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齡十六》:能救贖自己的,其實就是自己的獨立思想和人格

2020-08-27 辛辛姑娘

最近新看了澳大利亞的科幻驚悚電影《芳齡十六》,如花一般美好動聽的電影名字,內容卻十分震撼與殘酷。「嫋嫋婷婷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在中外文化中,十四五歲的姑娘,都算得上是最美好的花樣年華,然而正是在這樣一群花季年華的少女身上,卻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故事。我是大白天來看這部電影的,可看了十幾分鐘,就能明顯感覺到陰沉沉壓抑的氣息襲來。整個電影的背景是灰色的,這群少女們的服飾也全是以藍、灰為主,再加上整個電影場景裡,完全沒有窗戶,只有狹長的走廊,高聳的樓梯,逼仄的寢室,以及無處不在的「攝像頭「,簡簡單單的幾個場景,卻上演了一幕幕恐懼壓抑心碎的故事。

電影中的「學校」走廊

01 周圍環境和權威帶來的認知,簡直是難以撼動的。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群女孩子從小被養在封閉式的「寄宿學校「的故事,她們來自貧寒家庭,從小就生活在這裡,吃飯、睡覺、學習等都要受到嚴格的管制,從小被教育要做「乾淨美麗」的女孩」,唯一能支撐她們走下去的,是院長承諾,只要她們在學校裡克己守禮,學習女德,16歲後,就會被富有的家庭領養。

外面的空氣是有毒的。我們看到這句話時,不免覺得難以置信,可是對於這些從小被圈養的女孩子來說,她們生活居住的「學校」,只有厚厚的圍牆,數不清的監控,陰森昏暗的燈光,森嚴的規章制度,陰暗且長的走廊,枯燥的「三從四德」理論課程,院長的權威,所以,她們接受的認識,完全來自於院長的灌輸,她們相信外面的空氣是有毒的,待在學校裡是最安全的。

體貼、耐心、謙遜、忠誠、無條件接受和服從一切是美德。這個「學校」除了是封閉式的,還和其他的學校非常不同,學校裡從來不教授文化課程,每天只講授「女德」,而所謂的女德,就是:體貼、耐心、謙遜、忠誠、無條件接受和服從一切是美德。這些所謂的美德,簡直和封建社會的「三從四德」一樣可笑。然而,從小長大的經歷中,一旦這些女孩子們稍有異議,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經過多年的洗腦,所有女孩都對學校裡的安排言聽計從,從來不會有任何懷疑。


學校裡院長上課場景


我們看來可笑,荒謬的言論,在這些女孩子們看來,卻百信不疑。

在《烏合之眾》一書中,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用在這些女孩子身上確實不假,從小在這樣嚴密的群體中成長的她們,早已經學會了信賴權威,個人智商嚴重降低。

02任何時候,保持獨立的思想和人格最重要

女主角薇薇安,薇薇安是電影中一個非常有獨立思想和人格的女孩子,童年時,她為了幫助近視的朋友索菲亞撿掉落在地上的牙膏,錯過了洗漱時間而被懲罰,之後,她對自己保持沉默,不為任何人伸出援手,一心遵守「學校「裡的各項規定,只想著早點可以被領養。

16歲這年,她和索菲亞重逢,她對索菲亞心裡還有些怨恨,但是當索菲亞讓她不要吃學校裡每天讓吃的「維生素膠囊」時,半信半疑的她還是選擇了嘗試。那天,她假裝吃下了維生素,躲開攝像頭,將維生素吐進了馬桶裡。也正是因為她本身就具有獨立的思想,願意選擇嘗試,而不是相信像其他女孩一樣,完全相信「學校」權威,她才發現了「學校」裡面一直養育她們背後的殘酷真相。


女孩子們每天都要對著機器吃「維生素」膠囊

當天睡覺時,她就意外發現,自己完全睡不著,而寢室的其他女孩子都沉睡不醒。而且巧合的是,當天晚上裝睡的她和寢室另外一名女孩子被保安抱到另一個房間,她這才得知,她們並不是要被收養,而是要被富商買走。此時此刻的薇薇安,第一次開始了對「學校」的懷疑。


薇薇安假裝沉睡,被年老色衰的富商挑選

之後,薇薇安通過和「學校醫生」閒聊,試探「學校醫生」,試圖通過「醫生」尋求幫助,卻不幸發現醫生和院長、保安都是一丘之貉。可這些嘗試,恰恰說明了薇薇安遇到困境時,頭腦非常清楚,思想和人格都非常獨立。也正是因為她獨立的思想和人格,在索菲亞不幸被「學校」抓住時,她能通過努力思考,找到索菲亞留下來的門禁卡,打開陰森森的門,發現學校「售賣女孩皮膚「的殘酷事實,找到方法制服院長,向其他女孩子們解釋「學校」出售女孩人皮的殘酷非法行為。


薇薇安發現學校其實是個非法美容機構

電影的最後,薇薇安為了躲避醫生的追捕,不惜拿小刀狠狠劃破了自己的臉,喪失自己的價值,最終等到了警察的救援。這個結局我並不意外,因為思想獨立、人格獨立又勇敢的女孩子,肯定能獲得新生,獲得救贖。

03相信友誼相信愛的人,終會得到友誼和愛

影片剛開始,就是年幼的薇薇安因為幫助近視的朋友索菲亞而受到懲罰,之後,薇薇安獨善其身,不再向任何人伸出援手。但是,幾年後相見,面對昔日出賣自己的朋友,薇薇安還是選擇了嘗試。

當薇薇安和索菲亞開始制定逃亡計劃時,不幸被同學聽到打了小報告,薇薇安被關在了小密室裡。當天晚上,索菲亞帶著從保安那裡搶來的門禁卡來救薇薇安,可警報響起,索菲亞不得不離去。薇薇安心痛不已,感覺自己又一次被朋友背叛,然而,第二天被放出來後,她還是選擇相信友誼,依靠自己的智慧,找到了索菲亞悄悄藏在門後面的門禁卡,。拿起門禁卡的她,還是不忘去尋找搜救索菲亞。

其實,生活在這樣嚴苛環境下的女孩子們,根本顧不上交朋友。因為這樣的環境,已經讓大多數人麻木不仁。可薇薇安,仍舊保持著自己的本心,相信友誼,相信愛。

當然,也正是因為她選擇相信,她才得知了「學校「圈養她們的殘酷目的,最終和朋友索菲亞一起,互幫互助,在陽光下獲得了新生。正是因為她獨立的思想和人格,使得她和朋友都獲得了救贖。

相關焦點

  • 《芳齡十六》 :換臉技術,了解一下?
    《芳齡十六》 :換臉技術,了解一下?在b站一位up主的推薦下去看了《芳齡十六》 ,看完後便壓抑不住吐槽之心了,這跟影評中所講的……好像不太一樣吧?(《芳齡十六》海報)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她在電影之外的樣子。(圖片來自於豆瓣)怎麼樣?是不是很美?《芳齡十六》的導演丹尼什卡·埃斯特哈奇顯然是一位懸疑片和驚悚片愛好者,但在《芳齡十六》這部電影中,除去導演所熱衷的懸疑和驚悚元素之外,還增加了一項新的賣點,那就是——科幻。
  • 電影《芳齡十六》:被奴役的少女和人性復甦
    電影《芳齡十六》:被奴役的少女和人性復甦 2019-06-16 09:00:32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 人格的獨立就是自己定義自己的幸福
    也沒有人會再去看不起一個家庭主婦,但是會勸她,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才不會被老公瞧不起,才不會跟社會脫節。全職太太我做過,我覺得職業女性我現在算是吧,你要是問我哪個好?我覺得都好。我12歲的時候自己來到北京,我爸媽送我來上學,把我送到宿舍,他們轉身要離開的時候,我看到了他們的不舍和擔心,但是我完全不理解,我覺得我已經做好要獨立的準備了。
  • 比《吾棲之膚》腦洞大,電影《芳齡十六》告訴你整形醫生多恐怖
    這位父親為了復仇,同時也為了科學研究,就將這個男人改造成了自己妻子的樣子,並在他身上實驗成功了不怕火燒,不怕蚊蟲叮咬的皮膚。如果說《吾棲之膚》是私人恩怨,那麼電影《芳齡十六》(Level 16)就是大型農場。《芳齡十六》電影一開頭就是一群穿著制服的女孩,排著隊洗臉的畫面。
  • 三個層次的獨立,助《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們」真正實現自我救贖
    思想獨立:意識覺醒,不依賴,不做別人的附屬品 伍爾夫說「女人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一間屋子」,說的就是思想獨立,不依附於任何人。靠別人永遠沒有靠自己來的可靠。 娜拉依賴丈夫,為討丈夫的歡心,穿衣打扮均迎合他的喜好,甘願成為丈夫的附屬品。
  • 老子的「以德報怨」其實是對自己的救贖!
    今天在和朋友聊天中,無意說起了老子的「以德報怨」一詞,朋友很是憤慨的說:「老子的道德經中提到當別人傷害了我們,我們應該以德報怨,這簡直有違常理,連孔子都說要以直報怨,如果以德報怨那拿什麼報德呢?別人傷害了我,我還要以德報怨,那不是瘋子也是白痴!」,聽完我沒回話,是啊!
  • 《芳齡十六》[加拿大|科幻|2019|720P|英語中字]
    ◎譯名: 芳齡十六◎導演: Danishka Esterhazy◎編劇: Danishka Esterhazy◎主演: 凱蒂·道格拉斯 / Celina Martin / 莎拉·坎寧◎類型: 科幻◎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9-03-01(加拿大
  • 外公芳齡38: 看熱鬧不嫌事大是本性,而自己就是熱鬧,你會怎麼辦
    要是有一天,你才38歲,但是有一個20歲的女兒和5歲的外孫找上門來認親,你該怎麼辦呢?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一部由韓國電影《極速緋聞》改編而來的電影《外公芳齡38》。講述的就是著名DJ何志武,在三十八歲的時候,意外的與二十歲的女兒相認,外加一個五歲的外孫的故事。故事開始,過氣男明星何志武在電視臺擔任DJ,而這個電臺節目之所以火爆不是因為何志武這個DJ。
  • 解析豆瓣9.0分《風平浪靜的閒暇》:論討好型人格,如何自我救贖
    自我救贖的第二步,就是勇敢地做自己。3、現實意義:這部劇指出"討好型人格"基礎就是因為太注重"察言觀色",但主人公的經歷告訴我們年輕人在看人臉色時代裡應該調整心態,其實跟隨自己的心做選擇的同時也可以讓他人覺得舒服。故事情節:討好他人得不到任何人關心,立即重新開啟新生活。
  • 多重人格測試: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多重人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萬星人出品的《名偵探狄仁傑》,柯達在裡面正是扮演了一位多重人格偵探,在其搞笑風格的扮演下,我們對多重人格又有了不同的認識。  其實,多重人格就是指一個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不同的人格表現。多種人格就好比我們常常會因為某些事而感到特別的糾結,而糾結的原因則是心裡有多種不同的想法,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才好。
  • 《芳齡十六》漂亮女孩還有什麼資格抱怨生活?
    但是隨著自己長大,才開始理解,每個人都有那麼幾扇開不開的窗,漂亮女孩子也有自己的煩惱,甚至更多的時候,漂亮還是一種致命的威脅——從有記憶開始,薇薇安就一直呆在一所學校裡,所有的學生都是女孩,大家有統一的服裝,被安排統一的吃住和作息,而她們的活動範圍從未離開過學校。
  • 看見孩子,其實就是看見自己
    ,他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因為他不能,也不敢與母親劃清將界,心理斷奶,從而擔負不孝的罪名——《接納孩子》03媽媽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個人成長影響著家庭幸福的風向標孩子出生後第一個建立聯繫的人就是自己的母親,一個孩子在成人後是否具有健康心理、人格、發展的潛能,首要影響者是母親。
  • 如何訓練自己的獨立思想?分享3點心得體會!丨帥雨紅說個人品牌
    01看過《烏合之眾》這本書的人,就知道,這裡有一個最核心的結論,那就是:群體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對於大眾群體來說,不管誰自稱是他們的領袖,他們都會本能地表示服從。服從,講的就是人都有一種從眾的心理,從眾的背後,能說明有大部分的人是缺乏獨立思想的。缺乏獨立思想,這對想創業的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 《我就是演員3》張檬後悔整容 其實最該整的是不獨立的人格
    沉寂多年的張檬在《我就是演員3》的舞臺上,情緒崩潰,抹淚稱「活了這麼大最後悔的就是整容,因為它斷送了自己整個演藝生涯」。在場的章子怡和於正都表示惋惜。 第二個是當時的男友說自己丑。這個還是比較傷自尊的,於是張檬為「愛」整容,天仙臉從此一去不復返。這兩點可以看出張檬的人格是不獨立的,不完整的。
  • 拉辛各(本篤十六世)的煉獄思想(一)
    原因可能有三:一,中國人深受儒家重現世的思想的影響,不關心死後——「未知生,焉知死?」;二,對末世各主題的認識受到民間宗教思想的影響,想像和迷信成分極大;三,缺乏對梵二和當代神學的認識,對教會道理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特利騰大公會議模式上。其實,即使在梵二和當代神學裡,末世論也處在極其邊緣的地位,研究末世論的神學家微乎其微。
  • 《生之欲》我們需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追求
    感恩昶的陪伴,有著不可言狀的、能分享的快樂。閉上眼睛,就是黑白色的渡邊先生褶皺的臉頰和泛著淚花的雙眼,從他的神情中我看到了對生活的無望和對真正活著的渴望。《生之欲》是1952年黑澤明導演的,豆瓣評分也很高9.1分,最打動我的是故事、是人物、是黑白舊影、是·······我們追求生活的心。
  • 網盤影視資源今日推薦:《芳齡十六》、《奪命隧道》、《精變者》(資源在本頁)
    《芳齡十六》編劇: 丹尼什卡·埃斯特哈奇主演: 凱蒂·道格拉斯 / 塞莉納·馬丁
  • 天蠍座多重人格解剖,看看和你們自己的,星座是否很準
    天蠍十年挑戰目標:①2009年:從小就是別人家孩子,從小就招人喜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確認過眼神,定能成大事。②2019年:高冷淡定,沒有感情的殺手。超有原則,不容冒犯。自在如風,內心強大。出場自帶光環,克制又理智,清醒又明白,敢於迎難而上,絕不輕易服輸。③2029年目標:愛拼才會贏,靠本事賺大錢,有一種貴族的優雅氣質,淡定獨立,實力做人。
  • 《需要浪漫3》只有獨立人格愛自己的人才會被別人愛
    ,這也就可以理解他的前輩為何戀戀不忘的一直是女二那樣的人,前輩喜歡的是那種有青春活力,或者說像那個熱情如火的懂得情趣的女人,剛開始的女主很明顯不具備這種特徵,所以慢慢的就會被前輩馴化,女主就成了現在那種沾有女二生活氣息一樣的女子,但是終究是不像,前輩喜歡的始終是原汁原味的女二那樣的野性美,可能與他們的一成不變的枯燥工作有關吧,前輩也不想和自己女友在一起的時候老是有種在工作的感覺,女主也是感受到了,偶像前輩可能在短期是不會喜歡自己吧
  • 《克洛德·格》: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剖析克洛德·格的救贖之路
    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識才能影響著身邊人,喚起肖生克一點點自由的味道。胸有丘壑,崇尚自由。最終「越獄」成功,完成了身體和靈魂的雙重救贖。肖申克的救贖之安迪紀伯倫曾說過,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無獨有偶。今天我們要講的《克羅德·格》也是有關人性救贖的一部作品,它和《肖生克的救贖》有異曲同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