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美國萊豬是「必要之惡」嗎?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作者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近日美國新當選民主黨籍總統拜登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特別指出,在改善美國國內勞工教育、經濟問題前,將不會與他國籤訂新的貿易協議。此政策宣稱對於民進黨當局來說,恐怕是當頭棒喝,或有論者以為這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無庸置疑,民進黨當局願意冒著政黨互動不佳、不尊重立法機構的罵名、承擔民間團體反抗、行政當局與地方對抗及相關利害關係人及養豬戶反彈,尤其可能傷及蔡英文、蘇貞昌行政團隊的支持度及政黨認同、地方選情,還是響應川普政府開放美萊豬進口,為爭取與美國籤署貿易與投資框架協議及自由貿易協議,以圖拓展臺灣地區國際空間。

       尤其臺灣被視為美國印太戰略民主同盟,美國也通過一系列「友臺」法案力挺臺灣,甚至派遣衛生部長、國務次卿訪臺,但卻欠缺進一步建立經貿合作夥伴關係的臨門一腳。美國如此力挺臺灣,臺灣不在美國所期待政策加以善意回應,恐也會減損美對臺支持力度。因此,8月28日蔡英文突然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開放含瘦肉精美國豬肉和牛肉的進口,具體內容為針對美豬將制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30個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蔡英文強調擴大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宣稱此項開放政策「不僅是符合臺灣整體利益及未來戰略發展目標的決定,也是能促進臺美關係的決定」。

       然即使民進黨以損及群眾基礎,是否能換來更寬廣國際空間呢?恐怕也著實不易。民進黨原先期待美國總統川普連任,但現在卻是民主黨拜登當選,從決策來說既已宣稱2021年元旦開放美萊豬進口,不可能因美政黨輪替而變更。現拜登卻又指明短期內,不會與任何國家籤署經貿協議。顯然這是意有所指,開放美萊豬進口並無法有效推動臺美雙方籤訂《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美TIFA)。

       首先,蔡英文宣布放寬美萊豬進口政策,普遍受美國政府高層歡迎及重量級國會議員讚許,認為臺灣此措舉利於美臺洽籤貿易協議。從美高層官員及國會議員表態可了解,為何民進黨敢冒天下之大不諱,而竟以行政命令方式開放美萊豬進口政策。然美國政黨輪替產生川普政府執政無法延續,此足見美臺關係處於不穩定狀態,縱使實質關係提升,但不會超過質變的臨界點。

       其次,儘管針對臺灣開放美牛美豬進口,新任總統拜登(Joe Biden)首席外交顧問即將擔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曾讚許此項開放美萊豬政策,但只是提出是項政策利於美國農民與經濟,及與臺灣建立更強健的經貿關係,助於民主價值及區域和平穩定;並未直指這利於美臺籤訂雙邊貿易協議(BTA)。整體而論,儘管這項開放美萊豬進口政策,為美臺可能達成雙邊貿易協議打開大門,但美國何時會啟動美臺貿易協議協商時程其實難以判定。川普主政下國務院、白宮國安會、商務部、農業部等部會,固然雖皆力挺美臺洽商雙邊貿易協議。但隨美國政黨輪替拜登主政後,恐怕這一支持力度將變小及時程延期更具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

       複次,即便民進黨當局已同意開放含萊劑美豬進口,美國主責貿易談判的貿易代表署仍對臺灣讓步感到不滿意。據媒體報導美方更盼臺灣修訂「修食品衛生法」不再限制進口牛肉的年齡、部位,然此已超過民進黨當局政策所能容忍底線及處理能量。若干民進黨「立委」本擬提案修「學校衛生法」第23條,明訂學校供應膳食的食材禁用含瘦肉精的肉品及加工品,但在相關經貿部門評估下經黨政協調運作,已協請原聯署黨籍「立委」撤籤,暫時沒有成案。

       可以說,民進黨當局期待臺美經貿關係突破,美萊豬開放成為無法跨越門坎,但這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要條件」;並非允許美國萊豬進口,即可直接換來雙方投資及貿易協議,臺灣仍需在投資及貿等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及加速自由化程度,允許萊豬進口政策充其量只是一張可進入商議卻無保證的「入門卷」。不論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皆會期許臺灣開放美萊豬,若臺灣不開放就無法重啟對美TIFA(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談判,更遑論談判貿易協議。但即使開放美萊豬進口,也不意味著美臺立即能展開經貿協議之商議。

       再者,臺灣民眾本就不贊成以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而以犧牲「民眾身體健康」為代價,藉此換取「臺灣國際空間」。而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對民意衝擊力度更大,其在政治上引發抗爭高於開放美萊豬。據《TVBS》調查即使開放美萊豬進口,可以換取與美國談判、籤訂《自由貿易協議》(FTA), 仍有51%民眾表示不贊成,35%贊成。針對陳時中提出開放進口美豬、美牛可換取國際地位之說法,則有54%民眾不認同、36%同意。民進黨當局試圖透過開放美萊豬進口,啟動臺美商議及籤署貿易協議,進而拓展臺日、臺新、臺澳等自由貿易協議協商,積極參與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等區域經濟整合。

       這將引發民眾進一步聯想,若是臺灣地區想要參與CPTPP,是否也應與日本交換條件,允許開放日本福島核災區食品入臺。從最近民進黨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的說法可證確是如此,謝長廷提及「拖越久,臺灣加入CPTPP的可能性就愈小」;直指臺灣若未依科學檢驗結果,卻繼續禁止日本東北地區食品進口,貿易自由度會被質疑,日本支持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內部雜音會很大。當大陸已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灣若能加入CPTPP對企業出口力競爭相當重要。若錯過由日本擔任CPTPP主席國的這1年,拖越久越影響臺灣參與的機會。

       最後,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政策一旦開例,這將產生骨牌擴散效應,形同對其他蓄養萊豬的國家開放。依據WTO中「最惠國待遇」國際義務,臺灣一旦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未來其他國家要求比照美國待遇開放萊豬進口時,臺灣難以在法理上拒絕其他國家萊豬進口。民進黨當局宣稱僅只是開放美萊豬進口,但事實上由於臺灣也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不得採取「歧視性」政策,這等同也可能向蓄養萊豬的各國家開一扇窗而允許其萊豬進口臺灣。

       陳時中在接受質詢時,曾坦言「其他國家如果根據行政命令是可以的(出口萊豬到臺灣)」。據陳時中說法指出「現在能夠進口到臺灣總共有13國,其中9國是歐盟國家禁用瘦肉精,剩下的國家是美、加、新、澳,美國有22%的飼料有用瘦肉精,加拿大基本上出口的是不用瘦肉精,紐西蘭目前沒有進口,而澳洲進口的量佔一年進口的量大概0.02%,目前也是沒有。」因此,若從開放美國萊豬利於促進臺美關係,援引推論開放新、澳萊豬,亦可強化對臺新、臺澳等自由貿易協議協商,如此開放美萊豬可能為開放新、澳萊豬預作鋪路,儘管其所佔之比例相當低。

       基此,民進黨當局欲藉由開放美萊豬進口,而交換籤署美臺自由貿易協議,這恐只是一廂情願政策思維。然在拜登宣告延緩與各國協議貿易協議之際,民進黨當局勢必要吞下眼前政策苦果,開放美萊豬成為拓展國際空間無法避免「必要之惡」,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開放美萊豬進口政策,挫傷蔡英文及蘇團隊支持度及形象,且隨時間推移反對聲浪漸增加,這給予反對黨提供無懈可擊攻擊藉口,疏離民進黨與傳統支持者及中間選民關係。此一犧牲內政而換取外事利益之政策思維,因其失敗所產生政治土石流,若無法儘速進行風險管控及危機處理,就會再重挫其政治聲望及民意支持度;若是此時再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入臺,這恐將陷入不可治理困境及「執政」危機。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檢視臺灣社會團體與民進黨、國民黨聯盟關係之轉變:以開放美國萊豬...
    :以開放美國萊豬進口政策為例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自從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含有瘦肉精美國豬肉及30個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臺灣,引發在野反對黨議事杯葛與民間團體社會抗爭不斷。
  • 臺灣進口美國萊豬之政策爭論與社會抗爭
    作者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近日臺灣社會為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議論及紛爭不斷,不僅衝擊朝野民進黨與國民黨間政黨良性互動,也惡化民間團體與民進黨間關係。這顯示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萊豬政策有其倉促性,並未完成臺灣社會內部政黨、團體、企業及相關利害標的群體溝通及協商;且相關配套措施也未完全準備妥當。       尤其國民黨提出若「沒有查廠、就沒有開放!」
  • 萊豬爭議未息,民進黨局又暗示要開放日本核食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美國萊豬(指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導致臺灣朝野一番混戰,執政團隊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到現在島內民眾還在全力反抗。沒想到被嘲諷為「助日代表」的謝長廷此時放出風聲,臺當局考慮進口日本核食。
  • 萊豬爭議未息,民進黨當局又暗示要開放日本核食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美國萊豬(指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導致臺灣朝野一番混戰,執政團隊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到現在島內民眾還在全力反抗。沒想到被嘲諷為「助日代表」的謝長廷此時放出風聲,臺當局考慮進口日本核食。
  • 民進黨還拿「萊豬」作籌碼?拜登已拒絕!
    導語:據相關媒體報導,臺灣當局已決定於2021年1月1日起將美國「萊豬」——即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引入臺灣。這個消息一經散播,立刻遭到了島內輿情反撲、受到了臺灣民眾的嚴厲批評與憤然指責。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萊豬入臺前夕,「美國在臺協會」再發強硬聲明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今年元旦開放美國萊豬與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臺當局立法機構於去年12月24日也在民進黨人數優勢下,9大行政命令全數輾壓通過。
  • 美國的憐憫,蔡英文求到了嗎?
    導讀:據悉,近日美國有78名國會議員呈遞了臺灣地區發起的聯名信給國務卿蓬佩奧,請求將所謂的「臺駐美代表處」和「駐美代表」改名,並且與臺灣地區籤訂自由貿易協定,作為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的獎勵。臺灣發起聯名信致美國務卿據報導,這封聯名信的內容大概包含變更「臺駐美代表處」的名稱、對臺交往新規定還有請求美國籤訂「對臺的自由貿易協定」等。一直以來,民進黨當局對於更改「臺駐美代表處」名稱耿耿於懷,也呼聲不斷,如今這封聯名信的正式登場,更是將民進黨當局搖尾乞憐的樣子顯露無遺。
  • 開放萊豬搞雙標 博恩突破盲點:願意犧牲經濟換食安嗎?
    圖片來源網絡    美國萊豬今年元旦起開放進口,臺灣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博恩針對此議題進行整理,指出民進黨雙標,但民眾並非不滿開放與否,而是怎麼開放。至於美豬美牛的問題,其實早在2012年就有答案,而在開放萊豬進口後,核食將成下一課題,博恩也問,如果犧牲經濟換得食品安全,大家願意嗎?下一次,民進黨會聽到人民的聲音嗎?    萊克多巴胺到底能不能吃?
  • 盧秀燕拒絕進口美國萊豬,美方首次回應臺灣政治人物爭議
    香港中評社快評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16日前往臺中與市長盧秀燕會面,盧秀燕當面表態拒絕進口美國萊豬。AIT發言人孟雨荷昨天兩度發出聲明,強硬表態,宣稱所有美國出口產品安全無虞,又警告「臺灣政治人物散播不實資訊,並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無益的。」據稱這是美方首次回應臺灣今次開放萊豬爭議。AIT聲明不只針對盧秀燕,還針對臺灣反萊豬的所有人,包括政治人物。AIT大動作,嚇到了一些人,令卑躬屈膝者或將現形。
  • 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毒豬」今起入臺,遭廣泛抗議
    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國民黨今天(1月1日)上午舉行升旗典禮,馬英九致辭時痛批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
  • 「萊豬」來了 蔡英文的「美國爸爸」滿意了嗎?
    還有人表示,要「邀請」川普訪臺,因為他是「最挺臺灣的美國總統」,任內售臺武器11次,還批評拜登對華可能緩和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獨派」組織者還聲稱美國大選「遭受史上最嚴重的外部勢力幹預」,這與美國司法部的調查結論截然相反,而且,「獨派」組織的這場遊行不正是企圖幹預美國大選嗎?
  • US17 NEW ARRIVAL|the MAD HATcher 「必要之惡」 系列正式發布
    > the MAD HATcher 18SS 『A Necessary Evil』「必要之惡
  • 如何消除必要之惡?(上)
    -你以為停滯就是一種庫存嗎?-別著急動手換AGV!-質量管理與控制圖法譯者每日談——《新鄉重夫豐田生產方式》解讀(19)消除必要之惡(上) 寧願十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大家好,我是劭禹。
  • 「必要之惡」的正義擔當——淺談張扣扣案
    事發當天傍晚,汪秀萍(張扣扣之母)、張麗波(張扣扣之姐)和張扣扣去灌溉渠邊洗腳,返回家中時與王家發生了爭吵,隨後產生了肢體衝突。汪秀平先向王富軍臉上吐口水,引發爭端之後拿出一節扁鐵在王正軍左額部及左臉部各打一下,王正軍即撿起一根木棒朝汪秀萍頭部猛擊一下,致其重傷後死亡。
  • 民進黨通過開放美豬行政命令,韓國瑜前幕僚批:為何甘為美國奴僕?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昨挾人數優勢,讓「立法院」審查萊豬(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九道行政命令全部準予備查。對此,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幕僚、中國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今早在臉書發文說,「美國究竟給了民進黨什麼好處,讓民進黨願意出賣靈魂,甘為奴僕?」
  • "臺獨"議員不去管「蔡阿姨」的萊豬,卻對一本童書下手?
    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美國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引發軒然大波,更引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秋鬥遊行,臺灣民眾憤怒上街表達他們對當局的不滿。
  • 蔡當局開放萊豬,媒體人一語戳破大謊言
    有媒體人直言,蔡當局開放萊豬稱換取臺灣「國際地位」,但大陸、歐洲也沒有進口,這些國家和地區有因此被排除在國際組織外嗎?從盧秀燕當面向「AIT」反萊豬給臺灣人民看,這才讓美國人感覺,要臺灣人吞萊豬就是吞萊豬,要買軍售就買,再多說什麼就把你搞掉。民進黨一群綠官、「綠委」,一直在洗腦百姓,「瘦肉精吃了八年也沒事」、「萊豬不是毒豬」,至今對萊豬進口的論述,真的像萊豬推銷員一樣,官員接力秀下限。到底開放後對臺灣人來說有什麼好處,蔡當局似乎也說不清楚。
  • 臺灣人為何不信任萊豬?蘇醫師曝蔡當局賣臺真相
    (郭吉銓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月1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在元旦開放萊豬進口臺灣,但對於萊豬標示及萊劑含量疑慮問題,「朝野」仍爭執不休。長期反對萊豬進口的精神科醫師蘇偉碩,昨日再度批評蔡英文以「自由貿易之名」開放萊豬,不僅是出賣了臺灣民眾的健康,更是背叛了農民與土地環境的承諾。
  • 臺灣人為何不信任萊豬?反萊醫師曝光蔡英文當局「賣臺」真相
    民進黨當局在元旦開放萊豬(瘦肉精豬肉)進口臺灣,但對於萊豬標示及萊劑含量疑慮問題,朝野仍爭執不休。長期反對萊豬進口的臺灣精神科醫師蘇偉碩,今天再度批評蔡英文以「自由貿易之名」開放萊豬,不僅是出賣了臺灣人民的健康,更是背叛了農民與土地環境的承諾。
  • 「惡」之必要 | 暗黑的存在
    也要握手或者和他親吻不需要責怪自己生了負面心竟生了暗念渴愛激切低吟眼淚不分正負面善惡是非人們不讓自己痛苦只想與正面思考相處靈魂的形狀只有自己看得清擁抱那總是不夠高分的自己——蔡依林《惡之必要每一種情緒其實都有它的姓名,情緒本身並無對錯之分,發生了即有它存在的意義,只有沉溺其中才會加劇它的傷害性。在電影《頭腦特工隊》裡,主角萊莉的大腦裡有五種情緒化身的「大臣」怕怕、怒怒、樂樂、厭厭、憂憂,代表著恐懼、憤怒、快樂、厭惡和悲傷。正是它們多元的存在,構成了萊莉得以平衡的、豐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