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歷史進程發展的原因,在1949年,許多祖籍原在大陸的同胞,被迫隨著以蔣介石為領導的國民政府,一同敗退前往了如今的寶島臺灣。幾十年的隔岸守望,是艱難而又痛徹心扉的,但他們依舊沒有磨滅心中的思鄉之情,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重回故土,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僅僅一海之隔,卻無情地摧殘了多少渴望回鄉者的心。許多人做夢都想回歸故土,卻都只能迫於殘酷的現實。要說成功者,倒也有,他們無一不是拋棄了當時在臺灣相對優越的生活,只為回歸心中朝思夜想的故土。
在這其中,又屬黃植誠最為有名,他以臺灣空軍少校的軍銜,冒死駕駛當時世界先進的F-5F戰鬥機,不顧一切代價,只為回歸祖國。
敗退臺灣,隔海相望
1945年8月15日,這是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日本侵略者宣布無條件投降。作為中國名義上最高統治領袖的蔣介石也在這時,受到不少民眾的追捧。可惜好景不長,一心只想實行獨裁統治的蔣介石,再次撕破了自己的偽善面具,國共內戰一觸即發。
原以為穩操勝券的蔣介石卻沒想到,自己手下全副武裝的國民黨軍隊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在短短的四年之後,國民黨的百萬大軍就全部潰敗。同年9月,解放軍一舉解放了湘鄂兩地,國民黨眼看就要全線崩盤,走投無路了。
這位國民政府的最高統治者雖然領導能力不行,但絕對不傻。解放軍一心一意為百姓著想,軍紀嚴明,深得百姓的愛戴。反觀國民黨大部分軍隊,飛揚跋扈,軍隊整體軍紀渙散,戰鬥力低下,百姓談之色變。自古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的慘敗終究只是時間問題,對此,這位委員長也是早早地想好了撤退的方案。
依照這位國民政府委員長的設想,西康、海南、臺灣都是較好的固守地點。重慶、四川一地,易守難攻,資源眾多,但國民黨根基不深,終將難逃一敗。往南邊去,海南雖然是海島,但靠大陸太近,不是上上之選。如此看來,只有臺灣是最合適的。臺灣作為一座獨立的島嶼,自1945年之後,就未曾受到各方面戰爭的影響,島上工業基礎設置完好,又有相當豐富的自然資源。
除此以外,臺灣海峽遼闊,缺乏空軍、海軍支援的解放軍更是難以發起主動進攻。更何況,臺灣地理位置卓越,與當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防線吻合,可以第一時間得到美國的軍事援助。有了這樣的想法,蔣介石早早的就將大量的財物以及民眾轉移至臺灣,此後,臺灣地區和大陸就陷入了僵持的狀態。
拋棄一切,冒死駕機回歸祖國
國民黨在退守臺灣時,相較於我軍的首要優勢,就在於他們的軍事裝備,尤其是空軍,足足保留有4.5萬的可動員軍力,更是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擁有超過330架先進的作戰飛機。由於解放軍當時的空軍部隊尚未得到充分的發展,防空火力更是稀少,如此一來,空軍就成為了臺灣著重發展的軍事力量,旨在侵襲大陸沿海地區。
在蔣介石敗退臺灣的第三年,也就是1952年,祖籍廣西橫縣的黃植誠在臺灣出生了。從小出生在空軍世家的他,是不少同齡人羨慕的對象。出於家庭環境的薰陶,黃植誠從小就有一個成為空軍的夢,但更多的,他是想飛到海的另一面,去看看自己那個從未謀面,只在大人口中敘說的故土。
1973年,成功以優異成績從國民政府空軍飛行班畢業的黃植誠,很快就成為了臺灣軍部眼中的人才。超過兩千小時的飛行時間,能夠熟練掌握多種機型的操作,使得黃植誠在同齡的飛行員中一絕騎乘,此後更是官員亨通,短短幾年,就從飛行員做到了空軍考核官的職位。
雖然此時在臺灣的生活十分如意,但旁人不知道的是,黃植誠心中一直有個回歸故土的夢,對於黃植誠來說,在異鄉的領土飛行,總歸讓他感到不自在。雖然與家鄉分隔兩地,但終歸斬不斷血脈裡的聯繫。終於,再也忍耐不住的黃植誠在1981年的8月8日,做出了他人生中最大膽也是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致力於兩岸和平
在1981年8月8日這天,黃植誠借著考核學員的名義,駕駛著當時最新型的F-5F戰鬥機,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雖然遭到考核隊員的反對,黃植誠也在冒著燃料耗盡危險的情況下,將持反對意見的隊員順利彈射,自己則冒死避開臺灣的追擊,義無反顧地飛往大陸方向。
幸好吉人自有天相,黃植誠最終平安降落在福州機場,他不僅回到了自己從小夢想的故土,同時也帶回來一架對當時我國軍工行業有重要研究意義的先進戰機樣本。
當時雖然大陸的空軍部隊早已初具規模,但仍無法與美國支援下的臺灣相比。大陸當時不僅缺少飛行經驗充足的飛行員,而且缺少相對先進的戰鬥機,黃植誠的到來,可謂是為陷入發展瓶頸的解放軍空軍部隊解決了燃眉之急。
黃植誠這種冒死回歸大陸的決心與勇氣,不僅受到了當時領導和機場人員的歡迎,而且因為他帶來的先進戰機樣本,還被授予了高達65萬元的獎金。
回歸到故土懷抱的黃植誠之後也沒閒著,而是將自己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培養新一批戰機飛行員的工作上。黃植誠用自己接受的系統飛行知識,為祖國培養了一大批稀缺的空軍人才,之後也是直接成為了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學校的副校長。
臺灣和大陸人民本是一家人,雖然隔海相望,但終歸是同出一脈的炎黃子孫,雖然受限於彼此對立的局面,但終歸都是中國人,臺灣不能獨立於中國!因為有這樣的想法,黃植誠在培養空軍人才的同時,也在積極致力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工作。
鑑於黃植誠在兩岸關係調解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也是被順利任命為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的前兩屆理事。1995年,更是榮升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少將。
黃植誠2013年光榮退役之後,則是將全部身心放在了兩岸和平關係的維護上,更是以自己的名義成立了「兩岸飛行學校」,旨在發掘和培養優秀的空軍人才。
對黃植誠來說,他這輩子最不後悔的決定就是回歸大陸,這不僅是出於對故土的期盼,也是在內心迫切希望祖國能夠早日完成統一,相信這也是海峽兩岸每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心裡的美好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