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過《烏合之眾》這本書的人,就知道,這裡有一個最核心的結論,那就是:群體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
對於大眾群體來說,不管誰自稱是他們的領袖,他們都會本能地表示服從。
服從,講的就是人都有一種從眾的心理,從眾的背後,能說明有大部分的人是缺乏獨立思想的。
缺乏獨立思想,這對想創業的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我有個朋友,還是因為疫情,到現在都沒能去上班,在老家宅了快2個月,這就讓他很糾結了;
因為,他想辭職,換個地方工作,然後就是在網站上看了不少招聘信息,去面試回來後,又覺得工資比較低,市場不好做,覺得沒有以前賺的多,就想回原來的地方去上班……
總之,就是蠻糾結,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那說到我這朋友,其實也沒有什麼,因為,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讓我們覺得糾結,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更好,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想很多,真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辦?
那說到這個做選擇迷茫,所以就來聊聊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迷茫?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自己身上,真的就是缺乏獨立的思考,思想空洞,人云即雲,一時興起,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02
那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培養獨立的思想?
我在沒有工作的時候,腦袋空空,除了日常帶小孩,做家務,剩下的一點空餘時間,我不是在追劇,就是在網購看東西,買東西……
真的腦子裡都是漿糊。。
但是,我在開始決定創業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機裡各種看劇,浪費我時間,精力的APP給卸載了,接著就開始買書看,寫筆記……
到現在,我會開始寫文章,寫作,知道應該如何打造我的個人品牌,如何有影響力,怎麼變現……
那如何訓練和培養我們的獨立思想?
接下來,我會分享我這一年多來關於如何思考、思想體系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不見得都有用,但希望能給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有一點啟發……
02
一、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找準自己的位置,真的很重要;
給大家說個例子啊,現在的社交電商很火是吧,說很賺錢,然後就有不少人在問我這個社交電商怎麼樣?能不能做?有什麼好項目推薦沒有?
其實,問的問題都大同小異,就是做社交電商怎麼樣?說可以月入幾萬,是不是真的?
那麼,對比下,我給出了這三句話可以去思考下,哪三句?
第一:誰得利
第二:誰成長
第三:誰贏得未來
其實,就是這三句話,問完就明白了,這跟你的個人發展,能賺多少錢沒有多大的關係。
那你在考慮,想一件事情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去思考。
如果說,做這些事情跟你沒有直接的好處關係,那就堅決一點,遠離它,不要掉進這些糖衣炮彈裡面。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那就是關於聽課學習這件事情;
愛學習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哪些是聽完我可以用的,哪些不能;
聽明白了的,信了就信了,但是不要去崇拜,不要天天出去跟別人說,這個老師,誰誰誰很厲害,然後怎麼怎麼樣……這樣的話說多了,你的能量,思想就會散。
少說或者不要說,學習只是用來提升自己的一個通道和工具,不崇拜別人,不被別人牽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03
二、雙重角度思考,多總結、反思
你有沒有被人騙的經歷?
在我剛出社會工作那會,真的是頭腦很簡單,年紀也很輕,特別容易相信別人,一次我偶然看到了某平臺兼職的信息,具體過程就不多說了,反正結果就是幾分被騙了300元……
類似第二次的也就不具體說了;
還有,今天接到一個詐騙電話,說我快遞滯留,要聯繫我理賠這樣子的……這樣的電話想想也是接到過不少。
反正總結來說,我這種人,有一種被騙的氣質。
怎麼講呢?
就是有種人,不管他年齡多大,但就是很簡單,單純,也非常的善良,耳根子很軟,其實有這樣心性的人,還真是的是蠻有福氣的。
但是,直白一點的說,就是生活裡的」好好先生「,總是會習慣性去想很好的一面,看什麼事情都很樂觀積極,可是,真相,事實,往往都是比較殘酷,黑暗的。
雖然說我自己是沒有經歷過很大的事情或者變故,但確實也是生活中很多的小事情,比如說容易相信別人,自己吃虧,好心辦壞事,這樣子不太愉快的經歷,讓我看懂了或者是悟了一些東西,我會去經常反思自己;
就像,對待一件事情,看人,都要從兩個角度多多思考。
不要轉牛角尖,因為,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好的,就會有壞的。
比如說,我在有過兩次上當經歷之後,我就可以用這兩個角度去想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個,你可以這樣看,如果他是一個好人,我可以從他這裡學到什麼?
第二個,如果他是一個騙子,他說的什麼話,做了什麼事會暴露什麼樣的動機?
不過,這裡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要知道足夠多的東西,有自己的判斷力,知道怎麼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去客觀,理性的看一件事情。
再舉例子,現在的社交電商,為什麼我不去做?
我就是從兩個角度去想的。
第一,做這個對我有什麼好處?
第二,它是怎麼賺錢的?
就是這樣想了之後,我就知道了,從短期來講,做這個我可能會很快的賺到一些錢,但是從長遠看,做這個對我的成長沒有好處,因為我學不到東西,不能持續的賺錢,我覺得沒意義。
其實,說到底,也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斤兩,我很清楚的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我會用我過去的經歷去做一些總結和思考,想著想著就通了,獨立意識也就可以慢慢養成了。
一個人,越是浮躁,越要沉心靜氣,多角度思考,善總結,沒錯的。
04
三、實踐得真知,多做少數人會做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一直在接受一些錯誤的思維,但是卻因為自己懶,懶得思考,還有精神依賴,就很自然的接受了這些思想,於是就會把自己給困住了。
比如,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你要好好聽話,不然別人就不喜歡你了……
然後這個思想就一直傳承下來,又悲劇的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這樣跟她們說:你要乖乖聽話噢,這樣媽媽才喜歡你噢……
但是,作為我們自己,長大後,就發現,好好聽話的都變成了老實巴交的,已經失去了自我創造的能動性,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聽話。
於是乎,現在的我們,自我改造的成本越來越大,越來越不願意面對這個現實殘酷的社會,逃避,迷茫,惶恐,焦慮……已經是現在很多人的寫照。
這樣從小被教育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勤能致富,但是長大後才發現,最勤勞就是農民公,民公,最能幹的就是,工人,但是他們賺的錢卻是最少的。
再比如,客戶就是上帝,當你把客戶當上帝來伺候的時候,自己就很受折磨;
大多數的人都很普通,都很苦逼,只有極少數的人很逍遙、很自在,你想做那種?
怎麼做?
我建議你,自己越是普通,就越要多去做少數人才會去做的事情;
實踐得真知,聽100遍不如自己做1次。
比如,我們都知道跑步健身對身體好,堅持早起會讓你的一天精力更充沛,多看書可以增長見識……
這些我們都已經知道了,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不自己實踐體會,聽到的再多好處也跟你沒有關係。
不自己跑跑,怎麼知道對身體會有多好?
不早起,怎麼知道清晨的時間那麼金貴?
實踐會啟發你的思想,有思想才有獨立的人格,這也是我們自己在打造個人品牌的過程當中,要不斷去充實和鍛造的「獨立思想」!