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艾雪冰淇淋,看初創企業「3年60倍增長」的市場「機會點」

2020-12-24 YNET.com北青網

最近,偶讀環球商業頻道的一篇報導-名為《「一抹紫色」開始,3年增長60倍,聊聊這家冰淇淋企業背後的事》。文章談及一款叫做「艾雪」的冰淇淋,利用差異化營銷戰略,尤其是對於設計上的差異化運作,讓艾雪從眾多品牌中跳出,獲得認知,完成3年60倍的增長,實現了從最初2000萬到2018年12億的銷售額……

其實,對於艾雪,本人作為營銷行業內的一員,並不陌生。曾多次聽到業內人士聊起過艾雪,還特意利用出國機會對艾雪進行過印尼實地考察。從營銷視角來看,正如文中所述那樣,艾雪處處透露著「不一樣」的操作。不僅從設計包裝、價值點,就連市場運作都「不走尋常路」。艾雪多個差異化運營,最為值得關注和研究的應該是市場戰略的「差異化」體現。艾雪的市場布局及打法為初創企業以及發展中企業帶來思考,從「競爭空白」處為企業發展尋找「機會點」。

艾雪「3年60倍增長」,值得初創企業深入研究

「企業難做」,這是大多數企業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多年來的營銷從業經驗,也曾與諸多企業人,尤其是初創企業人深入交流和溝通,直面企業人的經營疑惑,能感覺到-他們很努力地去找尋各種解決辦法,但最終運營結果還是大多「不盡人意」,個人覺得「還是沒有找對或找準方法」。關於這一點,企業人可以關注下艾雪的發展及在戰略上,尤其是市場戰略上的運用,也許會獲得一些啟發。

根據實際走訪了解,艾雪2015年進軍印尼市場,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讓銷售額達到12億,實現了60倍的快速成長。據相關報導指出,2019年統計數據,艾雪達到近20億的銷量,成為名副其實的「印尼第二大冰淇淋品牌」,地位僅次於國際第一品牌和路雪Wall's。

艾雪作為一家初創企業,面對印尼這樣的全新市場,在與和路雪Wall's等成熟品牌的競爭中,僅用3年就有如此成績,這點值得行業關注,也值得發展中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深入研究。艾雪,究竟用了什麼方法,找到了市場突破點,實現了從「0」到近20億的飛速發展?

艾雪,用「差異化」成功突圍,獲得認可

當然,在與印尼當地經銷商接洽中獲知,艾雪冰淇淋背後確有牛根生、孫先紅等大佬的參與,從艾雪冰淇淋的戰略部署上也確實可以看到大佬們的一貫打法:「不走尋常路」。充分利用營銷的差異化方式進行全新品牌的運營。對於差異化大家並不陌生,它是企業或品牌快速發展的關鍵點,表達的是企業或品牌的獨特性,是確保初創企業或品牌走出同質化競爭獲得市場、消費認可的基礎。差異化體現在諸多方面,如產品差異化、設計差異化、市場差異化等,可以說具有差異化的企業或品牌會大幅度提升成功的機率。

而縱觀艾雪,從營銷角度思考,艾雪是冰淇淋行業將差異化做到極致的少數品牌之一。艾雪的運營處處透著「差異化」這也符合牛根生、孫先紅當年在蒙牛初創期的戰略風格。

從印尼市場走訪來看,艾雪的確大膽採用了紫色作為主色調,這也與報導一致。艾雪的紫色調特別突出,遠距離就能一眼識別,成功將其與大品牌間形成明顯區隔。紫色,因其特有屬性,是大品牌都慎用、禁用的顏色。正因為紫色的不好運用,大品牌都甚少選擇紫色,這給艾雪在設計上提供了成功的機會。除了設計色彩外,從現場看來,艾雪冰淇淋的「低脂低糖」、「優質優價」等,也是艾雪能夠跳出競爭,獲得市場和消費認可的「差異化」的關鍵點。不過與這些相比,艾雪冰淇淋在市場上的差異化運作更值得細品。

艾雪,市場上不進主渠道,著實下了一步戰略好棋

在與艾雪經銷商交談過程中了解到,艾雪起初在市場選擇中沒有進入印尼的KA等市場主渠道,而是選擇了傳統渠道,如社區便利店、零售店等。這樣的操作是一招險棋,也是一步好棋。

從印尼市場情況來看,明顯不同於國內市場。由於經濟發展等原因,印尼社會化分層嚴重,消費平臺有著明顯的不同,中高收入家庭將消費渠道定在KA等主渠道,而低收入家庭則在社區便利店等。印尼的中高收入群體佔總人數不足30%,冰淇淋由於成本等原因在印尼屬於「輕奢消費品」,消費群體基本屬於中高收入群。

按照常規思維,新型冰淇淋企業無論哪個品牌進入印尼市場,首要選擇的應該是主渠道,也就是KA等市場渠道,從中高消費群體中打開市場局面。而艾雪冰淇淋在印尼市場上恰恰「反其道而行」,它用特色的市場營銷戰略-「不進主渠道,而選取傳統渠道」。眾所周知,在主渠道上的操作有難度,因為要面對直接競爭,但是開闢一條新渠道模式則風險更大,可一旦建立成熟,那便能形成壁壘,而艾雪確實用足夠的勇氣證明了自己市場戰略的正確性。

艾雪及時快速地完成傳統渠道的鋪貨,並在傳統渠道構建與之相匹配的冰淇淋供應鏈條,像特定的艾雪冰櫃投放(據悉截止到2019年已有20萬臺冰櫃已經投放),同時策劃多個配合市場投放的營銷活動,比如買贈、試吃、電視廣告等,引發艾雪終端市場動銷的連鎖反應,獲得銷量、認知及好評。

最終經過3年努力籌備,艾雪完成了印尼傳統市場由被動到主動的蛻變,即使當和路雪Wall's等品牌反應過來想在傳統渠道與艾雪競爭時,已然不再容易。據投中網記者報導,和路雪Wall's曾試著嘗試成立專門的隊伍,並推出中低品牌seru,想在傳統渠道與艾雪一爭高下,但是超高的認知度及市場佔有率讓艾雪有足夠的資本與一款新進入的品牌(和路雪雖有名,但seru還是新品)在傳統渠道一爭高下。

艾雪冰淇淋不進入市場主渠道,而選擇傳統市場渠道。這點確實像牛根生、孫先紅當年在蒙牛發展期的操作思路。記得孫先紅曾說過-營銷講究:競爭需空白優先,在空白優先處尋找發展機會點。

而現在看來,艾雪的發展正是在「空白優先」處發力。這樣一方面,避開了與和路雪Wall's等在KA上的直接競爭,找到了印尼市場的競爭空白地帶,為成功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另外一方面,艾雪通過「質優價實「的冰淇淋打造,在印尼經濟水平提升,消費升級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日益提升的印尼大多數民眾對於冰淇淋的消費需求。除此之外,牛根生、孫先紅等前輩的前瞻性市場洞察,善於發現更大冰淇淋市場需求和機會的操作方法,讓同為營銷行業內的筆者敬佩。

經過3年多的籌備與發展,據聞-最近艾雪又將戰略進行了及時調整,開始進攻印尼KA渠道,同時也開始向越南等東南亞市場布局。初步統計,艾雪在2019年底已完成15000個印尼KA渠道的鋪貨,開啟與和路雪Wall's等品牌的直面競爭,這是企業朝成熟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獲得機會與發展的前提下(近20億的銷售額,印尼第二大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其他優勢,讓艾雪有了足夠資本在KA主渠道與其他品牌一較高下),開啟全渠道運作,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提升影響力和銷售額。

筆者認為,不管最終競爭的結局如何,艾雪的市場戰略為初創型企業和發展中企業提供了運營思路。就像孫先紅曾說的那樣---新品牌切忌開篇即競爭!要努力尋找「無主之地,空白優先「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讓初創企業利用自己的優勢和差異化為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增加多種成功機會。而如果一開始便選擇參與競爭,那麼最終只能」徒勞「,成功機會很小,即便是獲得成功,那也需付出沉重的代價。

責任編輯:韓璐(EN053)

相關焦點

  • 疫情逆勢發力,千億級冰淇淋市場看向線上
    天氣一升溫,有樣東西就會變得魅力無窮,那就是冰淇淋。整個市場蠢蠢欲動,收銀臺上冰淇淋出現的頻率,並沒有因為疫情需要佩戴口罩而降低。小龍蝦、榴槤、火鍋口味等劍走偏鋒的新型產品,在今年的消費環境下,仍然擁有進入線下冰櫃試探市場的機會。
  • Brex:面向初創企業的金融服務提供商
    2019年,它分別任命Cosmin Nicolaescu與Elenitsa Staykova為技術副總裁與市場總監,兩人都具有帶領業務團隊擴張的經驗。前者曾擔任Stripe全球工程與產品團隊的領導人,後者曾任Cloudflare的首席增長官。
  • 維亞生物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過去三年已8筆退出
    公司的EFS(equity-for-service 服務換股權)業務亦向全球高潛力的生物科技初創公司提供藥物發現及孵化服務。截至2020年6月30日,維亞生物已累計為全球495家生物科技及製藥客戶提供藥物發現服務,研究過超過1300個獨立藥物靶標,向客戶交付超過17000個蛋白複合物結構,共計投資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
  • 寵物美容企業年註冊量10年增長超20倍
    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近十萬家寵物美容相關企業,近十年相關企業年註冊量持續上升,2019年新增註冊量是十年前的22倍。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以1.3萬家企業排名第一,浙江、江蘇緊隨其後。此外,近幾年相關企業整體實力在提升,3年的時間中,每年新增企業註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佔比從從84.14%下降到了75.81%。
  • 一根冰淇淋=2杯瑞幸?冰淇淋在這個夏天變了
    天氣一升溫,有樣東西就會變得魅力無窮,那就是冰淇淋。 整個市場蠢蠢欲動,收銀臺上冰淇淋出現的頻率,並沒有因為疫情需要佩戴口罩而降低。小龍蝦、榴槤、火鍋口味等劍走偏鋒的新型產品,在今年的消費環境下,仍然擁有進入線下冰櫃試探市場的機會。 「疫情的影響正在消退,冰淇淋全線上架這會兒,已經恢復得差不多。」
  • 時代數讀|植物奶市場大火 老牌企業卻陷增長困境
    除養元飲品(603156.SH)、承德露露(000848.SZ)、維他奶(國際)(00345.HK)等主營植物蛋白飲料的企業,傳統乳企和初創企業也早已積極上場布局。早在2014年12月,蒙牛乳業(02319.HK)便與The White Wave Foods Company(白波食品公司)創立了在華的首個合資品牌Silk植樸磨坊,涉足植物基飲料市場。
  • 讀完EMBA去大企業還是初創公司,下一步應該怎麼邁?
    是去大企業,還是選擇初創公司?這對很多商學院畢業生來說,是特別糾結的問題。很多人擔心顧此失彼,有機會進大公司從基層做起,但少了初創公司那種活力滿滿的熱情,而一旦加入初創公司,又可能錯失進入大平臺的機會。
  • 路透社:中國男妝市場吸引力大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據路透社北京/上海12月11日報導,中國的男性護膚品市場正在煥發出新的光彩:許多雄心勃勃的國內初創企業正在向全球投資者籌集資金,想同歐萊雅之類的國際巨頭展開競爭,以服務於重視個人形象的千禧一代男性。
  • 年中盤點:2020年炙手可熱的10家雲計算初創公司
    在風投資本的支持下,初創公司將繼續依靠雲運轉下去。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調查顯示,由於新冠病毒和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影響,今年全球IT支出預計將下滑8%,至3.4萬億美元,而雲計算支出預計將增長19%。
  • 美國初創企業數量20年減少7% 成功率越來越低
    美國初創企業數量20年減少7% 成功率越來越低騰訊科技訊 8月13日,近年來,美國初創企業數量越來越少,而且成功率越來越低,美國多位經濟學家對此給出了兩種解釋。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數據顯示,20世紀70年代末時,全美15%的企業都是初創公司,意味著它們多數都是在上一年建立的。而2011年最新數據顯示,所謂的初創公司所佔比重已經下降至8%。如果從就業方面衡量,這種下滑程度更大。但問題不只是初創公司越來越少,初創公司成功的機率也越來越低。2011年,27%的新公司在成立第一年內即倒閉,而20年前這一數字僅為20%。
  • 想推動創新,最佳方法是與初創企業合作
    據該公司估計,他們通過Sopra Steria Scaleup計劃(一項基於企業生態系統的創新計劃)產生的創新成果是公司內部的三倍。 但是,合作夥伴應該如何確定?如何使這些新的合作夥伴關係發揮作用?我們一直在研究企業如何在生態系統中工作,包括與熟悉和不尋常的合作夥伴共同創造新的價值。
  • 外媒:中國十大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初創公司
    該計劃引起了初創企業和風險投資家的關注,它們渴望通過半導體初創企業利用這個行業。隨著這一趨勢的發展,以下是中國十大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初創公司:埃斯溫計算、長鑫存儲技術、Senscomm半導體、揚子存儲技術、ProPlus電子、光譜材料、矽集成、ASR微電子、OnMicro公司、Iluvatar CoreX。
  • 「芯視野」新增2萬家半導體初創企業背後的「冰與火之歌」
    無論如何,兩萬多家新創半導體企業折射出背後的雄心,而能否在半導體業百年未有之變局中蛻變,還需要市場和時間的檢驗,但選擇方向無疑是未來成敗的關鍵要素。從空間來看,國內半導體業市場規模雖然快速增長,但需求供給嚴重不平衡,高度依賴進口,國產核心晶片自給率不足10%,仍有巨大上升通道。
  • 桶裝冰淇淋代加工
    冰淇淋所含脂肪主要來自於牛奶和雞蛋,有較多的卵磷脂,可釋放出膽鹼,對增進人的記憶力有幫助。脂肪中的脂溶性維生素也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國內的冰淇淋主要由3種成分組成,其中脂肪佔7%~16%,蔗糖14%~20%,蛋白質佔3%~4%。 桶裝冰淇淋代加工硬冰淇淋:硬冰淇淋的膨脹率在80%-100%,硬化成型是為了便於包裝和運輸。
  • 法國電池初創企業Verkor計劃2023年建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隨著歐洲電動汽車銷量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呼籲電芯製造商將生產基地設在歐洲,從而降低對亞洲電池廠商的依賴。
  • 未經亞馬遜「洗禮」的韓國電商領域,仍由當地企業主導市場
    亞馬遜因缺席韓國市場而引人注目,即使是在當地經濟的大部分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強大家族企業集團也沒有發揮作用。 相反,本地繁殖的獨角獸和許多初創公司正在爭奪2020年預計780億美元在線支出的一小部分。事實上,韓國10家獨角獸企業中,有一半以某種形式在網上零售。
  • 日本教育巨頭:面對老齡化嚴重的日本市場,倍樂生的日子也不好過
    -21 08:28 芥末堆曾在去年介紹過日本教育巨頭倍樂生集團,這個世界排名第三的教育企業(排行出自培生集團報告)佔了整個日本教育市場20%的份額。
  • 初創企業與大型企業在危機中合作的 3種策略|雙語閱讀
    來源:中歐視角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型跨國企業正在積極尋求與初創企業進行合作。對大型企業來說,初創企業可以幫助其更好地落地創新方案,並提供新鮮思路;對初創企業來說,這種合作能助其一展商業抱負,實現自身價值。
  • 「當紅辣子雞」,石頭科技4年20倍的增長奇蹟能否延續?
    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石頭科技,業績實現了四年增長20倍的奇蹟,營收從2016年的1.8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2.05億元,淨利潤也增長到7.83億元。 根據方正證券的預測,全球掃地機器人遠期市場測算來看,北美、歐洲、中國和日本成為全球的主要消費市場,基於此給出了三個等級的預測: ·保守預測(小眾市場):假設歐美+中國的滲透率達到目前美國12.5%的水平,全球核心市場的保有量近1億臺,是2019年的3.3倍,其中,中國保有量達4827萬臺,是2019
  • ZOOM:3Q營收同比增長85% 疫情推動視頻會議火爆
    首先企業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目前只有百億美金級別,尚養不起大鯨魚美國Synergy Research估計2019年美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美元,來自Frost&Sullivan的數據則顯示,2018年,全球視頻會議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8億美元,增長了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