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攔起那麼久了,長江裡的魚到底有多大了呢?

2020-11-20 騰訊網

三峽大壩是1994年12月開工建設的,到1997年11月時,奔騰不息的萬裡長江截流成功,三峽變成了一個水平如鏡的湖泊!一直以來三峽就以水流湍急著稱,大量魚類棲息在數百千米的三峽中,它們不再顛沛流離,那麼三峽中最大的魚可能有多大了呢?

傳聞中的長江蛟龍

長江的漁民自古就有「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的說法,「臘子」說的就是中華鱘,「象」就是白鱘,大得不像樣的「黃排」說的就是胭脂魚,當然這些都是我們知道的魚,儘管這三種魚在長江上都成了瀕危物種,不過對些魚都沒有神秘感,畢竟大家都是知道的!

長江中有我們不知道的生物嗎?

據說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一次長江斷流,河工開挖泥沙淤積的河道,結果在厚厚的泥沙下發現了一根海碗粗的白柱子,然而挖到七八米深也挖不到頭,而且河工的毛骨悚然,不敢再挖了,因為他們挖到的是某種超大型的脊椎動物骨骼,而且橫貫整個河道!

附近駐軍的軍閥聽聞後,連夜帶人挖掘,結果當夜軍閥就被人暗殺在營帳之中,而河道上則猶如滾雷,大風呼嘯,當地人都不敢出門查看,第二天起來河道早已恢復往日的江水奔騰,渾濁的江水夾帶著泥沙將一切衝得一乾二淨,再也找不到怪異骨骼的蹤影!

走蛟的傳聞

長江一直就有走蛟的傳聞,在民間傳說中,修煉五百年的蛇能成為蛟,而蛟修煉一千年則會成為龍,蛇修煉成蛟之後會隱於湖泊、深潭和江河深處,再過一千年就會沿著長江動如大海,化蛟成龍,所謂的走蛟就是一千年到了,蛟該遊向大海變成龍!

走蛟事件發生時,往往伴隨著雷雨大風,江河暴漲還有電閃雷鳴,而蛟在遊向大海的過程中,會造成暗流、漩渦、大浪,傾覆船隻,衝垮堤壩,造成洪水爆發,所以民間一直都傳聞98長江大洪水就是走蛟!

這些傳聞是真的嗎?

長江的神秘在於它不可預測,而在喀納斯湖和長白山天池等地區都傳聞有神秘的水怪,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尼斯湖水怪和剛果河水怪的傳聞,使得長江水怪,蛟龍的傳聞更具積分神秘色彩,但我們知道,蛇是不會變成蛟的,最長壽的蛇不過幾十年,還有這生物的DNA再怎麼突變也不會變成另一種生物是吧!

那為什麼會斷流,然後當夜又會河水暴漲、聲如滾雷呢?其實這也沒什麼好奇,因為上遊的地震就會造成堰塞湖,或者河流改道,然後衝破阻礙後又會複流,此時大家可能都會失去警惕去河床上撿魚,結果導致重大傷亡,不過上世紀三十年代長江沒有斷過流,而河道改變則比斷流更頻繁一些,但中下遊概率比較大!

三峽水庫裡最大的魚有多大呢?

排除了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接下來我們可以愉快地討論最大的魚了!三峽的大壩高度達到了181米,正常水位有175米,防汛限制水位也有145米,而在三峽很多地方都超過了60米(三峽蓄水前),因此三峽水庫水深很容易超過140米,甚至有資料稱三峽的西陵峽可能超過320米!

相比之下,渤海最大水深不過86米,黃海最大深度也沒超過140米,遠不及長江的深度,所以在三峽蓄水以前,就有很多大魚隱藏在這些地方了,而到現在蓄水開始已經超過了20年,水流平緩,魚兒安居樂業,是不是長得更大了呢?

2014年11月15日,湖北新洲雙柳街一漁民在長江意外捕獲一條長3.3米,重約700斤重的中華鱘,捕獲時候身體有多處傷痕,被送到了長江水產研究所治療。中華鱘最重可以長到500公斤,當然這裡距離三峽也遠了,不過至少還在長江裡!

湖北新洲漁民捕獲700斤重中華鱘

長江水系中有400多種魚類,其中350多種是淡水魚,比如青魚、草魚、鰱、鱅、長吻鮠等,還有河海洄遊魚類,比如達氏鱘、中華鱘、白鱘等國家一級保護魚類,可惜這些已經瀕臨滅絕或者可能已經滅絕,還有貝氏哲羅鮭、胭脂魚、金線䰾、松江鱸等二級保護魚類。

其中貝氏哲羅鮭的最大個體可達50千克,也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類。青魚也叫螺螄青,是常見的魚類,這種魚最大可長到100千克,比如2004年9月19日在江蘇省南京市金牛湖的青魚,個頭可是不小。

草魚也可以長到40千克左右!不過有一個有趣的案例,2006年8月20日,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在三峽地區一處人類遺址中,考古專家發現一條約兩米長草魚的椎骨,據估計,這條草魚「生前」超過150千克!

2014年07月16日,人民網報導,雲陽龍缸景區的石筍河(長江支流)中發現了一條體長超過3米,體重約超過150千克的鱅魚,不過數據都是目測,但估計也查不了多少,打個折怎麼也有100千克哈!

隨著長江資源保護以及合理的生態放養計劃,還有休漁政策的落實,長江上的大魚肯定會增加,不過提醒下各位,休漁並不表示可以胡亂放生寵物魚,因為很多魚屬於外來物種,本地沒有天敵,會形成入侵物種,嚴重擠壓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切記!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的水位落差110米,下面的魚是如何遊到上遊的?
    這些由三峽水電站產生的電能不僅輸送到長江下遊地區的上海、江蘇等地區,還輸送到了廣東、廣西等10個省市。然而如此惠民的工程也存在問題,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三峽的生態問題。當三峽大壩建立起來後,就相當於將該生態系統一分為二。而且大壩的蓄水高度為160多米,大壩下遊的水位只有60米左右,那麼下遊的魚如何洄遊到上遊去呢?
  • 中國最有名的三峽大壩,和美國的胡佛大壩相比,誰更優秀一些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大禹治水的典故,現代社會為了防治洪水泛濫修建了諸多水壩,而中國最有名的就是三峽大壩。那麼和美國的胡佛大壩相比,三峽大壩優秀在哪裡呢?
  • 中國三峽大壩養起了「大魚」,如今是什麼樣?外媒:由衷佩服
    中國被稱為基礎設施狂魔,三峽大壩除在國內外建設高鐵外,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項目,在中國基礎設施技術方面贏得了重大榮譽,三峽大壩建設歷時15年,耗資954.6億元,可謂是一項技術難度巨大的工程。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全長約2309米,壩高185米,三峽工程已於2006年5月20日投入運行,其中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機組已經建成,整條線路均已成功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也已建成,中國花大力氣建設「三峽工程」的原因是,它可以防止洪災和發電,造福於周圍的人和城市,同時它也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勝地,讓人讚嘆其偉大成就。
  • 宜昌——三峽大壩
    在北岸的罈子嶺可以俯視大壩,這是觀賞三峽大壩全景的較好位置;罈子嶺以西是185平臺,因為海拔185米而得名,同樣位於北岸,可平視大壩;而在南岸的截流紀念園,則是大壩的下遊,在這裡可仰視大壩,截流紀念園內設有展室,你可以通過展室內的圖文資料了解三峽工程。
  • 【NO.95】三峽大壩的「銅牆鐵壁」:神秘的三峽水陸衛士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提升了長江中下遊防洪能力,迄今累計發電超過一萬一千億千瓦時,顯著改善了長江通航條件,對我國的國計民生做出重大貢獻。駐守於此的武警宜昌支隊官兵,用無畏的忠誠執著堅守著這項重要工程的安危。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 【長江二號洪峰平穩通過三峽大壩】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
    【長江二號洪峰平穩通過三峽大壩】受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於17日在長江上遊形成,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8日14時達6.1萬立方米/秒。這是今年入汛以來抵達三峽的最大洪水。據中國三峽集團三峽梯調中心初步預測,18日此輪洪水達到頂峰後將緩退,但21日左右三峽水庫可能迎來新一輪來水。
  • 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少力量在保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長江是我國第一條河流,橫跨全中國,歷史文化悠久。三峽大壩建在長江上的時候因為人的搬遷、環境等因素,爭議很大。最終,我國還是為完成這座宏偉的建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三峽工程是我國建國後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這關係到我國的工業和民生,自然也一直是國人關注的問題。
  • 三峽大壩旅遊攻略
    三峽大壩位於宜昌市的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大壩旅遊區目前對遊客開放有三個景點:罈子嶺、185平臺(觀景點)和截流紀念園;
  • 「中餐廳號」開進三峽大壩
    六站七地,風駛盡帆一段探尋中國味道的長江之旅從巴東正式啟航沿江下行  踏碧波浩渺來到三峽大壩是世界上當前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此次全程在「長江三峽8」號遊輪錄製途經雄偉壯觀的三峽大壩和葛洲壩這是目前長江流域富有盛名的「兩壩一峽」的旅遊路線 跟著中餐廳號
  • 今年洪水有點大,武漢已到警戒水位,三峽大壩有何防洪作用
    對武漢防洪起至關重要的水利樞紐,就是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上遊的流域面積是100萬平方公裡,下遊的流域面積是80萬平方公裡,合計180萬平方公裡,這就是整個長江流域的面積。
  • 三峽大壩落差180米,下遊的魚怎樣遊上去?看完大開眼界
    隨著我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知識、知識、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勒克斯,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和清潔能源來自我國,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要去宜昌看三峽水庫放水時的壯觀,這種場面非常壯觀,令人激動,我知道三峽大壩的落差是180米,但是很多人對此抱有疑問,三峽下遊的魚怎麼遊泳
  • 2020三峽大壩變形是真的嗎有圖片?官媒專家回應
    ,起因是,被證實為謠言的微博中,有一張圖片裡貼上了他的個人信息。「我的科研工作主要和房屋建築相關,和三峽大壩等水利水電工程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發表過任何和三峽大壩相關的言論。」黃小坤表示。  監測表明三峽工程運行安全可靠  去年7月,針對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所謂大壩扭曲變形的傳聞和圖片,相關專家已經進行了解疑釋惑,小新也做了科普。沒想到,一年後這個「舊梗」又被重新翻出來炒作。
  • 中國首次橫斷長江三峽 三峽工程進入最後攻堅
    再者,長江是黃金水道,前期截流施工需兼顧通航,這就使截流戧堤預進佔的長度受到制約,給準備工作增加了難度。  「人造長江」 宣告「退役」   和世界上所有修建在航道上的水利械紐工程一樣,三峽工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其主要建築物也由大壩、電站和船閘、升船機構成。其中,船閘與升船機位於大壩右側,一次投資建成;而大壩與電站則分為左右兩部分修建。
  • 大美宜昌:這裡不僅有美味的神仙雞,還有美輪美奐的三峽大壩
    湖北宜昌一座依長江而建的城市,古稱夷陵,位於湖北西南部、長江上中遊分界處,綜合實力次於武漢,經濟實力位居湖北第三位,是中國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宜昌有很多特色美食和迷人風光,在這篇文章中會講很多宜昌的特色美食和迷人風景,大家可以發現,很多都是我沒吃過的。
  • 建於1931年的美國胡佛大壩,對比我國三峽大壩,究竟誰更勝一籌?
    入汛以來,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鄱陽湖先後達到預警水位。我們知道雨量偏多易形成洪澇災害,那麼這時水庫大壩就顯得尤為重要。胡佛大壩建立於美國經濟危機時期,當時共和黨領袖胡佛上任,為了可以振興國內的經濟,便開始了這項工程,因此水壩遂以他的名字命名。大壩內部有一些上個世紀30年代典型的建築風格,各種藝術裝飾以及精簡現代的設計,自從1935年大壩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有超過3500萬的遊客來此觀光。胡佛水壩的修建,孕育了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的新興城市——拉斯維加斯,所以胡佛水壩有拉斯維加斯之母的美譽。
  • 長江三峽旅遊選擇上水還是下水好,三峽遊輪上下水優缺點介紹
    長江三峽長江三峽在哪裡呢?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但現在的長江三峽不單是遊客在船上觀看三峽,而是要遊客下船遊覽長江三峽沿途的景點。三峽大壩遊長江三峽現在有2個航線,一條是重慶到宜昌的航線,另外一條就是宜昌到重慶的航線。
  • 【大美湖北】秭歸,不僅有三峽大壩、屈原故裡,還有竹三百和芝蘭谷
    【大美湖北】秭歸,不僅有三峽大壩、屈原故裡,還有竹三百和芝蘭谷 2020-10-05 14:2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三峽大壩建成前,長江三峽風景舊照
    03 長江三峽西起點-白帝城 15 沙鎮溪與長江交匯處的流來觀鎮江王爺廟
  • 成日詛咒三峽大壩 「覺青」真是窩囊
    倘若三峽大壩真有垮的可能,那臺灣人齊聚靠念力來詛咒垮,可能還有點報仇意義。但事實勝於雄辯,三峽大壩根本垮不了。網絡粉絲團「澄清唬」就把相關論證整理得很清楚,三峽大壩使用的是重力壩,如果破洞只會滲流,不會整個潰堤。哪怕不可能的事情發生,真的大潰堤,洞庭湖可以容納洪水,降低下遊損失,水流到上海也要兩天,來得及撤離。
  • 2018夏,我沿長江而下帶你揭秘三峽
    通過三峽升船機,只需約10分鐘,船舶就可以完成近40層樓高度的垂直上升或者下降。    三峽大壩築成後,上下遊的水位階梯最高可達113米。船隻想要通過,有兩種途徑,一是分五次逐漸減少落差的五級船閘,另一種就是升船機。前者往往需要三四個小時,排隊甚至需要一周;後者用時不過1個鐘頭。所以升船機是快速過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