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的水位落差110米,下面的魚是如何遊到上遊的?

2020-12-24 黑洞先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地貌多樣,因此不同地區利用當地的地形地貌進行發展,三峽水電站的建立就是基於巨大的水位落差。在當今世界上,說到水電站一般繞不開三峽水電站,因為它不僅是我國工程量最大、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同樣是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從1994年開始動工,到2006年正式竣工,三峽水電站歷時12年最終建成。

三峽水電站的主要功能是發電,根據統計每年從三峽水電站輸送出來的電量超過1000億度,佔全國每年發電量的3%左右。這些由三峽水電站產生的電能不僅輸送到長江下遊地區的上海、江蘇等地區,還輸送到了廣東、廣西等10個省市。然而如此惠民的工程也存在問題,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三峽的生態問題。

當三峽大壩建立起來後,就相當於將該生態系統一分為二。而且大壩的蓄水高度為160多米,大壩下遊的水位只有60米左右,那麼下遊的魚如何洄遊到上遊去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魚類要洄遊。在三峽大壩未建立起來之前,那裡的生態是一個整體。大壩建立起之後,生態被一分為二,導致兩個生態系統的生存空間有限,因此有些魚類為了尋找食物鋌而走險去洄遊。

除此之外,也有魚類洄遊是為了產卵,因為下遊水域的含鹽度要比上遊高一些,因此為了讓魚卵的生存率更高一些,一些待產的魚通常選擇逆流而上。還有些魚類對水溫十分敏感,一旦季節變化引起了水溫變化,它們就會往更加合適的上遊遊去,這就是所謂的「越冬洄遊」。由此看來,大壩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原生態情況,難道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嗎?

並非如此,設計師正好考慮了魚類洄遊的問題,在大壩的兩邊設計了供它們洄遊的通道,這些通道被稱為「魚梯」。從外形上來看,魚梯和住宅樓的樓梯相似,只不過魚梯的坡度要緩得多,而且每隔一定的距離會出現提供休息的地方。但是在魚梯建立之後,大壩投入使用之後,生態專家發現依然很少有魚類能通過魚梯洄遊到上遊,因此不得不採用人工的方法來解決這個生態問題。

為了避免長江流域魚類多樣性的減少,該區域已經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馴養救護中心,並有節律地人為製造洪峰以及養殖放流。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壩建成對長江流域造成的生態問題,但至今有些生態問題仍然存在。根據不完全統計,三峽大壩建立之前該流域存在108種魚類,大壩建成之後至少有40種魚的種群數量出現了減少現象。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一概否定三峽大壩的存在意義,畢竟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落差180米,下遊的魚怎樣遊上去?看完大開眼界
    隨著我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知識、知識、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勒克斯,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和清潔能源來自我國,是我們中國的驕傲,要去宜昌看三峽水庫放水時的壯觀,這種場面非常壯觀,令人激動,我知道三峽大壩的落差是180米,但是很多人對此抱有疑問,三峽下遊的魚怎麼遊泳
  • 宜昌——三峽大壩
    在北岸的罈子嶺可以俯視大壩,這是觀賞三峽大壩全景的較好位置;罈子嶺以西是185平臺,因為海拔185米而得名,同樣位於北岸,可平視大壩;而在南岸的截流紀念園,則是大壩的下遊,在這裡可仰視大壩,截流紀念園內設有展室,你可以通過展室內的圖文資料了解三峽工程。
  • 今年洪水有點大,武漢已到警戒水位,三峽大壩有何防洪作用
    對武漢防洪起至關重要的水利樞紐,就是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上遊的流域面積是100萬平方公裡,下遊的流域面積是80萬平方公裡,合計180萬平方公裡,這就是整個長江流域的面積。
  • 三峽大壩攔起那麼久了,長江裡的魚到底有多大了呢?
    三峽大壩是1994年12月開工建設的,到1997年11月時,奔騰不息的萬裡長江截流成功,三峽變成了一個水平如鏡的湖泊!一直以來三峽就以水流湍急著稱,大量魚類棲息在數百千米的三峽中,它們不再顛沛流離,那麼三峽中最大的魚可能有多大了呢?
  • 三峽工程如何抵禦「洪荒之力」?
    帶我們了解三峽工程和水庫群如何抵禦「洪荒之力」?長江第3號洪水在上遊形成,三峽最大入庫流量6萬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3.8萬立方米每秒左右。三峽水庫最高調洪水位163.36米,最大削峰率達到36.7%,同時聯合調度流域上中遊控制性水庫群全力攔蓄洪水,成功降低城陵磯(蓮花塘)站洪峰水位約0.6米,降低漢口站洪峰水位約0.4米,避免了城陵磯附近蓄滯洪區的運用,有效減輕了長江中下遊尤其是洞庭湖區防洪壓力。
  • 2018夏,我沿長江而下帶你揭秘三峽
    三峽升船機由上遊引航道、上閘首、承船廂、下閘首和下遊引航道組成,其中承船廂是核心部分,有效尺寸長120米,寬18米,正常水深3.5米,最大過船規模為3000噸級。三峽升船機被稱為「船舶電梯」。通過三峽升船機,只需約10分鐘,船舶就可以完成近40層樓高度的垂直上升或者下降。    三峽大壩築成後,上下遊的水位階梯最高可達113米。船隻想要通過,有兩種途徑,一是分五次逐漸減少落差的五級船閘,另一種就是升船機。前者往往需要三四個小時,排隊甚至需要一周;後者用時不過1個鐘頭。所以升船機是快速過壩的方式。
  • 中國首次橫斷長江三峽 三峽工程進入最後攻堅
    長江水利委員會三峽工程代表局副局長林文亮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三峽工程導流明渠截流的規模,雖不及5年前的大江截流,但由於其水位落差大、水流流速高,加之施工條件又受到許多限制,明渠截流水流總能量表徵的綜合難度將是世界之最,與大江截流相比,導流明渠截流的風險和難度則更大!」
  • 建於1931年的美國胡佛大壩,對比我國三峽大壩,究竟誰更勝一籌?
    入汛以來,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集中頻繁發生,長江、黃河上遊、珠江流域、鄱陽湖先後達到預警水位。我們知道雨量偏多易形成洪澇災害,那麼這時水庫大壩就顯得尤為重要。說到大壩大家一定會想到我國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而我們把美國的第一大壩胡佛大壩和三峽大壩來做個對比,看看兩者究竟誰更出色。胡佛大壩胡佛大壩是美國綜合開發科羅拉多河(Colorado)水資源的一項關鍵性工程,位於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之處的黑峽,具有防洪、航運、發電、供水、灌溉等綜合效益。
  • 榨菜吃多了想喝三峽水?「榨菜哥」黃世聰又來造謠三峽大壩
    作者:Ammo 隨著梅雨季節的來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也進入了連續降雨的狀態,在持續降雨中,三峽大壩的水位也在不斷上漲,超過了防洪限制水位將近兩米,對此,臺灣「榨菜哥」黃世聰忍不住進行調侃,引來了大陸人民的一陣嘲笑。
  • 三峽大壩旅遊攻略
    三峽大壩位於宜昌市的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大壩旅遊區目前對遊客開放有三個景點:罈子嶺、185平臺(觀景點)和截流紀念園;
  • 「三峽大壩變形」?網友:黃世聰榨菜吃多了
    「老話長談」,在2019年的時候,這個話題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而在2020年「三峽大壩變形」的話題同樣出現了,「三峽大壩」附近的朋友準備搬家?嚇得我趕緊看看是不是有這個情況,確實還真有這個事情出現,並且還說得「振振有詞」,標題直接說明的是「官媒證實三峽大壩變形,水利部:做好防大洪水的準備工作」。這是啥子情況?我們來詳細看下。「三峽大壩變形」是否存在?
  • 三峽大壩洩洪淹掉鳳凰古城?綠媒挨批改標題
    (文/觀察者網 童黎)「三峽大壩洩洪淹掉鳳凰古城、黃河水殺到錢塘江口」——在臺灣綠媒口中,三峽水能「逆流而上」直奔鳳凰古城,黃河水可以一路南下越過長江流到浙江。這樣「超越現實」的報導,連對大陸敵意濃厚的島內論壇PTT網民都大呼:地理老師在哭…… 然後,這家綠媒悄咪咪地改了標題。 今(3日)早6時,中央氣象臺宣布解除暴雨藍色預警。
  • 中國最有名的三峽大壩,和美國的胡佛大壩相比,誰更優秀一些呢?
    胡佛大壩於1931年3月11日動工修建,當時正值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失業人數劇增。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改善西部環境,胡佛政府決定在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處的黑峽上修建大壩。胡佛大壩壩高120米,底寬200米,頂寬14米,堤長377米,是一座拱門式重力人造混凝土水壩。在防洪、灌溉、城市以及工業供水、水力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 中國長江第一壩,景色宜人的宜昌葛洲壩,三峽遊玩的好地方
    坐船可以遊覽葛洲壩、西陵峽風光、三峽大壩、三峽人家。大壩北抵汀北鎮鏡山,南接江南獅子包。它是長江上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頭、大流量、徑流式水電站,而且風光的確很美。如今到了葛洲壩就到了高峽出平湖的地方了。
  • 劉樂妍家在三峽大壩旁,哭求:救救我家人
    各地近日遍傳洪災,三峽大壩更傳出有潰堤風險,而湖北恩施市淹水難解,水位幾乎與公交車頂齊平,小汽車在水中漂移,一樓商鋪全部被淹。更發布警報,由於清江上遊形成堰塞湖,隨時有潰堤風險,籲請民眾提前做好撤離準備。老家在恩施的劉樂妍,也崩潰求救希望能救救她的家人!
  • 雨一直下,三峽工程如何防洪?
    汛情之下,很多人都有了疑問:「有三峽工程為何還會出現如此嚴重的汛情?三峽的洩洪是不是加劇了下遊的洪災?」那麼,三峽,這個「大國重器」,是如何防洪的呢?防洪能力到底有多大?三峽將荊江河段防洪標準提升至百年一遇長江之險,險在荊江。
  • 夏日已至,又到了臺媒黑三峽的季節
    在節目談到近期長江流域頻降大雨時,陳敏鳳聲稱三峽大壩如今已經成了一個「大麻煩」,「三峽大壩當初造的時候就是一個倒三角形,它下面鋼筋水泥的凝固力弱,甚至被人家質疑說是不是一個豆腐渣工程。」當時,受持續降雨的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庫區水位接近147米,超出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對此,黃世聰造謠稱,「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現在全中國有24省都泡在水裡」等等。黃世聰危言聳聽地說,三峽大壩一旦潰堤,可謂是「人間災難」,摧毀力比好幾顆核子彈的威力還要強。
  • 【NO.95】三峽大壩的「銅牆鐵壁」:神秘的三峽水陸衛士
    三峽建成不久的升船機,號稱全世界最大電梯,最大爬升重量達到1.55萬噸,最大爬升高度為113米,3000噸級船舶可坐電梯通行。中外遊客在三峽大壩185觀景平臺遊覽觀光,這裡因海拔185米而得名,站在觀景平臺上,可以平視大壩。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 「榨菜哥」黃世聰又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持續多日的降雨天氣,導致三峽庫區的水位一直在上升,這樣的情況本來屬於正常現象,但臺灣的「榨菜哥」竟然拿這個作為話題,在電視節目上借題發揮,甚至造謠因為這樣的情況,三峽大壩可能會出現潰堤的情況。
  • 一分鐘了解三峽水電站
    1932年,國民政府派出的一支長江上遊水力發電勘測隊在三峽進行了為期約兩個月的勘察和測量,編寫了《揚子江上遊水力發電測勘報告》,擬定了葛洲壩、黃陵廟兩處低壩方案。這是我國專為開發三峽水力資源進行的第一次勘測和設計工作。1953年,「長江」艦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