~」鬼怪告訴Sunny,自己是她前世的哥哥,你是高麗的王后,而我是武神。
  • 孤獨又燦爛的鬼怪
    與中國傳說不同的是,妖魔鬼怪修煉多年之後,只要歷經天劫,就能位列仙班,成為神仙。而在日本,鬼怪就是鬼怪,神仙就是神仙,人類就是人類,這三者之間是不會轉換的。◆ 平安時代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初期,是日本大量學習中國文化的時代,據說在日本妖魔鬼怪的文化形象中,70%的妖怪原型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日本美術史中,12世紀的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期,鬼怪們開始從民間文化轉入主流大眾文化,鬼怪形象開始大量出現於美術作品。
  • 日本鬼怪故事的取材地,全村300多號人,居然就只有一個人會說話
    日本製作的恐怖片水準一直以來都是處於世界前列之中,有不少的人對日本的恐怖故事都印象深刻。日本的恐怖故事之所以這麼出名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崇尚鬼怪,在日本有許多著名的民間傳說都是和鬼怪有關,人們對於這些鬼怪都充滿的敬意,所以他們的鬼怪故事也就有此成就。
  • 【Fanbyte 獨家】啟發《妖怪手錶》的日本恐怖鬼怪之說
    【Fanbyte 獨家授權資訊 盡在篝火營地】編者按:《妖怪手錶》以及我們熟知的《寵物小精靈》,都利用了日本鬼怪文化的概念。《妖怪手錶》對鬼怪們做了中性化處理,依舊保留了成為鬼怪的事件因素以及分類的依據。本文分析了從古至今日本鬼怪文化的發展,膽小勿看。
  • 百鬼夜行:比貞子早了幾千年,日本有名的鬼怪你知道哪些
    日本是個對水非常崇敬的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同樣,日本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所以傳說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在最初的民間傳說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讓人望而生畏。在日本有著大量的日本鬼怪民間傳說,也有人專門著書記錄這些傳說,還有人把這些鬼怪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
  • 中國妖怪錄與中國鬼怪系統總結
    去年,三文娛基於周英的《怪談:日本動漫中的傳統妖怪》一書,簡略講過日本人是如何「講鬼故事」的。今天,三文娛推薦一組視頻,《中國妖怪錄》,由一些對中華神鬼怪力感興趣的年輕人策劃推出,通過微博@碎骨者田亂宇 或@有個鬼製作組可以找到他們。
  • 星球 · 文化 | 日本鬼怪在哪裡?
    雖然日本並不像臺灣,會在每年八月應逢「鬼門開、鬼門關」而有普渡文化傳統,但是日本自古的也有許多關於鬼怪的傳說。
  • 日本鬼怪圖鑑,長脖還禿頭?這才是他們的真面目啊……
    日本人十分信奉萬物有靈這個說法。從古至今,日本人都崇尚鬼怪,無論是古代時期,還是現代社會,鬼怪文化都經久不衰的繁衍著。總之,鬼怪的加入,為動漫添加了一份新奇與神秘,也為讓很多想學日語的小夥伴多了幾分對日本文化的嚮往。日本社會中流傳大量的鬼怪傳說,其中一類鬼怪便是從古代的傳說中產生出來的,例如高女、塗佛、雪女等,這裡以著名的雪女為例。
  • 原來我們都是聽著日本歌曲長大的,這些歌都是翻唱自日本歌
    一直以來,我以為華語樂壇那些個經典歌曲都是出自中國人自己的編曲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麼多歌曲都是翻唱日本的,原來我們都是聽日本歌曲長大(其實我是抗拒的)這些歌曲是無論怎麼想都想不到是翻唱的呀。70、80年代港臺地區很多藝人都到日本學習和發展,像鄧麗君,羅文、beyond樂隊(緬懷黃家駒)等都去過日本。所以回來以後大量有翻唱的,或是有日本製作人為他們製作的中日雙語的版本歌曲,比如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之類的,而很多港臺藝人也在日本拜師。也許有些人並不太了解哪些歌曲是改變的,小編搜查了很多的資料,也聽了很多老歌。我們就來看一看到底哪些被我們一直傳唱的歌曲是日語改編歌曲呢。
  • 原來你是這樣的酒吞童子 | 日本物語
    日本人啥都愛說「三大」,「三大庭院、三大溫泉、三大祭、三大義務、三大銀行、三大欲求、三大疾病 . 」有些「三大」排的確實是有些牽強的,如果大家去日本旅遊帶你去參觀「三大」什麼什麼不要抱有特別特別大的期待。咱們書歸正傳,來見識下酒吞童子這位「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