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羅鮭可以長到多大?喀納斯湖裡真有10米以上的哲羅鮭嗎?

2020-12-20 朝辭小學僧

劉禹錫寫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而現實中,高山深水多得是,但仙人蛟龍卻沒有,那麼如何讓高山出名,讓深水顯靈呢?那就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沒有仙人,那就自己創造仙人,沒有蛟龍,那就自己創造蛟龍。而且早就有人這麼做了,野人就好比仙人,水怪就好比蛟龍,一些地區就靠著這兩樣打出了名氣。

野人和水怪曾在全國掀起一陣熱潮,記得小時候我也曾守在電視機旁,看著「追蹤野人」、「尋找水怪」等節目,甚至忘了吃飯睡覺。那時候我對未知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想這些人如果真能找到野人水怪,那我一定要去動物園裡看它們。但這些節目無一例外,都是不了了之,或者給出一個極其敷衍的解釋就草草收場,讓我的願望一次次破滅。隨著漸漸長大,我也明白了這些套路,對此類電視節目再也不感興趣了。

90後基本都是聽著水怪和野人的故事長大的,不過現在網上相信野人水怪的年輕人已經很少了,但我昨天翻評論的時候,居然翻到了這麼一條。

這是我在說「歐鰉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的文章下面的,看來還是有人對「15米長的喀納斯哲羅鮭」念念不忘。

「巨型哲羅鮭」出自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喀納斯湖水怪事件,也被稱為「大紅魚」,是喀納斯水怪的解釋之一,還被公認為最「權威」的解釋,有人推測它長達4米,有人說達10米,還有15米、20米的說法,此事件的主要參與者袁國映最敢說。

袁老師曾向媒體反映:「我測出的喀納斯湖大魚長度在100米以上,至少重18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這個結果把我嚇了一大跳!

袁老師您也把我嚇了一大跳,簡直驚世駭俗啊。

▲袁老師拍到的大魚,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我電腦屏幕花了。

袁老師的結論是這樣得出來的,2004年他在觀魚亭一個觀景平臺處拍到了湖裡的好幾條大紅魚。2006年他派出了一條15米長的船開到出現魚的地方進行拍照。回去後將照片放大,與2004年拍攝的照片進行對比量測,15米的船在照片上只有0.9釐米,排成一串的3條魚共長20.3釐米,換算一下就是338.3米,每條魚的長度有112.78米,加上尾巴就是124米

他還得出結論:「喀納斯湖現在至少有7條全長在124米的巨型哲羅鮭,每條體重應在200-300噸以上,歲數可能在300-500年以上。」(來自《科普拼盤|喀納斯湖怪——大紅魚》)

▲這是網友根據袁老師口中的124米大魚做出來的比例圖,左下角的小不點是巨齒鯊和藍鯨,左上角還有一個1.7米的潛水員。

袁老師的言論太過驚人,我修為太低,不做評價,大家見仁見智吧。

淡扯完了,來講點科學的吧。

首先來看看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是阿爾泰山脈中的一個淡水湖,面積45.73平方公裡,湖面海拔1374米,平均水深120米,最深處188.5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現為5A級旅遊景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遺產,2019年接待遊客超過一千萬人次。

《新疆阿爾泰山喀納斯湖演化過程》一文顯示,在第四紀期間(從260萬年前開始)冰川在喀納斯流域發育了大規模的進退,並留下了喀納斯湖。喀納斯湖是我國較大的冰川作用湖泊。

喀納斯湖是個高山冷水湖,裡面生活著幾種冷水魚,最出名的就是哲羅鮭(Hucho taimen)。

哲羅鮭,又叫哲羅魚,屬於鮭形目-鮭科-哲羅魚屬,是東北「三花五羅」中的一羅。分布在西伯利亞,中亞北部,外蒙北部,我國東北水系和額爾齊斯河水系。

Wikipedia描述:1943年在俄羅斯Kotui河捕撈的一條長度為210釐米、體重105公斤的哲羅鮭,是被記錄下來的最大個體。IGFA(國際釣魚運動協會)的垂釣紀錄為156釐米41.95公斤

《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第二版》描述:哲羅魚為大型經濟魚類,最大的長達2米,體重100市斤以上。但生長較慢,2-3齡魚始達商品魚大小。肉味鮮美,為富有營養的魚類

《中國動物圖譜·魚類》描述:哲羅魚為冷水性魚類,平時生活在山澗溪流,冬季進入江河越冬。為大、中型經濟魚類,體長可達2米,體重約為50公斤。肉粉紅色,滋味鮮美,是我國東北和西北的名貴魚類。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喀納斯湖水怪事件發端時,就有學者針對「巨型哲羅鮭」這一解釋做出過反駁。比如1989年發表的《哲羅鮭的生物學——兼談喀納斯湖大紅魚》中說,哲羅鮭在低齡階段生長速度快,10齡以後體長增長緩慢,但這種增長不是無限制的,到一定年齡後生長就會停止

▲黑龍江、都-查幹湖、葉尼塞河哲羅鮭的部分個體,黑龍江有123釐米14公斤和134釐米23.3公斤的大個體,都-查幹湖有110釐米12公斤的個體,葉尼塞河117釐米11公斤的個體。

文中還給出了一些地區哲羅鮭的捕獲紀錄。在蒙古謝林格河流域最大180釐米體重45公斤;在黑龍江最大年齡為16齡,134釐米23.2公斤;貝爾格曾寫道有80公斤的哲羅鮭,但他沒有給出消息來源和捕獲地點。1980年論文作者在喀納斯湖考察時捕得120釐米11.7公斤的哲羅鮭

▲據說這是一條從喀納斯湖中捕獲的哲羅鮭標本,約1.45米40公斤。

《烏蘇里江哲羅鮭的年齡結構、性比和生長》一文中給出的烏蘇里江哲羅鮭的拐點年齡(體重絕對生長速度達到最大時的年齡)為23.9,拐點體重為51347克。也就是烏蘇里江的哲羅鮭達到23.9齡時生長速度就會變緩,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我也不太懂

▲文中還給出了哲羅鮭體長和體重的對應公式,也就是上面這個,體重單位是克,體長單位是釐米。

我突發奇想,把袁老師124米的超級巨型哲羅鮭代入這個公式,體重是多少。我用計算器算了一下,如果哲羅鮭體長124米,按照這個公式,得出的體重是1.85萬噸!也就是近百條成年藍鯨的體重,袁老師說這樣的超級巨型生物喀納斯湖裡至少有7條!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火爆網絡的煉鯤遊戲,廣告詞應該這麼寫:「某某人一不小心,在喀納斯湖煉出吞天巨鯤,沿著額爾齊斯河-鄂畢河一路吞到了北冰洋!」

不扯了,扯這些太累了。

目前為止捕獲到的哲羅鮭最大為2.1米105公斤,而且這個記錄是上世紀40年代的,是否可靠還不好說。其餘的確切捕獲記錄都達不到2米,所以哲羅鮭很難翻過2米這個坎

▲2019年5月漁民在黑龍江五大連池捕到的哲羅鮭,長113釐米重24.5斤,這麼大的哲羅鮭已經很少見了,最後漁民選擇把它放生了。

在電視上火了幾十年的哲羅鮭,早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為易危(VU),和大熊貓、雪豹同一等級,但對哲羅鮭的保護力度比不上大熊貓和雪豹。野生哲羅鮭在我國已經很稀少了,必須重視對哲羅鮭種群的保護,不然這一物種從我國滅絕,那可就是死無對證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喀納斯是「一個風景的宇宙」?
    秋天是萬物收穫的季節,收穫在人們目光和攝影師鏡頭裡的,則是從北到南漸次到來的秋色。最美的秋《中國國家地理》秋色專輯中給出了答案:喀納斯。這裡的秋色,被譽為「登峰造極」。「喀納斯」是蒙古語,有「美麗而神秘」的意思。
  • 蘇忠:喀納斯的瞳孔!
    故而有人說,喀納斯是「神的後花園」。竊以為,這裡是上帝的客廳,來者都是手持請柬的客人,萬頃野花是主人的酒杯,請隨意,請盡興,萬一喝醉,概不負責,允許醉走,漫山遍野,不罰款,不扣分。不過現在看來,這種話,其實說太早了。才到喀納斯湖邊,天,瞬間變臉了。
  •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水怪?它們在哪裡?誰知道它們究竟是什麼?
    早在1500年前,尼斯湖水怪就已經出現了,當地傳說這些巨大的怪獸經常出來吞食人畜,也有很多人聲稱他們見過這種水怪,有人說它們長著大象的長鼻子,渾身光滑;也有人說它們長著長長的脖頸圓圓的頭顱;還有人說這種水怪出現的時候伴隨著層層泡沫,還會吞雲吐霧……眾說紛紜,因為時間長了,說法就多了,有關尼斯湖的水怪也就越傳越廣,越傳越神秘。尼斯湖在哪裡呢?
  • 喀納斯從雪山到湖泊,你想看的風景這裡都有(下)
    走進博物館之中,仿佛有一種遠古空靈的召喚,似乎走進了西域草原遊牧的世界,可以觸摸它的脈搏。喀納斯湖形成於距今約2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環抱,湖面最寬處約2600米,湖水最深處188米,湖水面積約45平方公裡,自北向南猶如一個長長的豆莢蜿蜒流淌在長約25公裡的喀納斯峽谷裡。
  • 喀納斯湖三大奇觀你知道嗎?
    喀納斯湖到底有沒有水怪?這個問題一直吸引著許多人前來探尋...有關水怪最早的傳聞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喀納斯管理局的護林員金剛,是水怪最早的目擊者之一。那天,金剛看到整個喀納斯湖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紅色物體漂浮著。長度有十五-十六米長。這次目擊事件使得世人重新想起流傳已久的喀納斯水怪的傳說。
  • 七裡灘漁村的「喀納斯湖怪」養成記
    導讀喀納斯湖,一個被世人稱讚地方,傳說中的「湖怪」更為喀納斯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雖然對於「湖怪」的解釋有很多,但有一種解釋「湖怪」為名叫大紅魚(學名為哲羅鮭)的大型魚類。據資料介紹,哲羅鮭多分布於我國境內的黑龍江、圖們江、額爾齊斯河等水系。
  • 三峽大壩攔起那麼久了,長江裡的魚到底有多大了呢?
    三峽大壩是1994年12月開工建設的,到1997年11月時,奔騰不息的萬裡長江截流成功,三峽變成了一個水平如鏡的湖泊!一直以來三峽就以水流湍急著稱,大量魚類棲息在數百千米的三峽中,它們不再顛沛流離,那麼三峽中最大的魚可能有多大了呢?
  • 到了這裡才發現,原來童話世界真的存在!
    10月底,西伯利亞的北風一吹,喀納斯便從五彩斑斕的西方油畫轉換到了傳統水墨山水畫。12月,喀納斯沒有了往日的人潮洶湧,只有漫天的冰雪在眼前蔓延開來,厚厚的雪層將這裡的一切都變得純淨,整個世界一派寧靜祥和。
  • 央視拍到喀納斯湖不明生物,長15米重32噸,水怪真的存在嗎?
    提起時,網纏結在一起,裡面有巨大的傷口,這是對水怪的首次調查,隨著Pangamu的消失,所有注意力都轉移到了pangamu上,直到2003年,水怪的神秘性才得以解決。俄國和中國之間邊界發生的7.9級地震在喀納斯湖上發出了巨浪,發出巨大的黑影躍出水面20米,再次掀起了探索水怪的狂熱,動物學家相信是切諾基(Cherokeum),一種可以長到4米的淡水食肉動物。
  • 穿越喀納斯湖畔的悠長林間
    曾幾何時,幾個探險者走進了喀納斯。於是,驚訝聲裡,這曲如夢如幻的遠古天籟,撥動了人類的心弦。當幾縷越過群山穿透薄霧的深秋曙光針刺喀納斯湛藍的湖面時,費盡周折,萬裡跋涉的我,終於在又一輪千年輪迴的第三寒暑走進了喀納斯。這一刻,已是人到中年。
  • 盜墓裡真實存在屍蹩、黑鱗鮫人、豬臉蝙蝠、人面蛛嗎?第一期……
    屍蹩大家還記得嗎?書中出場率很高的生物。青銅棺高大上的感覺有木有黑鱗鮫人即傳說中的「美人魚」,世界上已經有很多人發現人魚的屍骨了,美國海軍還曾捉到過一條活的,據說海中鮫人的油膏,不僅燃點很低,而且只要一滴便可以燃燒數月不滅,古時貴族墓中常有以其油脂作為萬年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