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鹿小姐
#日語考研#
2020對外經貿大學日語口譯
備考經驗走心分享
個人情況
本人就讀於某偏理工科985日語系,學習成績一般,大二下擦線過n1,大四上考研的12月刷分考了161分,無留學經歷,四年按部就班地學習日語,平時看些日劇,有字幕組翻譯經歷。
由於搞研究實在是苦手,所以才打算考專碩,地點只去北京,又想研究生生活過得舒服點,就沒考慮北大北外,結合真題和招生人數,貿大比較對我的風格,基本上很順利地完成了擇校。
在此建議各位擇校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能考得上,在此基礎上再說其他,而能否考得上則主要取決於考試題型和招生人數。就貿大來說,翻譯風格偏政經,百科只考選擇題,複試較簡單,且招生人數遠遠超過其他學校,是備考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學校。
但正因如此,考生一年比一年多,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就拿今年來說,普遍高分且分布密集,單375的複試線,相同分數的就6人,所以這一點也要考慮到。
另外考慮到專業性質是口譯,發音不標準和口語差的建議不要報考,今年複試被刷下去的全部是複試不及格,包括不少初試高分,真的很可惜。
備考計劃
1、時間規劃
我是7月暑假回家開始系統複習的,基本分為三個階段,暑假為第一階段打基礎,開學後到12月前鞏固提高,進入12月刷真題並模擬考試。
2、方式地點(平板+書籍)
不得不說,平板真的在我備考期間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沒有列印過一張紙,且備考資料保存至今,很多東西以後還會用得到。練翻譯為了提高效率,藍牙鍵盤打字輸入,手寫對照譯文批改。真題可以做無數遍,右劃app查生詞,真的不要太方便。不過非必需品,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好。
暑假在家複習,開學後和室友在圖書館(距離宿舍步行20min),選圖書館主要是因為冬天暖和,而且借書方便。建議找研友,室友也好,男朋友更好,兩個人相互扶持,說說話真的很重要,不然一個人這條路真的很難走,冬天的夜晚頂著寒風一個人走在回宿舍的漆黑小路上,光是想想就想打退堂鼓了。
3、學科複習
a、政治
徐濤網課(某站)+肖秀榮三件套。
這一科我沒有什麼經驗,後期做了很多模擬選擇題,但最後多選依然是慘不忍睹...好在大題給我撈回了點。文科生建議開始不要太早,我八月開始的,後期忘了很多,建議《精講精練》自己仔細看一遍,選擇題會有很多細節藏在裡面,大題儘量多寫,今年沒感覺明顯壓分,臨考前背背肖四就OK啦。
b、翻譯碩士日語
n1真題、專八真題、各校日語專業考研真題、n1語法2000題、n1各種語法書、語法酷app。
這一科主要是選擇題+閱讀+作文,選擇題基本都是語法,只要把n1語法全部掌握基本問題不大。我主要靠刷題來過語法,這樣效率能高點且不枯燥,先把自己能搜集到的各校各年份考研真題選擇全部刷一遍,不會的或者是易混淆的語法點就在app上查並且記錄下來,我一共寫了滿滿一百多頁,考前還在一遍遍的不斷複習,考n1前看了一次,考專八又看一次,這樣查漏補缺,基本上所有語法都可以涵蓋到了。
(當時積累的語法點)
閱讀感覺沒必要專門練,我當時把n1真題閱讀刷了一遍,基本就可以了,後來n1閱讀考了59,考研的正確率就不知道了,但考場上感覺閱讀確實有難度,加上我做題慢,中午又沒休息好,整個下午都是精神不振的狀態,閱讀看得迷迷糊糊的,導致後面作文甚至時間有點緊張。
作文近些年的題目都是「私と什麼什麼」,今年是我與垃圾分類。按理來說考前很好預測和準備,但是我偏偏漏了這個題目......然後考場上感覺沒發揮好,盲目地套了些自己背過的句式,感覺很僵硬。
建議大家還是好好地發散思路,結合時事熱點,有自己的觀點最好。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儘量突出這個「と」,寫出你和這個東西的關係,這樣會更切合題目一點。作文最好上手練幾篇,卡一下時間,不要眼高手低。
c、日語翻譯基礎
公眾號:日語MTI、人民網日文版、人民中國、初心聯盟日語等。
這一門150分,題量大,時間緊,題型多樣,建議拿到真題自己針對各個題型進行積累和訓練。分別是詞彙、慣用語(三字俗語、成語)、致辭會話的日中互譯、以及幾段日譯中和一段中譯日。
①詞彙
各公眾號熱詞、經濟金融類日語書詞彙表。
往年考經濟金融類詞彙較多,今年印象中較少,而多是紗窗、滑鼠墊、老花鏡等物品類名詞,日譯中出現了クライマックス、ブロックチェーン等,都是比較簡單的外來語,英語不差問題不大。
②慣用語(三字俗語、成語)
日語專業八級統考輔導叢書·語言篇、日語專業八級考試文字詞彙篇、現代日語常用俗語分類與詳解、日語專業八級考試綜合輔導與強化訓練等。
三字俗語往往比較難,且貿大年年考,市面上也沒有歸納總結的,今年考到了出洋相、梨の礫、鬼に金棒、狼吞虎咽等,我考前專門積累了三字俗語和成語,也確實考到了幾個,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加文末我的qq(有償,積累不易),這部分建議大家平時有意識的積累,遇到不會的也不要空,按照意思用自己的話表達,日譯中的俗語儘量搜集各種書上的就可以了。
③句子互譯
曲永紅主編的《實用日語口譯教程》、《商務日語致辭即席口譯》等口譯書。
這題前些年主要考致辭,但這兩年範圍有所擴大,印象深的是今年中譯日考了一句「今天社長請客,不去白不去」,這種沒有標準譯法,不要想的太難,往簡單地轉換就可以,剩下的不難。
④段落互譯
政府工作報告、宋協毅《漢日日漢同聲傳譯教程》、貿大出版的《商務日語報刊文章選讀》、《日語經貿文選》、《日語經貿應用文》、《日語經貿泛讀》,等等其他商務日語、經貿日語翻譯書籍。
翻譯我是從政府工作報告入手的,政經類文章有套路,按照字面意思翻就可以,總結出一些常用的話術,比如促進了~,推動了~,有利於~,這是初期入門應當注意的地方。
貿大出版的幾本經濟類日語書都建議過至少兩遍,自己平時也積累一些此類文章的翻譯技巧。另外翻譯必須每天練,不然會手生。日譯中難度不大,主要是速度,儘量控制在一段15min之內,才能給最後一篇大文章留足時間。
這裡劃重點了,2019年前的日譯中第一題均從貿大出版的《日語經貿應用文》中出題,建議把這本書自己全部動手翻一遍,雖然沒有譯文對照,但至少可以了解出題風格,練練手速也是很好的。
中譯日今年考了男士美妝,出現了很多新詞,難度較大。這一科主要還是速度,不要過於斟酌語句,把自己的話組織通順了往上寫就可以,我這一科所有的真題全部是卡時間模擬做的,在考場上是最快的一次,全部做完還剩不到15min,又返回去把前面空著的詞彙慣用語補上,時間剛好夠用。希望大家好好利用真題。
d、百科
百科金皮書、黃皮書、李國正百科、未來教育《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核心考點筆記》等。
我從小不愛看書,知識存量小,最怕寫作文,是個冒牌的文科生,假如考名詞解釋我是真的不行,所以這一門也是我最擔心的一門。
①選擇題
最推薦的還是金皮書,這個是學長學姐團隊針對貿大百科編寫的,我入手的比較晚了,來來回回看了幾遍,然後通過黃皮書刷題把沒有的內容補充上去,你會發現你的知識漏洞一點一點被填充,書上的筆記也越來越多。
室友跨考歷史學,我當時拿著她的大綱教材自己也梳理了一遍。百科主要還是靠積累,把自己不熟悉的、很瑣碎的百科知識拿小本本記下來。
像是這個樣子
②應用文
我比較幸運,今年考到了活動策劃,畢竟在學生會幹了三年,這方面相對比較得意。應用文不用準備太早,儘量所有類型都練到,掌握格式就可以。
③大作文
今年題目《我和我的祖國》,是比較簡單的,正好我考前也準備過相關話題,加上背過的政治大題,還算能拼湊出一篇像樣的作文。我大作文幾乎沒怎麼練,還是很怕寫作文,大家不要學我,還是要好好準備的,明年可能不會這麼幸運了。
平時關注人民日報公眾號,裡面有個欄目叫睡前聊一會兒,是對當下熱點話題的一些解讀,我還買了實體書,裡面的話題都可以用到作文中,會很出彩。
關於複試
線上複試相信大家是沒有機會再體驗到了,今年的形式也與往年有了較大的變化,首先取消了自我介紹,然後大家的文章類型不一樣,我抽到的一篇有點偏散文風格,讀完之後也不知所云,不過硬翻是能翻出來的。
兩組考試同時進行,後來聽大家說兩組面試風格不太一樣,一個組比較正經,一個組則會問些家常問題,我很不幸的遇到了正經組,被問到了兩個相當正經的問題,有點類似於找工作面試時會被問到的問題,對某些社會現象的看法之類的,並不太好回答,但怎麼回答不重要,只要你有你的邏輯,老師主要還是看你的表達能力和口語水平。其餘的問題都比較好回答,老師也很溫柔。
基本的流程就是閱讀文章並翻譯其中一段或回答文章問題,然後接受老師提問,最後是中文回答思想問題。時長大約27min,其中包括調試設備和閱讀承諾書的時間。
碎碎念
我從小學習就很一般,不是好學生的料,憑藉運氣考上了985大學,這次又成功考研上岸,真的心存感激。不過考研路上我一直沒想過放棄,剛開始進入狀態是需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麻木,每天自我催眠,從睜眼到閉眼所有時間腦子裡都想的是跟學習有關的事情。
每天早上711買個包子和牛奶,去圖書館的路上吃完,晚上閉館之後戴上耳機打開nhk回到宿舍,一天就這樣結束了。很幸運我們宿舍全員考研,大家平時打打鬧鬧,一點也不壓抑。
另外還有幾點小建議給大家:
1、要有信念
我對北京有點情節,這次無論如何非去北京不可,考研期間一直給自己加油鼓勁,自己一定要一次成功。能夠有個動力推著自己往前走,才能一直堅持下去。
2、一點小情調
不要認為考研特別痛苦,特別難,要懂得調劑一下自己的生活,給複習加一點小情趣也許會快樂一點。偶爾買杯奶茶吃點好的犒勞一下自己,連續複習幾天想休息一下午也未嘗不可以。
我那段日子迷上了盲盒,在學習的時候有這些小傢伙陪著感覺也不孤單了。複習期間每天種樹(Forest),有時一天甚至種樹10個小時,感覺也很有成就感呢。
3、要有規劃
考研是個大工程,怎麼打基礎,怎麼提高,最後怎麼衝刺,建議大家在開始前心裡就有個數,不要走一步看一步,那樣很容易迷失方向。圖為我的8月份複習計劃。
基本就是這些,祝大家考研順利,我們貿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