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空軍少校冒死駕機回歸大陸,獎勵65萬元,後來狀況如何?

2021-01-13 趣史談號外郎

由於歷史進程發展的原因,在1949年,許多祖籍原在大陸的同胞,被迫隨著以蔣介石為領導的國民政府,一同敗退前往了如今的寶島臺灣。幾十年的隔岸守望,是艱難而又痛徹心扉的,但他們依舊沒有磨滅心中的思鄉之情,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重回故土,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僅僅一海之隔,卻無情地摧殘了多少渴望回鄉者的心。許多人做夢都想回歸故土,卻都只能迫於殘酷的現實。要說成功者,倒也有,他們無一不是拋棄了當時在臺灣相對優越的生活,只為回歸心中朝思夜想的故土。

在這其中,又屬黃植誠最為有名,他以臺灣空軍少校的軍銜,冒死駕駛當時世界先進的F-5F戰鬥機,不顧一切代價,只為回歸祖國。

敗退臺灣,隔海相望

1945年8月15日,這是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日本侵略者宣布無條件投降。作為中國名義上最高統治領袖的蔣介石也在這時,受到不少民眾的追捧。可惜好景不長,一心只想實行獨裁統治的蔣介石,再次撕破了自己的偽善面具,國共內戰一觸即發。

原以為穩操勝券的蔣介石卻沒想到,自己手下全副武裝的國民黨軍隊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在短短的四年之後,國民黨的百萬大軍就全部潰敗。同年9月,解放軍一舉解放了湘鄂兩地,國民黨眼看就要全線崩盤,走投無路了。

這位國民政府的最高統治者雖然領導能力不行,但絕對不傻。解放軍一心一意為百姓著想,軍紀嚴明,深得百姓的愛戴。反觀國民黨大部分軍隊,飛揚跋扈,軍隊整體軍紀渙散,戰鬥力低下,百姓談之色變。自古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的慘敗終究只是時間問題,對此,這位委員長也是早早地想好了撤退的方案。

依照這位國民政府委員長的設想,西康、海南、臺灣都是較好的固守地點。重慶、四川一地,易守難攻,資源眾多,但國民黨根基不深,終將難逃一敗。往南邊去,海南雖然是海島,但靠大陸太近,不是上上之選。如此看來,只有臺灣是最合適的。臺灣作為一座獨立的島嶼,自1945年之後,就未曾受到各方面戰爭的影響,島上工業基礎設置完好,又有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

除此以外,臺灣海峽遼闊,缺乏空軍、海軍支援的解放軍更是難以發起主動進攻。更何況,臺灣地理位置卓越,與當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防線吻合,可以第一時間得到美國的軍事援助。有了這樣的想法,蔣介石早早的就將大量的財物以及民眾轉移至臺灣,此後,臺灣地區和大陸就陷入了僵持的狀態。

拋棄一切,冒死駕機回歸祖國

國民黨在退守臺灣時,相較於我軍的首要優勢,就在於他們的軍事裝備,尤其是空軍,足足保留有4.5萬的可動員軍力,更是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擁有超過330架先進的作戰飛機。由於解放軍當時的空軍部隊尚未得到充分的發展,防空火力更是稀少,如此一來,空軍就成為了臺灣著重發展的軍事力量,旨在侵襲大陸沿海地區。

在蔣介石敗退臺灣的第三年,也就是1952年,祖籍廣西橫縣的黃植誠在臺灣出生了。從小出生在空軍世家的他,是不少同齡人羨慕的對象。出於家庭環境的薰陶,黃植誠從小就有一個成為空軍的夢,但更多的,他是想飛到海的另一面,去看看自己那個從未謀面,只在大人口中敘說的故土。

1973年,成功以優異成績從國民政府空軍飛行班畢業的黃植誠,很快就成為了臺灣軍部眼中的人才。超過兩千小時的飛行時間,能夠熟練掌握多種機型的操作,使得黃植誠在同齡的飛行員中一絕騎乘,此後更是官員亨通,短短幾年,就從飛行員做到了空軍考核官的職位。

雖然此時在臺灣的生活十分如意,但旁人不知道的是,黃植誠心中一直有個回歸故土的夢,對於黃植誠來說,在異鄉的領土飛行,總歸讓他感到不自在。雖然與家鄉分隔兩地,但終歸斬不斷血脈裡的聯繫。終於,再也忍耐不住的黃植誠在1981年的8月8日,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大膽也是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致力於兩岸和平

在1981年8月8日這天,黃植誠借著考核學員的名義,駕駛著當時最新型的F-5F戰鬥機,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雖然遭到考核隊員的反對,黃植誠也在冒著燃料耗盡危險的情況下,將持反對意見的隊員順利彈射,自己則冒死避開臺灣的追擊,義無反顧地飛往大陸方向。

幸好吉人自有天相,黃植誠最終平安降落在福州機場,他不僅回到了自己從小夢想的故土,同時也帶回來一架對當時我國軍工行業有重要研究意義的先進戰機樣本。

當時雖然大陸的空軍部隊早已初具規模,但仍無法與美國支援下的臺灣相比。大陸當時不僅缺少飛行經驗充足的飛行員,而且缺少相對先進的戰鬥機,黃植誠的到來,可謂是為陷入發展瓶頸的解放軍空軍部隊解決了燃眉之急。

黃植誠這種冒死回歸大陸的決心與勇氣,不僅受到了當時領導和機場人員的歡迎,而且因為他帶來的先進戰機樣本,還被授予了高達65萬元的獎金。

回歸到故土懷抱的黃植誠之後也沒閒著,而是將自己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培養新一批戰機飛行員的工作上。黃植誠用自己接受的系統飛行知識,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稀缺的空軍人才,之後也是直接成為了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學校的副校長。

臺灣和大陸人民本是一家人,雖然隔海相望,但終歸是同出一脈的炎黃子孫,雖然受限於彼此對立的局面,但終歸都是中國人,臺灣不能獨立於中國!因為有這樣的想法,黃植誠在培養空軍人才的同時,也在積極致力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工作。

鑑於黃植誠在兩岸關係調解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也是被順利任命為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的前兩屆理事。1995年,更是榮升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少將。

黃植誠2013年光榮退役之後,則是將全部身心放在了兩岸和平關係的維護上,更是以自己的名義成立了「兩岸飛行學校」,旨在發掘和培養優秀的空軍人才。

對黃植誠來說,他這輩子最不後悔的決定就是回歸大陸,這不僅是出於對故土的期盼,也是在內心迫切希望祖國能夠早日完成統一,相信這也是海峽兩岸每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心裡的美好夙願!

相關焦點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獎勵,後來過得怎樣
    其實,基於國民黨的這種政策,許多國民黨內的人士也十分反感這一黨派的做法,而在1981年,一位國民黨空軍少校駕機回歸大陸,在此之後,他也獲得了我國軍方的獎勵。那麼,這位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少校究竟何許人也?在回歸大陸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1981年黃植誠獲65萬元獎勵,空軍少校「駕機起義」事件,轟動臺灣
    「鄉愁是一灣淺淺都是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形勢的扭轉,很多人紛紛前往臺灣,但是思念家鄉親人的他們一直渴望回來,畢竟根在大陸。今天故事的主角黃植誠就在1981年駕機起義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戰機回大陸,獲得65萬元獎勵,他後來生活怎樣
    他是臺灣同胞的代表,用他的詩表達了對祖國的綿綿思念,渴望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詩人表達思念祖國的方法,蔣介石逃到臺灣時帶走了很多軍隊,他們中有很多人的家鄉都是在大陸,軍人對家鄉的思念更加直接,例如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空軍黃植誠,他直接駕駛飛機飛回大陸。
  • 39年前,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飛到大陸,得獎65萬,後來怎樣
    國民政府退守臺灣的時候保留了一部分的兵力,特別是空軍部隊,保留了4.5萬人,另有飛機330架。1954年,臺灣按照美國軍隊的體制進行改編,裝備上了不少美軍先進裝備。1973年,空軍隊伍裡有一名飛行員黃植誠,他出生於臺灣,祖籍廣西,父親是國軍的空軍,家裡的哥哥和姐夫都有在國民政府為軍官的履歷,他出生在典型的「空軍世家」。
  • 他在臺灣受盡屈辱 毅然駕駛戰機向大陸投誠 後來直接升任少校
    蔣介石退守臺灣後,一直靠著美國人替他撐腰。當時美軍在臺灣橫行霸道,臺灣人民可以說是受盡屈辱。有這麼一位飛行員他無法忍受這種奇恥大辱,毅然駕駛戰機向大陸投誠,後來直接升任少校!這個飛行員叫徐廷澤,原為國軍空軍上尉。他是1945年參加國軍的,解放戰爭期間做過排長。戰敗後,他跟隨蔣介石來到了臺灣。並且選擇了去臺灣空軍官校深造,畢業後從一個見習教官慢慢做到了空軍飛行員。
  • 那個把臺灣高級教練機帶回大陸的飛行員黃綱存,後來的結局如何?
    19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把很多大陸的學校也遷到了臺灣,蔣介石重視空軍力量,因此很多航空學校也一併隨國民黨遷到臺灣。而那些在航空學校讀書的學生雖然家在大陸,但也無奈跟隨學校遷移,從此遠離了自己的故鄉。黃綱存就是這些航校學生中的一位。黃綱存出生於1919年,他是山東德州人。
  • 臺灣飛行教官黃天明,主動駕駛飛機回歸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末期退居臺灣的人中,有一些是帶著老婆和孩子共同逃到臺灣的,雖然他們忠心跟隨蔣介石,但是他們的後代卻心繫大陸,想盡辦法回歸大陸。比如黃天明就是其中的一員。黃天明雖然跟隨父親逃到臺灣,但他卻心繫大陸,最終駕駛飛機回歸大陸,降落在了廣東惠陽。那麼,黃天明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
  • 196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駕機投誠大陸的飛行員
    (圖片來自網絡)  國民黨1949年敗退臺灣後,國共雙方均積極展開策反活動,以高額獎金吸引對方的將士、由其是空軍飛行員投誠到自己陣營來。1962年7月25日,解放軍發布通告,宣布對駕駛飛機、艦艇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和聯絡方法。1964年3月15日,再次發布通告,重申了對駕駛飛機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方法,並公布了廣東汕頭、浙江青田和浙江路橋3個機場的航向、電臺呼號和波長。
  • 臺灣飛行員葉常棣,駕駛飛機偵察大陸被擊落,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此人經美國培訓後駕駛U2偵察機偵察大陸。令他沒想到的是,在一次偵察任務中,此人被大陸的飛彈擊中,差點隕落。這位臺灣飛行員是誰呢?他駕駛的飛機被擊落後結局如何呢? 長大後的葉常棣進入國民黨空軍,成為一名飛行員。客觀來說,葉常棣確實有飛行天賦,他在國民黨空軍中表現優異,多次完成艱巨任務,是不可多得的飛行人才。 1960年,葉常棣被選入「機密偵察機組」。在此期間,葉常棣憑藉出色的駕駛技術偵察大陸九次,他也因此受到蔣介石的接見以及表彰,之後葉常棣順利晉升為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
  • 臺爆E-2K預警機機密外洩大陸 少校被臺商策反
    臺灣空軍E-2K預警機【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媒體日前報導稱,臺軍少校郝志雄涉嫌遭大陸收買,經臺商向大陸洩露臺軍主力電子戰飛機E-2K預警機等軍事機密。據臺灣《自由時報》27日報導,今年6月臺軍安全保防部門接獲舉報,屏東空軍439聯隊基地戰資官郝姓少校言行異常。
  • 臺灣飛行員黃天明,由蔣介石親授軍銜,駕機回歸大陸後結局如何?
    原來是一位叫黃天明的臺灣飛行員,駕駛一架T-33型教練機,由臺灣主動回歸大陸,因為燃油不足迫降廣東惠陽。駕駛這架飛機的黃天明是臺灣的飛行教官,當時的軍銜為上尉。黃天明駕駛飛機回歸大陸後影響深遠,那麼這位主動回歸大陸的臺灣空軍上尉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黃天明的結局。黃天明出生於1940年,他是廣東新興人。
  • 30多年前,3名空軍飛行員叛逃到臺灣,他們最後的結局都如何?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軍有三名飛行員叛逃到了臺灣,最後他們的結局都如何呢?第1個飛行員名叫吳榮根,他是浙江金華人,1974年入伍,在空軍部門接受訓練,成了一名比較優秀的飛行員,他經常偷聽敵人的電臺,接受了很多錯誤思想。
  • 臺灣失聯戰機投誠大陸?臺部門緊急回應 細數臺軍投誠事件
    本月17日一名叫做蔣正志的臺軍飛行員駕駛一架F16戰鬥機進行夜航訓練時失聯,之後臺灣網上盛傳該名飛行員已駕駛戰鬥機降落在廈門機場投誠大陸,飛行員目前正在隔離中。本月19日臺灣防務部門發言人緊急回應此事,聲稱這是在傳播假消息,消費飛行員。
  • 臺灣有人炒作大陸「網軍」散播「失聯飛行員投誠」,蔡英文今天也...
    1964年2月,由毛主席親自提名,劉善本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進入50年代,陸陸續續有二十多位國民黨空軍人員投奔大陸,身份各不相同,有飛行員、飛行生、領航員、專機機工長、通訊人員、飛行教官等。到了60年代,有不到10名臺灣空軍人員回到祖國大陸。觀察當時兩岸關於這些事情的報導,有點意思。以徐廷澤1963年飛回大陸一事為例。
  • 建國後,他毅然選擇駕戰機從臺灣回歸大陸,突破重重後來為國效力
    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敗北,蔣介石知道自己已無法在大陸繼續呆下去,便帶著大批國民黨軍隊及其家屬逃往臺灣,當時許多離境軍人及家屬都認為,他們只是短暫地留在臺灣一段時間,過不了多久,就可以重返大陸。不過,不料事情越演越烈,雖然離大陸不算太遠,但由於內戰,大陸和臺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隔海相望。
  • 80年代時期,我軍有3名飛行員駕機叛逃臺灣,結果報應來了!
    80年代初期,海峽兩岸的關係還比較緊張,當時有三個我軍的飛行員,叛逃到了臺灣地區,這些叛逃的飛行員,最後的結局都如何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第1個飛行員名叫吳榮根,他是浙江金華人,1974年入伍,後來進入空軍部門接受飛行訓練。
  • 美國空軍顧問給臺灣支的招,什麼水平?
    這位臺灣陸軍少校俯身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弧形。「無人機的擴展航程已可以覆蓋這麼大的範圍,這意味著現在一切都成了目標。我們該如何防禦呢?」說完,他滿懷期待地看向我方代表團。 我方一位團員站了起來,臉上浮現出一絲騙人似的微笑。「好問題。但請允許我先陳述兩點,第一,你們的對手就是不用無人機也能打到你。第二,無人機是一種不對稱武器。
  • 臺灣飛行員林賢順,駕駛戰鬥機回歸大陸,最後結局如何?
    長大後,林賢順報考了軍校學習空軍相關知識,並以高分畢業,進入了空軍飛行基地工作。因為聰明好學又極具天賦,林賢順在軍中如魚得水,很快受到了提拔,沒過多久,就成了同批戰友中官職最高的。可是,身在臺灣的林賢順,卻始終對對面那一片他從未涉足的土地,懷有嚮往。
  • 60年代:7名國民黨飛行員起義,其中4人從國外駕機回國|國民黨空軍|...
    香港《響尾蛇》刊登文章指出:「一個臺灣空軍上尉,突然駕駛了一架佩刀式噴氣戰鬥機(F—86型),逃往大陸了。這件事震動了海內外,認為在這個時候還有人駕機投向共產黨,確是一件非常奇異的事。這事件發生後,臺灣空軍中人事勢將又來一次大的更調和防諜工作了。」大陸報導徐廷澤駕機起義,棄暗投明;香港報導徐廷澤投向共產黨;臺灣則避實就虛,稱徐廷澤因氣候惡劣失去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