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展覽】「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辛雲鵬個展自述

2021-02-07 北京中間美術館


發生


在此次個展的籌備期間,有一件作品的實施涉及讓演員面對鏡頭哭。具體該怎樣引導演員我完全沒有經驗。周翊微信發來語音,「這事兒其實不難」。他說他經常把美術館裡的女員工說哭。我想,他一定是個人魅力超越我的人,同樣的事要是我幹,估計只能換來厭惡沒有淚水。



為了尊重彼此的工作,我們有為數不多的幾次談話。有魅力的策展人都是嚴肅的,談話在找不到笑點的時刻,不是激情迸發就是在嚴格要求對方具有創造力,這使我倍感壓力。關於題目的討論,我的提議是「不原諒」。他說:「還是幽默一點吧。」此後的談話又假裝無意地提示我在具體方法上要「尖銳刻薄,隨時翻臉」。這一切讓談話的氣氛變得凝重,隨時都有翻桌子走人的可能。


能夠請周翊這樣的藝術家兼策展人為我籌備此次個展,是我的榮幸。他是一個信任藝術家甚至超過藝術本身的人。今後能夠和他共事的藝術家都是有福氣的,而這應該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共識。


在這個展覽裡,我積極地看待自己根據經驗去處理材料的方式,並在提煉感受上毫不懈怠。對於這一方向的推進,更為真實的案例都已經放在我的作品裡。我相信這一切並不能滿足某些激進的期待。無論我的展覽發生在路邊還是美術館,我的觀眾仍舊是永不滿足的。



重要的是失去意義的一刻


電影攝影有其獨特的造型語言,比如,拍攝對話的場景,可能需要隔著肩膀拍對面的人,或利用兩個人的遠景畫面交代對話場景的確鑿,之後再分別給與面部的特寫(鏡頭的正反打)等,去交代話語情緒的豐富變化。牛仔決鬥這一場景也不例外,早期的西部電影,甚至在A演員的褲襠下去拍攝B演員正拿著武器對著鏡頭,來表現這一緊張氣氛在同一時空中。


「牛仔」這件作品我把雕塑的旋轉看做是鏡頭畫面的不斷轉變,可以這樣去理解他們的運動——兩個演員分別在兩個不同的鏡頭中,當他們相對的一瞬間錯過後,便是分開的不同特寫的展現,只是這些獨立的畫面在同一的物理空間內被用雕塑形式呈現出來。當然,這也許使得最有意義的瞬間變得轉瞬即逝,但對於我來說更有意義的過程才剛剛開始。



準確地誤導


13年的時候,我打算拍攝一張仙人球的照片——它渾身帶刺,生長在邊緣地帶。於是就聯想到仙人掌科應該生長的環境:高熱、乾燥、少雨的沙漠地帶。學校操場的沙坑便是不錯的選擇,這個現成的環境可以滿足拍攝所需的布景,可以使用廣角鏡頭恰當地裁切出一幅野生的仙人掌科植物。畫面足夠滿足情緒的需求,便無人質疑。


14年一共拍攝了5次,最終呈現為一個不斷推進的鏡頭畫面。從體育場沙坑的遠景推到仙人球的特寫,再由仙人球的特寫拉回體育場的遠景。這種景別的順序變化特別像一個主觀鏡頭——有一位「運動員」跑向這個終點,或是跟隨一個「壞蛋」的目光去揭示他布下的陷阱。

「影片」的開始和結束都是合理的,無論是栽有仙人掌科植物的沙漠畫面,還是不斷推進的體育場跑道,畫面運動本身很難說清是不斷地遮蔽還是揭露「事實」。或者,可以理解為我製造了一個接一個的畫面去誘導「理解」的前行,並在最終借用這個力量把它一把拉倒在地。



時間與重複


13年2月北京的一場大雪,我拍「踢樹」這件作品的時候並沒有預設將如何使用這段影像。直到今年的工作重心轉向影像,才又翻出來重新編織結構。我嘗試很多種可能,就像在舊畫上重新繪製。這是個有趣的過程,最終如展廳裡播放的形式,我將同一的畫面分割在兩個屏幕上播放。由於沒有刻意去同步放映,兩個屏幕的影像時間上是錯位的,有的時候左邊快了一點,有的時候右邊快了一點。這個「故意的錯誤」在我踢樹的一瞬間,暴露無遺。而片中我沒有踢落樹上積雪之前,左右兩邊的影像似乎時間一致,無差錯。



情節的休止符


周翊開玩笑說,「牛仔」是個精確的手錶,那「踢樹」就是塊完全對不準的手錶。時間成為這個展覽的線索。


「裝死」這件作品便是一個完全為時間而建立的結構,我給演員身上安裝了血漿炸點,爆炸的一瞬間便是情節的開始,演員要即刻表演死亡,一直到他主動地退出這個情節,我並沒有給與任何停止的口令。


2013年底,我想到要拍攝這件作品的時候還在琢磨:如果表演真的永遠沒有停止,也許在現實中這個人就應該算真的「死去了」。大多數觀眾只看到演員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他們會不會認為這是個靜止的畫面——「時間」停滯在他中槍倒地之後,一覺醒來之前?我不確定。



轉自一個觀眾的評論:

我寧願相信這個展覽是一部電影正在表演的一瞬間,這個瞬間被你抽離了,而且被你想像成一幕幕被剪輯掉的片段。電話不知何時會響起,倆牛仔不知是誰何時開槍,每20分鐘就槍殺一個人的槍手到底躲在哪?兩教室的電視被拼接在一起播放不同時空的冬季。沙坑裡的仙人球是留給倖存者的禮物。為什麼這麼做!?或許這樣,他們才會擁有了自己的時間。


不斷的實踐


目前展覽對於我來說是不斷博弈的過程,藝術實踐不該是從理論到理論的推進。應該具有感性的自足,自發的控制作為前提。


藝術家「稱號」的退場需要「作品」使得「我」不得不缺席。我儘量不去解釋我為什要這樣做或者那樣做。因為我有時也不知道,只能瞎編。另外,我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做「不政治的藝術」,也就沒有必要特別強調「藝術的政治」。


我的作品一貫迴避特別的「布景」,尤其是具有話題性的。就像我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我知道只有為數不多的人真正關心我究竟做了什麼,這並沒有什麼不好。



感謝家人、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特別感謝:周翊,趙曉宏,楊聳,徐禮邦,梁半半,張一,沙偉臣,馬寧,歐陽蘇龍,侯蓁蓁,周潔,崔程,梁碩,於磊,趙晨,常青及中間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特別鳴謝:中間美術館,YOMA 有嗎新媒體工作室,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昊誠藝術物流,NASH 那時攝影。


展覽名稱:有個好消息也有個壞消息——辛雲鵬個展

展覽日期:2014年10月11日-11月9日

展覽地點:北京中間美術館 一層展廳

策展人:周翊


【參觀指南】
開放時間:周三至周一10:00—18:00(周一、二閉館)
公交路線:地鐵6號線五路居下車轉乘505路、489路西平莊站 西行100米 路南側
駕車路線:1、西四環四季青橋上杏石口路,向西4公裡左右,路南側 抵達中間美術館
2、西五環杏石口橋出口,向東1公裡左右,路南側 抵達中間美術館
票價:免費



相關焦點

  • 蘇東平個展亮相中間美術館
    原標題:蘇東平抽象繪畫個展亮相中間美術館 觀眾認真觀看蘇東平抽象繪畫作品    2013年8月10日下午4時,「法度 瞬間——蘇東平抽象繪畫」展在北京中間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蘇東平近十年創作的抽象繪畫作品一百餘幅。
  • 展覽預告 | 對映:2020——周雷 / 韓英雙個展
    對映:2020——周雷/韓英雙個展Mirror
  • 展覽預告 | 跡象:楊千個展
    Solo Exhibition藝術家 | 楊千出品人 | 王赫策展人 |鄭聞、Kenna開幕式 | 2017年7月28日 下午16:00公眾展期|2017年7月28日-2018年1月6日主辦方 | 三亞當代藝術館展覽地址 | 三亞·海棠灣·藝海棠(林旺大道和海岸大道交叉口西北側
  • 【大娛記】第二期 | 讓你進得來出不去的五個展
    策展人自述:十年,對於一個大學教員應該是桃李滿園,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意味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藝術創作風格和藝術思想不斷探索並逐步走向成熟膠囊上海很榮幸地呈現王凝慧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展覽將在2017年9月2日開幕。
  • 展覽預告|莊長達&孫文佳雙個展:時光之島
    2020年12月底,福州融僑外灘壹號打造了一座「時光之島」,推出藝術家莊長達的「藍調」個展和藝術家孫文佳的「時間膠囊」個展,預展將於12月24日登陸,展覽開幕儀式將於2021年1月16日拉開序幕,展期至2021年2月24日。偶然的有序排列,從而誕生的意識,為時光的流動增添了豐富細節,讓存在本身得以去探索這條河。在宇宙熱寂的背景中,小島也改變了時間部分的流向。
  • 【展覽】松岡ミチヒロ中國個展,把「鏽跡的記憶」變成藝術
    A:相比高科技感十足的作品,我更加喜歡那種有著被時間衝刷痕跡的作品。它們身上經歷風雨形成的元素是我所追求的創作氛圍。而且我的很多作品造型靈感,是從小受到的啟發積累而成。自然就會賦予鏽漬作為創作元素來呈現時空感,也是希望這些超現實的形象能夠讓人有真實存在的錯覺。
  • 日本藝術家岡本信治郎個展在東京畫廊+BTAP展出
    8月15日,日本藝術家岡本信治郎(Shinjiro Okamoto)個展在東京畫廊+BTAP展出。此次展覽展出岡本幸治郎從1954年以來的,在創作各個階段極具代表性的六件/組作品,其中包括曾在1964年獲」首屆長岡現代美術館獎展」大獎的「十個印第安人」系列作品、1966年首次在東京畫廊舉辦個展展出的「蟲世界」系列作品,以及1980年代反思戰爭創作的「櫻花」系列。這也是年初岡本信治郎去世之後,東京畫廊+BTAP對其藝術生涯的一次回望。
  • 華偉成個展「一比一的蘋π」將在重慶器空間開幕
    華偉成個展「一比一的蘋π」將在重慶器空間開幕 2020-06-30 0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的個展「數日子」
    在開始這個展覽之前,我還做了另一件事:在即刻重啟了我每日一畫的記錄(我的即刻ID:5amoonmama)。因為創作就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我選擇用畫的方式把這些個人化的事情如實表達,誠實記錄,最終它一定是回饋給我和我的閱讀者最好的狀態。今年的展覽,在無錫我很喜歡的空間:布可buke. 就像它的諧音book,主理人盛瑤是一位愛讀書,也有很多想法的女孩紙。
  • 展覽預告·臺南 | 《巨大、神秘、寂靜》黃柏勳個展
    【巨大、神秘、寂靜】黃柏勳個展Tremendous, Mysterious and Silent - HuangPo Hsun Solo Exhibition展覽時間 Date: 2019/10/26(Sat.)-12/07(Sat.)
  • 薇諾妮卡——董潔個展
    第五場 3月3日 15:00-16:00  行為現場互動董潔自述:薇諾泥卡(Veronique)系列的創作源於2005年,那時,我開始意識到女性身體這個生物屬性直接或間接地多多少少影響著社會對我的角色身份的定義
  • Icy Tan 個展順利開幕!一起來認識這些有趣的「怪朋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點怪怪的,但正是這種怪,讓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我們,也正是這種怪,讓我們踏遍千山萬水去尋找和我們怪味相投的朋友。歡迎來到我的Dizzyland~在這裡,有各種各樣的怪朋友正等待著和你相遇,如果你遇見了TA,記得告訴TA:嘿,我就喜歡你現在的樣子。
  • 賈斯培·瓊斯MoMA個展——遺憾屬於所有人
    賈斯培·瓊斯位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個展「遺憾」現場本次展覽讓觀眾跟著瓊斯一步一步地探索這個痛苦的題材。在一件素描作品中,藝術家將這張破舊的照片分解成息息相關的幾個部分。平時瓊斯喜歡將這個圖章放在複印機邊上,當他在創作這件紙上作品時,這個圖章正好擺在那裡,這也就解釋了這個章印為何出現在畫面之中。當然,精明的他肯定早就預料到在作品中加上這些文字並不會阻止人們的各種猜測,的確這也恰恰是作品公布於世後所引起的反應。
  • 年底看展去哪裡?全國地區展覽合集打包送給你!
    「我們各自行了2500公裡,在中間相遇,然後揮手告別。」 展覽的題目是「你去看書法還是量血壓」,這個看上去有些古怪的題目,來自三人一次偶然的際遇,當他們正在畫室弄書法的時候,正好一個老書法家路過進來了,問他們做的是什麼?他們說是書法,老人不信,問是成品嗎?他們回答是半成品,更令老人困惑和不解。然後他們問老人去哪裡,他說他去量血壓。於是就有了這第一次集體展覽的題目,也有了陽江組的第一次非正式出場。
  • 【正在展出】郭鳳怡金杜藝術中心個展「也是郭鳳怡」
    因為疫情的嚴重時期剛剛過去,所以我也很感激與我們非常友好的藝術機構合作本次展覽,在最開始提議做展覽的時候,確實提到了在整個疫情、疾病或者是在各種世界的亂象當中,更容易體會到身體、人和宇宙的聯繫,以及人在這個世界、宇宙當中到底是怎麼樣的位置,是應該謙卑?還是應該更驕傲?是應該去徵服?還是應該說固守在自己應有的一個位置上,等等。
  • 【展訊】「秦風個展」於亞洲藝術中心(臺北)盛大開幕!
    導讀:2016年1月9日下午3點,由亞洲藝術中心主辦並策劃的 「秦風個展」 於臺北二館盛大開幕,本展覽是繼2014年亞洲藝術中心(北京)舉辦「釋放未來: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獲得熱烈迴響後秦風先生與亞洲藝術中心(臺北)的又一次深度合作。本次展覽深入探討了當代水墨中特有的現代性視野與中國文化價值。
  • INSIDE展覽 | Abby Selis 個展 【BONJOUR DOGGY】你好犬姬
    Abby發現當真的與自己獨處時,才會意識到思緒有多喧囂雜亂。她借Doggy去體會,用創作讓自己「靜下心來」,以這樣的方式釐清了自己每個時刻的真實想法,繪製下的是一幀幀日記。看似簡單的畫面,實則語義明確而飽滿,她以最直白的方式講述了完整的情境與置身其間的感受。Abby喜歡觀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象徵,或是看童話故事,從中發現許多高度提煉的元素。
  • 藝術地圖│六月的尾巴,展覽百花齊放
    本周有很多展覽即將開幕,千高原藝術空間將會舉辦兩場個展,分別是王俊個展和楊冕個展,成都影像藝術中心將會舉辦李振盛先生的攝影六十年回顧展,重現那些無法遺忘的歷史。藝術蜥蜴空間持續進行的10+10青年雙個展計劃,本周將推出雷巧武&蔣波的雙個展。幾道空間則將舉辦當代女性藝術家五人展,帶我們領略女性創作的魅力……還有更多精彩內容,根據藝術地圖決定本周的觀展計劃吧。
  • ■看展覽|帝都小眾藝術展覽清單
    一臺家用風扇在電視機旁從左到右地不停轉動-在這裡成為了一個臨時的「節拍器」,使錄像在此也可以被視為是為了午夜失眠者所播放的。梁玥(1979年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她那些氣氛朦朧的敘述性錄像作品通常是在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及美感。
  • 陳瀾個展——常明 「空間上的遠鄉,時間裡的舊處」
    本次展覽常明共展出34幅作品,其中包括《煙花》和《星》等系列作品。展覽中使用了多樣的材料和形式,營造了一個迷離詩意的展覽空間。前言文/肖瑞昀  進入陳瀾個展現場,如同進入一個「常明」的場域內,所見之景在時間無垠的荒野中,等待光的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