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掀起鄉賢抱團回歸熱,是什麼吸引了他們?

2021-02-13 指間利川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落葉歸根」是每一個在外遊子不變的情懷。

人才回鄉、項目回歸、資金回流。利中盆地上,沿海地區先進的「營養元素」正被大量帶回家鄉,成為利川經濟發展與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新常態」。同時,鄉賢回歸正呈現從單一項目回歸到「技術、產業、總部、資本」相融合、從單獨回歸到抱團回歸的新格局。

「相關部門負責人主動上門為我解決了難題。」近日,利川市返鄉企業家、遠景孵化園創始人王志照在朋友圈感嘆家鄉營商環境大轉變。他直言,家鄉父母官比曾經的沿海城市父母官更有服務意識。

 

「中午1點多,辦事人員飯都沒吃跑過來幫我拿資料。」王志照介紹說,今年以來,為辦理不動產登記證,經濟開發區、住建局、市場監管局、自然資源規劃局、經信局等多家單位相關負責人,主動與他協調,安排專人協助辦理,為他省去不少時間和精力。

「市委書記可以直接與大眾平民通話通信解決問題,局長為了企業的事情上門服務、跑上跑下,城市也再不是過去那樣斑駁破爛、亂七八糟了!」字裡行間,他對近年來利川市委政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所作的工作給與肯定。

「觀念僵化、基礎建設滯後、服務意識淡薄……」王志照坦言,多年前,包括他在內的不少在外利川人都懼怕趟這趟「渾水」,更別說回鄉投資再創業。

「在故鄉紮根,沉下心來做實實在在的事情,在這裡的一切是搬不走的,變不了的。」他說,如今的利川今非昔比,生態宜人、風景誘人、服務引人。客走旺家門,很多大城市的人蜂擁而至,諸多遊子也紛紛選擇衣錦歸來。

在「鄉情牌」的引導下,閆熊鷹、張孝治、陳安琪、覃學峰、劉剛、李小松、符國富、李軍、溫華建、楊先鳴等一批客商紛紛回鄉投資興業,同時也帶動了一大批鄉賢企業家回利投資。2019年,量芯科技、金科物業、雲農科技、寶格電子等諸多投資規模較大的鄉賢企業相繼落戶開發區。

他們認為,在過去,相關部門只是說一說、看一看、轉一轉,但卻沒人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而現在,相關部門真正成了企業的「保姆」,企業由「被動」變「主動」,這無疑堅定了回鄉遊子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

利川市委政府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

從8個方面進行攻堅突破,

力促各項惠民惠企措施落地落實。

下真刀真槍解決作風問題,

共查處營商環境領域不作為、

慢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4起,

協調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4個。

鄉情,並不是遊子歸鄉的唯一理由。

曾儒劍是一位80後創業青年,創辦了浙江省金華市曾氏門業有限公司,公司淨資產6900餘萬元。正值事業的高峰,為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發展,他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加入了王志照創辦的遠景孵化園「大家庭」。

今年7月,在孵化園的支持下,他創辦成立湖北儒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現代教育硬體設施。目前,該公司已裝修完畢,正在大量招工。

提及返鄉創業的原因,曾儒劍說,除了家鄉情結,他更看好家鄉顯著的區位優勢。特別是交通優勢愈發明顯,這對於一個銷售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他說,今天的利川,宜萬鐵路、滬蓉高速公路,渝利鐵路、利萬高速縱橫交錯,1小時可到恩施和萬州機場,1天內可到達全國10多個省會城市。

 

「多年來,我們早已有回鄉投資的想法,這既是響應政府的號召、建設家鄉服務家鄉的責任和使命,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曾儒劍說,家鄉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和民營經濟發展土壤,最具爆發力及潛力的新興產業,這是鄉賢回歸的重要動力。

 

2017年選擇回鄉創業的羅義清,正忙著做一民宿康養旅遊地的項目規劃。他也是王志照朋友圈的一員。

「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回家,在外漂泊多年的我當然也要順應這一潮流。」羅義清說,抱團發展是大勢所趨,能實現資源的有效富集,最大化實現企業資本的快速累積。

對他們而言,

利川不僅是故鄉,

也是最佳的投資熱土。

回歸不僅是情感的吸引,

也是資本的理性選擇。

「人才聚引」帶來的「蝴蝶效應」正在生成。 

今年9月,在外多年的張偉在聽聞利川商務考察團到達廈門後,他主動與利川方面對接,向考察團一行推介了萊茵斯科技有限公司。

萊茵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業,專注於電氣線路安全檢測產品及預防電氣火災周邊產品的研發與製造,是該行業在國內市場的標杆。在張偉的力促下,雙方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並相互實地考察。12月17日,雙方籤訂投資協議,該公司決定落戶利川,建設輻射西南片區的生產基地。

「政府及相關部門誠意滿滿,增添了發展信心。」該公司總經理郭榮生表示,公司將快馬加鞭,爭取在明天一季度建成投產,項目一期全面投產後年產值將不低於5000萬元。郭榮生對落子利川十分看好,他還表達了將公司總部遷往利川的意向。

「顯而易見,利川市政府正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快速轉變。」張偉認為,僅3個月時間,能讓一家土生土長的廈門企業落子中西部小縣城,對方看中的正是利川日益優良的營商環境、競爭力十足的區位優勢和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

對於鄉賢回鄉投資或拉動項目落地,張偉說,利川的實踐揭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體制改了、作風變了、環境優了,鄉情才能成為推動因素。他表示,利川是一片熱土,選擇在利川投資能實現雙贏,他將繼續為政府招商引資牽線搭橋。

 

商會力量也不容小覷。依託各地商會,利川連續成功舉辦兩屆「利川人」大會。同時,全國各地的利川籍企業家擰成一股繩,廣東利川商會、浙江利川商會、上海利川商會、武漢利川商會……如雨後春筍相繼成立。

商會作為服務企業的平臺,架起了企業與政府、社會公眾溝通的橋梁,使更多的在外企業家互相借力,回鄉投資,抱團發展,為利川「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鄉賢回歸,投資創業的熱點在哪?

「農業是最大的優勢。」在利川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向江傑看來,利川特色種養業是一個「聚寶盆」,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大有文章可做。伴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發展為核心的農村,特色種養業將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黃金期」。

除開生態資源優勢明顯外,利川人均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到2.5畝;道地藥材、茶葉、蓴菜、山藥、土豆、高山蔬菜、林果、生豬、土雞、大閘蟹等品質高,充分具備產業化打造高端產品線的產量和質量支撐。

 

「現有留存面積達到萬畝以上的道地中藥材品種就有8個。」向江傑表示,特別是以黃連、大黃為代表的道地藥材最負盛名。其中,黃連被納入湖北省道地藥材「一縣一品」優質品牌建設和全省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項目,國家、省、州、市都有相應資金配套投入,且正在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品牌效應正逐步放大。利好的消息是,利川有望出臺支持道地藥材發展和風險保障的實施意見,這無疑為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利川大黃產量就佔了全國市場的一半。」他介紹說,今年,全市大黃產量達到5千噸,價格也創了新高。但利川進入市場的大黃幾乎都是初級農產品,產品附加值不高。據了解,從全國來看,僅剛出土的大黃就存在4千噸的缺口,更別說以大黃為原料精深加工的中上遊產品。

「以道地中藥材為例,利川特色種養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向江傑認為,目前最大的痛點還是在於缺乏大中型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如果這一要素能解決,發展前景無限。他說,要持續推動農產品結構及加工業優化升級,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不斷拓展和開發多種功能,讓特色種養真正激發鄉村振興的「潛能」。

 

恰逢其時,今年11月,世界級農業巨頭——碧桂園農業瞄準利川進行戰略布局,與利川達成億元農業領域合作。該公司將以利川蓴菜為突破口,創建利川富硒種植示範基地,打造綠色富硒蓴菜產品線,由此搶灘利川現代農業。

「鄉村振興需要強大的外力支撐,而鄉賢回歸無疑與此十分契合。」向江傑說,除開資本參與外,特別是要解決人才的問題。能人回鄉就像一個橋梁,無論是通過他們引進大型企業投資建設還是直接入股參與,讓更多農戶參與到企業的組織化生產經營中,就能把農民帶到市場的大海裡去。

「鄉賢回歸不同於傳統的招商引資,是變產業轉移為產業紮根。」向江傑認為,鄉賢回歸農村、紮根農村、發展農村,發展特色種養業,條件已經成熟,各項政策支撐已較為完備。除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外,有本市出臺的財政專項扶持資金保障,有特色產業發展項目資金支持,有各級「專家庫」專家免費上門技術指導等,將為企業發展解決後顧之憂。

相關焦點

  • 鄉賢抱團回歸熱
    人才回鄉、項目回歸、資金回流。利中盆地上,沿海地區先進的「營養元素」正被大量帶回家鄉,成為利川經濟發展與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新常態」。同時,鄉賢回歸正呈現從單一項目回歸到「技術、產業、總部、資本」相融合、從單獨回歸到抱團回歸的新格局。
  • 凝聚鄉賢力量 助力電白髮展
    會上,譚劍鋒著重通報了電白建築業發展情況並表示,區委、區政府將建築業總部基地建設作為大抓產業發展的「一把手頭號工程」,選用當前發展最熱、前景最好的位置建設建築業總部基地項目。「將吸引各地建築企業到電白建築總部基地落戶發展,爭取兩年內全區建築企業發展到500家,打造成為廣東建築業創新轉型升級的示範基地和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基地,力爭在2028年達到2000億元的產業規模,成為華南地區建築行業發展的新引擎。」譚劍鋒說。
  • 6月第2周利川市樓盤熱搜榜出爐:利川碧桂園星曜登榜首
    6月第2周(6.8-6.14)利川市熱搜樓盤排名榜單發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據房天下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6月第2周(6.8-6.14)利川市最受歡迎的樓盤分別是位於利川市南環江源路交匯處碧桂園領秀旁的利川碧桂園星曜、利川南環大道111號的香連·康健城、利川市東城路49號的利川·天縱城、利川市南環大道和騰龍大道交匯處國際汽車旁的利璟涼都、利川涼霧鄉涼霧派出所旁(距集鎮700米)的雲霧山水。
  • 丹陽鋪就鄉賢「回歸回鄉回報」路
    為進一步繁榮鄉賢文化,鋪就鄉賢「回歸、回鄉、回報」之路,丹陽市委常委會確定把建立丹陽鄉賢庫作為2020年的十項重點工作之一,並且成立了以市委書記黃春年為第一組長、市長黃萬榮為組長的丹陽市鄉賢庫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各鎮(區、街道)均相應成立了黨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的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任務。據悉,如此大規模的鄉賢庫創建工作在全省縣(市)區中尚屬首次。
  • 衛東:鄉村振興呼籲鄉賢回村
    新鄉賢文化同樣來自民間,以鄉情、鄉愁為媒介,吸引和聚集各方能人賢士,舉其才學專長、創業經驗和經濟資源為鄉村建設發展出謀劃策、出資出力,他們的嘉言懿行起到了垂範鄉鄰、教育後人的作用。同時新鄉賢文化也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 鄉賢不「閒」——安福縣洋門鄉凝集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凝聚鄉賢力量,推動鄉村發展,是促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近年來,安福縣洋門鄉積極挖掘和發揮鄉賢作用,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鄉賢資本、智力、人才回鄉,助力鄉村振興。返鄉創業 帶動一方冬日暖陽,漁味濃濃。
  • 傳頌「古賢」 挖掘「今賢」 培養「新賢」 江蘇丹陽鋪就鄉賢「回歸...
    為進一步繁榮鄉賢文化,鋪就鄉賢「回歸、回鄉、回報」之路,丹陽市委常委會確定把建立丹陽鄉賢庫作為2020年的十項重點工作之一,並且成立了以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為第一組長、市長黃萬榮為組長的丹陽市鄉賢庫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各鎮(區、街道)均相應成立了黨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的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任務。據悉,如此大規模的鄉賢庫創建工作在全省縣(市)區中尚屬首次。
  • 嘉言懿行垂範鄉裡——浙江弘揚鄉賢文化綜述
    千百年來,鄉愁牽動鄉賢,牽引著多少從鄉村走出去的精英重回故鄉,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為鄉民樹立榜樣。他們散發的文化道德力量澤被鄉裡,成為凝聚鄉村社會的文化基因。  鄉賢是飽學之士、賢達之人。鄉賢文化,則是一個地域的精神文化標記,是連接故土、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
  • 近日在坎城獲獎的電影《聶隱娘》,其中一個取景地就是利川獨家村.我大利川火了!
    (恭喜侯導獲獎)《聶隱娘》是侯孝賢在坎城的十年回歸之作,上一部入圍「金棕櫚」獎的作品是2005年的《最好的時光》。1993年,侯孝賢憑藉《戲夢人生》首次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便一舉獲得評審團大獎。為了尋找這個「小小桃花源」,侯孝賢曾在湖北選景採風,相中了利川的一處「桃花源」,它位於利川市東城街道辦事處交椅臺村一帶的一個叫「獨家村」的地方。侯孝賢曾於2012年5月和8月兩次到利川實地考察,看來侯導十分中意這個地方哦。一起來看看這個位於利川的世外桃源:
  • 【爆料】《鬼吹燈》電視劇在利川殺青了
    笑眯眯的「土匪」還是第一次見      這都什麼年代了,那裡來的土匪?他們肯定都不是土匪呀,他們是我們利川本地人,在由潘粵明、高偉光、辛芷蕾三位實力派演員主演的網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中利川外景取景地客串群演!    大家肯定都看出來了,上圖中的合影就是在咱大利川的「好漢坡」拍的。
  • 《1980年代的愛情》北京首映 百位大咖矚目恩施利川
    (小娟 & 山谷裡的居民 - 我倆永隔一江水)9月10日,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在北京召開首映發布會,並吸引了柳傳志、俞敏洪、徐小平等百餘位大咖悉數到場為其吶喊。州、市主要領導王海濤、沙玉山出席活動並推介恩施州利川市。
  • 陶山522位鄉賢創新治村模式
    陶山鎮黨委書記陳阿朋告訴記者,陶山鎮10萬多戶籍人口,就有2萬多人在外,其中不僅有20多位商會會長,還有活躍在僑界、政界、教育界等領域的能人,而他們正是陶山鎮探索「賢治」模式的「基本盤」。「賢治,就是讓鄉賢發揮所長,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方面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而我們選出的新鄉賢都是經過村裡推薦、鄉鎮審查,並在村裡有威望,有貢獻的人士。」陳阿朋說。
  • 利川市啟動「利川紅」「利川工夫紅茶」三年品牌保護行動
    摘要:據悉,利川市市場監管局將協同市知識產權局開展為期3年的「利川紅」、「利川工夫紅茶」品牌保護行動,提升經營者的品牌保護意識,促進全市茶產業發展。
  • 利川再攬一「大單」 項目總投資約1億元
    中國利川網訊(全媒記者 顏曉倩)8月27日,崑山捷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利川市人民政府就電子連接線、連接器產品生產加工項目籤訂合約,崑山捷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林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洪超,利川經濟開發區、市科經局、市招商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籤約儀式。
  • 今晚21:45浙江電視臺《和合天下》將講述寧波餘姚鄉賢謝向傑的故事
    今晚21:45浙江電視臺《和合天下》將講述寧波餘姚鄉賢謝向傑的故事 2020-11-25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化:鄉賢參事暖民心
    張家嶺村鄉賢參事會的組織架構源於該村教育助學基金會,通過進一步擴展教育基金會的核心宗旨與內容,涵蓋引智引資引力,聚才聚財聚人,積極開展村級各項事務活動,助力脫貧攻堅,成為一張靚麗的鄉賢參事名片。張家嶺村充分打好「鄉賢牌」,積極發動鄉賢力量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近年來,張家嶺的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村委辦公大樓高三層,內外裝修大方,設備先進,有可容納數十人的大會議室。村裡還有球場以及通達家家戶戶的村組硬化道路。這些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村裡外出創業鄉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從2017年至今,該村鄉賢累計捐款數百萬元支持美麗鄉村建設。
  • 湖北名優紅茶——利川紅
    利川紅,湖北名優紅茶,為利川工夫紅茶的簡稱。主要分布在利川市毛壩、忠路、沙溪、文鬥、柏楊五個鄉鎮。其生產的茶樹品種有中茶108、鄂茶1號、鄂茶10號、櫧葉齊等。另外冷後渾(毛壩8號)、忠路小葉種,楚香1號為地方特色品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利川又要火了!眾多大咖主演的電視劇《九州縹緲錄》來利川取景拍攝啦!
    ,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讓海內外的人們知道了利川、認識了利川、愛上了利川。(雷佳音)這是一部什麼電視劇?宋祖兒飾羽然利川地處鄂西南部,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吸引了眾多電影、電視劇前來拍攝取景。下面這些在利川取景拍攝的影視劇,你看過哪些?
  • 南陽市臥龍區:用好「鄉賢富礦」共助家鄉發展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通訊員 張空)南陽市臥龍區立足於鄉賢數量大、鄉賢反哺家鄉意願強烈的實際,紮實開展「重鄉賢、選鄉賢、用鄉賢、學鄉賢」活動,一大批鄉賢通過智力反哺、資金回饋、項目回歸等形式為家鄉發展增智添力。2018年以來,該區新增回創企業25個,總投資達2.72億元。
  • 利川成百上千人,今天后湧向愛飯,只為一件事....
    每一個吃貨都在尋找一個好吃又實惠時尚靚麗的環境一家有愛又有「飯」的網紅餐廳來啦利川愛飯時尚餐廳 利川的的吃貨們先讓我帶你們了解了解<愛飯時尚餐廳>▼▼▼「愛飯」,愛的就是長沙菜,專業長沙菜領導品牌十三年,是一個接地氣、回歸老百姓餐桌的溫暖時尚品牌。「一伙人、一件事、一輩子」,執行、執著海納百味,讓長沙美食走近利川,更有58道愛飯原創菜品,在傳統菜餚的基礎上,時尚創新,開到哪火到哪,備受時尚潮流人士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