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落差180米,下遊的魚怎樣遊上去?看完大開眼界

2020-12-28 我們就是這樣旅遊

隨著我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知識、知識、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勒克斯,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和清潔能源來自我國,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要去宜昌看三峽水庫放水時的壯觀,這種場面非常壯觀,令人激動,我知道三峽大壩的落差是180米,但是很多人對此抱有疑問,三峽下遊的魚怎麼遊泳?

三峽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水利發電項目,據說三峽大壩的水流落差為180米,而三峽大壩建設的目的只是為了發電。

三峽水庫的建設,使許多巴蜀地區的歷史遺蹟和文物被水淹沒,給當地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很多遊客來到這裡觀看我們國家的這項強大的水利工程,但不能因為國家的發展而破壞生態平衡,其實一部分遊客不用擔心,設計師早就安排好了,當初設計水壩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考慮這個問題,水庫裡的小魚很多,為了防止魚在水勢高的地方被衝走,設計者挖了個放水的小池休息了魚。

在一般情況下,水壩的探測是專門挖溝渠的,如果是太徒的地方的話,因為是斜建的,強度增加,所以小魚可以通過這個通道遊過去,水庫的雙臂兩側流動著專用的水門,三峽水庫的閘門也關上了,在水門上打開魚類,除此之外,有專家說利用升降機可以幫助小魚從下遊遊到上遊,一般打開閘門的時候,一部分小魚可能會因擁擠而死亡。

上遊和下遊的魚的流通問題雖然不能完全解決,但專家已經為小魚贏得了最大的保護。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的水位落差110米,下面的魚是如何遊到上遊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多樣,因此不同地區利用當地的地形地貌進行發展,三峽水電站的建立就是基於巨大的水位落差。這些由三峽水電站產生的電能不僅輸送到長江下遊地區的上海、江蘇等地區,還輸送到了廣東、廣西等10個省市。然而如此惠民的工程也存在問題,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三峽的生態問題。當三峽大壩建立起來後,就相當於將該生態系統一分為二。而且大壩的蓄水高度為160多米,大壩下遊的水位只有60米左右,那麼下遊的魚如何洄遊到上遊去呢?
  • 中國最有名的三峽大壩,和美國的胡佛大壩相比,誰更優秀一些呢?
    胡佛大壩於1931年3月11日動工修建,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失業人數劇增。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改善西部環境,胡佛政府決定在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處的黑峽上修建大壩。胡佛大壩壩高120米,底寬200米,頂寬14米,堤長377米,是一座拱門式重力人造混凝土水壩。在防洪、灌溉、城市以及工業供水、水力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 宜昌——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距下遊宜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大壩旅遊區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2018夏,我沿長江而下帶你揭秘三峽
    「翻越」大壩    在落差80多米的兩個江面,客輪通過三峽升船機「翻越」了大壩。    三峽升船機由上遊引航道、上閘首、承船廂、下閘首和下遊引航道組成,其中承船廂是核心部分,有效尺寸長120米,寬18米,正常水深3.5米,最大過船規模為3000噸級。三峽升船機被稱為「船舶電梯」。
  • 我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裡,如今怎樣了?看完不得不佩服!
    我國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裡,如今怎樣了?看完不得不佩服!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視頻。如今對於中國來說,攻克了許多的科技難關,在眾多基礎建設項目上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尤其是現如今建設的三峽大壩,這是在世界範圍內非常重大的一個水利工程。我們也知道三峽大壩的建成,對於周圍的居民生活環境造成了破壞。而且對於其內部魚類的生長環境,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曾將上萬條大魚養在三峽裡,如今怎麼樣了呢?看完不得不佩服,我們去了解一下吧。由於三峽大壩的建設,周圍都有很多居民不得不搬遷到其他的地方。
  • 三峽大壩旅遊攻略
    三峽大壩位於宜昌市的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大壩旅遊區目前對遊客開放有三個景點:罈子嶺、185平臺(觀景點)和截流紀念園;
  • 三峽大壩攔起那麼久了,長江裡的魚到底有多大了呢?
    三峽大壩是1994年12月開工建設的,到1997年11月時,奔騰不息的萬裡長江截流成功,三峽變成了一個水平如鏡的湖泊!一直以來三峽就以水流湍急著稱,大量魚類棲息在數百千米的三峽中,它們不再顛沛流離,那麼三峽中最大的魚可能有多大了呢?
  • 中國在西藏建大壩,印度挑釁宣稱在下遊也建一個?華春瑩有言在先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據悉,中國將在西藏地區雅魯藏布江下遊水域建設一座水力發電站,印度媒體聞訊後略顯不滿。大壩將發揮多項作用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建成後,將帶來很多積極效應,這項偉大工程相當於阿薩姆平原上懸著一個大容量蓄水池,決定控水時間和數量。站在長遠發展角度分析,該項目還會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福音,有了一個強有力的保障。中國大壩牢固,防洪能力增強,在汛期能有效控水。
  • 快看!「中餐廳號」開進三峽大壩
    )約15500噸相當於9000多輛普通小轎車的重量最大提升高度113米相當於近40層樓房高度3000噸級船舶乘坐三峽升船機「電梯」完成百米垂直升降過壩只需約37分鐘「乘電梯」快速下降70餘米感受到「國之重器」的力量合伙人們忍不住與家人分享來自三峽的震撼
  • 今年洪水有點大,武漢已到警戒水位,三峽大壩有何防洪作用
    對武漢防洪起至關重要的水利樞紐,就是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上遊的流域面積是100萬平方公裡,下遊的流域面積是80萬平方公裡,合計180萬平方公裡,這就是整個長江流域的面積。
  • 建於1931年的美國胡佛大壩,對比我國三峽大壩,究竟誰更勝一籌?
    我們知道雨量偏多易形成洪澇災害,那麼這時水庫大壩就顯得尤為重要。說到大壩大家一定會想到我國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而我們把美國的第一大壩胡佛大壩和三峽大壩來做個對比,看看兩者究竟誰更出色。
  • 中國三峽大壩養起了「大魚」,如今是什麼樣?外媒:由衷佩服
    中國被稱為基礎設施狂魔,三峽大壩除在國內外建設高鐵外,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項目,在中國基礎設施技術方面贏得了重大榮譽,三峽大壩建設歷時15年,耗資954.6億元,可謂是一項技術難度巨大的工程。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全長約2309米,壩高185米,三峽工程已於2006年5月20日投入運行,其中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機組已經建成,整條線路均已成功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也已建成,中國花大力氣建設「三峽工程」的原因是,它可以防止洪災和發電,造福於周圍的人和城市,同時它也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勝地,讓人讚嘆其偉大成就。
  • 【NO.95】三峽大壩的「銅牆鐵壁」:神秘的三峽水陸衛士
    三峽建成不久的升船機,號稱全世界最大電梯,最大爬升重量達到1.55萬噸,最大爬升高度為113米,3000噸級船舶可坐電梯通行。中外遊客在三峽大壩185觀景平臺遊覽觀光,這裡因海拔185米而得名,站在觀景平臺上,可以平視大壩。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 榨菜吃多了想喝三峽水?「榨菜哥」黃世聰又來造謠三峽大壩
    作者:Ammo 隨著梅雨季節的來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也進入了連續降雨的狀態,在持續降雨中,三峽大壩的水位也在不斷上漲,超過了防洪限制水位將近兩米,對此,臺灣「榨菜哥」黃世聰忍不住進行調侃,引來了大陸人民的一陣嘲笑。
  • 又傳「三峽大壩變形,潰堤在即?」專家反駁:純屬惡意炒作
    眾所周知,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三峽大壩全長約3335m,壩頂高程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可以看出三峽大壩耗費了多少人的心血、還有國家的資金才建築的。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 2020三峽大壩變形是真的嗎有圖片?官媒專家回應
    「那張朋友圈的截圖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也不知道那位福建寧德的『黃小坤先生』是誰,更不清楚我的個人信息為什麼會被貼上去!」黃小坤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最早從朋友處得知這一消息時,黃小坤感到很愕然。「我的科研工作主要和房屋建築相關,和三峽大壩等水利水電工程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發表過任何和三峽大壩相關的言論。」黃小坤表示。
  • 三峽大壩秭歸換乘中心「重啟」運營
    屈原故裡景區與三峽大壩隔江相望。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劉珍)8月25日,隔江相望的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景區再次「牽手」,因疫情暫停的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換乘中心啟動運營,遊客可以在屈原故裡景區購票,一站式遊覽三峽大壩和屈原故裡兩個5A級景區。當天上午9點,第一趟前往三峽大壩的旅遊專線車從秭歸換乘中心出發。
  • 中國首次橫斷長江三峽 三峽工程進入最後攻堅
    1997年11月,為了在長江河床上修築三峽大壩,首次進行了長江截流。為了截流後過往船舶的通行和江流的疏導,早在截流前,三峽建設者以江心小島棗中堡島為依託,在長江右岸與中堡島之間,開鑿了一條寬350米的人工河道,這便專家所說的導流明渠。
  • 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中國三峽大壩到底多厲害?看英媒怎麼說!
    知識和看法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讓小編和大家一起看完世界上的奇事,學到更多東西,展望更美好的未來。中國被稱為「基礎狂魔」,我們最擅長的是挑戰外人眼中無法完成的工程建設。還有今年正式開通的港口、澳大利亞大橋和著名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工程項目,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中國三峽大壩有多了不起?看看英國媒體怎麼說!
  • 三峽導流明渠截流專題報導
    ,澆築完畢後,全長1600多米的三峽工程二期大壩全部達到185米的設計高程,為順利實現2003年首批機組發電奠定了基礎。至此,全長1.6公裡的三峽二期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設計壩頂高程。   三峽二期大壩全線封頂為導流明渠按期截流,繼而實現三峽大壩下閘蓄水、船閘通航和首批機組發電三大目標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